-
【干货】万里挑到一,药效学研究在药物上市前做了什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新药从设计到上市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和层层考验,同时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药物通过发现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NMPA/FDA上市申报等环节,最终成为稳定、安全、有效的药品,惠及人类健康。其中的每个研究阶段都至关重要,特别是临床前药物研究获得的结果对药物进入临床提供关键的数据指导,为优化临床开发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1] 临床前研究-药效学研究 临床前研究涵盖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理学评价、毒理安全性评价等。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评估的前提基础,用于:确定受试药物有无疗效、鉴别合适的有效及安全剂量方案、阐明受试药物的作用特点、揭示可能的作用机制、药物浓度与药理作用/副作用间的关系;也可以补足指导临床用药,必要时证明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2-3]。 药效学研究数据在申报的材料准备中,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大家似乎更关注毒理安全性评价等环节,其原因在于多数风险由申报企业自己承担,实际上临床前体内、体外的药效学除了能为临床给药提供必须的指导外,其研究结果准确性也是一个新药是否能够成功上市,能否收回成本获取利润的关键! 药效学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包括:体外试验(生化试验、细胞试验等)和体内试验(整体动物实验)。 体内药效试验涉及: 1、动物模型选择:要考虑与临床相关性:动物敏感性,疾病模型发病机制等。 2、药物剂量设置:参考体外试验结果,同类药物有效剂量,预实验结果等设置给药剂量,开始给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能否获得有效剂量范围,包括起始剂量、最佳有效剂量和量效关系是判断剂量设置合理与否的标准。 3、给药途径选择:与临床拟给药方式一致,不同的给药途径获得的药效结果也会不同。根据文献及实际体内试验发现联合用药的给药先后顺序对结果也有重要影响,体外试验无法完全显示。 4、相关考察指标:主要药效学指标(抑瘤率,半数有效量等),次要药效学指标;提示
-
【干货】抗体偶联药物(ADC)浅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抗体偶联药物( 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是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相结合,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和传统的完全或部分人源化抗体或抗体片段相比,ADC因为能在肿瘤组织内释放高活性的细胞毒素从而理论上疗效更高。和融合蛋白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耐受性或较低的副作用。ADC药物对靶点的准确识别性及非癌细胞不受影响性,极大地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作用,备受医药研发领域人员的关注。 ADC结构 由于ADC药物结构较为复杂,且不同ADC药物设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靶点的不同药物,由于识别位点、连接位点、连接子及所连接小分子的不同,其毒性的差异显而易见。因此,评价ADC 药物毒性之前,先要了解该ADC药物的设计。 现在的ADC通常由一个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mAb)、一个细胞毒药物、一个合适的连接体和肿瘤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抗原组成。该结构主要保持药物的细胞毒性、靶向性和ADC在体循环中的稳定性。正确的选择组合是成功研制ADC的关键[1]。 图1、ADC药物结构示意图[2] 基本原理 ADCs药物的靶向性来自其中抗体部分(antibody),毒性大部分来自小分子化药毒物部分(payload),抗体部分也可以自带毒性(ADCC与CDC)。抗体部分与毒素部分通过连接物(linker)互相连接。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binding)后,肿瘤细胞会将ADC内吞(endocytosis)。之后ADC药物会在溶酶体中分解(lysosomal degradation),释放出活性的化药毒物,破坏DNA或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起到杀死细胞的作用。理想化的连接物应该保持稳定所以不会导致靶外毒性(off-target toxicity),并且在细胞内高效释放毒物。 图2. Mechanism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action. (A) An ideal antigen target for ADC therapy is accessible via the circulation. (B) Following antigen binding, (C) the antigen-ADC complex is rapidly interna
