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circRNA再发IF=18.88高分文章--circRNA机制研究汇总

circRNA再发IF=18.88高分文章--circRNA机制研究汇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circRNA再发IF=18.88高分文章--您想知道的circRNA机制研究,都在这儿…… 文章导读 超强子调控circRNA-Nfix缺失诱导成年小鼠心肌梗死后再生 circRNAs正在成为心脏发育和疾病强有力的调节因子,但其在心脏再生中的作用仍然未知。鉴于此,作者与他的团队探究了与超增强子(SEs)相关的circRNA-Nfix在小鼠心肌梗死后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并探究了其调节心脏重塑的分子机制,并于2019年4月5日,将该成果发表在了circulation杂志(IF=18.88)中。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NA测序数据并结合SE目录,识别与SE相关的circRNAs,并利用q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发现发现circNfix在人类、大鼠和小鼠的成年心脏中过表达。然后通过在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细胞(CM)中干扰或过表达circNfix,探究其对细胞增殖和心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并发现下调circNfix能够促进心肌梗死后CM增殖和血管生成,并抑制CM凋亡,减轻心功能障碍,改善预后效果。最后作者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IP)和电泳迁移率转移法(EMSAs)方法测定转录因子Meis1与能够与circ-nfix的SE结合;利用RNA pull-down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方法研究circRNA与蛋白质或与miRNA的相互作用;发现下调circNfix能够增强Ybx1与Nedd4l (E3泛素连接酶)的相互作用,并诱导Ybx1发生泛素化降解,抑制下游cyclin-A2和cyclin-B1的表达。此外, circNfix还作为ceRNA,吸附mir-214并促进Gsk3β表达和抑制β-catenin活性。即:SE调控的circNfix缺失通过抑制Ybx1泛素依赖降解,增加miR-214活性,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脏再生修复和功能恢复,可能是改善心肌梗死预后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 技术路线 1 筛选并识别CircNfix CircNfix是一种保守的心脏circrna。CircRNA的RPM表达水平(A)。CircNfi和circSlc8a1分别在P7小鼠和大鼠心肌细胞(CMs)和成纤维细胞(CFs)中的表达(B)。C-F.鉴定为环状RNA。qPCR检测 在鼠各种组织(G)、鼠心脏原代分析的各种细胞(H)、不同时间段的小鼠心脏组织(I)、不同

特大喜讯:Nature发文--科学家破解生命应对基因无义突变之谜

特大喜讯:Nature发文--科学家破解生命应对基因无义突变之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前言:      生命中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时时刻刻都会受到损伤的威胁,每个细胞的基因组DNA每天会遇到约10000次的损伤。这些损伤导致的基因变异会使编码蛋白的基因失去功能,进而影响生命的意义。为了存活,生命便进化出来许多应对基因突变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遗传补偿效应”。然而,长期以来科学界对遗传补偿效应是怎样起作用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最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报道了浙江大学陈军教授和彭金荣教授课题组在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   课题组首次揭示基因补偿效应是由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激起,由无义突变mRNA降解途径(NMD)中的上游移码蛋白3a(Upf3a)参与。同时,还揭示同源序列核酸是上调补偿效应基因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证明补偿效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是由于补偿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引起的。该研究为疾病的**提供了新思路。   Fig. Model of the GCR. EJC, the exon-junction complex.   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的发现对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补偿效应并不是斑马鱼独有的现象,在小鼠、拟南芥等模式生物中也存在。“我们所发现的分子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揭示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陈军介绍,“遗传补偿效应”对机体存活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基因功能研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比如斑马鱼超过80%的基因被敲除后没有表型,所以很难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这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遗传补偿效应”导致。未来想要研究这些基因,就可以利用陈军课题组揭示的分子机制,敲低“中介”蛋白Upf3a,阻断遗传补偿效应开展基因研究。   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正常人群的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携带有纯合无义突变的基因,其中有些基因的错义突变会引起严重的人类遗传疾病,例如帕金森、白血病、脊柱侧弯等。陈军课题组推测这可能是遗传补偿效应导致了这些疾病,他表示,

