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六角教你如何进行PCR仪测温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PCR测温服务 PCR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关键技术。 不管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诊断领域, PCR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个稳定的温度循环是成功实现PCR所必须的, 在PCR反应过程中 对温度控制的要求很高, 良好的温度控制 是PCR仪质量好坏的关键。 为什么要对PCR仪进行测温 1、PCR仪的温度条件和状态对于PCR试剂盒的研发和应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2、根据测温的结果可以避免某些试剂盒对某些特定品牌型号仪器的依赖,拓宽试剂盒的应用范围 3、在合格的仪器上做实验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物力 4、对于拥有老旧仪器和高强度使用的实验室来说,节省效果尤为明显 5、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中包含了对仪器的定期质控 6、定期对PCR仪进行温度测定可以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PCR仪测温服务对象: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国家各级疾控中心(CDC) 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 企业用户 内六角的PCR仪温度检测服务 内六角科技提供的PCR仪温度检测服务,采用国际主流的15通道实时动态温度记录的温度检测系统,结合自主研发的温度分析软件,创新的在传统的分析温度准确性、均匀性等基础上,对温度过冲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尝试推出了PCR仪温控状态的分类标准和对每台检测过的PCR仪进行温度和时间值修正指导的服务。 内六角的PCR仪温度主要检测项目: ●升降温速率 ●准确性 ●当匀性 ●过冲情况 ●个性化检测要求 内六角的PCR仪测温服务特色 15通道实时动态温度记录 自主研发的温度分析软件 对温度过冲的过程进行分析 对PCR仪温控状态进行分类 对过检PCR仪进行温度和时间值的修正指导 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的专业检测工具 联 系 方 式 北京内六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010-62907632、400-9606180 Email:info@neiliujiao.com 网址:http://neiliujiao.com/
-
瓦楞纸箱胶黏剂粘度测试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瓦楞纸箱胶黏剂是瓦楞纸板和纸箱生产过程中zui重要的材料,纸板和纸箱的各项质量指标几乎与胶黏剂有关,因此胶黏剂的作用非常关键,瓦楞纸板生产所用产品,因其制作工艺方法配比辅料不同其质量不同。 在瓦楞纸箱的生产实践中,各种纸张之间的粘合是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层纸业之间是否紧密牢固严重影响瓦楞纸板的质量,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产生的废次品中,因粘合问题造成占大多数,主要表面为瓦楞纸板出现起泡、脱胶、假粒等现象。一般,粘合性能良好的瓦楞纸板表面平整,不起泡、无褶皱、不翘曲,粘合后的瓦楞纸之间不会产生分离、外观硬挺,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缓冲性能。 粘度是胶黏剂最关键指标之一,粘度过大,涂胶困难,对被粘粘部件润湿性差,胶接弱度差,粘度大小,流胶现象也差。需要达到胶层厚度,必须增加涂胶次数,推荐粘度计来做粘度测量方案。 推荐型号 博勒飞RVDV2T粘度计 为什么要推荐BROOKFIELD粘度计? 说到粘度测量,行业用的最多是美国Brookfield粘度计来监控。由此可见控制粘度很重要。生产行业中通常使用Brookfield粘度计来检测控制产品粘度。Brookfield粘度计精度可达测量范围的±1%,而重现性在±0.2%,使用Brookfield粘度计可以精准的控制泡沫粘度,是生产和产品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 美国Brookfield粘度计是全qiu粘度计的泰斗,发明了全qiu第yi台旋转粘度计,率先创造了粘度测量的世界标准。80年的生产经验,使得Brookfield的名字在粘度测量和控制领域成为zui佳信誉和精确的代名词。Brookfield粘度计已成为粘度计的行业标杆,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Brookfield粘度计质量稳定可靠,精确度高,重复性好。通过精准的Brookfield粘度计测量后,可以精确的控制泡沫粘度在合适的粘度范围,让泡沫粘度的性能发挥到极zhi。
-
