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文献解读:用于mRNA递送的脂质纳米颗粒

文献解读:用于mRNA递送的脂质纳米颗粒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分享一篇有关LNP-mRNA递送的文章,文章来源: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8-021-00358-0 mRNA从开创性发现研究到现今为止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mRNA分子的不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已经被大大改善,同时在一系列的应用中都展现出了**潜力。为了达到**效果,mRNA分子必须达到特定的靶细胞,因此对于mRNA递送材料是有一定要求的。 用于mRNA传递的脂质的发展 脂质是一种两亲性分子,包含三个结构域:一个极性头基,一个疏水尾部区域和一个连接体。已被研究用于mRNA递送的脂质包括阳离子脂质、可电离脂质及其他一些类型的脂质。   用于mRNA传递的脂质的发展 阳离子脂质 阳离子脂质是被研究探索商业化较多的脂质,例如基于epc的脂质纳米颗粒已被应用于mRNA的肿瘤免疫**;基于DOTAP的阳离子纳米乳剂可以递送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药物;DOTAP-聚合物混合纳米颗粒可以传递mRNA分子用于**肿瘤疾病,传染病和遗传疾病。另外在DOTAP脂质纳米颗粒中加入碳酸盐脂灰石,通过将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到脂质纳米颗粒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传递效率,这种细胞粘附蛋白的方式可以加速细胞内吞速率。   LNP-mRNA疫苗抗感染和癌症的代表性临床试验   LNP-mRNA**感染、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代表性临床试验   可电离脂质 另一种应用较多的脂质是可电离脂质。在低pH值下会被质子化,这使它们带正电荷,但它们在生理pH值上保持中性。可电离脂质的pH值敏感性有利于体内mRNA的传递,因为中性脂质与血细胞阴离子膜的相互作用较少,从而提高了脂质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携带正电荷利于纳米颗粒从内体中逃逸。 其他脂质 除了阳离子或可电离的脂质外,LNP-mRNA配方还包含其他脂质成分,如磷脂(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或聚乙二醇(PEG)功能化的脂质(PEG-脂质)。这些脂质可以提高纳米颗粒的性质,如颗粒的稳定性、传递效率、耐受性和生物分布。   用于mRNA传递的脂质和脂质衍生物的化学结构 需要克服的内部问题 LNP-mRNA配方需

新冠病毒在体内的传播机制和疫苗最新进展

新冠病毒在体内的传播机制和疫苗最新进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冠状病毒,其表面有突出的棒状尖峰,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像王冠一样的放射状凸起而得名。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包括刺突糖蛋白 (S)、包膜 (E)、膜 (M) 和核衣壳  (N)。   图 1. 冠状病毒结构   2020 年石正丽教授在 Nature 发表的论文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就揭示了 2019-nCoV 与 SARS-CoV 两个冠状病毒的相似性。文中表明,2019-nCoV 与 SARS-CoV 基因组同源性高达 79.5%。 国际委员会冠状病毒科研究组 (CSG) 认为2019-nCoV与 SARS-CoV 形成了姐妹分支, 后将其命名为 SARS-CoV-2。      Delta 毒株突变     Delta 毒株目前是全球流行的主要新冠病毒变异株。SARS-CoV-2 表面布满凸起的 S 蛋白可分为三部分,顶部的受体结合域 (RBD)、S1 亚基和 S2 亚基。S1 亚基与 RBD 相连,负责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 ACE2 结合,S2 亚基帮助 S  蛋白与受体的结合。Delta 变种仅在 RBD 中就发生 3 处突变:L452R、P681R 和  T478K 突变,这使 S 蛋白与细胞膜上 ACE 受体的结合能力明显提高。             Lambda 毒株突变     除了德尔塔,拉姆达也开始“发力”了,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 (GISAID) 的数据显示,美国有 1000+ 例由“拉姆达”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Lambda 变异株是 S 蛋白上发生了 6 个单氨基酸突变 (G75V、T76I、L452Q、F490S、D614G 和 T859N),N 端结构域 (NTD) 存在一段由连续的 7 个氨基酸缺失形成的突变 (RSYLTPGD246-253N)。F490S 突变缺失会帮助病毒获得体液免疫抗性,L452Q 突变会对疫苗诱导血清中和抗体产生抗性。   新冠病毒是怎样在宿主中肆意横行的呢?简单点说,就是入侵 (病毒受体结合) → 进攻 (释放自己基因组) → 发扬壮大 (不断合成并排除异己) → 再进攻。       图 2. 新冠病毒在体内的传播机制[2]     ■ 病毒入侵 如果说 S 蛋白是新冠病毒打开宿主细胞“城门”的钥匙,那么 ACE2 受体就是那把锁。S 蛋白一旦