-
云序客户Nat Com重磅成果丨miR-27a在结核病中机制研究新发现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文章导读 结核病(TB,Tuberculosis)是结核杆菌(Mtb,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导致的疾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肺结核、淋巴结核、骨骼结核等,这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范围内有1040万新病例并且有170万死亡。 云序客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戈宝学教授实验室长期从事围绕肺结核预防和诊治开展基础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通过在我司做的miRNA测序不久前发表文章报道了新结核病的易感基因,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2.35 实验方法:miRNA测序 文章内容 1. Mtb诱导miR-27a表达 为探索结核菌感染发病新机制,作者分别对正常人和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结核菌感染的小鼠不同时间点的肺组织、巨噬细胞进行miRNA测序(云序提供此服务),分析结果发现结核菌感染会显著上调 miR-27a的表达。 图1. Mtb诱导miR-27a表达 2.miR-27a通过抑制细胞自噬促进Mtb在细胞内的存活 那miR-27a的高表达对Mtb有什么作用呢?作者接下来分别用miR-27a-M(miR-27a的模拟物)和miR-27a-I(miR-27a的抑制剂)处理感染Mtb的巨噬细胞,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检测,从而判断Mtb在细胞内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miR-27a-M能显著促进Mtb在细胞内的存活,相反miR-27a-I能显著抑制Mtb在细胞内的存活。 前人研究表明,Mtb在细胞内的存活受自噬控制,而LC3-I向LC3-II的转化与自噬体的形成有关,并且这种转化是自噬的关键标志物。miR-27a的过表达显著降低了LC3-II的量,而miR-27a的抑制剂增加了LC3-II的量。为了进一步验证miR-27a通过自噬对Mtb发挥作用,作者使用mRFPGFP染料,监测LC3标志物在细胞内自噬情况:黄色非自噬,红色自噬。在感染Mtb的巨噬细胞中,miR-27a-M显著抑制自噬体的形成,而miR-27a-I加速自噬体成熟。当巨噬细胞中miR-27a的基因缺失时,LC3-II和自噬体的量升高。以上证据都表明miR-
-
DELFIA经典技术应用于单抗研发及细胞**——AD0116细胞杀伤专题之ADCC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DELFIA经典技术应用于单抗研发及细胞**——AD0116细胞杀伤专题之ADCC ADCC简介 Fc区域主要介导以下三类活动: 1. 通过结合表达在Natural killer (NK)等免疫细胞表面上的FcγR(Fcγ receptors)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2. 通过结合血清补体C1q激活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cytotoxicity,CDC) 3. 通过结合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延长抗体半衰期。 今天我们主要关注ADCC,其不仅是机体通过抗体清除被病毒或其他病原物感染细胞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性抗体发挥临床效果的(Mechanism of Action ,MOA)核心机制之一[1]。因此,对于抗体新药研发和改造,仿制药开发和研发过程中抗体质量及功能的分析,都离不开ADCC的检测。同时,在生物药和免疫调节药物的临床试验中,ADCC活力也是必须的ex vivo指标之一。在此,我们以ADCC检测为切入点,向大家展示珀金埃尔默的DELFIA技术平台是如何助力抗体制药的。 图片引用自参考资料[1] 基于DELFIA技术的ADCC检测 从细胞水平来说,ADCC本质上属于免疫细胞介导的杀伤。因此,常见的针对细胞杀伤(注意不是细胞活力)的检测方式,如经典的51Cr释放法,LDH检测,和Calcein 释放法等都可以用于ADCC检测。从原理上,这些方法可分为直接的检测靶细胞在效应免疫细胞作用下的裂解程度,如51Cr释放法;和间接的检测效应细胞的活化,如NFAT-RE-luc报告基因法和监测剩余的细胞活力来评估细胞杀伤,如化学发光法等。间接法的缺点是不能直接模拟体内ADCC过程。利用DELFIA技术的DELFIA® EuTDA(货号AD0116)细胞毒法属于直接检测法,更能反映ADCC的MOA。与51Cr释放法形式类似,DELFIA® EuTDA细胞毒法利用荧光放大配体BATDA特异的标记靶细胞。BATDA能迅速进入细胞,并在水解作用下形成亲水的TDA留在细胞内,并在靶细胞裂解下释放,和DELIFA Eu试剂相结合形成强荧光、
-
