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镜的保养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显微镜是生物教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精密光学仪器,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 机械系统包括:镜筒传动部分、物镜转动部分、载物台、压片夹和遮光器的转换部分、镜架和底座的转动部分等。 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镜和反光镜等。 维护和保养: (1)整体保养:显微镜要放置在干燥阴凉、无尘、无腐蚀的地方。使用后,要立即擦拭干净,用防尘透气罩罩好或放在箱子内。 (2)机械系统的维护保养:使用后,用干净细布擦净,定期在滑动部位涂些中性润滑脂。如有严重污染,可先用汽油洗净后再擦干。但切忌用酒精或乙醚清洗,因为这些试剂会腐蚀机械和油漆,造成损坏。 (3) 光学系统的维护保养:使用后,用干净柔软的绸布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的镜片。有擦不掉的污迹时,可用长纤维脱脂棉或干净的细棉布蘸少些二甲笨或镜头清洗液 (3份酒精∶1份乙醚)擦拭。然后用干净细软的绸布擦干或用吹风球吹干即可。要注意的是清洗液千万不能渗入到物镜镜片内部,否则会损坏物镜镜片。聚光镜 (XSP-13A、16A型才有)和反光镜用后只要擦干净就可以了。
-
显微镜使用方法简介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显微镜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
-
当使用隔离器工作时周围环境的等级能否降低?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一个GMP环境一般都要重视良好的操作规范保证产品生产的安全。通常,被应用到医疗产品的无菌准备,这对无菌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医疗产品不能进行最终灭菌,比如说,蛋白质产品不能经受高温或者辐射,那么在无菌环境下制备是**的选择。过去几年,无菌隔离器一直被认为是无菌准备的最高安全水平保障,但是同样理解为,相对于层流柜和称量罩及限制进出隔离系统(RABS)来说,这类隔离器的花费都比较贵。 现在由于材料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生产比较低成本的隔离器了,比如我们的QUBE系列产品。Bioquell QBUE能提供一个A级/ISO 5的无菌环境,与传统的不锈钢材料和玻璃材料相比,成本已经显著降低。考虑节省采购成本,如果使用隔离器,周围环境还要求A级或B级吗?C级或D级能够满足吗?考虑到A级环境而不是在C级环境的运行成本,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日趋严格的环保审查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大型高级别洁净室的空间具有潜在的巨大优势。毫无疑问,隔离器适用于低级别环境,但是必须要结合良好的擦偶偶程序保证产品的安全。清晰的标准作业程序,经过验证的隔离器技术和常规的环境监测可以帮助增加安全级别同时减少GMP车间的运行成本。
-
蜂蜜粉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研究实验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摘要: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品。为了提高我国的蜂蜜深加工水平,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最佳工艺参数是麦芽糊精比例为30%,可溶性固形物为10%,加热温度为100℃,真空为50Pa。冷冻干燥前后蜂蜜中主要营养指标不变。 关键词:蜂蜜;冷冻干燥;工艺参数 Study on theechnics parameters of the FD powdered honey Zhou zhide1, Zhang jun2 (1.Orient Science&technology College of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128; 2.Yunnan Evergreen Biological Corporation ,kunming yunnan 650106 ) Abstract: Honey is a kind of invigorant which is rich in a lot of nutrition. To develop the level of honey processingand ,The technics parameters of the powdered honey by freeze drying was evaluat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major factor is the mass percent of powdered hon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main nutrition of honey is not changed. Key words: honey powder; freeze drying; technics parameter 0 前言 蜂蜜是一种黏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1]。蜂蜜的主要成分中含水量在20%以下,糖类包括葡萄糖(24.73%~46.40%) 、果糖(24.35%~ 48.16%)、蔗糖(0~11.00%)和麦芽糖(0~6.00%)等。总含量为75%~80% ,灰分0.03%~0.09%左右,还有微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类、酶类、酵母花粉粒和蜡质等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品[2,3]。蜂蜜是一种呈酸性的胶状液体,易遭受金属的污染,且含水量高,吸潮性强,易发酵变质,不便于储藏和运输。将蜂蜜固体化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国内外专家对固体蜂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蜂蜜固体化的方法主要有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滚筒干燥。由于采用传统制药冷冻干燥法生产固体蜂蜜成本昂贵,滚筒干燥法加工固体蜂蜜时辅料添加量多(30%-70%),并且温度高
