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外泌体速通手册(下篇——应用)

外泌体速通手册(下篇——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上周我们介绍了外泌体的概念与作用,本篇文章继续来了解外泌体相关知识,相信读完这两篇文章,大家能对外泌体有更深刻的理解。   01 应用   鉴于外泌体介导的疾病发病机制的证据越来越多,至少有四种策略可用于影响外泌体驱动的疾病,涉及抑制外泌体功能的各个方面。这些策略包括它们的产生,释放,细胞摄取或靶向促发疾病的特定外泌体组分。抑制外泌体介导的发病机制在癌症中具有原型相关性,其中外泌体与肿瘤发生和肿瘤相关病理学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已经表明,循环外泌体的水平随癌症进展增加超过两倍并且与黑素瘤患者的存活相关。因此,正在开发旨在减少循环外泌体的负荷或阻断外泌体的关键组分的**性干预。然而,在此阶段需要谨慎,因为迄今为止大多数体外和体内研究都是使用高浓度的外泌体进行的。下面简单说明**策略。   抑制外泌体形成 已知各种细胞组分对于外泌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特定的抑制策略还在研发并且在疾病模型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未经测试。现阶段使用中性小分子抑制剂或通过用降血压药物阿米洛利(通常减弱内吞囊泡再循环)**,抑制神经酰胺形成(在内体分选和外泌体产生中很重要)可以减少外泌体的产量。阿米洛利的使用已被证明在体内通过阻断肿瘤来源的外泌体的分泌来减少小鼠和人类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有效的,所述外泌体含有与膜相关的热休克蛋白72(HSP72),否则会介导对髓源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syndecan proteoglycans、syntenin,它们与PDCD6IP在调节外泌体形成,因此,可以通过RNA干扰(RNAi)或使用小分子抑制剂直接干扰这种相互作用减弱外泌体释放。替代尚未经过测试的方法可能是在空间上阻断特定的跨膜蛋白(例如TSPAN30、CD63)。   抑制外泌体释放 许多蛋白质与外泌体的分泌有关,但调节外泌体释放的确切机制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并且不同细胞情况可能并不相同。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外来体释放依赖于GTP酶RAB27A,并且已被证明是合理的**靶标(

氢化反应如何处理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固体?

氢化反应如何处理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固体?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有机化学反应中出现固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析和处理微反应器的固体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如何应对微反应器中的固体。 一、有固体参与的反应 在有固体参与的反应中,固体物料是反应物之一。可以首先看看是否可以寻找合适的溶剂把它溶解后按液态处理,或者是否可以加热溶化,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进料。如果这两项都不能实现,那就需要把固体分散在溶剂或反应液中形成浆料,在进料系统中,通常需要外部驱动场,并且相应的分散效果取决于粒子的大小,密度和浓度。康宁反应器对于处理 200 微米以下的固体,固含量 10%以下是没有问题的。 氢化反应案例 催化加氢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很多加氢反应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并且放热剧烈,反应难于控制,随着安评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很多传统的工艺急需升级换代,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生产工艺技术。今天我们以双键还原和硝基还原为例,介绍微通道反应器在气-液-固非均相反应中的应用。 A. 双键还原反应 反应例一:产物有活泼基团,产物易于被过还原,从而产生杂质。釜式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在80%左右,而在微通道反应器上,其选择性达到 95%以上,并且可以反应时间相当短。 反应例二:在高温下进行该反应,产品易于聚合,从而产生大量的聚合杂质。对于釜式反应,聚合类杂质高达到 15%以上;而对于康宁微通道反应器,能将聚合杂质控制在 3%以内。 B. 硝基苯还原反应 在达到同等收率 98%的情况下,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利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大大缩短,活性催化剂用量大大降低,而且并不增加杂质含量。 C.多相加氢反应在康宁反应器中实现的流程图例: D. 微通道反应工艺优化的过程如下 整个过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氢气可一次加入或分布加入,反应能瞬时淬灭;固体粉末催化剂可以先在贮罐内制备成悬浮态浆料,使用隔膜泵输送入反应器;在物料出口处加背压阀以增加和调节反应器体系压力,同时连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从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 培养条件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 培养条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经过组织提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等过程。传代培养会根据具体情况分为细胞株培养和细胞系培养。如下对各个过程进行简述: 原代培养:从动物机体取出组织后切碎,经过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结合机械方法(吸液管反复吸吹)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于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一般把从动物有机体内取出细胞开始培养,到繁殖十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经过原代细胞培养,细胞分裂繁殖,培养物逐渐增多长满培养空间,继而相互之间接触,发生接触抑制现象,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停止。需要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瓶内进行传(继)代培养。 传(继)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继)代培养。 细胞系:初代培养物开始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之为细胞系。如果细胞系的生存期有限,则称为有限细胞系。已获得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胞系称为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 细胞株: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值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细胞株。再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与原珠形状不同的细胞群,成为亚株。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 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在各个阶段的培养,都需要有基础的培养条件,归纳如下: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无菌处理;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污染;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防止对培养细胞造成危害。 2、营养:液体合成培养基包含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水、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还需加入血浆、血清等天然成分 3、适宜的温度和pH:人和哺乳动物细胞最适宜温度大多为36±0.5℃。适宜的酸碱度为pH 7.2-7.4。 4、气体环境:气体环境一般为“95% 空气+5% CO2”混合气体。氧气是细胞代谢必须气体,CO2维持培养液pH。 德国WIGGE

