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X模型的好帮手——B-NDG®小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同时对肿瘤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PDX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模型,由于其更贴近病人的肿瘤遗传特性和异质性(Fig 1),不断受到药企和科研院所的青睐。然而PDX模型因为在构建过程中受制于异源移植物免疫反应,所以免疫缺陷动物对此至关重要 Fig 1. PDX模型保持了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与遗传特性[1] 与裸鼠、NOD-Scid小鼠相比,B-NDG®(NOD-Prkdcscid IL2rgtm1/Bcgen)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是构建PDX模型更好的选择(Fig 2 )。B-NDG小鼠缺乏T、B、NK细胞,对人源细胞和组织几乎没有排斥反应,因此更利于肿瘤组织的生长。 Fig 2. B-NDG 小鼠优势 百奥赛图基于B-NDG小鼠已成功构建100余例PDX模型,其中成功构建血液瘤PDX模型3例,乳腺癌PDX模型11例(Fig. 3)。 Fig 3.已成功构建的PDX模型 对PDX模型进行外显子测序显示实体瘤PDX模型中TTN、KMT2D等基因突变频率较高 (Fig 4)。 Fig 4. 实体瘤PDX外显子突变基因Top24 B-NDG小鼠PDX模型在人免疫系统重建后是检测肿瘤药效的理想工具。针对不同癌种或不同药物类型,可以构建不同模型进行药理药效检测。 基于B-NDG小鼠构建PDX模型应用实例 三阴乳腺癌PDX模型药效实验 三阴乳腺癌(ER-/PR-/HER2-)占乳腺癌总确诊的15%~20%,因为其肿瘤异质性很高,同时复发率高、转移期早且预后性差而被称为“最难**的乳腺癌”。目前各大药企及研究机构针对抗三阴乳腺癌药物正在加紧研发,百奥赛图针对此类疾病构建了独特的三阴乳腺癌PDX模型,并在免疫重建后进行了化药药效检测(Fig 5),为相应药物研发及**策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模型支撑。 Fig 5. 三阴乳腺癌化药药效实验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rug X显著抑制了三阴乳腺癌PDX模型鼠体内的肿瘤生长。 胃癌PDX模型抗体偶联药物药效检测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种通过化学键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单抗上的抗体药物。随着brentuxi
-
化合物活性预测相关知识问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Docking相关 A:新手想问一下,docking结果怎么判断小分子和蛋白产生了结合呀,形成了疏水键或氢键吗? B:打分越低越好,一般会设置一个已知的配体用来做参照,或者说用来检验参数是否合理。 A:我是选择了有配体的蛋白,处理了蛋白和分子后进行docking,得到这个结果。 B:只要比这个配体的打分低,那肯定就更有可能结合在那里呀! E:新手想问下,配体和蛋白对接的时候怎么确定对接盒子的位置和坐标? D:选中ligand。 B:根据前期文献调研,需要大体知道结合位点的位置。否则就得进行全局docking。 E:下载pdb的蛋白的原文献吗?全局docking感觉不准啊。 D:你得先知道ligand结合口袋。 B:不一定,比如一些突变研究会告诉你大体结合位点。 D:可以用氨基酸残基定位结合口袋。 (提示:更多干货见《如何确定对接口袋?》) F:我有个问题,已知配体结合能-9,我的一堆配体结合能-2~-4,有意义么?结合位置一致。 殷赋科技:vina对接吗?大于 -4基本没什么意义。 F:是autodock的,我是一堆多肽混合物,都鉴定了成分,然后作为配体做的对接,基本都是-2~-4。基本就是没啥意义的? 殷赋科技:光看数值不可靠,要看结合模式正常吗? F:结合模式怎么看呢,看哪几个参数么? 殷赋科技:可以对比原来的配体,看你的配体是不是结合在对应的口袋内,有没有充分结合在里边,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暴露在溶剂中(考虑到打分这么差,结合模式应该不太好)。 你对接的是多肽,分子量应该不小,光疏水作用都不会让打分这么差,所以我怀疑结合构象有问题。 B:可以后面加一段分子动力学模拟。 F:我是chemdraw上画的结构又能量最小化的,然后在ADT上处理的,选择torsion的时候,显示结构中可旋转键大于32,我就调到32以内,不知道这么处理对不对。 殷赋科技 :多肽是几肽啊?起码也得5、6肽了吧。 F:从六肽到十肽都有。嗯,基本都是7,8了。 殷赋科技:我在群里前面说过,我们平台有多肽对接的功能,但是限制在6肽以下,就是考虑到可旋转键太多
-