焦磷酸测序技术原理及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技术 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是由Nyren等人于1987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酶联级联测序技术,焦磷酸测序法适于对已知的短序列的测序分析,其可重复性和精确性能与SangerDNA测序法相媲美,而速度却大大的提高。焦磷酸测序技术产品具备同时对大量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的能力,为大通量、低成本、适时、快速、直观地进行DNA甲基化、SNP等单个/连续多个核苷酸变异进行实时定量检测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技术操作平台。 一. 焦磷酸测序技术原理 焦磷酸测序技术是由4种酶催化的同一反应体系中的酶级联化学发光反应。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原理是:引物与模板DNA退火后,在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ATP硫酸化酶(ATP sulfurytase).荧光素酶(1uciferase)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pyrase)4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将引物上每一个dNTP的聚合与一次荧光信号的释放偶联起来,通过检测荧光的释放和强度,达到实时测定DNA序列的目的。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反应体系由反应底物、待测单链、测序引物和4种酶构成。反应底物为5’-磷酰硫酸(adenosine- 5’-phosphosulfat,APS)、荧光素(1uciferin)。 1.每次加入一个dNTP, 在聚合酶作用下产生一个焦磷酸(PPi); 2. 硫酸化酶转化PPi为ATP,ATP使荧光素酶发出荧光(产生的光强度与结合的核苷数量成正比). 3. 多余的dNTP被降解,开始新一个循环. 4. 测序结果 技术平台: QIAGEN公司PyroMark Q24,PyroMark Q48 Autoprep,PyroMark Q96 ID焦磷酸测序仪 焦磷酸测序实验流程 焦磷酸测序技术应用 DNA甲基化检测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检测:LUMA法 SNP定量检测/等位基因差异表达检测 技术咨询请联系上海希匹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21-54480369
-
全基因组甲基化定量检测技术-LUMA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全基因组甲基化定量技术—LUMA LUMA介绍 基因组DNA甲基化(Genomic DNA Methylation, GDM)的变化被认为是正常和病理细胞过程中的重要的事件,有助于正常发育和分化以及癌症和其他疾病。在此,我们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评估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称为荧光甲基化检测(Luminometric Methylation Assay,LUMA)。该方法采用甲基敏感限制性内切酶DNA裂解法联合焦磷酸测序的聚合酶延伸分析。该方法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重现性高,易于推广。 其优点是:无需亚硫酸盐修饰,无需引物,无需PCR过程,测序反应无需磁珠等试剂,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测序反应,方便快捷。而且,该实验只需要200-500 ng的基因组DNA,并包含一个内控以消除起始DNA数量不同的问题。整个实验过程能够在6个小时内完成。 技术原理 此方法由Karimiet等人于2006年建立,采用DNA甲基敏感或不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裂解,随后进行生物荧光聚合酶延伸试验,以定量限制性裂解的程度。此实验使用了对CpG甲基敏感的限制酶HpaII及其对甲基不敏感的同裂酶MspI做平行反应。EcoRI被用在所有反应中作为内参。 MspI和HpaII酶切靶序列为CCGG,其CpG位点数量占整个基因组中CpG位点的8%,可以作为评估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一个标志物。MspI和HpaII裂解后形成5’CG粘末端,而EcoRI生产5′AATT粘末断,然后通过聚合酶延伸逐步填充苷酸。随着dNTP的成功延伸,无机焦磷酸(PPi)被释放并通过ATP硫酸化酶和5’磷酰硫酸腺苷(APS)作用下转化为ATP。随后荧光素通过荧光素酶和ATP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见光并由CCD检测。 实验步骤 1. 酶切:每例样本分为2份DNA,分别用HpaII+EcoRI或MspI+EcoRI双酶切,酶切约4hr。 2. 纯化:酶切产物纯化回收。 3. 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反应过程如下: dNTPs按四个步骤添加(步骤1:dATPαS,第二步:dGTP + dCTP,第三步:dTTP和步骤4:dGTP +dCTP)。峰值对应dATPαS(步骤1)和dTTP(步骤3)的添加,都代表EcoRI裂解,因此两者应该是等值的。因此,dTTP峰用作dATPα
-