常用滴定液配制原理及注意事项

常用滴定液配制原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常用滴定液配制原理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滴定液配制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配制EDTA滴定液: ①可加热促使溶解,先浓配后稀释,摇匀后放24h为好,使其充分稳定。 ②标定前氧化锌炽灼一定要到800℃,色泽应达鲜黄绿色,否则其中二氧化碳难以除尽。 ③注意pH值变化,先滴加氨试液中和盐酸后加水稀释。 ④铬黑T粉末放置不能过久,否则灵敏度差,指示液应逐滴加,充分振摇。 2.配制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 ①因AR级KOH标示含量为82实际上均为80左右,所以应为理论量355g。 ②乙醇中醛类受光线作用呈深浅不同黄色故乙醇需精制无醛乙醇,精制后应立即放冷配制,制法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 ③防止二氧化碳与乙醇挥发,光照影响,应贮存于橡皮塞棕色玻璃瓶中,而且临用新标定。 3.配制四苯硼钠滴定液: ①加新制Al(OH)3凝胶,使滤液澄清,强力振摇使溶解完全,先滤上清液。 ②做好空白,滴定中特别是近终点速度要很慢,注意观察色泽变化,贮存期间出现浑浊应重新标定。 4.配制亚硝酸钠滴定液: ①加无水碳酸钠作稳定剂用,使pH值保持在10左右,铂电极应临用前活化好。 ②在试样加入前加KBr以促进反应。 ③室温应30℃用胶管连接滴定管插入到液面下2/3处避免硝酸分解,计算好理论量“先快后慢”特别是近终点,逐滴加入,并搅拌。 5.配制草酸滴定液: ①酸化应用硫酸,不可用硝酸或盐酸(硝酸有氧化性而盐酸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②近终点前加速反应加热可用水浴,直火加热温度难以控制,且温度太高草酸分解而使结果不准确。 6.配制氢氧化钠滴定液: ①用饱和氢氧化钠液制备应新沸冷水制成而且应陈化6小时左右。排除碳酸钠干扰与二氧化碳。 ②制备饱和氢氧化钠时应分多次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过饱和后应放置三天后取上清液,应一次取出避免倒流而冲浑液体。 ③也可用新制热蒸馏水,但制好后应放至室温,尽量避免二氧化碳干扰。 ④基准应在玛瑙乳钵中研细,利于溶解,在终点前基准应全溶解,否则结果有误。 ⑤标定前贮存聚乙烯塑料瓶中,用虹吸法取用,进气管前

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酶联免疫 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酶联免疫 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酶联免疫                 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AE90833Ra 使用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本酶联免疫试剂盒是基于双抗体夹心技术原理,来检测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只能用于研究用途,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用  途:用于大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测定。 工作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的是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样品中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向预先包被了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单克隆抗体的酶标孔中加入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温育;温育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抗体。再与链霉亲和素-HRP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然后加入底物A、B,产生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的浓度呈正相关。 试剂盒组成:  试剂盒组成 48孔配置 96孔配置 保存 说明书 1份 1份   封板膜 2片(48) 2片(96)   密封袋 1个 1个   酶标包被板 1×48 1×96 2-8℃保存 标准品160 nmol/L 0.5ml×1瓶 0.5ml×1瓶 2-8℃保存 标准品稀释液 3ml×1瓶 6ml×1瓶 2-8℃保存 链霉亲和素-HRP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生物素标记的抗CTX-Ⅰ抗体 0.5ml×1瓶 1 ml×1瓶 2-8℃保存 显色剂A液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显色剂B液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终止液 3ml×1瓶 6ml×1瓶 2-8℃保存 浓缩洗涤液 (20ml×20倍)×1瓶 (20ml×30倍)×1瓶 2-8℃保存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37℃恒温箱。 标准规格酶标仪。 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 蒸馏水, 一次性试管 吸水纸   注意事项: 从2-8℃取出的试剂盒