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的培养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的培养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细胞接受后的处理: 1) 收到细胞后,请检查发货培养瓶的状况,若发现培养瓶破损、有液溢出及细胞有污染,请拍照后及时联系我们。 2) 在显微镜下确认细胞生长状态时,在低倍镜(4或5X物镜)下进行,能准确判断细胞的传代密度。看细胞的形态请在10X和20×物镜下,同时给细胞拍照各2-3张(10×,20×都要拍照),作为售后的依据。 3) 观察好细胞状态后,75%酒精消毒瓶壁将T25瓶置于37℃培养箱放置约2-3h。 4) 贴壁细胞:在运输过程中贴壁细胞会有脱落的现象,如发现贴壁细胞有脱落或者脱落后抱团生长,可将T25瓶置于37℃培养箱放置约2-3h,然后抽出瓶中的培养基和未贴壁细胞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重悬后接种到加有按照说明书细胞培养条件新配制的完全培养基的原培养瓶中(或新的培养瓶中)。 5) 悬浮细胞:T25瓶置于37℃培养箱放置约2-3h,然后抽出瓶中的培养基和细胞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重悬后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加入按照说明书细胞培养条件新配制的完全培养基)。 6)备注:运输用的培养基(灌液培养基)不能再用来培养细胞,请换用按照说明书细胞培养条件新配制的完全培养基来培养细胞。  收到细胞后次传代建议1:2传代 。   细胞用途:仅供科研使用。                         本公司的细胞培养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培养基及培养冻存条件准备: 1) 准备DMEM培养基;优质胎牛血清,10%;双抗,1%。 2) 培养条件: 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 温度:37℃,培养箱湿度为70%-80%。 3) 冻存液:90%血清,10%DMSO,现用现配。 二. 细胞处理: 1) 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迅速放入37℃水浴中(水面要低于冻存管盖部)摇晃解冻,移入事先准备好的含有4mL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1mL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移入含有5ml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2) 细胞传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本法参照国标GB 4789. 3-2010规定的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第二法。 ⒈检验程序见图3-7   ⒉原理 样品先经过VRBA琼脂平板的筛选,因其中含有胆盐和结晶紫,可以很好的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乳糖可以产酸,在中性红存在时,产生典型的紫红色周围有红色胆盐沉淀的菌落。因为其他阴性肠杆菌可以分解其他糖类产生红色菌落,因此需接种BGLB培养基证实。 ⒊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及稀释同MPN法。 ①加样制作平板:选取2-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皿ImL。同时取1mL生理盐水加入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及时将15 -20mL冷至46℃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倾注.于每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 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 4mL VRBA覆盖平板表层。翻转平板,置于(36±1)0C培养18~24h. ②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15 ~150CFU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 5mm或更大。 ③证实试验: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36±1)℃培养24-48h,观察产气情况。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④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8. 3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每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数。例:10-4样品稀释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种BGLB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100 X 6/10 X 10-4 CFU/g(mL)=6. 0 X 10一3 CFU/g(mL)。 ⒋检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检验步骤 2008版前的大肠菌群的检验步骤采用三步法(乳糖胆盐发酵试验、EMB琼脂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第一步乳糖发酵实验是样品的发酵结果,不是纯菌的发酵试验,所以初发酵阳性管,经过平板分离和证实试验后,有时可以成为阴性。大量的数据表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步序的符合率,初发酵与证实试

看这里!miRNA怎样蹭上m6A热点发高分?

看这里!miRNA怎样蹭上m6A热点发高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文章导读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

如何确定数字PCR的LOB?