实验室细胞培养常见解答

实验室细胞培养常见解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千盼万盼,终于收到了实验需要的细胞 细胞到货后应该如何处理呢? 跟着本期问答来寻找答案吧~     Q 刚收到细胞未开封,疑似污染,应当如何处理? 收到细胞后,请先观察外观是否存在漏液、破损等情况,并拍照(40X、100X、200X)。发现任何问题,都请及时联系我们的销售,并提供您细胞不同倍数的照片。如询问后确定无明显污染,请取出10ml培养基空培养,细胞按照说明书正常操作处理即可。 Q 刚收到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成片漂浮,该如何处理? 除293系列、LNCAP、SH-SY5Y、MSTO-211H、INS-1、HT-22这些易漂浮的细胞外,大部分细胞在温度低时细胞回缩变圆,漂浮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建议延长稳定时间,约4小时后观察。若细胞仍不贴壁,取出所有灌装培养基,离心收集细胞,去上清将细胞弹散,在离心管中加入1ml胰酶轻轻混匀,将离心管平放(注意胰酶细胞悬液不要沾到瓶盖以免损失细胞),消化约3分钟后加入2~3ml终止液,1000rmp,5min离心,去上清将管底细胞团尽量弹散,加入完全培养基重悬(轻轻吹吸1~2次),均匀转入2个T25瓶中,摇匀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Q 贴壁细胞传代2~3次后增殖变慢,有黑点,如何操作? 可能是消化过度导致了部分细胞的细胞膜受损、凋亡,部分细胞膜受到破坏,导致细胞生长缓慢。若细胞形态有明显变化,且细胞表面有明显黑点,间隙间也有较多黑点,可能是支原体污染,建议空培养细胞培养基,观察黑点是否会增殖。 若还有保种细胞,请复苏靠前代次,并注意观察拍照,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我司销售处理售后(需提供细胞图片)。 Q 收到冻管复苏24小时,细胞不增殖,该如何处理? 冻管到货时的剩余干冰情况、收货后的保存情况、使用的血清、培养基以及复苏操作不当等原因都可能影响细胞复苏情况。 贴壁细胞: 若复苏时离心,建议48h后换液,如密度达到10%,则继续按说明书正常操作培养;若复苏时没有离心,建议收集悬浮细胞后重新接种。若细胞依然无贴壁增殖,请及时反馈销售处。

