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人(Human)前白蛋白(PA)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Human)前白蛋白(PA)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Human)前白蛋白(PA)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前白蛋白(PA)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前白蛋白(PA)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  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  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  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  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  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自备物品 酶标仪(450nm) 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 37℃恒温箱 操作注意事项   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浓度为0的S0号标准品即可视为阴性对照或者空白;按照说明书操作时样本已经稀释5倍,最终结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试剂盒组成 名称 96孔配置 48孔配置 备注 微孔酶标板 12孔×8条 12孔×4条 无 标准品 0.3mL*6管 0.3mL*6管 无 样本稀释液 6mL 3mL 无 检测抗体-HRP 1

PCR实验原理及反应要素介绍

PCR实验原理及反应要素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一、发展简史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     1983年美国Mullis首先提出设想,1985年由其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即简易DNA扩增法,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 二、实验原理     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 首先待扩增DNA模板加热变性解链,随之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某一温度,这一温度可使引物与它的靶序列发生退火,再将温度升高使退火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得以延伸。这种热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就是一个PCR循环。 PCR过程是由变性,退火,延伸3个步骤组成的不断重复的过程。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 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 2.退火(复性)(40℃-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3.延伸(68℃-75℃):在Taq酶(在72℃左右最佳的活性)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 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既增加一倍。 三、PCR反应要素: DNA模版:可以是双链、单链、提取染色体的DNA、克隆的质粒DNA, 引物:一对寡聚DNA,分别与模板两侧的3’端序列互补,可使DNA序列得到扩增 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 缓冲液:提供DNA合成反应所需的PH,离子强度等环境 4种单核苷酸:dNTP,提供DNA合成原料 实验材料      PCR扩增仪、PCR反应管、PCR离心管、移液器、凝胶电泳设备、冰盒、离心机 模板、PCR引物、TaqDNA聚合酶、dNTP反应缓冲液、Mg2+、ddH2O。 PCR反应体系 以DNA为模板的反应体系:   模板:DNA102~105拷贝

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法测定食品和生物体中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研究

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法测定食品和生物体中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Dirk Krumwiede, Hans-Joachim Huebschmann,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Bremen, Germany   关键词 TSQ Quantum XLS,dl-PCBs, 食品安全, 同位素稀释,PCBs,SRM,WHOPCBs   简介 多氯联苯 (PCBs) 是一类耐用性极强的工业化学品,主要用于变压器、电容器、油墨、涂料、农药、粉尘控制,以及绝缘液体的制造。据估计,全球的PCBs 总产量已达一百五十万吨。在1930 至1977 年间,美国是多氯联苯单一最大生产国,生产了超过六十万吨的PCBs。欧洲区紧随其后,至1984 年的产出为四十五万吨。   多氯联苯包括209 种不同的单体(同系物),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虽然美国早在1977 年就禁止生产PCBs,用PCBs 制造的产品却仍然在使用。由于多氯联苯在环境中降解缓慢,所以它们可以被气流带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PCBs 已经污染了地球上所有动物及人类的身体。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将PCBs 列为世界上已知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十二种最危险的化合物之一。尽管体内二恶英水平在缓慢稳定的下降,反映出多种防止扩散的努力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PCBs 污染水平在全球来讲预计不会发生变化 (2007 东京二恶英研讨会)。对二恶英水平的监测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工作项目还将继续多年,会涉及大量样品的采集,尤其是对于危险的类二恶英PCBs(dl-PCB) 来说。值得一提的是共面dl-PCB,即非间位取代的PCB,由于具有与2,3,7,8-TCDD 类似的毒性,成为食品安全控制的焦点。dl-PCBs 也对样品毒性当量(TEQ)值有显著贡献。   本应用文章详细记录了一种使用Thermo Scientific TSQ Quantum XLS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对环境、食品和生物样品中的PCB 进行定量分析的快速、可靠,并且具有高选择性的痕量筛查方法。本方法的分析策略近似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已建立的方法1668A。   由于分析响应有差异,每种氯代物都是根据各自同位素标记的内标化合物进行定量。这样保证了最佳的分析准确性和同类化合物相似性。内标化合物用13C