如何确定数字PCR的LOB?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数字PCR技术是一项新的核酸检测和定量技术。空白检测限LOB (Limit of Blank)是判断数字PCR技术检测能力的重要参数。 LOB(the limit of blank)是一项统计学实验参数。在可信度大于95%的概率下,对于不含有分析物的样品(空白样品),LOB是可能观察到的最高检测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最大的假阳性数。 为什么要在数字PCR中计算LOB ? 在数字PCR (dPCR)中,多种因素可以引起假阳性。定量核酸时确定假阳性的cutoff对dPCR检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定义这个cutoff,检测阈值通常设置在LOB值之上,而在检测校准期间必须首先为每个目标确定空白LOB值。此外,实验LOB值对于判断反应是正还是负以及计算LOD值都是必要的。 95%置信度LOB如下表所示: R:重复次数,一般≧30 μ和α:分别为假阳性个数的平均值和标准方差 μcorr:校正平均值 当μ=0(即假阳性永远不会出现),则LOB(95%)=0 当LOB为非零时,可以用概率分布加权的“减去假阳性”的方法来校正实验样品中目标核酸的量。 更多LOB值介绍可登陆Gene-π数字PCR学堂(www.cycloudbio.com数字PCR学堂快速入口)统计工具查看,您也可以选择其他感兴趣的应用教程,其中包含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详细工作流程。 您还可以通过搜索导航工具直接搜索特定的项目("dPCR的DNA准备","荧光溢出"等),或点击我们的"HOW TO" 选择您需要的部分(设计、分析、报告)。 联系我们: 北京深蓝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四路25号院2号楼2单元2层201室 电话:010-57256059 邮箱:info@cycloudbio.com 官网:www.cycloudbio.com

与谐波振荡器QCM原理相关的耗散是什么?

与谐波振荡器QCM原理相关的耗散是什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什么是耗散   谈到基于QCM原理的仪器,人们经常会遇到“耗散”或“衰减”的概念。 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们是相关的? 耗散、衰减和能量损失 耗散或“能量耗散”,更确切地说,是指从被研究的系统中损失的能量。QCM是一个谐波振荡器,就像所有现实中的振荡器一样,它具有能量衰减的效果。 一个振荡器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它的振幅就会越来越小,最终振荡就会消失。我们在这里考虑的振荡振幅的衰减来自摩擦,它可以是振荡器本身,或周围介质(空气、水等)的内部摩擦。摩擦导致振荡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消散,因此称为耗散。 耗散包含被研究材料的有关信息 QCM的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与振荡传感器表面接触的材料。所有与表面接触的材料都会引起能量损失。这种能量损失现象在液体存在下或在柔性膜沉积时特别明显。在振荡过程中,与表面接触的液体和柔性膜会发生变形,导致系统中能量的损失。当传感器表面与空气或真空接触时,能量损失相对较小。薄层和刚性层沉积引起的损失也是如此。薄层和刚性层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因此能量损失比柔性层和/或厚的薄膜层引起的损耗要小。因此,高耗散表明有柔性或粘性的材料与表面接触,而低耗散表明与表面接触的材料是刚性的,并随着表面一起振荡。 耗散与Q因子的定义及关系 描述振荡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品质因子,即Q因子。这是一个无量纲参数,通过将存储的能量与能量损失量相关联来描述谐振振荡的衰减。耗散D值是Q因子的倒数,是系统每振荡周期的能量损失之和。它也可以定义为每次振荡消耗的能量除以系统中存储的总能量。 Q =2π·(储存的能量)/(每个循环的能量损失)= 1 / D   (1)   由式(1)可知,Q因子越大,能量损失越小,振荡持续时间越长,反之亦然,如图1所示。Q值越高,衰减越低,振荡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图1所示:在音叉(左) 振荡时,耗散低,振荡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在果冻振荡时,能量耗散较高,振荡衰减较快。