药品储运温度验证与偏差处理相关问题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药品储运过程中经常出现温度超标的情况,基于用药安全和药品稳定有效等方面考虑,药品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运输验证尤为重要。本文汇总了中国、欧盟、美国对药品储运过程中温度超标相关的问题的态度,供大家参考。 中国GMP: 问题:对于30℃以下储存的产品(成品),在夏天运输过程会超过30℃,像此类药品还需对运输条件确认吗?另外对运输条件的确认以什么方式体现合适? 答:需要。对运输条件进行评估。 点评:对运输条件进行评估是通过运输验证来实现的?简单地说,就是按正常的运输、包装条件下,用温、湿度记录仪等仪器证实整个运输过程的条件满足产品的要求。对于出现的短时间的背离可以通过长期、加速稳定性数据予以评估。 问题:2~8℃保存的产品,如企业有加速实验数据,短期常温运输对产品质量无影响,可以不用冷链吗? 答:不可以。必须在冷链条件下运输, 点评:冷链条件运输时出现的短时间背离按偏差处理。可用加速实验数据评估,但不允许直接用常温运输条件运输。 问题:运输条件是否与贮存条件一致? 答:运输条件应当满足储存条件。 点评:运输条件应满足储存条件,如果在运输途中出现了偏离,可以依据相应的稳定性数据进行评估,确定偏离对产品的影响。 问题165:产品规定储存条件为阴凉处,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必须采取措施将运输温度控制在20℃以下? 答: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可以在20℃以上,需要有相应的稳定性数据作为支持,必须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点评: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否可以在20℃以上,温度可以偏离多长时间,最大可偏离的温度上限,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稳定性数据作为支持。同时可以通过运输验证证实在最恶劣条件下产品可能经受的最大温度变化和时间长短,结合稳定性数据做合理的判断。 问题:疫苗的运输条件如何监控? 答:疫苗产品的冷链运输,应该配备全过程连续温度记录装置,由接收方在验收产品时对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结果进行确认
-
Specim IQ 手持式VNIR高光谱成像仪软件升级及最新应用案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IQ手持式高光谱成像仪是Specim于2017年研制生产的最新轻便型高光谱成像仪,集高光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处理结果可视化于一体,一经问世即引起全球的关注,并荣获德国设计协会“红点设计奖”——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连续两年获得“inVISION全球顶级创意奖”(inVISION Top Innovations 2018 award)。 Specim最新公布IQ Studio软件升级,为您手中的IQ带来新的功能、新的体验! Ø 经由WiFi或USB连接,您可以通过计算机(安装IQ Studio)遥控IQ高光谱成像 Ø IQ Sdudio可以自动识别软件版本并自动升级软件和IQ固件 最新应用案例: Specim公司与德国波恩大学等机构合作,利用Specim IQ高光谱成像仪,对作物病害与表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发表论文“Specim IQ: Evaluation of a New, Miniaturized Handheld Hyperspectral Camera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Plant Phenotyping and Disease Detection”(Sensor, 2018)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团队利用IQ高光谱成像仪对食品香料检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yperspectral imaging as a novel system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spices: A nutmeg case study).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为您提供高光谱成像全面解决方案: 实验室高光谱成像技术方案 野外高光谱成像技术方案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方案
-
Millipore试剂盒推荐使用Q800R3设备剪切染色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染色质通常被认为是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的复合体。RNA染色质复合体的成分被认为是由mRNA或传统的snRNA组成,它在转录过程中短暂地与染色质相关联。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种类型的非编码RNA(例如:长链非编码RNA,增强子RNA,甚至miRNA)与染色质结合并可能通过序列特异性杂交和/或通过结构和空间机制来实现调节功能。