-
蛋白质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蛋白质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1.引言 由于冻干药品呈多孔状、能长时间稳定贮存、并易重新复水而恢复活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固体蛋白质药物、口服速溶药物及药物包埋剂脂质体等药品。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得知,目前国内已有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A群链球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冻干人凝血因子VⅢ、冻干人纤维蛋白原、间苯三酚口服冻干片等冻干药品获准上市。截止2000年2月,美国FDA已批准的生物技术药共计76个。 冷冻干燥技术最早于1813年由英国人Wollaston发明。1909年Shsckell试验用该方法对抗毒素、菌种、狂犬病毒及其它生物制品进行冻干保存,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血液制品的大量需求大大刺激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从此该技术进入了工业应用阶段。此后,制冷和真空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快速发展冷冻干燥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进入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为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冻干工艺、药品冷冻干燥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药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生物学、药学、制冷、真空和控制等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因此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药品冷冻干燥原理及特点 药品冷冻干燥是指把药品溶液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除去冰晶,待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的干燥方法。该过程主要可分为:药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和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密封保存等五个步骤。药品按上述方法冻干后,可在室温下避光长期贮存,需要使用时,加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即可恢复到冻干前的状态。与其它干燥方法相比,药品冷
-
冻干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冻干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配方 确定配方是最关键的步骤。 溶液的组成关系到冷冻、升华等步骤的实施。 配方包括: 活性成分;赋形剂;工艺用水。 配方确定后,严格意义上讲就已经决定了制品的共晶点温度及共熔点温度并且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产品的冻干过程抗冻及活性保持能力。 二、重要的热力学性能:(冻干工艺曲线) 过冷的程度;结晶的程度;崩解温度或共晶温度;亚稳状态间隙物质的相变化;溶液的结晶热;间隙物质的熔化温度。 三、性能优良的冻干机 满足GMP要求;性能卓越;能量随意调节;重演性强。 市场常见品牌有:北京博医康、上海东富龙、湖北楚天、千山远东、上海浦东、北京速原等。 博医康真空冷冻干燥机优势: u 小试、中试冻干机品质优良,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 u 生产型冻干机侧重生物工程及中药制备,对于制药冻干配套工艺正在成熟过程中。 u 制冷技术:深低温制冷技术,制冷温度最低可达到-165。 u 高效换热技术:系统流道专利技术,换热效率可达到95%以上。 u 真空导流技术:系统真空态气流强制导流技术,从蒸发点至捕水器,阻力更小,捕水效率更高。 u 箱体及板层制造工艺:严格执行欧美箱体板层制造工艺标准,采用国际先进的板层箱体制造技术,保证真空冷冻干燥机主体结构件耐压、无泄漏。 u 国际领先的板层控温技术(实验型真空冷冻干燥机):采用日本工艺标准加热材料,单位面积内均匀度可达到0.1℃。控温算法采用模糊控制+PID算法,确保控制精度(国内其它厂家采用单一的PID算法,控制精度低,容易出现超调)。 u 控制系统:实验型真空冷冻干燥机主体机型均采用工业PLC+触摸屏,稳定度和可靠性远远优于其它厂家采用的单片机+液晶屏或单片机+触摸屏。 u 共晶点测试技术:采用1000Hz交变电源,防止测试电极发生电解现象,影响测试精度。采用美国NI公司的数据记录硬件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软件,在产品共晶点温度附近突变区进行分析,从而精确计算出产品的共晶点温度。对没有明显突变的产品,系统提供数学
-