隐球菌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一、核酸提取技术的改进 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 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是取得高数量和高质量的核酸,即DNA和RNA。由于隐球菌细胞壁外有一层厚厚的荚膜,为破除真菌细胞壁造成很大困难。可靠地提取隐球菌DNA的方法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先后建立了玻璃珠方法、超声粉碎、液氮冷冻研磨等破壁技术。后来,发展酶学方法取代物理方法,用生物酶消化荚膜和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再用去污剂溶解细胞膜、释放DNA。目前常用的酶为Novozyme234,具有1,3-a-及1,3-b-萄聚糖酶、几丁质酶、蛋白酶、地衣酶、木聚糖酶等多种活性,破壁效果好。另外新生隐球菌能够产生细胞外DNA酶,在反应体系中始终保持高浓度的EDTA,可以有效地抑制DNA酶,防止DNA被降解。 二、基因克隆 已掌握的新生隐球菌的遗传图谱相当少,而且也相当不精确。目前还没有完成新生隐球菌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只确定和报道了少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1、毒性基因 新生隐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四个:多糖荚膜、产黒色素、a接合型和37℃能存活。Still和Chang等应用经典的遗传学方法和基因互补技术分离,并鉴定了参于荚膜形成的基因----CAP59, 该基因编码458个氨基酸,含有6个内含子,经杂交分析确定CAP59基因定位于新生隐球菌的染色体Ⅰ上。二个克隆的荚膜形成必需基因----CAP64,其DNA全长1.9kb,预计编码522个氨基酸,有8个内含子,定位于染色体Ⅲ上。新生隐球菌的产黒素基因----CNLAC1也已克隆,该基因编码642个氨基酸,含14个内含子。a-接合型和a-接合型是一对等位基因,与新生隐球菌的性生殖有关,遗传公析显示a-接合型和菌株毒性增加存在关联,Moore等应用差异克隆技术获得了a-接合型相关基因----MFa,内含一个零拥有114bp的开放阅读框架(ORF)。 2、结构基因 Edman等应用大肠杆菌互补技术克隆了编码新生隐球菌乳清酸核苷-单磷酸-焦磷酸化酶(OMPase)的基因----URA5,该基因包括675个核苷酸和2个内含子,定位于1500kb左右的染色体上。
-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作为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的最高级型号,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实现了一台仪器上同时完成叶绿素荧光、UV-MCF多光谱荧光、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GFP、YFP、BFP、RFP、CFP、DAPI等荧光蛋白与荧光染料的成像分析功能。同时也可以加装RGB真彩成像和热成像模块。如果在搭配上高光谱成像模块,其成像分析功能已经几乎可与PlantScreen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系统的成像单元相媲美。 Specim高光谱技术用于玉米种子品质检测鉴定(引自:Appl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Chemometric Calibrations for Variety Discrimination of Maize Seeds. Sensors, 2012) Specim高光谱技术用于研究分析植物病害(引自:Detection of early blight and late blight diseases on tomato leaves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Nature, 2015) 模块式植物表型分析技术方案推荐: 1. FluorCam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2. 易科泰WIC红外热成像分析技术 3. 易科泰Specim高光谱成像分析技术 4. RGB彩色成像分析单元
-
看表观新修饰-6mA甲基化如何助力IF飙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DNA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通常认为DNA甲基化就是胞嘧啶甲基化(5-methylcytosine, 5mC),却不知道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者们已经在真核生物中(果蝇 、真菌、莱茵衣藻、秀丽隐杆线虫等)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甲基化修饰—DNA-6mA甲基化,且DNA-6mA甲基化能影响基因表达,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同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成功地掀起了科学家们对DNA-6mA的研究热潮,使DNA-6mA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的热点。接下来就以几篇经典案例为大家介绍DNA-6mA。 DNA methylation on N6-adenine in mammalian embryonic stem cells.NATURE, IF: 44.958 作者以SMRT-ChIP、RNA-seq和6mA-IP seq三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小鼠基因组甲基化。