FXR激活可降低脂质吸收从而预防NAFLD

FXR激活可降低脂质吸收从而预防NAFLD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由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病。目前,NALFD/NASH患者的**方案非常有限,不过核受体法尼醇X受体 (FXR) 激动剂已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已有研究表明,FXR激活与肝脏和血浆甘油三酯(TAG)水平降低、炎症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等多种临床变化相关。美国加州大学Thomas Q.de Aguiar Vallim研究小组发现,FXR激活可通过胆汁酸依赖的方式降低脂质吸收从而预防NAFLD。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 Metabolism》。   FXR激活剂选择性地降低人和小鼠中MUFAs和PUFAs水平   为研究FXR激活如何改变肝脏TAG水平,将11名等待胆结石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并用安慰剂(n = 6)或FXR激动剂OCA(n = 5)**3周,收集肝脏活检组织。FXR靶基因BSEP诱导和胆汁酸合成酶CYP7A1降低证实 OCA组患者肝脏FXR激活。对肝脏组织进行脂质组分析,显示FXR激活特异性地降低了肝脏中TAG,但不影响其他脂类。TAG种类具体分析表明,OCA处理造成大部分TAG种类水平降低,主要是含有一个双键脂肪酸的TAG(MUFA),以及含有不同程度的两个或多个双键 (PUFA)的TAG。   为探究FXR介导肝脏TAG降低的机制,采用合成的、水溶性的、特定FXR激动剂GSK2324处理野生型和Fxr-/-小鼠。与Fxr-/-小鼠相比,野生型小鼠FXR靶基因Shp和MafG表达显著增加。与临床结果一致,FXR激活显著降低了野生型小鼠肝脏TAG水平,并且主要降低含有MUFA和PUFA 的TAG水平。这些结果表明 FXR 激活选择性地改变了特定的脂质种类,主要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脂肪酸的TAG。 图1 FXR激动剂选择性降低人和小鼠肝脏中MUFA和PUFA的TAG GSK2324选择性降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基因的表达   为确定参与TAG或脂肪酸合成的基因是否受到FXR激活的调节,对野生型和Fxr-/-小鼠中参与肝脏脂肪从头生成途径中编码24种酶基因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编码饱和脂肪酸合成或脂肪酸延伸的酶相关mRNAs在FXR激活后没有显著减少,而Fasn mRNA水平增加,与早期研究一致,Fasn是FXR

食用油炸肉类或会增加肠道内毒素和机体炎症水平

食用油炸肉类或会增加肠道内毒素和机体炎症水平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研究背景 油炸是将食物置于较高温度的食用油中,使其加热并快速熟化的过程。但由于在油炸高温过程中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易于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并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等致癌物。因此,油炸食品的摄入与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这其中包括大量有关油炸食品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研究。油炸相关混杂因素如油炸过程中其他营养素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如果这些混杂因素得到严格控制,那么油炸食物的摄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展,目前尚不清楚。有报道表明,较高的油炸肉摄入量与人类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较低相关,且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扰动。 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孙长颢和李颖研究团队在《Diabetes Care》上发表一项随机对照实验,117 名超重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食用4次/周炸肉组(n=59)和限制食用炸肉组(对照组,n=58),干预4周,保持食物组成和营养成分在两组之间一致。膳食干预过程中,经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依据膳食指南,向受试者们提供了满足其膳食推荐摄入量的食物,并详细记录每餐实际摄入量。通过严格控制油炸烹饪过程的时间和油温,受试者尿液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水平显著降低,食用炸肉组与对照组的含量间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均显著低于国家标准的限制生成量。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食用炸肉组的胰岛素生成指数(IGI)降低,胰岛素和脂多糖(LPS)的肌肉胰岛素抵抗指数(MIR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炎症因子TNF-α、IL-10和IL-1β水平均升高。 同时,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炸肉组菌群多样性降低,两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值均呈下降趋势,且食用炸肉组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KEGG功能注释分析显示,两组间LPS生物合成蛋白、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和AMPK等信号通路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到5个差异显著的菌属:毛螺菌属和Flavonifractor丰度降低,Di