常规PCR反应的优化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A. DNA模板: · 尽量使用高质量、纯化后的DNA作为模板 · 需要提高保真度时,可使用较高的DNA模板浓度并减少循环数 · 模板用量:以50 μl反应体系为例—— 人基因组DNA:0.1~1.0 μg 大肠杆菌基因组DNA:10~100 ng Lambda DNA:0.5~5 ng 质粒或病毒DNA:0.1~10 ng B. 引物设计原则: · 引物长度要满足特异性需要,一般可在18~25个碱基之间;扩增长片段时**在24~30个碱基之间; · 当引入克隆位点时,引物末端应额外增加3个以上碱基; · (G+C)%含量应尽量控制在40~60%,两条引物的(G+C)%含量应尽量接近; · 引物中GC碱基分布均匀; · 尽量避免相同碱基连续出现三次以上,3’端应避免使用A或T; · 避免引物内部自身配对形成二级结构; · 正反向引物之间应避免配对碱基,尤其是3’端的三个碱基,否则易生成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 · 两条引物的解链温度(Tm)值应在42~65℃之间,而且两条引物间**相差不超过5℃; · 引物Tm值的计算方法: 20 nt以下:Tm = 2℃ x (A + T) + 4℃ x (G + C) 20 nt以上:Tm = 81.5 + 0.41 x (GC%) -600/nt (nt:引物的碱基数) · 引物用量: · 0.1~1.0 μM,通常可以0.2 μM起始,根据体系不同调整用量; · 使用简并引物、随机引物时,需增加引物总量以弥补产量损失;但随着引物量加大,特异性将降低; · 模板较大较多,或结构较复杂(如人基因组DNA)时,需减少引物用量以提高特异性; · 模板较小较少(如质粒模板)时,增加引物用量可提高产量。 C. 核苷酸(dNTPs): · 常规dNTPs浓度为每种核苷酸0.1~1.0 mM,通常可以0.2 mM起始,根据体系不同调整用量; · 低浓度(0.05~0.1 mM)可增加保真性,但会降低产量; · 高浓度提高产量,尤其是长片段PCR,但会降低保真度。 D. 镁离子浓度 · 对于Taq DNA聚合酶,镁离子的最佳浓度为1.5~2.0 mM; · 最佳浓度取决于模板、缓冲液、DNA和dNTPs(每一种都有可能鳌合镁离子); · 镁离子浓度
-
EMSA实验原理示意图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EMSA实验原理示意图 EMSA全称是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中文叫凝胶迁移实验或电泳迁移率实验,它是一种研究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技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项技术是基于DNA/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复合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有不同迁移率的原理。首先让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核酸探针结合,然后在跑PAGE胶,结合了蛋白质的复合物比未结合蛋白质的探针电泳的速度要慢,这样,从PAGE胶的电泳结果就可以判断,该蛋白是否和特定序列结合或者该序列是否和蛋白结合。 下图为EMSA基本原理示意图: (本示意图来源厚百生物商城) 相关技术服务: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服务
-
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建立简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与其他一般实验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胞培养是一种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工作环境和条件必须保证无菌和不受其他有害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为细胞体外培养提供无菌环境的细胞培养实验室。 一、实验室设计原则与要求 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必须清洁、空气清新,干燥,无烟尘,无微生物污染,不受其他有害因素影响,便于隔离、操作、灭菌和观察。细胞培养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原则是: A细胞培养实验室与其他辅助实验室必须分开; B各个实验室的布局要统一、协调、方便操作; C室内各项设备安排要紧凑,以节省空间,减少活动。但要避免交叉干扰。 为此,设计时,一定要主要实验室的通风和布局合理性。 二、实验室的布局 A无菌操作室 B孵育区 C观察和实验区 D清洗消毒和准备区 E存储区 三、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设备 细胞培养室的基本设备包括: 无菌间 超净工作台 培养箱 倒置显微镜
-
大规模细胞培养的工艺类型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无论呈悬浮生长的细胞还是贴壁生长的细胞,按操作方式,将工艺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分批式培养 是指将细胞和培养物一次性加入培养反应器内,在细胞生长和产物生成同时经行,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将整个反应体系取出。这种培养方式,细胞生长的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乳酸等代谢抑制物增加,不能使细胞处在一个最优化的条件下,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流加式培养 针对分批式培养的缺点,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加入新鲜的培养液,使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和生成产物,直到反应结束后取出反应体系。