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DMD基因敲除小鼠助力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

DMD基因敲除小鼠助力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想调整研究方向,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口?想获得论文选题思路,提高发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赛业生物专栏《Gene of the Week》每周会根据热点研究领域介绍一个基因,详细为您介绍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况和应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学术研究敏锐度,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哦。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DMD及其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MD基因简介 DMD基因,负责编码Dystrophin蛋白,中文名称为肌营养不良蛋白或抗肌萎缩蛋白。DMD蛋白是肌膜稳定所必需的,因为它提供了肌膜上肌萎缩蛋白相关蛋白复合体(DAPC)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的重要联系。该蛋白起缓冲连接的作用,将肌肉细胞锚定在周围的结构上,DMD蛋白的缺乏会导致DAPC的分解和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丧失,从而导致肌纤维容易受到机械损伤[1]。DMD基因位于人类的X号染色体上,基因全长约2.2Mb,共有89个外显子,氨基酸数量为3685个。该基因的突变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相关。   图1. 肌营养不良蛋白作为内部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重要纽带[1]   表1. DMD的基本信息 备注:标有√的意为赛业红鼠资源库有该种保存状态的小鼠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严重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该疾病是由DMD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会阻断肌肉中DMD蛋白的产生,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并引发多种并发症。贝克尔肌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和DMD一样,是由DMD基因中的突变引起的,但由于突变位点的不同,仍能产生部分具备功能性的DMD蛋白,因此BMD患者症状相较于DMD患者要轻。   图2. 健康骨骼肌横截面染色(a-d)和来自DMD患者的骨骼肌横截面染色(e-h)[2] DMD主要发生于男性,全球平均每5000个男婴就有一人患此疾病。患者在2-3岁左右会出现运动困难等早期症状,大多数患者在10-12岁左右开

血清培养中出现小黑点原因与预防方法

血清培养中出现小黑点原因与预防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血清在培养基中扮演着这么多的人物,那么它在培养的进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的问题,比如说:在培养进程中会出现一个个“小黑点”的现象,这是怎样一回事呢? 我们一旦发现培养基中有黑点,我们先不要着急,也不要慌张,要搞清楚这个黑点是什么?什么构成的? 首要,要肉眼查询培养基是否混浊,然后,在镜下查询培养细胞生长的状况,黑点是否游动等。如果细胞被污染,微生物则会很多繁衍,培养基就会敏捷变黄、变混浊。污染包括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等。如果在镜下查询细胞,生长状况出色,与黑点出现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变,那么,黑点的出现或许与以下几种状况有关: 首要或许是细胞生长过老,破碎的细胞残骸;再有或许便是血清质量欠好,重复冻融的效果;然后或许是制作培养基的pH值偏高,不宜细胞生长;其次或许是亦有或许是制作培养基的水质、容器不合格(可应用离心、过滤的方法去除这些黑点);或许是培养的原代细胞中出现小黑点(或许是原代组织中的杂质,屡次传代能够消除)。 那么我们怎样防止黑点生成呢?经过研究表明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或许地减少血清冻融次数; (2)培养基无需37℃水浴; (3)培养基保持PH值7.0- 7.2; (4)严格控制制作培养基的水质,容器定时冲刷; (5)掌握细胞传代的机会,细胞切勿生长过老。 选择血清时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选用特异性强、ELISA试剂盒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各类抗体的保存办法小结

各类抗体的保存办法小结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抗体(英语:antibody),(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抗体的保存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抗体的活性和运用作用,那针对不同类的抗体我们应怎样保存呢?下面本司教您各类抗体的保存办法。 1、抗体浓度 抗体浓度过低(