通道载玻片内细胞培养方法介绍

通道载玻片内细胞培养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本应用简报说明了如何在细胞培养微通道内生长贴壁细胞。将描述细胞接种,培养基交换和光学性质。另外,显示了细胞培养通道和标准开放孔格式之间的主要差异。   为了显示细胞接种和μ-Slide处理,使用μ-Slide VI 0.4进行演示。像通常方法一样制备细胞悬液(例如3×105细胞/ ml)并将30μl加到通道中。将移液管尖端放在通道的入口上,并如图所示指向通道。快速分配并填充整个渠道。 细胞附着后,如上图所示,将60μl无细胞培养基填充到每个通道中。注意避免气泡。如果在细胞粘附后进行填充步骤,则不会将细胞冲洗出通道。如果您想在细胞接种后立即填充通道,请小心移液。   μ-Slide VI 0.4在显微镜观察时已充满细胞和培养基。   填充μ-Slide VI 0.4的Luer储液孔。   2.培养基交换 a.连续介质交换 - 推荐使用 对于连续介质更换,首先从储存器中移除旧介质。然后,将适量的新鲜培养基加入一个储液器中,同时从另一个储液孔中吸出。小心使用细胞培养移液器。我们建议体积至少是通道容积的3倍。重新填充储液器。   连续交换介质体积为3倍的介质。   b.完全的培养液交换 - 仅适用于昂贵的液体   如果仅仅更换通道内液体,请先清空通道。然后,将移液管尖端放在通道入口上,并小心地将液体从通道中吸出。使用细胞培养移液器彻底清除所有液体。为了重新填充通道,将通道容量的新鲜介质直接注入通道。避免产生气泡。重新填充两边的蓄液孔。   完全清空通道可能导致重新填充后形成气泡。   通道和储存孔液体完全替换。     3.通道载玻片与多孔载玻片 在下面部分,我们将μ-Slide VI 0.4(细胞培养通道)的特性与μ-Slide 8孔(开放格式)进行比较。   对于接种细胞,主要差异是结构内部液体的高度。两个系统的小区域部分如下所示。μ-Slide VI 0.4通道内部底部和顶部之间的距离为400μm。填充的μ-Slide 8孔载玻片没有顶部结构。在8孔载玻片里面,培养基约为0.3毫,通道载玻片比开放格式8孔载玻片薄7.5倍。   对于细胞接种,必须应用不同

微生物实验室必知培养基制备技术汇总!

微生物实验室必知培养基制备技术汇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 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烧杯和吸管等。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过一定的处理,洗刷干净。有的还要进行包装,经过灭菌等准备就绪后,才能使用。 1、新购的玻璃器皿 除去包装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热肥皂水刷洗,流水冲净,再浸泡于1~2%的工业盐酸中数小时,使游离的碱性物质除去,再以流水冲净。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将水空干,即可使用。 2、用过的玻璃器皿 凡确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后可随时冲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可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器皿,必须经过适当消毒后,将污垢除去,用皂液洗刷,再用流水冲洗干净。若用皂液未能洗净的器皿,可用洗液浸泡适当时间后再用清水洗净。洗液的主要成份是重铬酸钾和浓流酸,其作用是将有机物氧化成可溶性物质,以便冲洗。洗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溅到衣服、身体和其他物品上。 二、培养基的类型 在实验室中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的任何营养基质,都叫做培养基(Media)。由于各类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培养目的和检测需要不同,因而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我们可根据某种标准,将种类繁多的培养基划分为若干类型。  1、根据对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否完全了解来区分,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指利用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原料,其成分难以确切知道。用作这种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有:牛肉膏、麦芽汁、蛋白胨、酵母膏、玉米粉、麸皮、各种饼粉、马铃薯、牛奶、血清等。用这些物质配成的培养基虽然不能确切知道它的化学成分,但一般来讲,营养是比较丰富的,微生物生长旺盛,而且来源广泛,配

直接或间接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之抗体介绍

直接或间接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之抗体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直接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在直接检测方法中,酶直接连接到一抗上(图1.5)。操作简单,检测步骤少。虽然直接检测是快速和直接的,但它往往比间接检测的灵敏度低,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生信号放大的步骤更少。此外,酶直接标记到一抗上可能会造成成本和资源上的限制。   间接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间接检测方法比直接检测方法更受欢迎,主要是灵敏度更高。通过间接检测,识别感兴趣的抗原的抗体,称为一抗,(图1.5)。检测是通过添加标记的二抗实现的,二抗可以识别一抗上的特定表位。这种表位通常是种属特异性的;例如,在兔体内产生的几种不同的一抗都可以被同一种抗兔二抗体所识别。 当多个二抗与单一一抗结合,这使得检测灵敏度提高,还增加了检测的灵活性,因为用于检测二抗的标签的类型可以轻松更改。   抗体质量和种类 影响Western blot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抗体的质量,尤其是一抗的质量。高质量的抗体-具有高特异性、高结合亲和力和低背景-增加了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单克隆和多克隆一抗均可用。 一抗 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是利用机体对感兴趣的抗原的免疫反应获得的。它们直接从免疫动物的血清中分离出来,通常是兔子、山羊、驴或绵羊,因此是动物产生的所有抗体的复杂混合物。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单个B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以识别抗原上的特定表位,不同的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识别不同的表位。由于多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上的不同位点,多个抗体可以同时与抗原结合,使得多克隆抗体比单克隆抗体更敏感。然而,这种广泛的结合特异性有时会导致多克隆抗体具有更高的背景信号。   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从杂交瘤细胞系的上清液中收集而来的,杂交瘤细胞系是将单个抗体合成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细胞系。这些细胞系通常来源于小鼠或大鼠。由于使用的是单一的抗体产生细胞或克隆,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抗体相同,都能识别抗原上相同的表位。单克隆抗体比多克隆抗体信号弱,因为单克隆抗体只与单个蛋白结合