打开水产科学研究新视角 | 琥珀酰化修饰组+代谢组揭示水产动物病原菌的代谢调控机制

打开水产科学研究新视角 | 琥珀酰化修饰组+代谢组揭示水产动物病原菌的代谢调控机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随着组学研究步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修饰蛋白质组、代谢组、多组学研究逐步向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渗透。尽管,相对于发展迅速的医学等领域,水产科学中对修饰组等较新组学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但目前已有不少高质量文章发表,这为水产科学研究领域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本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一篇19年2月发表于质谱权威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的文章,该文章运用琥珀酰化修饰、代谢组,揭示了水产病原菌的琥珀酰化修饰在群体感应与代谢中的关键作用。 Integrated Succinylome Profiling and Metabolomics Reveal Crucial Role of S-ribosylhomocysteine lyase in Quorum Sensing and Metabolism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IF= 5.236 原文链接: https://www.mcponline.org/content/early/2018/10/23/mcp.ra118.001035 研究背景: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能够导致鱼类的出血性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其能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诱导的信号分子(Autoinducers,AIs)监控环境中菌体浓度,进而调控其致病性。研究发现,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裂合酶(S-ribosylhomocysteinelyase,LuxS)的活性在群体感应、生物膜形成、生物发光、毒性和抗生素耐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翻译后修饰对该蛋白酶的调控机制还未曾报道。 材料: 嗜水气单胞菌ATGCC7966;对照菌株(CK)和 LuxS酶突变菌株(K23R 、K30R、K23E 、K30E)。 技术方法: 琥珀酰化修饰组,代谢组学 技术路线: 实验结果: 1. 赖氨酸琥珀酰化修饰分析 对嗜水气单胞菌ATGCC7966,进行赖氨酸琥珀酰化修饰分析。最终总共鉴定到来源于666个蛋白的2174个赖氨酸琥珀酰化位点。进一步通过motif分析,得到8个保守基序,赖氨酸琥珀酰化序列基序分析表明,不同菌种对底物有共同的偏好。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赖氨酸琥

【干货】合作共赢——双特异性抗体讲解

【干货】合作共赢——双特异性抗体讲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PD-1、CAR-T细胞疗法均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也由此为癌症患者打通了另一条生命之路。与此同时,在免疫**领域,还有一项研发同样值得关注,它就是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又称双功能抗体,是一种可以同时识别和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和表位,并阻断两种不同的信号通路以发挥其作用的人工工程化抗体。在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只能通过人工制备。 BsAb作为新兴的抗体种类,对于癌症的免疫**有着重大的意义,被视为肿瘤和癌症**前瞻性备选药物。目前有大量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双特异性抗体呢?且往下看。 现代BsAb的早期前身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一代BsAb是使用化学偶联方法或四色技术开发的,涉及两个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体细胞杂交。然而,这些方法受到免疫原性或其制造复杂性的限制。最近,BsAb的发展有了新进展,原因在于新型分子、结构和计算生物学技术促进了BsAb平台的创新进步。因此,现在有许多新形的双特异性抗体(大约100种)可用(图1),并且目前有50多种涉及多种**适应症的BsAbs正处于临床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图2)。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levant bispecific antibody structures [1]  从广义上讲,BsAb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类别:(1)缺乏Fc结构域的抗体片段(如双抗体和串联式单链可变片段[scFvs]);(2)抗体片段或与抗体、抗体Fc区域或人血清白蛋白融合的替代支架蛋白,以增强其药代动力学(PK)特性和/或有效性(如双变域免疫球蛋白[DVD-Igs]和IgG-scFvs);(3)完整的IgG BsAbs维护了天然IgG的体系结构,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与抗体片段相关的非天然问题。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一些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工程化的BsAb正在临床开发中(图2)。   Fig. 2. Bispecific antibodies currently in precli

当肿瘤遇上外泌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肿瘤遇上外泌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迄今为止,化疗仍是癌症**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有研究认为,一些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还会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外泌体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Ioanna Keklikoglou和Michele De Palma等在国际知名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中发表了一篇论文(Chemotherapy elicits pro-metastat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breast cancer models),发现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和阿霉素,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改变肺的微环境,帮助乳腺癌发生肺转移。 那么,外泌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它是如何帮助肿瘤逃逸和转移的? 外泌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外泌体由脂质双分子膜构成的30-100nm的膜囊泡,在表面含有受体蛋白、跨膜蛋白、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和独特的分子标志物(可以用来鉴定外泌体)等;内部包裹着一些酶、DNA、mRNA、microRNA、lncRNA、circRNA等物质。 图注:外泌体的结构示意图 外泌体与肿瘤恶化密不可分 功能决定行为,那么外泌体具有什么功能呢?主要是沟通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举个栗子: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带有肿瘤特性:如包裹癌基因病毒源性分子、致病性遗传物质以及蛋白成分等物质),被正常细胞摄取吸收后,正常细胞便具有肿瘤特性,最终使肿瘤恶化。 图注:外泌体功能示意图 外泌体是如何帮助肿瘤细胞进行侵袭和转移的呢? 首先,外泌体可以在局部和远处转移位点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扩散的微环境。研究表明,高转移肝癌来源的外泌体含有miRNA,可以激活肺成纤维细胞,使其释放炎症因子,促进肺部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形成,最终促进肝癌发生肺转移(Tumor-derived exosomal miR-1247-3p induces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 activation to foster lung metastasis of liver cancer www. 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注:外泌体miRNA促进肝癌肺转移 其次,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促进肿瘤部位血管生成。在肿瘤在生长过