预防细胞培育基污染的四大方法

预防细胞培育基污染的四大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细胞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细胞培育基受各种霉菌、细菌和支原体污染后,一般都较难扫除或杀灭,其间以支原体更难扫除,因此从预防着眼为上。那细胞培育基预防污染的四大方法如下: 一、抗生素除菌法:用BM-1(截耳素衍生物)和BM-2(四环素衍生物)抑制支原体。 1.抗生素制备:均可用PBS配成250×浓缩液-20℃备用。 2.处理:取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吸除培育液,参加含BM-1的1640培育液培育3天后,吸除培育液,再参加含BM-2的1640培育液培育4天,如此连续三个轮回。 3.检测:用33258荧光染色镜检(每个轮回末应检测一次)。 4.培育:铲除支原体后的细胞,在不加上述抗生素的培育基液中,再传代培育3~4次。 5.镜检:如铲除不完全可再进行处理至纯洁停止(一般3个轮回即能被完全消除),即先用含BIP培育液培育12天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二、加温除菌法 把受污染的细胞置41℃中作用5~10小时。 三、动物体内接种除菌法 把受支原体污染的肿瘤细胞接种在同种动物皮下或腹腔中,借动物免疫系统消除支原体,而肿瘤细胞却能在体内持续成长,待一定时间后,从体内取出细胞培育基再进行培育繁衍。 四、巨噬细胞吞噬法 从动物腹腔采取巨噬细胞,为扫除其它细胞成分,可先进行纯化,然后再参加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培育液中混合培育。在培育过程中,为查看支原体是否已被消除洁净,可利用支持物培育法验证,取出支持物逐日染色、镜检调查,至支原体已被消除洁净停止。

慢病毒(LV)包装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慢病毒(LV)包装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慢病毒(Lentivirus,LV)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改造而来的一种病毒载体,属于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可将特定基因片段随机、稳定地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目的基因的持续稳定的表达目的产物,因此,目前慢病毒载体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的表达调控如过表达,干扰和基因敲除。 然而,在做病毒包装实验中,科研工作者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为何我的LV包装出毒量很低?包装出来的LV感染细胞效率低?感染细胞后生长状态差等,下面就由赛业生物细胞生物学产品经理为大家解答这些常见的问题。 为何我的LV包装出毒量很低? 为什么都是采用同样的慢病毒包装系统,别人次次成功,我的不是滴度低就是稳定性差?这是因为除了包装系统本身,LV的包装还与下列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 细胞状态:LV的包装一般使用293T细胞,293T细胞的活力、生长状态,是否处于对数生长期、铺板是否均匀等对病毒的产量影响很大,并控制转染前密度为50~60%。 2)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大小、序列及翻译的蛋白是否含有毒性均会影响包装效果;例如,若目的片段较大(>2.5k),则可能会导致包装滴度下降,甚至无法包装。某些过表达会产生细胞毒性的蛋白,可能会导致细胞异常从而出毒量低(可考虑更换为腺病毒)。 3) 质粒质量:做好阴性对照(GFP组),确保包装目的基因的载体构建的完整性,并做好纯化。 4) 收毒时机:转染后24、48h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荧光状态,生长状态良好一般于48h第一次收集病毒上清,换液后于72h再次收集病毒上清。 包装出来的LV感染细胞效率低? 理论上LV感染细胞的能力很强,而且能感染分裂和非分裂期的细胞,但为什么我的感染效果总是不理想?影响LV感染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 细胞类型:有些细胞本身就较难被感染,如某些原代细胞,可考虑加大病毒量或采用浓缩病毒进行感染。 2) 细胞生长状态:感染细胞前,需要保证细胞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以及合适的生长密度,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及表面受体

对医疗器械进行手动目视检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上)