RNA 完整值(RIN) — RNA 质量控制标准化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摘要 评估 RNA 完整性是获得有意义基因表达数据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微阵列或 Qrt-pcr 实验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 RNA 是否完整。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和 RNA 试剂盒在协助研究者确定 RNA 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上生成的谱图包括浓度信息,允许直观检查 RNA 完整性,并生成核糖体比率。本应用简报描述的新软件算法开发用于从生物分析仪电泳图提取 RNA 样品完整性的信息。 前言 确定 RNA 起始材料的完整性是基因表达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及相关的 RNA 6000 Nano 试剂盒和 Pico 试剂盒已成为 RNA 质量评估和定量的标准[1,2]。在精密加工的芯片上利用电泳分离,分离 RNA 样品,并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检测。通过生物分析仪软件可显示图像如电泳图和凝胶图以及多种分析结果如样品浓度和核糖体比率。电泳图提供了 RNA 样品质量的详细直观评估结果。然而,依赖肉眼观察解释数据的方法本身存在缺陷。此前,研究者们已将核糖体比率作为特征值应用在生物分析仪软件中,用来表征凝胶分析中 RNA 的完整性。然而,仅通过总 RNA 的核糖体比率去评估 RNA 完整性通常不准确[3]。通过显示 RNA 片段大小分布的详细画面,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提供更好的 RNA 完整性评估结果。 图 1 总 RNA 样品经过不同时间降解,并且在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上使用真核细胞总 RNA Nano 分析法分析所得的样品。随着降解推进,可以观察到向较短片段大小方向偏移 RNA 降解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降解推进(图 1),18S/28S 核糖体条带比减小,而两个核糖体峰和下位内标之间的基线信号增大。生物分析仪软件自动生成 18S/28S 核糖体亚基的比率。尽管核糖体比率在确定凝胶电泳中样品降解程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 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中更详细的分析表明, 该比率未充分描述样品完整性。 为了将 RNA 完整性解释过程标准化,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一种新的 RNA
-
实验室中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实验室中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辐射保护可以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伤害 1、对身体的影响,例如暴露人员可以观察到临床症状。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包括癌症(例如白血病、骨癌、肺癌以及皮肤癌),并可能在辐射暴露后许多年才发生。对身体不很严重的影响还包括轻度的皮肤损伤、脱发、贫血、胃肠系统损伤以及白内障。 2、对遗传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暴露人员的后代中观察到症状。生殖腺辐射暴露对遗传的影响包括染色体损害或基因突变。生殖腺的生殖细胞在受到高剂量辐射时能引起细胞死亡,从而对人造成生育能力的损害,对女性还造成月经改变。发育期胎儿(特别是8~15周龄胎儿)暴露时,可能增加先天性畸型的危险,或增加以后发生精神损害或辐射诱发的癌症的危险。 二、电离辐射保护原则 为了限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有害影响,应该控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并遵守相应的国家标准。辐射防护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尽可能减少辐射暴露的时间 ; 2、尽可能增大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3、隔离辐射源 ; 4、用非放射测量技术来取代放射性核素。 三、保护性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时间。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减少放射性物质操作过程中实验暴露的时间: (1)不使用放射性核素来进行新的技术和不熟悉的技术工作,直到操作熟练为止 (2)操作放射性核素要从容、适时,不能急躁 (3)确保在使用完毕后立即将所有放射源回收并储藏好 (4)清除实验室内放射性废弃物的周期要短; (5)在辐射区或实验室停留尽可能少的时间 进行必要的训练以最有效地安排时间,并对与放射性材料有关的实验操作进行适当计划 根据下述公式,在辐射区域所花的时间愈少,个人受照射剂量就愈小: 剂量=剂量率×时间 2、距离。对于大多数γ-和χ-射线来讲,剂量率与同辐射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剂量率=常数∕距离2 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增大一倍,相同时间内的暴露将减少为四分之一。采用各种不同的装置和机械方法来增加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例
-