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细胞增殖的检测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细胞增殖的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1.检测细胞代谢活性   检测细胞的代谢活性也可以反映细胞增殖的情况。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增加,而活性的脱氢酶可以使得外源性的四唑盐或者阿尔玛蓝(Alamar blue)还原成为带有颜色还原产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或者酶标仪来读取含染料培养基的吸光度,从而衡量细胞的代谢活性,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   四种最常见的四唑盐是:MTT、XTT、MTS和WST1,其还原产物为甲瓒(formazan)。   (1)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MTT商品名为噻唑蓝,是一种黄色的染料。1983年Mosmann建立MTT比色法,用于检测细胞存活和增殖。其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不溶于水的蓝紫色结晶,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亡的细胞无此功能。二甲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分析仪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量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MTT可以用于所有细胞类型,但MTT在标准的细胞培养基中是不溶的,而且其生成的甲瓒晶体需要溶解在DMSC)中。因此,MTT主要作为终点检测方法。另外,有研究发现过氧化物会降低MTT测定的准确度,抑制将近95%,的MTT与O2-的反应,MTT溶解产物甲瓒会吸附在纳米纤维上,而致使检测的结果呈现假阴性。   (2)二甲氧唑黄比色法(XTT):XTT是一种与MTT类似的四唑氮衍生物,可被活细胞还原形成水溶性的橘黄色的甲瓒产物,不形成颗粒,可直接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吸光度,故较MTT法更加快速、简便、敏感。   但XTT水溶液不稳定,需要低温保存,现配现用。由于XTT的代谢产物呈橘黄色,故培养体系中有些黄色代谢物和试剂可能会影响其检测结果。与MTT一样,过氧化物可抑制近95%的XTT与O2-的反应,故对XTT测定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影响。   (3)内盐法(MTS):MTS是一种新型的MTT类似物。MTs在偶联剂PMS存在的条件下,可被活细胞线粒体中的多种脱氢酶还原成水溶性的有色甲瓒产物,其颜色深浅与活细胞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呈高度相关,可用酶标仪检测。它

蛋白质、多肽液相色谱纯化方法简介!

蛋白质、多肽液相色谱纯化方法简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蛋白质、多肽液相色谱纯化方法简介!   1、纯化的一般目标和方法   首先,自然来源或者重组表达的蛋白质经过一些粗提的步骤(例如:匀浆、离心、硫酸铵沉淀等)成为稳定的可以用于色谱分离的样品。   然后进行捕获色谱(capture chromatography),主要目标是浓缩和去除大量的容易去除的杂质,此步最关心的是流速和载量,常采用高载量、快流速凝胶。   经过浓缩的部分纯化的样品进行中级色谱(intermediate chromatography),目的是去除较难去除的杂质,此步最关心的是分辨率,常采用高分辨率的细颗粒凝胶。   最后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最终产品,去除残存的杂质以及目的蛋白的多聚物或者降解片断,进行精制色谱(polishing chromatography),常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凝胶过滤凝胶进行凝胶过滤色谱。   2、纯化前的准备工作   (1)样品稳定性试验a、测定样品在pH 2-9的稳定性;b、测定样品在0-4 mol/L NaCl及0-2 mol/L 硫酸铵中的稳定性;c、测定样品在0-50%乙醇、甲醇中的稳定性;d、测定样品在4-40℃的稳定性;e、室温下静置过夜,测定对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   (2)样品预处理a、去除样品中颗粒物(0.45-0.22微米膜过滤或者10000 g离心15分钟)   b、去除样品中脂类( 10000 g离心15分钟或有机溶剂抽提)   c、去除样品中核酸(加入核酸酶消化或者使核酸沉淀)   d、抑制样品中蛋白水解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低温下快速第一步分离或在蛋白酶缺陷宿主中表达重组蛋白)   (3)样品的保存条件:短期储存(小于24小时)   a、避免接近或超过样品的稳定极限防止蛋白质变性或沉淀b、在密闭容器中冰箱冷藏较长期储存(数天)   a、b、同上c、加入适当的抑菌剂长期储存a、同上b、冰冻或者**冻干(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3、对每一纯化步骤的评价相关方法的建立   a、目的蛋白含量测定酶活性测定、生物活性测定、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免疫电泳、荧光。   b、总蛋白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Lowry法、Bradford染料结合法(考马斯亮兰G-250)等。   c、样品复杂度检