Multiple studies with a single experiment: The Power of Quantitative Multiplexing

Multiple studies with a single experiment: The Power of Quantitative Multiplexing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Multiple studies with a single experiment: The Power of Quantitative Multiplexing     Overview   Part1:Introduction An overview of multiplexed isobaric labeling, the basics of Tandem Mass Tags and the SPS MS3 technique   Part2:Sample Prep   A summary of the steps involved for a complete TMT workflow including labeling and fractionation   Part3:Instrument Configuration   Getting started with building an instrument method on the Orbitrap Tribrids and Benchtops using nanoHPLC   Part4:Data Analysis   Data analysis of SPS MS3 data using Proteome Discoverer 2.1 workflow   Introduction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Proteomics   Problem: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expression level of a protei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its biological role in response to change or disease.   Add another dimension to any experiment by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each identified protein   Alterations in expression can reveal a meaningful biological pattern not apparent in a pur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 which provides only a list of detected proteins   Label Free Quantitation   Several well established pipelines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label-free data from a data dependent (or DDA informed DIA experiment) exist. Among these:   Label Free *Multiple LC/MS Runs *Compare a few conditions *Requires replicate sample material   Problem: Requires multiple LC/MS analyses and is thus sample intensive   A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2 bi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3 technical replicates each would require six LC/MS injections and analyses:   Problem: Substantial instrument time to compare

dek35编码PPR蛋白影响玉米籽粒的线粒体nad4基因内含子1的顺式剪接和发育

dek35编码PPR蛋白影响玉米籽粒的线粒体nad4基因内含子1的顺式剪接和发育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农林RNA测序助力玉米籽粒dek35突变体研究 该研究与前几天RNA测序在玉米籽粒dek2突变体中分子机制的研究应用相似,研究的主角依然是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该工作主要由陈鑫泽博士完成。研究对象由dek2突变体变为了dek35突变体。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dek35突变表现出发育迟缓的表型 本研究中dek35突变来源于美国玉米种质中心,编号为5605F。其表现出小籽粒,并且顶部种皮中空(图1)。突变体百粒重只有野生型20%(dek2是35%)(图1)。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总储藏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醇溶蛋白在突变体中显著下降。亚细胞层面观察发现,胚乳转移层细胞(BETL)在突变体中发育迟缓,表明籽粒发育受到抑制(图1)。 dek35基因克隆 研究人员对dek35突变体进行图位克隆,将其定位于玉米1号染色体254,244,136 bp to 289,337,516 bp大约35M区段内。由于该突变来源于Mutator突变系,研究人员怀疑其可能含有Mu的插入(图2)。对其进行Mu标签分离表明,一个Mu标签存在于35M的区段内,插入在了GRMZM2G066749起始密码子下游30bp处。该结果同样通过等位测试验证(图2)。 dek35编码了一个P-type PPR蛋白 研究人员通过将GRMZM2G066749蛋白编码序列在数据库中比对后发现,该基因编码了一个P-type PPR蛋白(图2)。 dek35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持续性表达 研究人员通过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杂交发现,dek35是一个全组织表达的基因(图3)。 dek35定位于线粒体中 将dek35连接入荧光表达载体,使其与黄色荧光蛋白YFP融合,并对其共聚焦显微镜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发现,dek35定位于线粒体内嵴(图4)。 dek35影响nad4内含子1的剪切 由于PPR蛋白可以与对应的线粒体或者叶绿体RNA互作,因此研究人员对dek35突变体胚乳以及野生型胚乳的线粒体转录本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使用特异的引物扩增了线粒体cDNA,在35个基因中,只有nad4的成熟转录本在dek35中显著下降(图5)。进一步研究发现,nad4内含子1在dek35中显著下降导致了全长成熟

MiR-142-3p表达升高与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红斑狼疮病中的促炎作用相关