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中探究过继性NK细胞疗法

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中探究过继性NK细胞疗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过继性细胞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免疫**手段。与T细胞疗法相比,过继性NK疗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包括更高的安全性、多种激活机制、同种异体细胞的使用等。尽管具有巨大的**潜力,也存在有效的体外扩增方法[1],但这些体外扩增出来的NK细胞在体内环境中的生存和增殖仍有待研究。上次我们讲了在荷瘤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中移植人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进行**(回顾请戳这里),这次,我们来看看过继性NK疗法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中的表现。 Fatemeh等人将人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cord blood-derived NK, CB-NK)进行体外扩增。同时,他们使用同一供体CB来源的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到NRG小鼠中,构建自体(autologous)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他们发现体外扩增后的人NK细胞能在这种人源化小鼠中存活增殖,但在没有人源免疫细胞的对照组NRG小鼠中则不行。这些数据说明体外扩增的人NK 细胞在体内的存活需要人自体免疫细胞的存在。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了Scientific Reports上[2]。     构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 NOD-Rag1-/-IL2rg-/-(NRG)小鼠由于缺失有功效的T、B、NK细胞,且其Sirpa能与人CD47分子结合,因此对人源异种移植物高度兼容。Fatemeh等人将与CB-NK同一供体来源的CB-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入辐照后的新生NRG小鼠肝脏中,构建自体(autologous)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移植后第12周检测人源化NRG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的人免疫细胞比例(图1)。统计结果表明,人源化NRG小鼠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源免疫细胞,重建效果好(表1)。   图1. 人源化NRG小鼠的构建与检测(图来源于Ref.2的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表1. 移植后第12周人源化NRG小鼠体内人源免疫细胞重建比例。(表格来源于Ref.2) 体外扩增NK细胞 研究者们将同一供体来源的CB-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加入外源性IL-2进行处理,同时使用基因修饰后表达膜结合IL-21的K562人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mb-IL-21)作为饲养细胞。当人源化NRG小鼠构建成功后,将这些体外扩增

IL-10基因敲除小鼠与结肠炎的介绍与研究应用

IL-10基因敲除小鼠与结肠炎的介绍与研究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想调整研究方向,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口?想获得论文选题思路,提高发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赛业生物专栏《Gene of the Week》每周会根据热点研究领域介绍一个基因,详细为您介绍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况和应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学术研究敏锐度,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哦。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与结肠炎密切相关的IL-10基因。 IL-10基因简介 白介素10(IL-10)又被称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SIF),由CD4+ Th2亚群产生,并抑制Thl克隆产生的细胞因子。IL-10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除CSIF活性外,IL-10还表现出多效性,作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胸腺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肥大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该基因位于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共有7个外显子,氨基酸数量为178个(表1)。   表1. IL-10的基本信息 备注:标有√的意为赛业红鼠资源库有该种保存状态的小鼠 IL-10与结肠炎(Colitis) 结肠炎(Colit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等生物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伪膜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C)及结肠Crohn病。其中UC在结肠炎中备受关注。肠粘膜局部免疫反应的异常是造成UC炎症和组织损伤重要的内在因素,NF-kB炎症通路及细胞因子在介导异常的免疫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自发性肠炎,其肠黏膜炎性区和非炎性区IL-10的表达均明显增加[1]。 有研究自2013年至2018年间的征集了27名志愿者,分别为17名UC患者和10名未患UC者。与对照组相比,UC患者发炎的直肠粘膜中IL-10表达有增加的趋势。在横结肠发炎患者及肠远端UC病变且横结肠未发炎的患者中,横结肠活检与直肠活检IL-10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横结肠发炎患者IL-10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肠远端UC病变且横结肠未发炎的患者[2](图1)。   图1. 结肠IL-10表达模式(A)对照组和UC患者直肠IL-10表达的比较(B)对照