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些调控机制,需要一种方法来识别和描述RNA分子(包括编码和非编码)、蛋白质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Magna ChIRPTM(点击下载说明书)是由Millipore(默克-密理博)推出的用于研究和lncRNA(长链非编码RNA)相互作用的染色质DNA序列及蛋白的商品化试剂盒。这个试剂盒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可以发现染色质关联RNA(如lncRNA)与基因组DNA序列的结合位点,也可用于lncRNA调节复合体的蛋白质组分进行蛋白组学分析。 染色质或染色质RNA复合体的研究离不开超声波剪切仪。Millipore(默克-密理博)在ChIRPTM使用手册里推荐用Qsonica的Q800R3染色质/DNA剪切超声波破碎仪来完成染色质的修剪。 Kit说明书内页截图: Magna ChIRPTM基本原理如下图:
-
普瑞邦|植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中均含有的公用基团 在USEPA方法531.1中列出了十种分析物的结构式如下图(包括1-萘酚和内标BDMC)。它们是按照在C18柱上的流出顺序列出。除了1-萘酚外,均含有N-甲基氨基甲酰基部分 (用OR表示)。 方法原理: 通过C18柱或C8柱分离后的氨基甲酸酯农药首先在100℃下在NaOH作用下水解释放出醇,碳酸盐和jia胺。 在第二个柱后反应中jia胺与邻苯二甲醛(OPA)和2-硫基乙醇反应生成有强荧光吸收的1-甲基-2-吲哚类化合物,被荧光检测器检测且具有很低的检测限。 方法建立: 采用Pribolab MDS 3100 多功能光电衍生系统搭配岛津液相及荧光检测器,依据GB 23200.112-2018进行实验,实验条件如下: 色谱柱:250mm×4.6mm,5um 激发波长:330nm发射波长465nm 柱后衍生水解流速:0.3mL/min衍生流速0.3mL/min,水解温度100℃衍生温度40℃ 水解液、衍生液均按照GB 23200.112-2018进行配置,梯度表如下: 重复性验证: 高、低浓度混合标准品分别连续进样6针,峰面积变异均小于7%,重复性较好。 使用仪器 双元泵液相+荧光检测器 双泵双反应器柱后衍生系统 色谱工作站
-
实用技巧二——单细胞转录组高级分析之细胞谱系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细胞轨迹分析常见形式有细胞变化轨迹分析和细胞谱系分析,在上一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常规拟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内容(具体内容查看链接)。在这里,我们主要就细胞谱系分析进行介绍和解读。 细胞谱系分析,最简明的理解就是细胞领域的进化树,通常指的是某类祖源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有多个发育轨迹和命运,变化过程类似复杂树状分支变化过程。因此,该分析的目的就是用单细胞数据还原复杂细胞命运变化。该分析的结果呈现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1.细胞变化命运:2.不同命运细胞的marker基因。 以Monocle来进行细胞谱系分析为例,Monocle细胞谱系分析的目的是在实验中了解细胞是如何通过一个基因表达变化的生物程序进行转化的。每个细胞都可以看作是高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每个维描述基因组中不同基因的表达。识别基因表达变化的程序相当于学习细胞在这个空间中遵循的轨迹。但是,分析中维度越多,学习轨迹就越困难。然而,许多基因通常彼此共存。因此,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降低数据的维数。所以,谱系分析的核心还是通过基因表达数据的降维,可视化细胞间的关系紧密程度。 1. 谱系骨架图 要进行该分析的输入数据主要包含三部分:基因列表、表达矩阵、细胞类型。通过对数据进行降维、编码每个细胞映射到轨迹中的位置,根据已有知识指定轨迹的起点,就可以得到基本的谱系变化图(谱系框架图)。 图一 谱系框架图 上图是由Monocle2分析得到的血细胞分化的谱系骨架,数据来源见参考文献[1],上述图形象地描述了细胞间的谱系关系。 2. 谱系层次聚类热图(Complex Heatmap) 谱系框架图能看出来细胞间的谱系关系,当然,通过对具有相似基因集进行层次聚类,以热图形式也允许我们识别到在每个分支中发育的细胞类型,如下图: 图二 谱系层次聚类热图 上图显示根据谱系骨架得到的Cluster在谱系的各个节段的分布情况,名字(数字)标签对应于树的每个段的状态标签。 3. 谱系(各树干)评分
-