MiR-142-3p表达升高与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红斑狼疮病中的促炎作用相关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树突细胞来源miRNA在红斑狼疮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背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晰。树突细胞(DCs)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SLE的发生关系密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研究人员,以树突细胞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miRNA在SLE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1、moDCs在SLE中的促炎症功能鉴定 产生细胞因子是DC细胞的重要功能之一,我们首先分析了SLE病人和正常人来源的单核细胞源DCs(moDCs)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结果显示,在病人的moDCs中,IL-6,CCL2和CCL5表达显著升高。同时,Transwell assay也显示,moDCs培养细胞上清中富含更多的CD4+T细胞。因此,通过第一部分的实验,我们发现了SLE病人DC细胞中异常表达的炎症因子表达。 2、moDCs中的miRNA表达模式分析 由于miRNAs在DCs功能发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了SLE病人和正常人的培养moDCs的miRNA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一共有18个miRNAs在SLE中异常表达,其中,有8个上调,10个下调。 通过对miRNA预测靶基因的功能和通路分析,我们对富集到重要功能的7个miRNA (miR-142-3p, miR-630, miR-671-5p, miR-15b-5p, miR-181b-5p, miR-125a-5p和 miR-5703)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针对15个病人和15个健康人样本的qRT-PCR验证,我们发现miR-142-3p, miR-630, miR-15b-5p, miR-181b-5p, miR-125a-5p, and miR-5703的表达与芯片结果一致。 在这些miRNA中,我们对miR-142-3p格外关注,因为有研究发现它是血液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且对CD8+ T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组成由重要作用。对miR-142-3p的靶基因功能富集也显示,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控。因此,miR-142-3p很有可能在SLE中有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我们把miR-142-3p作为后期功能验证的重点。 3、miR-142-3p生物学功能研究 那么,miR-142-3p在moDCs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运用

新的PPR蛋白dek2影响线粒体内含子1的剪切和线粒体功能以及玉米籽粒的发育

新的PPR蛋白dek2影响线粒体内含子1的剪切和线粒体功能以及玉米籽粒的发育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伯豪客户农林RNA测序助力玉米籽粒dek突变体研究 2017年1月1日遗传学期刊Genetics(影响因子4.6)在线发表了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巍巍老师的有关玉米突变体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新文章,题为: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maize kernel development requires Dek2, a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involved in nad1 mRNA splicing。 在开花类的植物中,很多和呼吸相关的蛋白都是受到了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以及细胞核编码基因协同调控。三角状五肽重复区(Pentatricopeptide repeat,PPR) 蛋白已经有报道其参与了R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玉米籽粒突变体defective kernel 2 (dek2) 是一个典型的小籽粒以及发育迟缓的突变体。图位克隆以及等位测试确认dek2编码了一个新的线粒体中的P-type PPR蛋白。线粒体转录本分析表明dek2突变体引起了线粒体内nad1内含子1的剪切效率下降。dek2未成熟籽粒线粒体复合物分析表明复合物1显著缺失。转录组测序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由于AOXs蛋白的高表达,nad1适当的剪切对线粒体功能以及线粒体的内嵴至关重要。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dek2是一个新的PPR蛋白,其影响线粒体nad1内含子1的剪切并且对于线粒体功能以及籽粒发育至关重要。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dek2影响籽粒正常发育 研究人员从玉米种质中心获取dek2的突变体并且对其与W22杂交,使其背景纯化,以利于表型观察。在对其表观以及细胞层面上的观察发现,dek2的突变体籽粒和野生型相比,显著变小,百粒重只有野生型32%,总蛋白含量下降4%,醇溶蛋白下降21%,非醇溶蛋白含量上升38%,淀粉粒体积显著减小,并且籽粒胚乳糊粉层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图1,2)。 dek2的图位克隆 为了对dek2进行基因定位,研究人员使用了图位克隆的方法。经过对438粒突变体籽粒的初定位以及3358粒籽粒的精细定位发现,GRMZM2G110851的单碱基SNP导致了该表型的产生(图3)。 dek2编码了一个P-type PPR蛋白 GRMZM2G110851在基因组上含有1893个