对医疗器械进行手动目视检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上)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如何借助数字化增强解决方案克服这一挑战(上) 本文旨在对医疗器械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手动目视检查是如何导致不一致结果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质量经理和操作员在进行手动检查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使用数字化增强检查解决方案来克服这些挑战的。手动检查导致出现不一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很难保证进行检查的多名操作员都遵循标准规程,因为检查过程中存在很多手动步骤,如数据传输和纸质文档,而非数字文档。相反,数字化增强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一致、更有效的检查。为了帮助用户实现这一目标,用于可追溯显微镜检查的智能设备Exalta可为所有进行检查和缺陷分析的操作员提供逐步作业指导,使用易于显示的参考图像并进行叠加以便进行比较,将结果与既定规格进行比较,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存储及数字报告生成。 引言 在医疗器械行业,我们经常对产品部件进行手动目视检查,以便进行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 QC),尽管手动目视检查可能会导致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手动检查之所以如此困难且可靠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手动检查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化增强检查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克服这些挑战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借助Leica Microsystems制造的用于可追溯显微镜检查的智能设备Exalta,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经理和操作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数字化检查方式。与通常使用的手动解决方案相比,该设备有助于客户进行更快捷的分析,并为客户带来更加一致、可靠的检查结果。   数字化与手动检查对比优势 1. 所有操作员都遵循标准操作规程(SOP) 2. 所有操作员进行一致检查 3. 自动化生成报告及处理 使用显微镜进行手动目视检查 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显微镜进行手动目视检查会导致效率低下,检查结果不可靠。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缺点,可能是由于整个检查流程中多个步骤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从标准规程的定义和执行,到设备的实际检查和结果报告生成。典型的手动检查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从字面意义理解,Flow——Fluid、Cyto——Cell、Metry——Measurement,流式细胞术指的就是检测流动细胞的一种技术,能在细胞流动的状态下,快速检测细胞或颗粒物的特异性指标。它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基本原理 流式细胞术用到的仪器叫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把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分选出来。目前广泛应用于外周血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凋亡分析和细胞因子的检测。 在一定的压力下,鞘液带着细胞或者微粒通过喷嘴中心进入到流式照射室,在流式照射室的分析点,激光照射细胞并发生散射和折射,发射出散射光,同时被荧光标记的颗粒发射出荧光。散射光和荧光分别被不同的检测器接收,通过光电倍增管将检测到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放大后再经过数据化处理输入电脑,供我们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流式通道 流式通道主要可以分为散射光通道和荧光通道。 流式细胞仪中能测定两种方向的散射光信号,即FSC(前向角散射)和SSC(侧向角散射)。 FSC的值代表细胞的大小:细胞体积越大,其FSC值就越大。所以可以利用细胞的FSC值初步比较细胞的大小,利用FSC值对细胞进行分群和分类。 SSC的值代表细胞的颗粒度:细胞越不规则,细胞表面的突起越多,细胞内能够引起激光散射的细胞器或者颗粒性物质越多,其SSC值就越

药用注射级胆固醇的提取方法及作用效果

药用注射级胆固醇的提取方法及作用效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为何都要使用胆固醇?药用注射级胆固醇有何效果是如何被提取出来的?本篇文章就让AVT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药用注射级胆固醇吧! ​ 胆固醇有药用的用途,临床使用的很多激素都是用胆固醇来合成,另外,胆固醇还是一些先进药物载体的添加剂,说到作用原理,小伙伴们应该知道,胆固醇可调节磷脂双分子层膜的流动性,使膜通透性降低,减少药物渗漏。同时可使脂膜维持一定柔韧性,增强脂质体囊泡抗击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并对磷脂的氧化有一定保护作用。   制备普通载药脂质体,胆固醇是必须的添加物,用量一般为CHO:PC=0.3~1(摩尔比)。因PC和药物的不同,存在胆固醇的zui佳用量。在一定范围内,脂质体的粒径、氧化稳定性、物理稳定性与胆固醇添加量成正相关,超出范围时,超过膜负荷,会造成部分脂质体破裂。另外,胆固醇的添加会对膜相变温度有一定影响,临界值以内使相变温度降低,临界值以上,使相变温度升高。   温敏脂质体有特殊的动力学特征,为了降低相变温度时的稳定性,迅速释放药物,可不添加胆固醇。   | 中文名称:胆固醇(供注射用) | 商品名:CHO-HP   | 英文名称:Cholesterol (for injection) | 化学名称:胆甾-5-烯-3β-醇 | 英文化学名称:Cholest-5-en-3β-ol | 分子式: C27H46O | 生产商:日本精化株式会社 | CAS号:57-88-5 | DMF号:024780 | EINECS号:200-353-2 | 备案登记号:F20170000106 | 级别:药用注射级 | 执行标准:USP、EP、CP | 用途:脂质体膜材、乳化剂 | 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不溶于水 | 分子量:386.7 | 保存条件:常温 | 注意事项:避免强酸、强碱、强氧化性物质 | 货号:001001   药用的胆固醇每年需求量很大,但是,因为是多手性物质,合成困难,目前还是采取动物组织提取及羊毛脂提取两种方式获得。   动物组织提取   动物组织提取法是以新鲜动物内脏、骨髓及脑为原料,工艺为bin酮提取→乙醇精制→硫酸水解→低温结

药物稳定性研究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药物稳定性研究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变的能力。若药品的稳定性差,发生降解而引起质量变化,则不仅可能使药效降低,而且生成的杂质还有可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影响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保证用药安全。   一、稳定性试验基本要求       要求1: 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供试品进行(原料药或制剂)。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       要求2: 原料药供试品应是达到一定规模生产的产品。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   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要求3: 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和工艺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或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至少应为10000片或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注射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要求4: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童标准一致。       要求5: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原料药所用包装应采用模拟小桶,但所用材料与封装条件应与大桶一致。实验室规模的产品仅可用作辅助性稳定性预试验。       要求6: 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有关物质,特别是降解产物的检查和鉴定。       要求7: 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药品注册申请人应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人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3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二、原料药物与