构建基因敲入细胞系的原理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构建基因敲入细胞系的原理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CRISPR-Cas9基因敲入(KI, Knock in)是指将外源性基因通过同源重组(HDR)的方式插入到基因组中,使其在细胞内稳定表达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KI的外源基因可以是具有蛋白表达功能的编码基因,可以是参与基因调控的DNA元件,也可以是一段没有功能的DNA序列等。 基因敲入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想获得一个纯合的KI细胞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KI细胞系构建是否成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敲入基因片段的长短、同源重组效率、细胞系类型等均能影响编辑效率,所以这也使得KI的技术难度很高。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构建KI细胞系的原理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CRISPR-Cas9基因敲入原理 在sgRNA引导下,Cas9内切酶定点切割DNA双链而产生DNA缺口,然后生物体启动同源重组修复途径,当存在一段高度同源的DNA模板(Donor DNA)时,会以Donor DNA为模板进行修复,从而达到将目的片段定点引入基因组的目的(图1)。 图1. CRISPR-Cas9基因敲入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Cas9的切割效率、细胞双链DNA断裂后以同源重组方式进行修复的概率、以Donor模板重组的概率一同影响最终的基因编辑效率。这也是阳性克隆获得率低的原因。 构建KI细胞系需要注意的细节 KI细胞系的构建流程是先设计sgRNA及Donor模版,然后通过核糖核蛋白法(Ribonucleoprotein, RNP)或质粒法等方法将sgRNA、Cas9蛋白和Donor模板转进细胞中。以RNP法为例,将合成的sgRNA、纯化后的Cas9蛋白和Donor模板电转进目标细胞中,通过抗性筛选、PCR鉴定及测序确定KI细胞系是否构建成功。在这个过程中,sgRNA的设计、Donor模板的设计等均会影响最终的编辑结果,下面我们总结了会影响基因编辑效率的部分原因: 1. sgRNA的设计 sgRNA-Cas9在KI基因编辑系统中如“剪刀”一般精准切开双链DNA,这把“剪刀”锋利与否和精确度能直接影响KI基因编辑系统的编辑效率。而sgRNA的设计就是重要的一步,它能影响目的片段能否精准插入和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细胞培养是生命科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造成细胞生长不良。下面简单归纳一下细胞生长不良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一:为什么细胞解冻后缺少活力,活细胞占比较低? 这种现象可能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所导致: 1.培养物冻存液等质量欠缺。 解决方案: a.确保用来制备储存物(冻存液)的起始培养物需要保证其健康、无微生物污染、处于生长对数期后期状态。 b.收获细胞时需要小心翼翼,避免细胞损伤。  2.储存物冻存方法不当 解决方案: a.在液氮冷冻细胞时,确保细胞、培养基和其他试剂的浓度,以及冻存实验步骤依照供应商的建议。一般来说,冻存应该缓慢,大约1-3° C/min以减少冰晶形成。 b.使用电子可编程或机械冷冻装置以确保一致的、适当速率的冷冻。 c.选择最合适的细胞冷冻保护剂。如果使用甘油,不要将其存储在光照下,因为曝光会使甘油转化为有对细胞毒性的丙烯醛。 3.储存物保存不当  解决方案: a.储存物应时刻保持在-130℃,理想情况是置于液氮中,以确保较大的细胞活性。 b.如果将细胞直接浸入液氮中,容易造成液氮泄露到冻存管内,解冻时会有冻存管爆炸的风险。所以一般储存在液氮上方的气相环境中。  4.细胞解冻方法不当  解决方案: a.一般来说,细胞应该快速解冻、使用预热的培养基、尽快移除含有冷冻保护剂的培养基防止细胞活力下降。 b.确保小心操作细胞。不要涡旋或高速离心,因为低温保存后的特别容易受到损伤。     常见问题二:细胞进行解冻或传代后细胞的附着力偏低?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湿度过低致使培养容器上集聚静电所致。 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房间湿度,使用防静电装置或者用消毒过的湿毛巾擦拭培养容器外侧,来减低静电产生。另外试剂混合不均匀,培养瓶转速等因素也可导致此现象发生。所以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确保细胞和所有试剂的溶液混合充分。在使用振荡培养箱进行细胞培养时,注意设置适宜的转速。   常见问题三:为什么细胞生长速度