如何利用动物模型探究Nestin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动物体早期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重要事件。Nestin是一种中间丝蛋白,它在哺乳动物神经前体细胞中高表达,已被广泛用作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分子。因此,nestin的表达情况对分析神经系统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病变和损伤的快速敏感诊断指标之一。在成体组织中,nestin只在部分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中表达,如在皮肤、心血管再生过程中表达增高。此外,nestin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相关,因此nestin对研究神经系统病变与肿瘤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Nestin基因敲除小鼠的相关研究表明:nestin+/-基因型的杂合子小鼠中,虽然nestin的表达量大幅减少,但并不引起可见的表型。说明nestin的表达量可能并不影响小鼠的发育和生存。但纯合子小鼠,nestin-/-基因型的小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发育缺陷并致死。这说明Nestin缺失可引起神经管细胞大量凋亡,且导致凋亡的作用和nestin的细胞骨架功能无关。 众多研究表明,Nestin表达模式特别:其一般表达于分化未成熟的细胞,细胞分化成熟后其表达下降直至不表达。Nestin过表达能否维持细胞的增殖状态?发育过程中过表达能否影响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 Nestin表达部位也特别:一般情况下,nestin表达于细胞质内,但有些细胞又表达于核上。说明nestin可能与DNA或者核蛋白有相互作用,通过影响染色体的形态或者结构来影响其它基因的表达。 但Nestin完全性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早期(E10.5)致死限制了对Nestin在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可通过建立Nestin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或过表达小鼠模型,在神经发育不同阶段阶段灭活/增多Nestin基因,在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观察nestin缺失/增多对组织器官形成、发育、功能的影响,研究Nestin与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阐明Nestin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也为探讨Nestin在其它组织器官(如毛囊、新生血管等)干/祖细胞中
-
首个自发形成的中国特发性慢性胰腺炎单基因突变小鼠模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李兆申教授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廖专副教授等研究学者在《Gut》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了他们新开发的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新模型以中国患者普遍携带的SPINK1 c.194+2T>C突变表型为目标,得以真实地在体内反应出慢性胰腺炎发病的临床模式。 此前,波士顿大学的Eszter Hegyi和Miklós Sahin-Tóth报道其课题组创建了CPA1突变基因敲入小鼠模型,这种小鼠的Cap1基因座上携带人CAP1 p.N256K突变。CPA1突变导致羧肽酶A1错误折叠和内质网应激相关慢性胰腺炎。 我国学者发现,中国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中,SPINK1(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194+2T>C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通过体外研究,c.194+2T>C变异版本作用于慢性胰腺炎的致病机理被描述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泌缺失。 然而,这种机理观察一直缺乏SPINK1 c.194+2T>C动物模型佐证,迄今为止唯一的体内研究证据来自纯合子Spink1(也被称为Spink3)表型,但这会导致小鼠模型在出生后15分钟内死于自噬性腺泡细胞死亡。 考虑到80%以上的中国患者携带SPINK1 c.194+2T>C杂合子突变,研究人员认为,一个杂合子c.194+2T>C动物模型实际上可以更好的勾画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模式。 小鼠c.194+2T>C突变是通过CRISPR/Cas基因组编辑工具引入的,委托赛业生物(Cyagen Biosciences)构建,突变型小鼠被命名为Spink1−/−或Spink1+/−,但是Spink1−/−小鼠出生不久即发生死亡,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Spink1+/−和Spink1+/+小鼠在出生7周后被随机分为4组(保证每组每个采样点有3只小鼠)。 解剖观察,接受cerulein处理的Spink1+/+和Spink1+/−小鼠均在9周龄显示出腺泡萎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图1)。值得注意的是,接受cerulein处理的Spink1+/-小鼠在9周龄出现腺泡到导管细胞化生(ADM)、胰腺纤维化和星状细胞活化,这些病理变化在11周和13周龄进一步发展。而未接受处理的Spink1+/−小鼠在11周龄出现轻微的腺泡丢失,1只小鼠在13周龄出现胰腺纤维化、星