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近期,由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森林研究综合监测技术方案在辽宁省林科院验收通过,该方案可进行植物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土壤呼吸速率和树木茎杆生长量测量,由以下部分组成。 LCpro T光合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研究光合生理生态 SRS2000T + ACE研究监测森林土壤呼吸 DRL26 + EMS81(选配)监测树干生长与茎流 LCpro T光合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研究光合生理生态 LCpro T便携式光合仪为智能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用以测量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参数。仪器应用IRGA(红外气体分析)CO2分析模块和双激光调谐快速响应水蒸气传感器精密测量叶片表面CO2浓度及水分的变化情况来考察叶片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参数。通过人工光源、CO2控制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可以同时精确调控环境条件,从而测定光强、CO2浓度和温度对植物光合系统的影响。本仪器可在高湿度、高尘埃等恶劣环境中使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FluorPen FP110手持式叶绿素荧光仪用于实验室、温室和野外快速测量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便携性强、精确度高、性价比高等特点;双键操作,具图形显示屏,内置锂电和数据存储,广泛应用于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胁迫监测、除草剂检测或突变体筛选,还可用于生态毒理的生物检测,如通过不同植物对土壤或水质污染的叶绿素荧光响应,找出敏感植物作为生物传感器用于生物检测。FP110配备多种叶夹型号,用于不同的样品与研究。 Tahise等人(2017年)利用LCpro光合仪和FluorPen叶绿素荧光仪对四倍体和二倍体甜橙(Carrizo citrange)进行水分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对水分胁迫的表现优于二倍体,见下图。 1个月内水分胁迫对二倍体和四倍体甜橙植物生理的影响 SRS2000T + ACE研究监测森林土壤呼吸 曾清苹等(2016年)选择重庆缙云山的马尾松林和柑橘林开展了氮添加实验,分别设置 3 个氮添加水平(低氮 T5:20gN m
-
小鼠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小鼠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水平。用纯化的小鼠 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钙调 神经磷酸酶(CaN),再与 HRP 标记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 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 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小鼠钙调神经磷 酸酶(CaN)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30 倍浓缩洗涤液 2 酶标试剂 3 酶标包被板 4 样品稀释液 5 显色剂 A 液 6 显色剂 B 液 标本要求 20ml×1 瓶 6ml×1 瓶 12 孔×8 条 6ml×1 瓶 6ml×1 瓶 6ml×1/瓶 7 终止液 8 标准品(48U/L) 9 标准品稀释液 10 说明书 11 封板膜 12 密封袋 6ml×1 瓶 0.5ml×1 瓶 1.5ml×1 瓶 1 份 2 张 1 个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 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 NaN3 的样品,因 NaN3 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24U/L 12U/L 6U/L 3U/L 1.5U/L 5 号标准品 4 号标准品 3 号标准品 2 号标准品 1 号标准品 150µl 的原倍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150µl 的 5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150µl 的 4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150µl 的 3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150µl 的 2 号标准品加入 150µl 标准品稀释液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
-