CHO细胞培养中乳酸产物的产生机理及影响

CHO细胞培养中乳酸产物的产生机理及影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CHO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细胞工程,基因制药等领域。主要用于基因改造、重组蛋白等规模化放大生产工艺中。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有些产物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比如:常见的副产物乳酸以及NH4+这两种物质,是CHO 细胞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有害产物。只有掌握其产生机理才能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避免或减少这些物质的产生。 细胞生长过程中乳酸的产生机理 CHO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产生的乳酸主要有两种即:D-CH3和 L-CH3。在CHO细胞的对数生长期, 随着细胞的快速增殖,CHO细胞产物也会不断地积累,其中CH3和 NH4+ 会有明显的变化。乳酸产物的多少与丙酮酸浓度、乳酸代谢速度以及NADH/NAD+的含量所决定。 从乳酸生成的角度来看,丙酮酸是产生乳酸的主要来源。那么丙酮酸又是怎么来的呢? CHO细胞培养过程中,丙酮酸的主要来源有三个: 1. 来源于培养基中。CHO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达到50-100种,其中丙酮酸成分虽然可以 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替代碳源,但容易形成L-CH3。所对于CHO培养一般不建议使用含丙酮酸钠的培养基。 2. 来源于糖酵解。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经过糖酵解过程形成丙酮酸再通过NADH/NAD+途径代谢产生L-型乳酸,这样高浓度乳酸不利于CHO 细胞的生长。所以,部分培养基生产商使用半乳糖来替葡萄糖或者通过限制葡萄糖 浓度 或补充其他碳水化合物来控制乳酸的形成。 3. 来源于丙氨酸等营养成分。丙氨酸在脱氨基的作用 也会生成丙酮酸和NH4+等产物。这些成分也会参与进一步的酶化反应产生乳酸,并伴随细胞的生长而累积。 丙酮酸的代谢途径 CHO细胞培养过程中丙酮酸进入TCA循环的量 一般很少,多数会通过NADH/NAD+的方式进入丙酮酸--乳酸--丙酮酸的循环。当乳酸产物浓度增高就造成乳酸累积,今儿影响到CHO 细胞的生长状态。 更多技术相关资料请访问http://www.bioalpha2008.com/获取解答。

文献解读:浙大二院发现抑制ANKRD22可驱动Lgr5+胃上皮祖细胞快速增殖

文献解读:浙大二院发现抑制ANKRD22可驱动Lgr5+胃上皮祖细胞快速增殖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胃独特的位置和功能特点使胃黏膜非常容易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甚至溃疡,这些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胃黏膜保护剂在内的几种药物最近已被用于临床以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来**损伤。然而,这些药物的药效机制大多依赖于胃酸的非特异性中和以及缓解疼痛。因此,有必要开发能够促进黏膜再生和修复的新型药物,以有效**胃黏膜损伤。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抑制ANKRD22可驱动Lgr5+胃上皮祖细胞快速增殖,减轻胃粘膜损伤后的炎症反应。ANKRD22是理想的**靶点,其抑制性化合物可用于药物的靶点开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上。     胃酸过多、长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非甾体抗炎药都会造成胃粘膜损伤。快速有效地修复受损的胃粘膜对于维持胃粘膜屏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胃上皮祖细胞(EPC),特别是Lgr5+ EPC,在快速修复受损的胃粘膜上皮中起着关键作用。不过,损伤引起的炎症微环境阻碍了这些祖细胞的增殖。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如IL-1α和TNF-α,可减弱EPC的增殖和分化,阻碍粘膜的再生和修复。因此,促进胃上皮祖细胞快速增殖,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粘膜。 浙大二院研究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蛋白——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22(ANKRD22)。它在正常的人胃上皮中表达,而在活化的巨噬细胞中表达增加。不过,ANKRD22在胃上皮中具体发挥什么作用,目前还不清楚。为此,研究人员深入探索了它在修复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 ANKRD22缺失促进Lgr5+ EPC快速增殖 研究人员通过酸化乙醇灌胃建立了Ankrd22+/+小鼠和Ankrd22-/-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Ankrd22-/-小鼠由赛业生物构建)。他们发现,Ankrd22-/-小鼠的胃粘膜损伤不如Ankrd22+/+小鼠严重。同时,Ankrd22-/-小鼠胃上皮中的BrdU+细胞显著增加,而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ANKRD22可能参与了胃粘膜损伤修