EBV所转录的miRNA BART1通过影响重要抑癌基因PTEN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EBV所转录的miRNA BART1通过影响重要抑癌基因PTEN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Nature子刊揭示鼻咽癌转移新机制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长期以来发病率一直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每年鼻咽癌的新发病例达2.8万例,其中广东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占全国60%,死亡率超过5/10万,因此被称“广东瘤”。 目前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感染关系密切,其中95%以上的未分化型鼻咽癌组织中均可检出该病毒的感染,因此,EB病毒及其编码的miRNAs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及机制一直是鼻咽癌研究的重点。 南方医科大学蔡隆梅博士在其导师李欣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发现EBV编码的microRNA BART1(EBV-miR-BART1-3p)在鼻咽癌组织表达量明显增高(图1a),并且通过直接靶向肿瘤抑制基因PTEN而调控其依赖的多条信号通路(PI3K-Akt、FAK-p130Cas和Shc-MAPK/ERK1/2)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间充质转化(EMT) (图1b),由此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 IF:11.3)杂志上。 图1.芯片发现EBV-miR-BART1在鼻咽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调控多条信号通路促进鼻咽癌转移 蔡隆梅博士跟笔者分享了在进行此项研究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难题及趣事。蔡博士首先利用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EBV-miR-BART1的鼻咽癌细胞株,体外实验进行的较为顺利。但是利用稳转细胞株进行动物实验(裸鼠肝包膜注射)可谓是遇到不小的挑战,如何将稳转细胞准确无误的注入裸属肝包膜下成为一个技术难点。 经过多次不懈的努力尝试,蔡隆梅博士终于顺利完成了实验(图2),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裸鼠肝包膜实验方法,简称“蔡式”法。现分享如下:①固定:Pelltobarbitalum Natricum(100uL/10g)腹腔注射麻醉裸鼠,将裸鼠固定在泡沫板上。②消毒:酒精棉球、碘伏棉球分别消毒一次裸鼠胸腹腔皮肤。③注射:将 50ul 细胞悬液吸入注射器中,用注射器轻轻在肝左叶表面 10°进针至肝包膜

孢子捕捉仪的分类及在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上的作用

孢子捕捉仪的分类及在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上的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孢子捕捉仪是当前农业植保部门用于农作物病害监测的一种专用设备,属于测报仪器,其主要的作用也就是用于捕捉那些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等,目的就是通过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来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等,是目前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新型测报仪器。就孢子捕捉仪的工作方式来看,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车载式孢子捕捉仪:该仪器可放在自行车、摩托车、工具车等运动的载体上,便于流动监测孢子。 2.固定式孢子捕捉仪:该种仪器可以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 3.便携式孢子捕捉仪:该仪器体积小、可手持、方便移动,可以随时随地监测所到区域的孢子。 这三种类型的孢子捕捉仪,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与固定式孢子捕捉仪不同,车载式孢子捕捉仪和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因此使用上会比较灵活,而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常用于监测固定区域的病害病原菌孢子数量等。 虽然在工作方式上,它们会有所区别,但是在功能和作用上确实统一的,孢子捕捉仪的主要用处有三大块,其一是测试区域空气中的飘浮物;其二是在孢子防、治领域,为进行病理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其三是收集各种花粉,以满足应用单位的研究需要。而近年来通过它的应用,也确实对植物病害的防治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孢子捕捉仪在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上的作用 在植保工作中,为了提高农业病害防治水平,进行科学防治病害,维护种植户的利益,很多地区都是采用孢子捕捉仪等来完成植物病害的监测和预警。 以小麦种植为例,在我国很多的地区,条锈病菌会导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给小麦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近年来,为了加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很多地区都是利用孢子捕捉仪来监测条锈病菌孢子量。 目前进行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孢子捕捉仪来搞好小麦大田普查,依据“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对发现的病点和发病中心及其周围实