研究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存在另一种DNA甲基化修饰—6mA甲基化;Alkbh1是腺嘌呤甲基化修饰的一种去甲基化酶,在Alkbh1基因缺失突变小鼠细胞中腺嘌呤甲基化水平增加,进而导致转录沉默。揭示了哺乳动物表观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6m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中发挥沉默基因表达的功能,而不是如其他生物体中激活基因表达的作用。 6mA分析 6mA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6mA-IP seq分析 N6-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Drosophila.Cell, IF: 31.398 作者以果蝇胚胎干细胞为材料,对其基因组中6mA修饰进行研究,发现在果蝇基因组中6mA修饰广泛存在,这种修饰受內源去甲基化酶DMAD调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DMAD酶作为果蝇胚胎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酶,它作用于转座子的6mA位点,去甲基化后,转座子的表达受到抑制。该文章发现果蝇中DNA甲基化修饰新类型-6mA,并且初步探究了6m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 6mA分布 mA体外去甲基化分析 6mA-IP seq与RNA-seq联
-
Westernblot成像中得到完美荧光印迹的方法:湿膜快速转干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Westernblot荧光印迹膜成像:干膜or湿膜 ? 干膜,还是湿膜成像:这是一个问题。 经过漫长的一天实验做荧光蛋白印迹,首先成像,以便可以看到实验成果。 这项工作流程没有任何问题,但这可能无法生成最佳图像。 如果您正在进行定性实验或具有高丰度的蛋白,那么对膜进行成像是很好的。 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转向荧光蛋白印迹法来定量分析低表达目的蛋白。 湿膜不适合成像,因为它们在成像过程中会慢慢变干,导致数据不一致。 由于湿膜的自发荧光与干膜不同,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膜在成像过程中变干。 这意味着在成像过程添加缓冲液或将印迹膜放在塑料包装中以防止干燥。 如果您曾经对湿的印迹进行成像,您就知道在长时间曝光期间防止膜干燥是一件麻烦事。 使用荧光印迹的一大优势是随时可进行成像。湿膜经历长时间曝光时,看到高背景并不罕见。 高背景对灵敏度产生负面影响,使低丰度目标的检测更具挑战性。 湿膜成像显然是不方便的,并且不太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您需要等待数小时才能使膜干燥。 荧光蛋白印迹后快速干燥膜的方法是将其浸入甲醇中。 所需要的是PVDF膜在100%甲醇中快速浸泡15秒。 硝酸纤维素膜不耐化学品,因此使用20%甲醇代替。 酒精会从膜的孔隙中代出水分,加速干燥,让您更快地对印迹进行成像。 这个快速提示将立即为您提供一个完美的印迹! 荧光干膜成像提高灵敏度
-
DNA损伤修复机制——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干货】拯救你受伤的DNA-NHEJ与HR 生命极其脆弱,我们每天在电子辐射、紫外线、雾霾等等各种外部环境及细胞代谢产物等内源因素影响下,我们生命的核心-DNA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SBs,Double strand breaks)是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然而生命却又极其强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伤,也无时无刻不在自我修复。那么我们的身体里是用什么样的机制修复DNA损伤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对于DSBs损伤,主要有非同源末端链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两种,单链退火修复一般发生在串联同源DNA序列中,研究较少[1](图1)。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日常体内是如何通过这两种方式修复拯救我们受伤的DNA的。 图1. DSBs 修复途径 Alternative pathways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s the preferred route in yeast. It involves invasion of the broken DNA strands into a homologous DNA duplex molecule. This process requires Rad52 (a DNA end-binding protein), Rad51 (which forms filaments along the unwound DNA strands), DNA polymerases and other less well-characterized gene products. The DNA ends are ligated by DNA ligase I and the interwound DNA strands