基于叶绿素荧光信号的高通量玉米图像分割和提取评估植株干旱胁迫响应

基于叶绿素荧光信号的高通量玉米图像分割和提取评估植株干旱胁迫响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Plant Phenomics | 基于叶绿素荧光图像的高通量玉米图像分割和性状提取     玉米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物,它产量高、用途广,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及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中。为了应对未来几十年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物质需要,人类对玉米产量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目前,研究者们为了减轻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已在识别、改良和培育玉米新品种上做出了许多努力。   形态变化是植物应对干旱胁迫所作出的复杂调控之一,并且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缺乏对表型性状尤其是茎叶水平性状的高通量提取,使得从分子层面对玉米干旱胁迫响应的解读明显落后于植物生理学发展的整体趋势。目前,大部分植物表型数据都是通过手动以及有破坏性的方式采集的,人工采集数据的通量低、费时费力、数据可靠性也不尽人意,且人工采集局限于特定的生育时期,无法反映干旱胁迫对全生育期内玉米植株的总体影响。   集成式高通量表型(HTP)分析设施的出现,使得连续、自动化、无损和多模态测量植物性状成为了可能,并提高了表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在大多数高通量表型设施中,植株都生长在给定体积的盆内。在林业或园艺领域,在不影响种植效果的前提下缩小盆体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在表型相关研究中少有对盆栽大小对植株性能影响的研究。   近日,Plant Phenomics 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Throughput Corn Image Segmentation and Trait Extraction Us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es的研究论文。   在该文中,作者基于一种基于RGB图像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系统,充分利用了叶绿素荧光信号对玉米植株进行了分割,还开发了能够提取玉米茎叶性状的图像分析算法(Figure 3,4),并进行了实证试验(Figure 1),以验证提取到的性状在评估玉米植株干旱胁迫响应中的效用。   实证试验的数据记录了玉米植株在不同的水处理或不同大小的盆中生长的表现。结果表明,基于植株荧光图像的高通量分析是有效且可靠的(Figure 7);此

通过即时检测对血液中的 COVID-19 进行多重定量血清学分析

通过即时检测对血液中的 COVID-19 进行多重定量血清学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SCIENION 的总部位于德国柏林,是一家在超低液量喷点技术方面领先的全球性设备制造商。 SCIENION·DISPENSING COVID-19     为了控制和防止COVID-19大流行病的传播,准确、公开的诊断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来自美国达勒姆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Heggestad JT.和Kinnamon DS.等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便携式微流控COVID-19检测方法,以测试血浆和全血样本中针对SARS-CoV-2的抗体反应来应对这一挑战。 利用SCIENION公司的sciFLEXARRAYER自动精准喷点技术,他们能够在一个微流控芯片上打印多个SARS-CoV-2抗原,并可选择将测试扩展到其他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这种即时检测(POCT)设备结合了快速侧向流动检测(LFA)与传统实验室ELISA检测的优点,同时在患者附近进行,无需进入集中实验室。   通过即时检测对血液中的 COVID-19 进行多重定量血清学分析   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即时(POC)血清学检测是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微流控POC测试,它可以从60微升的血液、血浆或血清中同时分析针对多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抗原--尖峰S1(S1)、核衣壳(N)和受体结合域(RBD)的抗体反应。我们评估了来自31名重症COVID-19患者(纵向采样)、41名健康个体和18名患有季节性冠状病毒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的抗体水平。这种POC测定实现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跟踪血清转化并与活病毒微量中和测定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我们还能在同一芯片上检测出严重程度的预后性生物标志物IP-10(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由于我们的检测需要最少的用户干预并由一个手持式检测器读取,因此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以对抗COVID-19。 扫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scienion最新信息