粘虫板“色诱”治虫的应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粘虫板“色诱”治虫的应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色彩的趋性,该趋性是通过其视觉器官中的感光细胞对光波产生感应而作出的趋向反应,也称为“色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趋光性。昆虫对光的感应多偏于电磁波广谱中央附近的短光波,波长为253——700(纳米),即相当于光谱中的紫外光至红外光内线部分的区域,也就是说他们既能识别色彩,也能看到人眼不能直接视觉到的短光波。昆虫对色彩的趋性分为正负性,趋向色彩的为正趋色彩性,避开色彩为负趋色彩性。各种昆虫对色彩的趋性有特定的选择和爱好,且不同性别和发育阶段均可有差异。 昆虫种类不同,他们的趋色性则不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保护科研人员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制成有色粘虫板来诱捕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如蚜虫、粉虱、叶蝉、潜叶蝇等昆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而制成黄色粘虫板;蓟马则对蓝色有较强的趋性而制成蓝色粘虫板,诱捕“好色”飞行昆虫或一些爬行“好色”昆虫,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黄蓝板“色诱”技术。另外根据蚜虫对银灰等色彩的负趋向性,设置银灰色塑料薄膜、铝箔、黑色塑料薄膜或向棉地喷洒大白粉乳液等可以起到避蚜作用。粘虫板“色诱”技术是农业部门近几年来主推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 一、粘虫板“色诱”害虫种类 云飞粘虫板分黄、绿、红、蓝、白、黑、紫、青、粉、灰十种颜色1、打开即用,使用方便2、特殊色谱,双面诱捕,防治效果显著。3、特定板质,平整不卷曲,防水高粘度胶,抗晒、耐雨淋,高温不老化,持久耐用。在温度10℃——70℃的环境中基板无明显变形,胶体不流化,遇水不溶解。在使用中,色泽一致,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向光面与背光面无明显色差。粘虫板材质:PP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湿,双面涂胶、板面不卷曲,无毒环保、价格实惠耐用。 粘虫板所粘害虫主要有同翅目、双翅目、缨翅目等小型昆虫,还有极少的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根据不同作物进行如下分类: 蔬菜:同翅目白粉虱、蚜虫、叶蝉、飞虱等;双翅目斑潜蝇、实蝇、果蝇、寄生蝇、各种瘿蚊

孢子捕捉仪可以检测哪些病害及如何预防病害的发生?