are separated, probably by another protein complex, with no loss of genetic information. Only one of many possible recombination products is shown here. Single-strand annealing takes place between two homologous DNA sequences in tandem (yellow and orange boxes) by a less well-studied mechanism. It also requires Rad52, and extensive degradation of the two unannealed strands results in considerable loss of genetic material.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rejoins the two broken ends directl
-
Southern blot检测技术在模式动物制备中的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哈喽,小伙伴们!走过不要错过,又到了科普知识的时间了,喜欢做分子实验的小伙伴一定听说过Southern blot这门检测技术,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叫Southern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这门实验技术。 Southern Blot是最早出现的blot(印迹)技术,它是检测DNA的一种方法。这项技术之所以被命名为“Southern”,主要是因为此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由一位叫Edwin Southern的英国生物学家(见图1)发明,科学界为纪念该技术的诞生便以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即Southern Blot[1]。 图1. Edwin Southern[7] (埃德温·迈勒·萨瑟恩) Southern blot 实验原理及步骤 了解了Southern 的由来,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学习Southern blot实验原理及步骤。 Southern blot基本原理: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特异性地杂交形成双链。其操作过程是利用特定酶将DNA消化成片段,再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DIG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片段分子的含量(见图2)[2]。 blot 操作过程[2] Southern blot 检测技术在模式动物制备中的应用 虽然距离这项技术发明已经过去很多年,但这项检测技术仍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生物实验研究中。 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携带条件性Satb1等位基因的供体质粒通过同源重组方式整合到小鼠的Satb1特异性位点上(见图3a),研究者们提取供体小鼠与wild小鼠肝脏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Eco RV (b) or Spe I (c,d)酶切,同时选择用于Southern印迹分析的DNA探针。探针位于待靶向的基因中,但在靶向载体外部设计5’与3’外源探针(5’ external probe与3’external probe)以及内源eGFP探针(GFP internal probe)。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显示,5’与3’外源探针分别与酶切后对应基因组片段发生杂交,说明供体质粒在5’与3’端与靶基
-
如何快速查找LncRNA序列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查找LncRNA序列的网站有很多,包括Genebank,Ensembl,RefSeq,UCSC数据库等。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如何通过LncRNA ID号查找LncRNA的序列。 一.根据LncRNA来源数据库,进入相应链接。 1. Genebank:https://www.ncbi.nlm.nih.gov/ 2. Ensembl: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 3. RefSeq:https://www.ncbi.nlm.nih.gov/refseq/ 4. UCSC:http://genome.ucsc.edu/ 二.根据“gene_id”查看LncRNA在所属数据库的ID号。 1. Genbank:https://www.ncbi.nlm.nih.gov/ 红框内输入gene_id号,点击search。假设gene_id为AK009210。 点击FASTA键,复制获取序列。 2. Ensmbl: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 选择物种类别,详见Report-Sequence_Results-Supplementary(可选项)。红框内输入gene_id号,点击GO。假设gene_id为ENSMUSG00000099021。 