超声波技术简介(一)——技术原理

超声波技术简介(一)——技术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超声波结构图 超声波原理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与媒介相互作用,相位和振幅发生变化,使媒质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这种改变的过程加快,从而产生一系列效应,如力学、热学、化学和生物效应等。这些效应可归结以下几项作用[1]: 空化作用       空化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形成的负压区生长,行成气泡界面。                在正压区迅速闭合,从而在交替正负压强下受到压缩和拉伸。             高速微射流对远端气泡一侧的冲击产生水锤冲击,即冲击波。                 冲击波向外呈放射状传播,击中样品固体表面,反射到气泡,气泡变为涡旋向固体表面对流,产生巨大的瞬时压力;这种巨大的瞬时压力,可以使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或生物细胞组织表面受到急剧的破坏。           除以上作用之外,还有机械作用、热学作用及其他作用:   机械作用       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介质质点交替的压缩与伸张,构成压力变化,压力的变化将引起机械效应。超声引起的介质质点运动,虽然位移和速度不大,但与超声震动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的质点加速度却很大,有时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数万倍,这么大的加速度足以造成对介质的强大机械效应。   热学作用       如果超声波作用于介质中被介质吸收,也就是有能量吸收。同时由于超声的振动,使介质产生强烈的高频震荡,介质间相互摩擦而发热,这种能量使液体、固体温度升高。超声在穿透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温度升高更大,这是分界面上特性阻抗不同,将产生反射,形成驻波引起分子间的相对摩擦而发热。   其他作用       超声的空化作用能引起氧化作用,例如在蒸馏水中经短时的超声处理后,产生过氧化氢。在溶有氮的水中经超声处理后就产生硝酸。超声还有还原作用和影响金属的电力分解作用。   参考文献   [1]席细平,马重芳,王伟.超声波技术应用现状[J].山西化工,2007,27(1):25-29.

Nature子刊:如何更有效地遏制致命的儿童癌症?

Nature子刊:如何更有效地遏制致命的儿童癌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恶性横纹肌样肿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MRT)是最具侵袭性和致死性的儿童癌症之一。 虽然在美国算是少见的,每年大约有20到25新病例被诊断出来,但是这种疾病缺乏标准有效的**方法,因为患者丢失了一种名为SNF5的抗癌蛋白。一个MRT患儿在确诊后存活一年的可能性很小。 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原癌基因编码蛋白MYC往往受到SNF5抑制。SNF5的缺失相当于移除了MYC“刹车”,从而加速了癌症的生长。 5月《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报道,阻断MYC在**MRT以及其他由SNF5失活引起的癌症方面可能“出乎意料地有效”。 “**类似MRT这样的癌症的一个困难是,它被肿瘤细胞中一种特定蛋白质损失驱动,”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教授William Tansey博士说。 “如果MYC是由SNF5受损而激活,意味着它将是这些癌症的一个理想靶标,”他说。本文的共同领导者Tansey在MYC领域是一位国际知名专家。 MYC家族有三个蛋白质成员,在美国每年因MYC而死亡的癌症患者高达10万例。 MYC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发挥作用,控制与细胞生长、增殖、代谢和基因组不稳定相关的数千个基因的表达。Tansey实验室致力于确定MYC工作的基本机制,从而在临床上针对MYC制定新的策略。 在MRT细胞中,SNF5抑制MYC对靶基因的识别 Tansey首先怀疑在MRT背景下,SNF5是否调节MYC与染色质的相互作用,因为SNF5丢失引起MYC靶基因被反复激活。研究人员采用shRNA介导的MYC基因敲除(慢病毒shRNA结构由赛业设计)MRT细胞,证实MYC对MRT细胞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SNF5与MYC对疾病的关联影响。接下来,再建立一个系统,比较相同环境下,在MRT细胞中重新引入SNF5和抑制MYC的效果。将ChIP与下一代测序(ChIPSeq)结合,跟踪MYC在G401细胞基因组中的分布,对比表达EGFP的对照,研究人员发现了900个MYC结合峰,进而比较OmoMYC或SNF5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OmoMYC减少了可检测的全基因组MYC结合,更重要的是,SNF5也降低了MYC结合,且SNF5对MYC结合的影响是全基因组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