伊尼霍夫氏碱法与盖勃法(酸法)两种乳脂快速检测方法介绍

伊尼霍夫氏碱法与盖勃法(酸法)两种乳脂快速检测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牛乳脂肪作为一项国家检测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被广大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所重视。牛奶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和容积法,容积法较重量法测定速度快、省时、省力。常用的一些方法有罗兹—哥特里法、伊尼霍夫氏碱法、盖勃法等。在我国最常用的乳脂测定方法,分别是伊尼霍夫氏碱法与盖勃法(酸法)。 牛乳脂 牛乳的脂肪以微细的球状呈乳浊液分散在乳中,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 牛乳中的脂肪含量随乳中的品种及其他条件而异,质量分数一般为3%~5%之间。 由于乳脂肪的乳浊液相当稳定,所以测定乳脂肪时,借助醇、酸、碱等化学处理的方法来达到破坏脂肪球膜, 结合成脂肪层的目的。 伊尼霍夫氏碱法 所需材料 盖勃乳脂计、恒温水浴锅(也可采用铝锅加水在电炉上加热)、试剂 方法流程 碱试剂:在第1个烧杯中加人30gNaOH,用300ml蒸馏水溶解; 在第1个烧杯中加入40gNa。C03,用300ml蒸馏水溶解;在第3个烧杯中用水将75gNaCL加热到65~70℃使其溶解;然后将①②③溶液混合在一起,注入容积为10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加至刻度, 用脱脂棉滤入试剂瓶中,塞紧备用。 异戊醇一乙醇混合液:将130ml的异戊醇于210ml的960乙醇混合,加入试剂瓶中,塞紧备用。 将盖勃乳脂计置于试管架上, 用吸管吸取10ml碱试剂, 注人乳脂计内, 再用另一只牛奶吸管吸取摇匀的牛乳样品10ml,注入碱试剂中,然后再加入异戊醇一乙醇混合液lml,用橡皮塞将乳脂计塞紧,将内容物小心混合(振荡), 直至出现泡沫使牛乳凝块溶解为止。 江牛乳乳脂计放入70~73℃水浴锅内保持10min,约5分钟振荡一次,水温勿降至70℃一下。然后将乳脂计倒置,是橡皮塞向下,再置70~73℃水浴锅内保持lO~15min(时间长短取决于泡沫消失程度),直脂肪柱不含泡沫时取出,读数,即为脂肪的百分率。   盖勃氏法(酸法) 所需材料 盖勃氏乳脂计、硫酸、异戊醇、刻度吸管、乳脂离心机

分子垂钓技术要点与应用实例

分子垂钓技术要点与应用实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就是这么简单!Octet和分子垂钓!   分子垂钓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手段,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个分子库里(比如某个细胞裂解液的粗样品)钓取可以与已知生物分子相结合的配体分子。一般先将这个已知分子偶联在固相上面,然后和细胞裂解液里的物质结合,最终将洗脱下样品交由质谱进行鉴定。    一个成功的垂钓实验会涉及到几个重要因素   1     将已知分子牢固地偶联到固相上,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2     尽量减少混合样品和固相之间的非特异性结合; 3     确保洗脱的物质有足够的量来做质谱(浓度尽可能高,避免浓缩处理导致的损耗); 4     对垂钓鉴定结果进行验证。应用经纯化的样品,再次通过分子互作技术进行表征鉴定。    目前最常用的垂钓方法是Pull-Down,但是其缺点是非特异性高,操作麻烦。现在基于生物层干涉技术(BLI)的Octet分子互作仪器以及传感器,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优化和改进,成为做分子垂钓的新方法。   今天陈老湿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来自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的生物结构和生物成像研究所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针对某一肿瘤标志物的抗体,并成功应用BLI技术垂钓和鉴定出这个抗体的表位(抗体结合位点)【1】。     来自意大利科学家的BLI垂钓案例经典技术路线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in Melanoma (PRAME,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 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和**靶点。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针对这个抗原的高亲和力抗体。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希望通过分子垂钓技术,对该抗体的识别表位开展鉴定工作。   下图是做表位垂钓和鉴定的技术路线   1     先用BLI鉴定抗体与抗原结合。用胺基偶联传感器固化抗体,通过与抗原进行结合解离得到的数据,确认该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较高; 2     将抗原用胰蛋白酶消化成多肽,并用质谱开展鉴定。通过同蛋白序列的分析对比,发现这些多肽序列的覆盖率很高,从而确认抗原预处理是成功的; 3     应用Octet AR2G(胺基偶联传感器)固化抗体,抓取