真菌DNA和RNA提取方法

真菌DNA和RNA提取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真菌DNA和RNA提取方法 一、真菌DNA的提取(方法一) 1.实验试剂 (1)DNA提取液:0.2M Tris-HCl(pH 7.5),0.5M NaCl,0.01M EDTA,1%SDS (2)3M NaAc (3)TE:10 mmol/L Tris-HCl pH8.0,1 mmol/L EDTA (4)酚(pH8.0):氯仿:异戊醇(25:24:1) (5)氯仿:异戊醇(24:1) (6)异丙醇 (7)无水乙醇 (8)75%乙醇 (9)RNaseA 2.实验步骤 (1)取真菌菌丝0.5g, 在液氮中迅速研磨成粉 (2)加入4mL提取液,快速振荡混匀 (3)加入等体积的4mL的氯仿:异戊醇(24:1),涡旋3~5min(此处是粗提没有加酚,可以节约成本) (4)1000rpm,4℃,5min (5)上清用氯仿:异戊醇(24:1)再抽提一次(10,000rpm,4℃离心5min) (6)取上清,加入2/3倍体积的-20℃预冷异丙醇或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 混匀, 静置约30 min (7)用毛细玻棒挑出絮状沉淀,用75%乙醇反复漂洗数次,再用无水乙醇漂洗1次,吹干,重悬于500ul TE中 (8)加入1ul RNaseA (10mg/mL),37℃处理1h (9)用酚(pH8.0):氯仿:异戊醇(25:24:1)和氯仿:异戊醇(24:1)各抽提1次(10,000rpm,4℃离心5min) (10)取上清,1/10V 3M NaAc,2.5V体积的无水乙醇,-70℃沉淀30min以上 (11)沉淀用75%乙醇漂洗,风干,溶于200ul TE中,-20℃保存备用 二、真菌DNA的提取(方法二) 1.真菌菌丝0.5-1g,在液氮中迅速研磨成粉 2.加入3mL 65℃预热的DNA提取缓冲液,快速振荡混匀65℃水浴30min,期间混匀2-3次 3.加入1mL 5M KAc,冰浴20min 4.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次(10,000rpm,4℃离心5min) 5.取上清,加入2/3倍体积的-20℃预冷异丙醇,混匀,静置约30 min 6.用毛细玻棒挑出絮状沉淀,用75%乙醇反复漂洗数次,再用无水乙醇漂洗1次,吹干,重悬于500ul TE中 7.加入1ul RNaseA(10mg/mL),37℃处理1h 8.用酚(pH8.0):氯仿:异戊醇(25:24:1)和氯仿:异戊醇(24:1)各抽提1次(10,000rpm,4℃离心5min) 9.取上清,1/10V 3M NaAc,2.5V体积的无水乙醇,-70℃沉淀30min以上 10.沉淀用75%乙醇漂洗,风干,溶于200ul TE中,-20℃保存备用 DNA提取缓冲液:100mM Tris-HCl(pH8.0),20mM EDTA(pH8.0),1.5M NaCl,2% CTAB(W/V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一、样品取样的要求 1)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2)取样过程中应避免与水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防止样品被污染。 3)取样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试管、探子、铲子、匙、取样器、剪子、样品袋等)必须是经过灭菌的。 4)对采集的样品一般要求随机取样。若怀疑最有可能受病原体污染或者带有病原体的样品,可以进行选择取样。 5)根据样品种类(如盒装、袋装、瓶装和罐装),应取完整密封的样品。如果样品很大,则需用无菌取样器取样;若样品是粉末,应边取边混合;若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即可混匀;若样品是冷冻的,应保持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冷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而非冷冻动物产品须保持在0℃~5℃中保存。 6)取样前或取样后应在盛装样品的容器或样品袋上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清除(包括品名、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及取样日期)。 7)获取有关取样产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批量大小、包装类型、包装容器体积、生产线、产品编号或控制号、批量号、标签内容、包装破损状况、产品存放地点或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等。 8)当客户对所规定的取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相关的取样资料,并记入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9)当取样作为检测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有程序记录与取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这些纪录应包括所用的取样程序、取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地点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取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二、食品微生物学的取样点 食品微生物的取样计划中常包括以下取样点:原料、生产线(半成品、环境)、成品、库存样品、零售商店、或批发市场、进口或出口口岸。 原料的取样包括食品生产所用的原始材料、添加剂、辅助材料及生产用水等。 生产线样品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所取的样品,包括半成品、加工台面、与被加工食品接触的仪器面