-
实验小鼠F4—洁癖四兄弟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看流星花园长大的你,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科研狗了吧?当年被F4迷得不要不要的你,是否想过现在每天要与“F4”亲密接触——我说的是实验室的F4啦(逃跑···)。 他叫普通小鼠,外号CV,是我们F4中最随和的鼠,大部分的微生物他都来者不拒,但相对我们鼠界生活在野外的鼠来说,他也是有轻微洁癖了,某些微生物可是不受他欢迎的哟。全国一半学校的教学都被他的家族垄断了,连中学生的课堂都被他承包了。 他,是清洁小鼠,外号CL,比CV的洁癖程度要重一些,他吃的、住的、用的都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 他的家族承包的大多是要求不高的科学研究。 这位是无特定病原体小鼠,外号SPF,他讨厌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更多了,是我们F4里最受磕盐人员青睐的鼠,年纪轻轻就登上了诸多顶级期刊,掌握着许多学生的毕业命脉。 而我,无菌小鼠,是我们四个中最讲究的鼠,外号GF。我洁癖的程度,可谓是丧心病狂,我拒绝和一切微生物、寄生虫来往(只要是目前的技术可以检测出来的)。 别看我这么讲究,近年来也算大器晚成,经常能在各大顶级期刊看见我的身影,可我的名字却经常和肠道微生物、粪便微生物移植一起出现,至于我经历了什么才这样,你们啥也不要问,我会想哭的。 我们四个虽然从未谋面,但都知道彼此,人们根据微生物控制程度,将我们称为洁癖四兄弟,我们享受着鼠界**的待遇,衣食住行都有着自己的原则。而我,无菌小鼠,是我们四个中生活最精致的,吃的喝的用的都必须经过灭菌处理,而且人们必须全身武装、经过多道程序才能与我见上一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日常生活吧! 前情提要已结束,正剧开始 我是一只无菌小鼠,诞生于21天前的凌晨,在此之前我和妈妈还有兄弟姐妹一起住在赛业的隔离器中。那是我鼠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每天都可以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虽然我们住的房间很小,但也足够我们兄弟姐妹四处嬉戏了。今天,我们兄弟姐妹和妈妈被分开了,好在我和鼠兄鼠弟们还在一起,因为从小一起长大
-
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制备少层石墨烯步骤与结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石墨烯独特的力、热、光、电、磁等特性,使其在微电子、生物传感器、储能材料和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机械法进行石墨烯剥离,相比其他化学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更少的缺陷,结构也较为完整。本文将简介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在石墨烯制备中的应用。 主要仪器与原料: 微射流高压均质机 客户寄来的石墨原料样品 预实验步骤与结果: 1)分装混匀后的原料样品2份至2只样品瓶中,每份20ml; 2)选用安装F140Y-RT金刚石交互容腔,并连接微射流高压均质机与实时冷却系统; 3)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20,000psi均质反应10次; 4)处理后样品与对照组外观观察 图1 均质处理前(左),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后(右) 微射流高压均质处理后的样品像安慕希酸奶的状态,流动性低,粘度大,右烧杯可见牢固挂杯口的1滴样品。处理后样品体积变大,相同反应次数下,反应压力越大样品体积膨胀越大。另外样品倾斜观测,对照组流动性大,实验组倾斜后挂壁严重。 5)样品微观形态观察 图2 客户返回的电镜检测结果(少层石墨烯) 微射流高压均质原理: 1)微射流高压均质机由动力单元和均质核心(金刚石交互容腔)组成。 图3 微射流高压均质机(红圈:动力单元、触控屏,蓝圈:金刚石交互容腔) 2)本实验微射流高压均质技术核心在于微射流高压均质机的金刚石交互容腔: 图4 温控型金刚石交互容腔实物(左),内部结构示意图(右) 图5 微射流高压均质原理示意图 Y型金刚石交互容腔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石墨液体经过加压后,经过百微米级的孔道形成超音速射流(不小于500m/s),在Y型金刚石交互容腔内部产生剧烈的剪切、碰撞、空穴以及对射作用,对射瞬间相对速度加倍,超大动能物料间发生对射爆炸。对射流的应用,充分利用物料间的相互碰撞,大大降低了物料对交互容腔腔体的磨损,微射流高压均质技术集合了微射流、撞击流和传统高压均质技术的优势于一体,具有更高的均质效率。
-