孢子捕捉仪可以检测哪些病害及如何预防病害的发生?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孢子捕捉仪可以检测哪些病害?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生病”,是的,就像人一样,病的程度有不同,作物一旦“生病”,作物会生长缓慢生长会停止生长,其品质也会下降,普通人想到作物生病,第一反应就是各种各样的害虫,如螨类、蜗牛、鼠类等,但是危害作物生长的还有病害,如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等,如果不加以防治,作物品质就得不到保证,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对农业造成破坏,也会对农业、牧业造成不良影响。病害暴发起来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比虫害要大,所谓病害,指的就是病菌的侵害,除了使用虫情测报灯来进行虫情测报之外,因为大部分作物病害都是由于病源孢子引起的,所以还需要使用孢子捕捉仪来对田间的有害孢子进行监测,那很多人会问,孢子捕捉仪都到底可以检测哪些病情,且等我一一道来。 孢子捕捉仪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准确检测、捕捉空气中的病源孢子,利用单向逆流气旋新技术,由机体内置涡轮泵将空气垂直抽取出来,使孢子采集不受气流影响,把孢子从气流中分离,粘负于载玻片上,然后再应用显微镜进行观测。前面说了大部分作物病害都是由于病源孢子引起的,所以至于孢子捕捉仪都到底可以检测哪些病情就很容易想到了,一句话解释:只要是由于病源孢子所引起的都可以使用孢子捕捉仪检测,如疫病、锈果病、腐病、菌核病、叶斑病、疮痂病、立枯病等等,种类有成千上万种。 使用孢子捕捉仪检测出了某种作物到底是什么病害,接下来的防治工作就简单了,这样就更加有针对性,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却大大提高,病害的预测和预防工作都能顺利开展。孢子捕捉仪对于及时预防植物病虫害有意义重大。 孢子捕捉仪如何预测病害的发生情况?   在农业中,通过使用孢子捕捉仪捕捉孢子,可以预测病害的发生情况,因为孢子是病害传染的主要媒介,捕捉孢子可以一定程度上病害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捕捉孢子也是现代病虫害预测预警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孢子捕捉仪是一款重要的植保仪器云飞科技就有一款孢子捕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方大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1)分离细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50U/ml制霉菌素,可以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2)分离放线菌时,在样品中加入0.05%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还能激活放线菌孢子的萌发。加入氟哌酸(5mg/L)+制霉菌素(50mg/L)+青霉素(0.8mg/L)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而不影响放线菌的生长。 (3)分离霉菌和酵母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各30U/ml,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生长。 (4)分离根霉和毛霉时,由于这些微生物的菌丝易蔓延成片,难以得到纯化的菌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0.1%去氧胆酸钠或山梨醇防止菌丝蔓延,使菌落长得小而紧密。   一般用于分离单一目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均含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抑制剂,这些专用的抑制剂在小型实验室配制较麻烦,现已有成品供应,只要直接加入基础培养基即可。如氨苄西林,主要用于分离亲水气单孢菌。 1、细菌培养基 配方一 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0.3克 ,蛋白胨1.0克,氯化钠 0.5克,琼脂 1.5克, 水 10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7.2~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 马铃薯培养基 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pH值调到7.5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配方四 根瘤菌培养基 葡萄糖 10克 磷酸氢二钾 0.5克 碳酸钙 3克 硫酸镁 0.2克 酵母粉 0.4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1%结晶紫溶液 1毫升 先把琼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搅拌使溶解后,分装,灭菌,备用。   2、放线菌培养基 配方一 淀粉琼脂培养

社会失败应激致抑郁样行为动物模型的研究

社会失败应激致抑郁样行为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社会失败应激致抑郁样行为动物模型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失贬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连续给予C57BL/6小鼠社会失败心理应激21 d,应激结束24 h后依次通过社会交互实脸、开场实脸、糖水偏爱实脸等评价手段,对小鼠进行抑郁行为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社会失效应激导致C57BL/6小鼠出现显著焦虑样行为,而仅有50% -60%的社会失败应激小鼠出现社会逃避及兴趣缺失的抑郁样行为,表现为应激易感。其他应激小鼠评价结果与时照组无差异,未出现抑郁样行为,表现出应激杭性。结论通过社会失致应激,为建立一种新的抑郁动物模型提供了实脸依据。 关键词:社会失败;易感表型;抑郁;模型;动物;应激;杭抑郁药 抑郁症是个体遗传素质与生存环境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多因性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高达20%,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患者不但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目前,对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了解甚少。生活中应激事件作为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认的事实。然而,群体中大部分个体在遭遇不幸或者重大应激事件后,仍然能保持正常的心理和认知功能,对应激表现出回复性,并不诱发抑郁症。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研究个体本身对应激抗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可能为亟待阐明的抑郁症和抗抑郁作用病理生理学提供重要途径和思路。目前,国内外对于应激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当前通常采用的抑郁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中,通过对C57BL/6小鼠施加社会失败心理应激并经行为学评估,可将应激群体筛分为应激易感和非易感两个亚群。在应激易感亚群中,小鼠出现显著社会逃避和兴趣缺失的抑郁样行为,同时伴有显著焦虑行为;在应激非易感亚群中,小鼠仅出现显著焦虑行为,并没有出现社会逃避和兴趣缺失的抑郁样行为,行为上表现出显著应激抗性。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相同应激所产生的行为水平的差异还有待深入探讨。近来