小奥课堂:电子天平常见十问

小奥课堂:电子天平常见十问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在天平使用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提问率相对较高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其中肯定也有你想问的!   Q1 电子天平无法正常启动的常见原因 很多用户在启动天平时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现象或者报错,下面我们来汇总一些常见的原因。 1、天平放置的环境太差,启动的时候天平无法稳定,导致出错。  2、启动时未装称盘:断电后,先装正确的称盘,再开启天平。 3、秤盘安装错误:使用符合该型号天平的正确称盘。 4、启动时秤盘上有物体:断电,拿下秤盘上的物体再启动。 5、电源适配器问题:无法启动天平,排除插座问题后,确认适配器是否有问题。 Q2 如何判断电子天平性能的好坏? 对于电子天平的选购,如何才能买到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天平呢,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性能好的天平的判断方法。   1、稳定性:稳定性又可分为长期稳定性和瞬间稳定,长期稳定性是指电子天平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瞬间稳定指天平放上被测样品显示的数值立即显示并保持不变。通电后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值。以上参数差值越小说明电子天平性能越稳定。   2、线性准确性:线性也是衡量电子天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主要是指,在整个称量范围内,显示值和绝对值之间的偏差。质量不好的电子天平,即使在满量程校准之后,在电子天平称量范围内也是很难获得准确的称量值的。   3、重复性:重复性是衡量电子天平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若重复性不好,那么采集的数据是不可靠的。重复性主要是指电子天平,反复称量很多次,计算标准差,标准差越小重复性越好。   Q3 实验室必须建立专门的天平室来放置千分之一的天平吗?能否直接放入检测室内单独的天平台上? 这种精度级别的天平环境条件要求一般是温度不大于30摄氏度,湿度不超过85%,操作时的温差变化不超过5摄氏度;但能否直接放入检测室内单独的天平台还应考虑该房间是否存在腐蚀性气体、振动和气流等影响,检测室一般经常做实验室,难免会有腐蚀性气

从试剂到定量:抗体内化一站式分析方案

从试剂到定量:抗体内化一站式分析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单克隆抗体目前被广泛用于抗癌、抗炎和抗病毒**。抗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细胞内化的程度、位置和速度。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作用机制是向细胞内输入细胞毒性物质引起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其特异性和细胞的摄取程度对AD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抗体在细胞内的内化,并能够比较不同抗体的摄取情况,是生物药物发现抗体选择和优化的关键要求。 检测和筛选抗体内化的传统方法在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短板: 1 采用终点式检测,每次检测只能获得一个时间点的结果,无动态数据 2 检测时因缺少环境控制而导致细胞变化 3 需多平台联合使用,才能准确定量 4 无法实时观察到内化动态过程 5 无法满足高通量筛选需求 Incucyte可提供从试剂到定量分析的一整套,抗体内化实时观察和定量的解决方案。   图1.Incucyte抗体内化实验方案    Incucyte抗体内化的主要优势  一步法抗体标记试剂,无需清洗和优化   图2.FabFluor抗体标记试剂检测原理   Incucyte FabFluor抗体标记试剂是一个与pH敏感的荧光探针结合的Fc区域靶向Fab片段,与抗体的Fc端结合形成Fab-Ab复合物; 在常规培养基中(pH 7.0),Fab-Ab没有荧光或荧光很微弱,内化后其环境pH降低(pH4.7—6.3),Fab-Ab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 使用简单快速,常温孵育15min即可,无需清洗和优化。 实时观察,评估抗体内化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图3.Incucyte FabFluor标记的α-CD71抗体内化到HT1080细胞的动态分析。HT1080细胞分别用FabFluor标记的α-CD71和IgG处理,用Incucyte10X镜头,相差成像和红色荧光成像,拍照间隔15min,共计12h。与同型对照IgG(B)对比,α-CD71标记的实验组(A)有明显的红色荧光,表明该抗体能内化到HT1080细胞内;(C)Incucyte软件定量曲线,抗体内化随时间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