工业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工业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除湿机的工作原理:     1、除湿机的内循环:     通过压缩机的运行→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却→变成低温高压气体→通过毛细管截流→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通过蒸发器蒸发吸热→回到压缩机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如此循环往复。     2、除湿机的外循环:     在正常开机的情况下→通过风机的运行→潮湿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过蒸发器→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份吸附在铝片上→变成干燥的空气→经过冷凝器散热→从出风口吹出。     只有了解了使用注意事项和工作原理,才能在日后长期的使用除湿机的过程中更好的做好除湿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除湿机属于季节性使用的产品     除湿机属于季节性使用的产品,若日常使用得当,除能施展除湿机最大的功效外,还能减少故障发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是关于准确使用、维护和保养除湿机的几点方法。     1、按期让专业职员检查除湿机:除湿机经由长期的使用后,机组内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元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严峻的会对机组和人体造成伤害,按期让专业职员对除湿机的电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元件,增补制冷剂,能防止元件老化对机器和人体产生危害,并能使除湿机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2、长期不使用除湿器,应做好保护措施:冬季或出外等长期不使用除湿机时,应用防护罩罩着除湿机,避免其日晒雨淋、灰尘沉积,造成日后清洗和维护的难题     3、准确调节除湿机的设定湿度:使用者调节除湿机的设定湿度时,应根据自身对湿润的感觉、空间内的人数、空间大小等实际情况设定湿度。通常在休息、睡觉等较少流动量的状态下,房间相对湿度在60%RH左右,人体会感觉到较为恬静。湿度设置太低,除会使人感觉到干燥外,因为室内、外湿度差别较大,湿气扩善较快,致使压缩机频繁的开机和停机,缩短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也消耗较多能源。     4、按期对除湿机进行清洁:按期拆下除湿机的过滤网进行清洁,可以有效进步除湿机的除尘效果,改善

Nature Cell Biology:外泌体LncRNA帮助免疫细胞“叛变”----乳腺癌恶化新机制!

Nature Cell Biology:外泌体LncRNA帮助免疫细胞“叛变”----乳腺癌恶化新机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文章导读: 外泌体是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媒介,直径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丰富内含物的小囊泡,其内含物包括miRNA,环状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19)的文章为例,看一看外泌体中LncRNA的功能机制是如何研究的。 本篇文章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苏士成团队联合发表,首次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外泌体包裹的LncRNA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过程。为了找到外泌体中特有且高表达的LncRNA,本文作者借助外泌体LncRNA测序,对TAM及对照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和相关细胞分别进行测序,找到了在外泌体中特异性高表达的LncRNA HISLA。通过外泌体与肿瘤细胞共培养、RNA Pull Down、RIP、ChIP等手段,揭示了LncRNA HISLA通过抑制转录因子HIF-1a与PHD2蛋白结合来保证HIF-1a稳定性,即而维持肿瘤细胞有氧状态在HIF-1a信号的持续激活。反过来,处于显著无氧糖酵解状态的肿瘤细胞可分泌大量的乳酸分子,乳酸作用于巨噬细胞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HISLA表达,从而维持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HISLA的高丰度装载。 路线图: 框中涉及实验技术,云序提供一站式服务 理解重点: 1.TAM是一种癌症相关巨噬细胞。在遇到癌症细胞后,职能发生180度大转变,成为癌细胞的“帮凶”,参与癌细胞促生长,迁移等过程。目前已发现,TAM中LncRNA能够以外泌体为媒介参与邻近癌细胞糖酵解的过程。本文想深入探究其中的机制。本文对照组:外周血中分离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MDM)。 2. HIF-1α是一种氧传感转录因子,能够决定葡萄糖的代谢途径是氧化还是糖酵解(无氧)。HIF-1α首先被PHD2羟基化,然后被降解。在本文中发现,LncRNA HISLA竞争性与PHD2结合,从而防止HIF-1α降解,达到增强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 3. 葡萄糖作为能量代谢的原料,主要通过有氧或无氧(又叫糖酵解)方式代谢产能。而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发生的糖酵解,产生大量中间产物:乳酸。  正文部分: 1.T