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独特的原理和优势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这一篇,赛默飞将带您更深入了解基于其运行原理的独特分析优势,进一步发现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共同探寻IC-MS的神奇之处。 IC-MS联用系统 超强离子分离,更多色谱信息 ——基于离子交换的分离原理 离子色谱主要使用离子交换的分离原理,和常规液相色谱主要基于疏水吸附的反相分离原理形成互补,可以很好分离常规液相色谱难以分离的强极性可电离物质。即使是基于亲水相互作用的HILIC色谱,可以分离强极性物质,但也难以分离强电离物质。 不同技术对复杂代谢物组覆盖的互补性示意图 分别使用反相色谱,HILIC及离子色谱对口腔癌细胞裂解液进行阴离子型代谢产物分析。反相色谱只能分析29种,HILIC可以分析38种,而使用离子色谱则可多达65种。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对糖代谢产物和核酸代谢产物的分析,离子色谱质谱联用(IC-MS)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离子色谱与液相色谱分析对象适用范围及口腔癌细胞裂解液代谢产物分析 离子色谱对比HILIC分离效果图 完美对接质谱,离子源0伤害 ——抑制器的在线脱盐作用 离子型物质分离,必须使用离子型物质做为流动相,但离子型物质本身和质谱的兼容问题一直是质谱致力于解决的疑难问题。而离子色谱特有的膜抑制器则可作为一个持续工作的脱盐装置,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使流动相变成可与质谱兼容。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通过膜转移的原理去除对位离子,使酸碱变成纯水,即可与质谱兼容。在之前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中我们就利用了抑制器的原理去除离子对试剂。这个方法理论上可以用于一切离子对色谱的方法。例如使用三乙胺作为离子对分析核苷酸,使用抑制器可以去除99.99%三乙胺,大大降低对质谱的影响。 应用案例 使用IC-MS进行GTP杂质分析 使用IC-MS进行GTP 杂质分析 除了离子型的物质,离子色谱质谱联用(IC-MS)还能用于糖类的分离和定性分析。 糖类分析难题 糖类的分析一直是个难题,液相色谱常用于分离糖的阳离子柱和氨基柱都很难实现糖的良好分
-
最新高分文章套路 | 强强联合(脂质组+DIA),IF>10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脂质组学技术 相比其他组学技术,脂质组学技术发展较晚,新颖性高,仅仅只是纯数据分析也可以发表在不错的期刊上。如果希望研究得更高深入,可以往下游脂质功能或者往上游的蛋白或基因出发研究脂代谢调控机制。 【纯组学数据分析发文】 PNAS | 脂质组学揭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脂代谢异常及潜在**靶点 【代谢专栏】脂质组学研究心脏肥大靶标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脂”指高峰 | 影响因子13.3分轻轻松松 DIA技术 新一代、革命性的蛋白质组技术DIA,相比传统的蛋白质组技术(shotgun,Label free、iTRAQ或TMT等)以及4D 蛋白质组学,具有覆盖度高、重现性高、定量准确性高(可以达到与MRM/PRM相近的水平)等优势,被美国癌症登月计划、瑞士苏黎世癌症地图计划、澳大利亚ProCan项目等国家级精准医疗项目采用,并且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中。 【解读推荐】 Less is more:DIA技术,2table+1figure,得一篇12分的Molecular Psychiatry文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DIA技术最新应用速递 重磅!!心血管顶级期刊:解析粥样硬化密码 ——蛋白质组+高级生信分析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新Nature Biotechnology:实验结果无法重复?原因可能在这里! 脂质组+ DIA强强联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今天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篇最新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IF= 11.982的文章吧!这篇文章利用脂质组+DIA揭示了精神病经历患者的早期脂代谢特征及与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 Integrated Lipidomics and Proteomics Point to Early Blood-Based Changes in Childhood Preceding Later Development of Psychotic Experiences: Evidence From 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2019 Biological Psychiatry IF= 11.982 研究材料:115名参与者12岁时的血浆样本 技术:脂质组+蛋白DIA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和情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临床结果。过去15年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群中8%到17%的