过氧化氢干雾灭菌系统的全面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过氧化氢干雾灭菌在药厂空间灭菌中应用的日趋成熟的技术与强烈的生产实际需求背景: 1,目前制药行业空间灭菌常用的方式 臭氧、甲醛、H2O2(包括:汽化、气源干雾、电源干雾等) 2,目前制药行业空间灭菌常见的问题: 2.1,人们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与甲醛毒性气味之间的问题。 2.2,大型灭菌设备居高不下的成本与低使用次数之间的性价比问题。 2.3,臭氧的杀菌能力与无菌车间生产要求之间的问题。 2.4,高浓度过氧化灭菌的材料兼容性(腐蚀性)问题。 二,过氧化氢空间干雾灭菌系统的发展与优势 过氧化氢干雾灭菌应用于欧洲药厂已有近20年历史,特别是***近几年,在欧盟限制使用甲醛空间灭菌的大环境下过氧化氢干雾灭菌得到飞速发展。作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柱的制药业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国内新版GMP的发布和实施,国内药企对欧盟以及美国的制药情况有了跟进一步的了解,就制药行业中关键的一环消毒来说,首次针对无菌制剂企业提出了过氧化氢类的灭菌的概念,虽然无法迅速普及到各个类别,但是从欧盟对甲醛消毒灭菌的摒弃,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整个行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参与者都在试图寻找一种能够代替甲醛进行灭菌的产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新技术的产生,笔者也接触到了一些新型技术,这些技术对该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技术的探讨能够帮助制药企业,尤其是无菌制剂企业找到一种更为便捷,安全,可靠的灭菌消毒方式。同时对已经采购和即将采购过氧化氢类别灭菌产品替代甲醛的企业提供一些有帮助的参考。 那么用过氧化氢在药厂空间灭菌上比用甲醛到底有哪些优点呢,下面我们就以电源式过氧化氢干雾为例从药厂消毒牵涉到的各个方面,详细的比较一下。 欧菲姆过氧化氢空间干雾与传统甲醛熏蒸的比较 项目 电源式过氧化氢干雾 甲醛 毒性 无毒、无害 有强致癌,能隔代遗传,致后代畸形,(一般药厂女性职工居多)。
-
工业冷水机制冷系统进空气的故障原因及处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和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组一般使用在在长期工作工况中,如果制冷系统中有一点点出现泄漏,天长日久就会出现空气进入工业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情况,由于工业冷水机制冷系统中的低温制冷剂不会将随着空气的散热凝结为液体,从而会影响到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导致冷凝压力升高,而造成工业冷水机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将工业冷水机中的空气排出去,才能维持机工业冷水机的正常运转。 一、氟利昂系统的工业冷水机放气操作步骤 1、关闭储液器出液阀或冷凝器出液阀;、 2、启动压缩机,将低压段内制冷剂收入冷凝器或储液器里; 3、待低压系统压力降至稳定的真空状态后停机; 4、旋松排气截止阀的旁通孔螺塞,顺旋半圈左右,排气阀杆使阀成三通状,让高压气体就从旁通孔中逸出。用手掌挡着排出气流,当手感觉有凉气且手上有油迹时,说明空气已基本排完应拧紧螺塞,反旋排气阀杆,关死旁通孔。 5、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放气时间不宜过长,可连续进行2~3次,以免浪费制冷剂。如冷凝器或储液器的顶部装有备用截止阀也可直接从该阀门放出空气。 二、制冷剂制冷系统的工业冷水机放气操作步骤 1、用空气分离器放空气时,将空气分离器的回气阀门置于常开状态使空气分离器的压力降至吸气压力,其他各阀应关闭。 2、适当开启混合气体进气阀,使冷水机制冷系统内的混合气体进人空气分离器内。 3、微开供液阀,使制冷剂节流进人空气分离器内气化吸热,冷却混合气体。 4、连接放空气阀接口用的橡胶皮管使一端插入盛水容器的水中。当混合气体中的制冷剂被冷却成氨液时,空气分离器底部就会结霜,这时可微开放空气阀,将空气通过盛水容器排出。若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呈圆形并无体积变化,水不混浊水温也不上升则放出的是空气,此时应使放空气阀的开度合适。 5、混合气体中的制冷剂逐渐被冷凝为冷剂液并积存于底部。从外壳的结霜情况可看出液位高度,当液位达12时关闭供液节流阀,开启回液节流阀。使底层制冷剂液回流
-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实验步骤 1. 增菌培养 将未开封的测试片贮藏在≤8℃的环境下,并在包装上标示的有效期内使用。在高湿度的地方,**在使用前将测试片回复到室温。 取回的样品应在4℃下处理、存放和运送,如果是冷冻样品,则在检验前要保持冷冻状态。 取25mL液体或25g半固体或固体样品放入含有225mL无选择性试剂增菌肉汤(EB)的均质杯中进行均质,然后转入三角瓶中,30℃培养4h,加入选择性试剂吖啶黄素、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继续培养20h和44h.。 2. 分离 共培养24h和48h后,取EB培养物分别在OXA和LPM或加七叶苷/Fe3 LPM琼脂平板上划线。PALCAM琼脂可替代LPM琼脂。将OXA和PALCAM平板置于35℃培养24-48h,LPM平板在30℃培养24-48h。然后,把LPM平板放于解剖镜载物台上,以4
-