细胞冻存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细胞冻存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细胞越来越受广大科研者的喜爱,但细胞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强大,在培养复苏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不可能导致它的死亡。而且它必须是是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培养,复苏才能保证实验效果。在此百欧博伟生物技术为您详细总结细胞的正确冷冻保存方法、保存详细步骤,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保存方法(主要有两个): (1)传统方法:冷存管置于4℃10分钟→ -20℃30分钟→ -80℃16~18小时(或隔夜)→液氮槽vaporphase长期储存。-20℃不可超过1小时,以防止冰晶过大,造成细胞大量死亡,亦可跳过此步骤直接放入-80℃冰箱中,惟存活率稍微降低一些。 (2)程序降温:利用已设定程序的等速降温机以-1~-3℃/分钟之速度由室温降至(-80℃以下)-120℃,再放在液氮槽vaporphase长期储存。适用于悬浮型细胞与hybridoma之保存。 二、步骤: (1)冷冻前一日前更换半量或全量培养基,观察细胞生长情形。 (2)配制冷冻保存溶液(使用前配制):将DMSO加入新鲜培养基中,*后浓度为5~10%,混合均匀,置于室温下待用。 (3)依细胞继代培养之操作,收集培养之细胞,取少量细胞悬浮液(约0.1ml)计数细胞浓度及冻前存活率。 (4)离心,去除上清液,加入适量冷冻保存溶液,使细胞浓度为1~5×106cells/ml,混合均匀,分装于已标示完全之冷冻保存管中,1ml/vial,并取少量细胞悬浮液作污染检测。 三、注意事项: (1)欲冷冻保存之细胞应在生长良好(logphase)且存活率高之状态,约为80–90%致密度。细胞冻存前应保证细胞的活力好,无污染 (2)冷冻前检测细胞是否仍保有其特有性质,例如hybridoma应在冷冻保存前一至二日测试是否有抗体之产生。 (3)一定要保证DMSO的浓度是10%,冻细胞要舍得用进口的DMSO (4)注意冷冻保护剂之品质。DMSO应为试剂级等级,无菌且无色(以0.22micron FGLP Telflon过滤或是直接购买无菌产品,如Sigma D-2650),以5~10ml小体积分装,4℃避光保存,勿作多次解冻。Glycerol亦应为试剂级等级,以高压蒸汽灭菌后避光保

一项免疫检验技术酶免疫试验的局限性分析

一项免疫检验技术酶免疫试验的局限性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酶免疫试验之所以能成为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主导技术,是与它的方法上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操作上的简便性以及试剂的稳定性分不开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对环境没有污染威胁。       尽管如此,作为一项免疫检验技术,酶免疫试验还是有其局限性的,不但所检测的生物学体液样本如血清中有可能存在各种干扰实验的因素,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也很多,尤其是进行手工的ELISA测定时。       此外,在定性ELISA测定中,阳性判定值(CUT-OFF)的建立,是在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上的,相对于某个具体的受检者来说,其有可能并不具备正确性。例如,使用ELISA方法检测抗HCV及抗HIV或HBsAg,有时候,检测所得的阳性结也许并不是真正的阳性,而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如重组免疫印迹(recombinantimmunoblotas—say,RIBA)、蛋白印迹(Westernbl。t,WB)或中和试验来确认,才能报告阳性。这里抗HCV和抗HIV的检测均使用病毒部分的基因工程抗原,其他一些病毒如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和水痘病毒等感染人体后,亦或一些自身抗体,也有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反应。      HBsAg的测定主要是弱阳性的问题,这与ELISA测定的“灰区”有关系,处于cut-off值周围亦即“灰区”的结果的可靠性通常较差,阳性当然需要确认,阴性却也未必是真,这一点在血站筛检献血员血液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此类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传  染性疾病经输血传播,本书后面的有关章还会对此问题做详细论述。此外,免疫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的特异反应,因此,如检测抗原,除了要求抗体(单抗或多抗)是特异的外,还要求待测抗原上必须存在有能与所用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如果因为基因突变导致某些位点的不表达,或者结合位点因为某些原因被封闭或阻断,都会影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造成假阴性结果。     如检测抗体,则要求所用包被抗原应尽可能包含所有的特异抗原决定簇,同时又尽可能不含有非特异的成分,这一点往往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而难以