-
食用菌快速简易制种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食用菌快速简易制种法! 传统食用菌制种方法使食用菌专业户很受限制,百欧博伟生物技术通过长久的研究实践,总结出简易快速制种方法。现分享给爱好微生物及食用菌的朋友们: 一、母种的扩制 (一)选瓶 在制种容器的选择上,必须要挑剔些,用扁的或方的酒瓶代替试管,这样每个酒瓶内所装培养基的面积相当于20个试管斜面。酒瓶很容易弄到,且瓶口与试管口大小基本相同,瓶壁厚实抗破损耗小。 (二)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的选择用天然无琼脂培养基配方:小麦粉25%、玉米粉15%、小米粉20%、黄豆粉15%、高粱粉25%、水220%~230%。将配方料与水拌匀,装入酒瓶内,每瓶装量50ML,瓶口加棉塞并包二层牛皮纸,立即灭菌。灭菌时将酒瓶平放在高压锅中,在1.1KG/平方CM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自然降温冷却后备用。 (三)接种培养 采用多点接种的方法接入一级分离菌种,按常规培养8~10天,22度恒温菌丝长满即可使用。采用此法,2小时可生产2000KG原种所需用的母种。 二、原种的制作 (一)备料灭菌 将原种培养基配方料拌匀,选用18X40CM的聚丙烯塑料筒料袋,按常规操作装好料,扎口,置常压消毒锅中,100度下连续灭菌8~11小时。 (二)接种室消毒 将灭菌冷却的培养基料袋和母种瓶的表面用新洁尔灭擦拭干净,母种棉塞要湿透,并立即放接种室内接种台上,接种工具、酒精灯和备用消毒棉一并放入,然后用15克/立方米的硫磺密闭薰蒸10小时,接种前2小时往接种室内喷27%氨水消除二氧化硫气味,氨水用量4毫升/立方米。接种室要有更衣缓冲间,用新洁尔灭水洗手后进入接种。 (三)接种与培养 解开原种培养基料袋两头绳索,分别接入直径5CM以上的母种块。然后扎紧袋口,在扎袋口时中间放一团消毒棉,方便透氧气。采用此法制作原种,6人一天可生产1000KG料。此原种同时也可当栽培种使用,我用此法栽培香菇、黑木耳,可大大缩短栽培期30~40天时间。 三、栽培种制作 将栽培种配方料拌匀,用22X40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料要装得中实外松,也可用装料机。将料
-
快来瞅瞅!分辨常见试管培养物表象特征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快来瞅瞅!常见试管培养物表象特征描述 (一)基本介绍 试管培养物有固体培养物和液体培养物。试管固体培养物有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斜面培养物可看出在斜面上呈线状生长,穿刺培养物可看出呈线状、放射状、伞状等生长。 (1)只在表层生长的好氧菌。 (2)只在表层液面以下生长的微需氧菌 (3)在整个试管都生长的兼性厌氧菌。 (4)只在底层生长的厌氧菌。 (二)常见试管培养物表象特征描述 1.沙门氏菌在TSI斜面上的表象 将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除外)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经培养后,斜面变红(产碱),底部变黄(产酸),培养基内变黑(产硫化氢),并且有气泡产生。 2.沙门氏菌在SC液体培养基中的表象 沙门氏菌接种于SC培养基,经培养后,培养基由淡黄色变为淡红色或者淡橙色,并出现浑浊或者絮状物沉淀。 3.沙门氏菌在TB液体培养基中的表象 沙门氏菌接种于TTB培养基,经培养后,培养基变浑浊。 4.沙门氏菌在RVS肉汤培养基中的表象 沙门氏菌接种于RVS肉汤,经培养后,培养基由蓝色变为白色或很浅的淡蓝色, 有絮状沉淀或浑浊。 5.副溶血性弧菌在3.5%氯化钠三糖铁琼脂斜面的表象 副溶血性弧菌在3.5%氯化钠三糖铁琼脂中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斜面上层产碱显红色,下层产酸显黄色,不产气,不产硫化氢,底部不变黑。 6.志贺氏菌在TSI斜面上的表象 志贺氏菌在三糖铁琼脂上,上层产碱显红色,下层产酸显黄色,不产硫化氢。 变黑。 7.金黄色葡萄球菌在TSB液体培养基中的表象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TSB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出现液体浑浊,有时会伴随絮状物沉淀。 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Fraser肉汤培养基中的表象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Fraser肉汤培养基中经培养之后,培养基呈现黑色。有时黑色主要出现在培养基的顶端,或者黑色呈现于培养基上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9.大肠杆菌、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在乳糖胆盐培养基中的表象 经培养后,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液体由澄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