它可以避免细胞和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以及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三、半连续式培养 也称反复分批式培养,是指在分批式培养过程中,不断取出培养物,每次补充以新的培养液,再进行分批式操作。它与流加式培养的区别是,流加式培养的体积是不断增加的,而半连续培养的体积是保持不变的。 四、连续式培养 是指将细胞和培养液一起加入反应器后,采用灌注培养法,连续排出用过的培养基,与此同时连续地加入新鲜的培养液,一般不输出细胞,使细胞在一个恒定、优化的环境下生长和生成产物,但细胞在数量上有波动。如果同时取出与培养液等量的细胞则称为连续-流动式培养,它是在真正内环境上保持稳定,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细胞数量不存在波动。这种方法适用于悬浮细胞和在微载体上生长的细胞。 在这些工艺中,以连续培养为最佳类型,以为系统优化的环境符合细胞的生理和代谢规律,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增值和生成产物,但也有些缺点,如培养基的消耗量大、操作过程复杂、增加了污染机会等。
-
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高压灭菌器是众多产品中的优势产品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高压灭菌器灭菌方法原理: 高压灭菌器是用比常压高的压力,把水的沸点升至100℃以上的高温,而进行液体或器具灭菌的一种高压容器。 高压蒸气灭菌方法的原理是水在大气中100℃左右沸腾,水蒸气压力增加,沸腾时温度将随之增加,因此,在密闭的高压蒸气灭菌器内,当压力表指示蒸气压力增加到15磅(1.05 kg/cm)时,温度则相当于121.3℃,在这种温度下20min即可完全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及芽胞。在灭菌时,加足一次灭菌之用水于夹层中。用螺旋固定锅顶铁盖底部,使不漏气。加热,水沸后蒸气沿夹层上升。由洞入内筒,当蒸气初进入内筒时应把上下排气管打开,放出冷空气后,关闭排气管。由于蒸气通入密闭之空间,压力即上升,从压力表可以看出,蒸气还通过安全阀门,以保证压力维持于一定限度,使压力维持于15磅20 min,然后关闭热源,使压力逐渐降低至零,方可打开锅盖,否则因压力骤降,玻璃器内之液体会冲出瓶口,发生外溢或爆炸等危险。 以上高压灭菌器信息由上海巴玖提供,更多内容请点击: 上海巴玖实业有限公司现货为您提供优质的高压灭菌器,并保证相关售后服务,欢迎前来选购高压灭菌器!我们还为您提供其他实验室仪器和耗材,如有需要,可与我们联系。 全国免费热线电话:400-618-0588
-
蛋白质纯化的方法选择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摘要 :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各种试验技术,并研制成套试剂盒,使基因克隆表达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分子生物学的上游工作往往并非是最终目的,分子克隆与表达的关键是要拿到纯的表达产物,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或者大量生产出可用于疾病**的生物制品。相对与上游工作来说,分子克隆的下游工作显得更难,蛋白纯化工作非常复杂。 纯化的方法选择 随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各种试验技术,并研制成套试剂盒,使基因克隆表达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分子生物学的上游工作往往并非是最终目的,分子克隆与表达的关键是要拿到纯的表达产物,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或者大量生产出可用于疾病**的生物制品。相对与上游工作来说,分子克隆的下游工作显得更难,蛋白纯化工作非常复杂,除了要保证纯度外,蛋白产品还必须保持其生物学活性。纯化工艺必须能够每次都能产生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蛋白,重复性良好。这就要求应用适应性非常强的方法而不是用能得到纯蛋白的**方法去纯化蛋白。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好方法却可能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中失败,因为后者要求规模化,且在每日的应用中要有很好的重复性。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纯化的基本原则和各种蛋白纯化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局限性,以期对蛋白纯化的方法选择及整体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1 的一般原则 蛋白纯化要利用不同蛋白间内在的相似性与差异,利用各种蛋白间的相似性来除去非蛋白物质的污染,而利用各蛋白质的差异将目的蛋白从其他蛋白中纯化出来。每种蛋白间的大小、形状、电荷、疏水性、溶解度和生物学活性都会有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可将蛋白从混合物如大肠杆菌裂解物中提取出来得到。蛋白的纯化大致分为粗分离阶段和精细纯化阶段二个阶段。粗分离阶段主要将目的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如DNA、RNA等分开,由于此时样本体积大、成分杂,要求所用的树脂高容量、高流速,颗粒大、粒径分布宽.并可以迅速将蛋白与污染物分开
-