STAT1有助于通过调节脊髓小胶质细胞内MHC II表达缓解骨癌疼痛

STAT1有助于通过调节脊髓小胶质细胞内MHC II表达缓解骨癌疼痛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骨癌痛新机制待你考证,艾美捷助力推荐研究工具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医学上定义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 今年2月,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杂志出版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田玉科教授课题组名为STAT1 as a downstream mediator of ERK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bone cancer pain by regulating MHC II expression in spinal microglia的文章,该文章阐述了骨癌痛的相关机制。 许多恶性肿瘤会导致严重的癌症诱导的骨痛,而骨癌痛的机制目前人不是很清楚,这使得对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 BCP)的**也不是很理想。许多关于脊髓背小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的研究表明MHC II可能是慢性神经性疼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关键分子,因此,作者认为调节脊髓小胶质细胞中MHC II的表达以抑制适应不良的神经免疫反应可能是疼痛缓解的潜在**策略。因此,作者研究了MHC II在BCP中的作用。 在作者2015年的研究中发现,ERK信号通路参与了BCP的发病机制,而已有研究表明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加强STAT1磷酸化。有意思的是,STAT1信号通路是通过调节II类反式激活因子(CIITA)的表达的MHC II表达的关键调节剂。因为,作者在研究中特别的分析了在调节MHC II表达的信号通路中,ERK和STAT1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大鼠BCP模型展开研究,从多方面入手阐述BCP的机制。对BCP模型进行的放射性研究显示,在同侧胫骨(红色箭头)的近端骨会出现时间依赖性溶骨性破坏的迹象,一些癌细胞也在第21天从胫骨腔迁移出并损伤外周软组织。 而HE染色切片显示正常骨髓细胞被接种的Walker 256癌细胞代替,并且健康的骨结构从第14天

基因芯片与RNA-seq的比较分析

基因芯片与RNA-seq的比较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基因芯片 vs RNA-seq哪个好 ? 最近几年二代测序(又叫NGS)很火,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原来都用芯片检测mRNA、miRNA、LncRNA表达量的,好像不少都换用RNA-seq了。那么,到底选择哪种更好呢?今天就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一句话—— 看研究目的。 常见误区一: 测序的准确性高,获得的信息更丰富 对,但又不对。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检测到和准确分析基因表达量的概念是不同的,只有mapping到基因上的reads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分析结果。因此RNA-Seq能检测到多少可靠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测序深度,测序深度,测序深度!不同于芯片的杂交法,RNA-seq是通过读数来检测,读数多(即测序深度深)代表着RNA-seq的采样率高。采样率低了准确度自然就低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实验能说明芯片和RNA-seq之间数据准确度的差异呢? 发表在PNAS上面的这篇文章就帮大家做了一个对比(PNAS 2011, 108(9):3707-3712.)。图中绿色点/黑色线是测序得到的数据,红色点/红色线是芯片得到的数据。在~50M reads数据量的情况下,当基因表达丰度较高时(横坐标RPKM较大时),两者之间的数据质量都是非常好的(纵坐标CoV即变异系数越小,数据质量越高),但当基因表达丰度变低时(横坐标RPKM较小时),RNA-seq的数据质量就急剧下降了,而芯片则仍然维持着高水准。这篇文章得到的结论是:~80%以上的基因,RNA-seq的数据质量/可信度都低于芯片。市场上最流行的的6G数据量的RNA-seq,其实就是40M reads或者20M paired reads,对于研究高表达丰度的基因来说,差不多是够用了。但是对于中、低表达丰度转录本就不够用了。 常见误区二: RNA-seq可以同时检测已知和未知基因,基因芯片只能检测已知基因,这是一个巨大的局限。 首先,这个观点的一个潜在假设是,每次测序都能够发现一些未知分子。但对于人、大鼠、小鼠以及其他一些模式生物,该发现的基因基本上都已经发现完了。因此基因是否已知,在很多情况下并非重点,重点在于该基因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