转到Genbank,复制获取序列。 3. RefSeq:https://www.ncbi.nlm.nih.gov/refseq/ 红框内输入gene_id号,点击search。假设gene_id为C630043F03Rik。 点击FASTA,获取序列信息。 4. UCSC:http://genome.ucsc.edu/ Genomes下拉菜单选择参考基因组,一般人类选择hg19,鼠选择mm10。 红框内输入gene_id号,点击search。假设gene_id为Ivns1abp,点击go。 点击下图的红框。 点击下图的红框。 选择mRNA,复制获取序列信息。 云序相关产品推荐: m6A RNA全转录组甲基化测序 m5C RNA全转录组甲基化测序 m1A RNA全转录组甲基化测序 超微量RNA甲基化测序 比色法检测整体甲基化水平 RIP RNA Pull Down Me-DIP测序 往期精彩回顾: 看表观新修饰-6mA如何助力IF飙升! 10分以上m6A RNA甲基化测序文章----云序生物助力 不得了,大牛告诉你lncRNA甲基化如何研究 RNA甲基化进入超微量时代 小白必看!RNA甲基化整体水平鉴定的方法汇总 20分文章中的RNA甲基化,热度与实力并存 云序生物最新m6A“RNA甲基化”研究汇总—非编码RNA篇 云序生物最新“RNA 甲基化”研
-
Science Immunology:狙击肿瘤,PD-1与GITR抗体联用竟有事半功倍之妙!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科学前沿】Science Immunology:狙击肿瘤,PD-1与GITR抗体联用竟有事半功倍之妙! 前言 近年来,靶向PD-1/PD-L1抗体的效果无疑戏剧性地引导我们对癌症**总体方法和对宿主-肿瘤生物学理解的改变。由于癌症**过程中,T细胞会发生功能性障碍,大多数癌症病人单独接受PD-1或者PD-L1抗体**后,并不能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反应。因此进行抗体联用策略和**无疑成为了靶向可替代的免疫调节途径,进而瞄准定位对单独使用PD-1或PD-L1抗体**无效的肿瘤。 2018年11月,也就是本月初,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中刊登的一篇为Combin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 targeting PD-1and GITR can rescue CD8+ T cell dysfunction and maintain memory phenotype文章中,表明联合使用抗PD-1抗体和抗GITR抗体促进淋巴细胞抗癌效果的机制。这种组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CD8+T细胞的效应子功能。它通过提高一种名为CD226的共刺激通路活性,刺激一种能够迅速增殖的效应记忆T细胞前体的产生。这项研究揭示GITR抗体和PD-1抗体组合提高T淋巴细胞抗癌功能的分子机理,支持在临床试验中继续检验这种组合疗法的抗癌效果。下面小编带着大家简单回顾一下这篇文章~ 抗PD-1抗体与抗GITR抗体的联合** 以协同方式抵抗肿瘤生长 以及瘤内CD8+ T细胞的功能障碍 首先研究者利用小鼠结肠癌模型评价抗PD-1抗体、抗GITR抗体以及抗PD-1抗体与抗GITR抗体联用这三种方式的**效果,发现抗PD-1抗体与GITR抗体联合**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生存期(如图1A),此**主要依赖CD8+ T细胞对肿瘤进行作用(如图1B)。同时抗PD-1抗体与抗GITR抗体联合作用可提高瘤内效应T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比率(如图1C-D),促进瘤内CD8+ T细胞的增殖(如图1E-G)。 图1. PD -1抗体与GITR抗体的联合用药可协同抑制小鼠肿瘤,降低T细胞功能障碍 在肿瘤免疫**过程中,应用单细胞测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单细胞RNA测序能够独立地提供每个细胞的RNA表达谱,并鉴定异质细胞
-
高分辨LTQ-Orbitrap质谱仪应用于完整分子量测定的技术要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高分辨LTQ-Orbitrap质谱仪测定完整、切糖、还原后的单抗分子 对于分子量150,000 D的单抗,我们可为你提供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小于10 ppm的分子量测定结果。此外,我们还可以同样测定脱N-糖后去糖(deglycosylated)抗体分子量,以及还原后轻重链的分子量。测量精确度均在理论分子量+/- 10 ppm之内。 技术流程 样品要求 样品中避免加入去污剂,但可以有盐、尿素、盐酸胍等离子。单抗含量 ≥ 10 μg;蛋白浓度 ≥ 0.2 μg/μL 技术优势 1.普信的质谱仪使用了Orbitrap质量分析器。Oribtrap与其它例如Time-of-flight (TOF)分析器不同,在于它测量的是离子在静电场内旋转时所产生的磁场的频率。而测量频率是我们人类的绝技,因此测量结果的异常准确。 2.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BiopharmaFinder3.0 SW-ReSpect算法。 3.具有丰富经验操作人员和经反复优化的色谱、质谱与数据算法参数。 4.仍在不断优化的测试条件,结果的通量与准确性还将不断提升。 案例分析
-