变压器用油颗粒度测试取样方法及装置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在电气设备安装及检修中,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中的绝缘油需取油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才进行设备投运。由于取油样方法不当、油样保管、运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油样所做的试验项目不合格,造成重复多次取样试验。普洛帝对此提出变压器专用负压取油装置和取样方法,使取油管内部和取样瓶内部形成密闭环境,改变了以前取样时暴露于大气(因天气空气质量差)导致油样二次污染,影响测量结果,省时、省力,且能很好地保证油品与所取样品油的一致性,取样过程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目前我国GB/T7595—2008《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中已对500kV电压等级油中颗粒度增加列为检验项目。DL/T1096-2008《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质量标准适用范围:500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油的质量监督,其控制指标如下。500kV及以上交流变压器油颗粒度宜控制在:投运前(热油循环后)100ml油中大于5μm的颗粒数≤2000个,运行时(含大修后)100ml油中大于5μm的颗粒数≤3000个。500kV及以上直流换流变投运前(热油循环后)颗粒度宜控制在:100ml油中大于5μm的颗粒数≤1000个。目前较多使用英国普洛帝的PLD0201油液颗粒度分析仪进行颗粒检测。 一下是普洛帝测控对变压器用油颗粒度测试取样方法及装置的介绍: A、油取样要求 1)取样容器:应先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及经过清洁处理的异丙醇或高清洁乙醇冲洗容器后烘干备用。如果以所取样品冲洗容器,应在冲洗后立即取样,也可以购买PULL/普勒250ml清洁瓶(NAS16380级)。 2)取样管需要用质量好的、能长期耐绝缘油腐蚀且不与绝缘油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也不对绝缘油产生诱导或催化作用,预使用的取样管必须应先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及经过清洁处理的异丙醇或高清洁乙醇冲洗容器后烘干备用。 3)新油取样:应用取样管从油桶的中部到底部取样,如怀疑油中存在自由水,应从油桶底部取样,取样工具要用经过清洁处理的异丙醇或高清洁乙醇清洗并烘干备用。为了避免沉降,液体应在取样前充分搅动。 4)运行油
-
从琼脂糖凝胶(Agaros gel)中回收DNA片段实验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实验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断经过电泳后,按分子量大小被分开,排列在琼脂糖凝胶中,可以将特定的某条DNA带所在的凝胶切下来,加热或用特殊的试剂熔解凝胶,使DNA溶回到溶液中,再经过乙醇沉淀或过柱即可获得目的 DNA酶切片段。 实验试剂 1. 电泳缓冲液 2. 荧光染料 3. 电泳级琼脂糖粉 4. 10´加样缓冲液 5. DNA分子量标准(DL2000) 6. DNA凝胶回收试剂盒 实验设备 1. 旋涡混合器 2. 微量移液取样器 3. 移液器吸头 4. 1.5ml 微量离心管 5. 双面微量离心管架 6. 台式离心机 7. 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 8. 微波炉 9. 恒温水浴 实验步骤 1. 配制TAE电泳缓冲液(10´储存液),10´加样缓冲液,1.5ml离心管装入铝制饭盒(灭菌)、移液器吸头装入相应的吸头盒(灭菌)。 2. 操作步骤 1) 用1´TAE配制1%琼脂糖凝胶。DNA用合适的酶切。 2) 在胶上选定两个加样孔,分别加入少量(10μl)和大量(50μl )DNA酶切产物,电泳。 3) 电泳结束后用刀片切下含有少量DNA酶切产物的泳道(一般选择位于凝胶的边缘),在紫外灯下找到目的DNA 带,用刀片切在带的下上下边缘各切一个小口作为标记。注意:含有大量DNA酶切产物的凝胶既不用加荧光染料,也不用紫外灯照射! 4) 将做好标记的凝胶条与未染色的凝胶原位对齐,根据小胶条上的标记估计未染色的大胶上DNA酶切产物的位置,用刀片切下大胶中DNA产物所在的凝胶(尽量不要多余的凝胶),转移至一个称量过的干净的1.5ml微量离心管中。再称量后计算出胶的重量。 5) 按照DNA快速纯化/回收试剂盒操作说明,纯化回收目的片段。 纯化/回收试剂盒组成: 溶液A:6M NaClO4,0.03M NaAc,pH5.2,少量酚红; 溶液B:3M NaAc; 溶液C:用时加入35ml无水乙醇; 溶液D:TE缓冲液。 胶回收步骤如下: a. 将切下的胶带放入1.5ml离心管中,按照1:3 (胶带重量:溶液A的体积)的比例加入溶液A; b. 50℃水溶10min,胶带完全要求完全溶化,其间可振荡助溶2~3次,
-
细菌中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5
实验试剂 采用T7• Tag Affinity Purification Kit T7•Tag抗体琼脂。B/W缓冲液:4.29mM Na2HPO4,1.47 mM KH2PO4,2.7 mM KCl, 0.137mM NaCl,1%吐温-20,pH7.3 洗脱缓冲液: 0.1M柠檬酸,pH2.2. 中和缓冲液:2M Tris,pH10.4。 PEG 20000。 实验步骤 1.100ml 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菌体诱导后,离心5000g×5min,弃上清,收获菌体,用10ml预冷的B/W缓冲液重悬。 2. 重悬液于冰上超声处理,直至样品不再粘稠,4℃离心 14000g×30min,取上清液,0.45μm膜抽滤后作为样品液。 3. 将结合T7•Tag抗体的琼脂充分悬起,平衡至室温,装入层析柱中。 4. B/W缓冲液平衡后样品液过柱。 5. 10ml B/W缓冲液过柱,洗去未结合蛋白。 6. 用5ml洗脱缓冲液过柱,每次1ml,洗脱液用含150μl中和缓冲液的离心管收集,混匀后置于冰上,直接SDS-PAGE分析。 7. 将洗脱下来的蛋白放入透析袋中,双蒸水透析24hr,中间换液数次。 8. 用PEG 20000浓缩蛋白。 注意事项 蛋白在过层析柱前,要0.45μm膜抽滤,否则几次纯化后,柱子中会有不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