使用显微红外分析微塑料的操作流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介绍 微塑料正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定期、有新闻价值的重大研究揭示,塑料和微塑料存在于偏远的地理位置,或作为污染物存在于不同消费品(特别是食品和饮料)中以及海洋生物消化系统内。微塑料的来源可能是初生微塑料,即专门设计或制造成小尺寸的材料,或者从较大材料开始但在环境中分解成较小碎片的次生微塑料。最初,微塑料经定义为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材料,但是,尽管尚未有全球公认的定义,但该定义现在经更普遍地表述为尺寸处于 1 mm 且小至微米水平范围内的塑料颗粒。 环境中大量的塑料污染是一个看得见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小尺寸的微塑料人眼并不能看到,但它对水生和海洋物种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最终可能会进入人类食物链。 分析含有微塑料的环境样品对确定其普遍性及其影响至关重要。一系列的分析技术已应用于微塑料的分析。在所采用的技术中,红外(IR)光谱分析,更具体而言是红外显微镜,是检测和鉴别微塑料的主要分析技术。 红外显微镜的微塑料分析操作流程 从原始样品到最终结果有几个步骤,包括采集样品到数据分析。所涉及的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样品类型和红外(IR)分析制备样品所需的样品净化量。工作流程如表 1所示。 不同来源的样品和不同类型的样品都需要对其微塑料的含量进行分析。不同的样品在采集和净化方面均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例如,瓶装水中微塑料的分析无需对样品净化,而只需进行简单的过滤即可分析。而污水或动物摄入的微塑料则需花费几天时间去净化样品,消解其他有机材料,从而对微塑料进行“洁净”分析。 样品采集 以下对不同来源的样品所采取的采样策略做简要概述。 水采样小溪、河流到湖泊、远海等多种不同水环境含有微塑料。此外,据悉来自水处理厂的水也含有微塑料。采样要求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因为要采集所需粒径范围内的所有微塑料,并且了解水样的体积也非常重要。采用一致的采样策略,可确定微塑料的数量和 / 或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加还是
-
TIGIT人源化小鼠模型助力肿瘤免疫**新进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TIGIT是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它在淋巴细胞中表达,表达最高的是效应和调节性CD4+ T细胞、滤泡辅助CD4+ T细胞、效应CD8+ 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CD155(PVR)是TIGIT的高亲和力受体,也有实验表明CD112和CD113也与TIGIT结合,但亲和力较弱。CD155和CD112同时也是CD226的配体,CD226是启动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活化性受体之一。CD226与TIGIT竞争,刺激T细胞活性。而肿瘤表面高表达的CD155一旦与NK或T细胞表面的TIGIT结合,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就会被抑制。临床前研究显示,抑制TIGIT可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1]。 TIGIT在肿瘤免疫周期的多个步骤中起抑制作用,如下图所示: ①TIGIT可以抑制NK细胞效应功能,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杀伤并且阻止癌细胞抗原的释放。 ②T细胞表达TIGIT可以抑制树突细胞共刺激能力,导致癌症抗原呈递减少,但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增加,TIGIT还可以在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上诱导CD155信号传导。 ③TIGIT+ Tregs或CD155刺激的骨髓细胞可以抑制CD8+ T细胞效应功能或向CD4 + T细胞极化。 ④TIGIT可以直接抑制CD8+ T细胞效应功能,或TIGIT+ Tregs可以抑制CD8 + T细胞效应功能并阻止癌细胞的清除[2]。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癌症模型中,大量的细胞毒T细胞和辅助T细胞表达PD-1或CTLA-4,意味着这些T细胞处于耗竭状态,但研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NK细胞表面有PD-1或CTLA-4。肿瘤内的大部分NK细胞表达TIGIT,它们产细胞因子能力显著下降,出现凋亡。这说明采用PD-1抗体或CTLA-4抗体**癌症,有可能不能恢复大多数NK细胞的战斗力。后来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即使是没有T细胞,TIGIT抗体仍旧可以逆转NK细胞的耗竭,延缓肿瘤的生长速度,缩小肿瘤的体积。由于NK细胞识别癌细胞是不依赖于肿瘤抗原的,所以恢复NK细胞的战斗力很关键,而且有助于重新活化细胞毒T细胞[3]。 TIGIT在NK细胞中构成了一个以前未被重视的检查点,单独或联合其他检查点受体靶向TIGIT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癌**