STR基因分型应用于细胞鉴定的意义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STR细胞鉴定意义 新买到的细胞,实验室传了几代的细胞,又或者储存于超低温冰箱几年不用的细胞,被污染了么? 鉴定正确么?用它做研究会影响实验结果么? 没有经过相应的细胞鉴定,使用了被污染的细胞,经过大量的实验,写出一篇论文,但是结论被推翻,论文被召回,大量的时间、物力和人力被浪费,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背景介绍 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哺乳动物细胞被错误鉴定和交叉污染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国外实验室有20%左右的细胞株被错误鉴定和交叉污染,NIH和ATCC近两年都对此发出呼吁,要求研究者对细胞进行鉴定。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STR基因分型方法是进行细胞交叉污染和性质鉴定的最有效和准确的方法之一,STR基因分型应用于细胞鉴定已被ATCC等机构强烈推荐。 细胞STR鉴定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45 人类乳突状瘤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8或HPV18)转型成癌细胞的,而且和正常子宫颈细胞有许多不同。 据估计,国外实验室已建株细胞有接近20%存在上述问题。 2008年,约瑟芬Nefkens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Winand13株食管腺癌细胞系中,其中3株:SEG-1,BIC-1和SK-GT-5被污染,这些细胞株混合有其他癌细胞。这些细胞系已经被多家实验室应用在两个临床试验、并发表了超过100篇SCI文章,并申请了11个美国专利,这一研究结果被发布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JNCI)。 2007 年 NIH发布了通知,强烈建议在使用培养细胞的时候进行鉴定(authentication)。2008 年底,专家提议ATCC致力于人源细胞系的鉴定工作,并制定鉴定的标准程序。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STR 基因分型方法是进行细胞交叉污染和性质鉴定的最有效和准确的方法之一,STR基因分型应用于细胞鉴定已被ATCC等机构强烈推荐。美国的ATCC 细胞库、德国的DSMZ细胞库以及日本的JCRB细胞库等为STR 分型提供了各细胞株的数据供比对。 2011年初,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制定了人源细胞系STR
-
影响细胞转染转染效率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9
转染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分为物理介导方法: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化学介导方法:如经典的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转染方法、和多种阳离子物质介导的技术;生物介导方法:有较为原始的原生质体转染,和现在比较多见的各种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理想细胞转染方法,应该具有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小等优点。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是目前转染效率最高的方法,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很低的优势。但是病毒转染方法的准备程序复杂,常常对细胞类型有很强的选择性,在一般实验室中很难普及。其它物理和化学介导的转染方法,则各有其特点。需要指出的一点,无论采用哪种转染技术,要获得最优的转染结果,可能都需要对转染条件进行优化。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很多,从细胞类型、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生长状态到转染方法的操作细节。辉骏生物下面列举一些细胞转染6大影响因素:: 1、血清 A、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形成时不能含血清,因为血清会影响复合物的形成。 B、一般细胞对无血清培养可以耐受几个小时没问题,转染用的培养液可以含血清也可以不加,但血清一度曾被认为会降低转染效率,转染培养基中加入血清需要对条件进行优化。 C、对于对血清缺乏比较敏感的细胞,可以使用营养丰富的无血清培养基,或者在转染培养基中使用血清。对血清缺乏比较敏感的贴壁细胞,建议使用专用转染试剂。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无血清培养基代替PBS洗细胞两遍,注意洗的时候要轻,靠边缘缓缓加入液体,然后不要吹吸细胞,而是转动培养板让液体滚动在细胞表面。如果洗的太厉害,细胞又损失一部分,加了脂质体后,细胞受影响就更大了,死亡细胞会增多。 2、抗生素(PS) 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和链霉素,是影响转染的培养基添加物。这些抗生素一般对于真核细胞无毒,但阳离子脂质体试剂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使抗生素可以进入细胞。这降低了细胞的活性,导致转染效率低。所以,在转染培养基中不能使用抗生素,甚至在准备转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