一体化细胞免疫荧光技术介绍

一体化细胞免疫荧光技术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 一.传统的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一)、实验材料  1. 细胞样品  2. 试剂、试剂盒: 多聚甲Quan;70% 甲醇;丙Tong;PBS;Triton ;BSA;DAPI 染液;DABCO;Tris;甘油    3. 仪器、耗材:玻片      (二)、实验步骤      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第一天: 1. 在培养板中将已爬好细胞的玻片用 PBS 浸洗 3 次,每次 3 min; 2. 用 4% 的多聚甲Quan固定爬片 15 min, PBS 浸洗玻片 3 次,每次 3 min; 3. 0.5%Triton X-100( PBS 配制 ) 室温通透 20 min(细胞膜上表达的抗原省略此步骤); 4. PBS 浸洗玻片 3 次,每次 3 min,吸水纸吸干 PBS,在玻片上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封闭 30 min; 5. 吸水纸吸掉封闭液,不洗,每张玻片滴加足够量的稀释好的一抗并放入湿盒,4℃ 孵育过夜; 第二天: 6. 加荧光二抗: PBST 浸洗爬片 3 次,每次 3 min,吸水纸吸干爬片上多余液体后滴加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中 20-37℃ 孵育 1 h,PBST 浸洗切片 3 次,每次 3 min;注意:从加荧光二抗起,后面所有操作步骤都尽量在较暗处进行。 7. 复染核:滴加 DAPI 避光孵育 5 min,对标本进行染核,PBST 5 min×4 次洗去多余的 DAPI; 8. 用吸水纸吸干爬片上的液体,用含抗荧光淬灭剂的封片液封片,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 二 传统免疫荧光实验主要问题 1. 爬片效果欠佳 2. 细胞和试剂用量大,成本高 3. 染液分布不均 4. 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三. 一体化免疫荧光技术简介  一体化的培养室-固定-染色-成像 免疫荧光的解决方案 技术特点: 1.快速简便的样品制备,一体化培养室简化了免疫荧光染色方案 2.均匀细胞分布,通道载玻片几何结构可以产生均

古建筑软木松旧木材内部腐朽状况阻力仪检测结果的定量分析

古建筑软木松旧木材内部腐朽状况阻力仪检测结果的定量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我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其主要承重构件柱、梁、檩、枋、椽等使用的都是木材。木材是生物材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菌、虫等生物性危害,引起木材腐朽和虫蛀,使木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很多情况下木材腐朽从木材内部开始,但由于古建筑木结构不能轻易被拆解,因而必须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木材内部的材质状况进行勘测。目前世界各国开发的无损检测或微损检测方法很多,如超声波、应力波、X-射线、γ射线、皮罗钉(Pilodyn)、阻力仪(Resistograph)检测等,其中超声波、应力波和阻力仪检测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阻力仪是德国Rinntech公司开发的一种木材内部材质检测仪器,检测时需要将一根直径1.5mm的探针刺入木材内部,属类无损检测,是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木结构材质状况勘查的常用设备之一[5-9]。该仪器是在检测时记录木材刺入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其大小随各树种密度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检测得到的阻力曲线,只能定性地判断木材内部的腐朽状况,而不能定量地评价由腐朽引起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衰减程度。   本研究利用故宫维修时替换下来的局部腐朽的旧木构件,按照腐朽等级的划分标准,将试件目视分等后,对其进行气干密度、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测定,并对抗弯试件进行阻力仪检测,目的是找出检测值与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阻力仪检测结果的定量分析,为木结构材质状况的定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试材取自故宫武英殿前殿维修时拆卸下来的单双步梁瓜柱局部腐朽的旧木构件,木材树种鉴定结果为软木松(Pinus sp.)。试材概况见表1。武英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和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同年重建[10]。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武英殿前殿、后殿再次被焚。由此推测本研究使用的材料是1869年或1900年修建时所用的木材,距今约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