-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危害巨大,又容易反复发作。那么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呢?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有哪些呢?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方案为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简介: 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方法。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 三联疗法的优势: 相对于单一抗生素疗法及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的优势。在前几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没有如今那么常见的时候,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5%-95%。 三联疗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副作用的问题,几乎所有常用的抗菌素,都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三联里最常用的两种抗生素甲硝唑可发生恶心和毛刺舌;阿莫西林、红霉素可出现腹泻、恶心、舌炎、过敏性荨麻疹、皮疹和药物热等。 然后,近几年困扰临床医生们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提高的问题。最近的第六届幽门螺杆菌临床诊治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由于耐药性的提高,传统三联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正在逐年下降,目前部分地区的三联根除率已经下降到了65%左右。 四联疗法简介: 四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三种抗生素的**方案。常用的药物组合及用量如下: 1、枸橼酸铋钾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奥美拉唑20毫克 2、枸橼酸铋钾24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 3、枸橼酸铋钾24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 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光谱抗菌素。) 四联疗法的优势: 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缓解率、根除率都要比三联疗法高,其中缓解率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根除率要高几个百分点。四联的耐药率略微比三联低一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幽门螺杆菌一线**方案,及三联**失败后的二线**
-
蛋白质检测的定量方法及最新进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蛋白质检测的定量方法及最新进展! 蛋白质定量方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当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进入生物学领域,并将他们的技术应用于蛋白质的分析和测量。 Lowry蛋白质分析是第一个确定溶液中蛋白质总水平的生化分析。不久之后,该测定通过其他测量方法引入,包括紫外(UV)系统和氨基酸分析。所有这些方法都能够表征水中的蛋白质或非常温和的缓冲溶液。 随着蛋白质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定量方法开始发展。 1976年,布拉德福德分析是在天然溶液中研究更多蛋白质并使用清洁剂或其他还原剂来保持蛋白质可溶性的垫脚石。然后将Lowry试验再培养至二辛可宁酸(BCA)测定(也称为Smith测定),这使其更适合用于蛋白质研究的溶剂中。 然而,蛋白质定量的最新创新已存在超过25年。小编将概述当前的蛋白质检测和定量方法,并讨论一种新的基于红外的技术,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痕量蛋白质。 ⒈当前现状 用于蛋白质和/或肽测定的一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紫外(UV)光谱,比色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光密度测定,基于免疫学的方法和质谱法。 ⒉氨基酸分析 氨基酸分析测量蛋白质中每种氨基酸的量,并被认为是蛋白质定量的黄金标准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大多数氨基酸,检测范围为1 mg苯基硫代氨基甲酰基(PTC)和5 mg至10 mg茚三酮。该方法不像其他测定那样广泛使用,因为它昂贵,缓慢且需要技术专业知识。因此,氨基酸分析实验室经常被用作核心设施。 ⒊紫外光谱法 紫外光谱法测量样品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吸光度,是用于蛋白质检测和定量的最常用方法。可以测量任何类型的蛋白质,范围从205nm处的1mg至100mg和280nm处的20mg至1,000mg。紫外分光光度计相对便宜且易于使用。 ⒋比色分析法 通过显色试剂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比色测定。最常见的比色测定是染料结合和荧光方法。荧光方法包括NanoOrange试剂盒(在570nm处10ng至10mg)和CBQCA(在550nm处10ng至150mg),其通常比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