对医疗器械进行手动目视检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下)

对医疗器械进行手动目视检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如何借助数字化增强解决方案克服这一挑战(下)   使用数字化增强检查解决方案,克服这些挑战   尽管医疗器械的手动目视检查存在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这些困难,即借助Exalta设备建立的数字化增强检查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为质量经理和操作员带来以下优势。 通过进行数字化增强检查,可以减少由于长时间使用目镜进行手动检查而产生的疲劳和压力。这是由于数字化增强检查使用了配备有数码相机的显微镜以及监视显示器,还可使用具有分析功能的软件。 Exalta智能设备,配备S APO Greenough立体显微镜和FLEXACAM C1显微镜摄像头,用于追溯显微镜检查。   经理可以逐步确定数字化作业指导并迅速加以执行,从而使所有显微镜工作站都能按照作业指导进行检查,进而有助于确保检查工作按照既定标准规程进行。即使是在多名操作员检查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时,这也有可能实现,从而提高了缺陷检查的一致性。此外,该设备还为缺陷分析过程提供指导,包括缺陷识别、测量和计数,从而可对缺陷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基于以上优势,可以为客户大幅节约在新操作员培训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该设备使用易于显示的缺陷参考图像并进行叠加,以便快速进行比较。通过将检查结果与既定规格进行自动比较,有助于操作员快速做出通过/未通过决定,提高缺陷检查和评估的一致性。该数字化增强解决方案可实现检查数据的自动储存,例如从缺陷评估到数据自动传输至数据库。该功能有助于减少诸如记录检查结果和传输数据等手动任务,可提高检查结果的直接可追溯性以及报告的生成和批准。 数字化增强检查解决方案工作流程   总结及结论 对医疗器械进行手动目视检查效率低下,并且检查结果可能不一致。由于既定标准操作规程可能不会得到严格遵循,不同操作员得出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此外,还存在许多耗时的手动步骤,例如记录检查结果和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库。我们可借助Leica Microsystems制造的用于可追溯显

实验室纯水系统维护很重要,定期“体检”是关键

实验室纯水系统维护很重要,定期“体检”是关键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面临的危险无处不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往往带来的损失都不小。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防微杜渐。尤其是无情的水火,一般在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多加注意,便可防患于未然。   这里,我们来谈谈实验室用水的安全小常识。   实验室用水安全,除了常规的用水输送管路外,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实验室纯水机。用户对纯水机安装,性能安全系数给予的关注较多,但往往会忽略一点 —— 纯水机管路的老化问题!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纯水机,由于管路及一些塑料件的老化,更容易带来漏水风险。这些看似非核心的“小细节”,在纯水机系统里,占比还不少。一旦出现问题,会带来很严重的损失! 例如:   · 房屋损毁:房间墙面、屋顶大面积渗水、发霉,甚至变形脱落。 · 仪器设备故障:仪器设备进水损毁,也可能导致电源短路。 · 影响实验:正在进行的实验可能得不到实验结果,而且短期内可能无法正常开展实验。   现实工作中的很多麻烦,其实就是这种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引起的。所以,实验室纯水机的供应商会建议用户定期给自己使用的纯水机做体检,尤其是查看纯水机内、外的管路和接头等配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塑料材质的管接件逐渐老化,失去原有的韧性,出现裂纹裂缝在所难免,是漏水问题的元凶。   如何避免实验室纯水机漏水现象的发生?   1. 水机定期维护。特别要关注使用超过5年以上的纯水机,其管路、接头应及时更换。 管路、接头老化导致漏水的原因: ① 纯水机进水管与水龙头连接,其内部一直承受水压,时间久了管路容易老化后出现裂痕; ② 放置在实验室的纯水机,环境中挥发的酸碱、氧化试剂也会加速进水管的老化; ③ 阳光照射也是加速水管老化的一个因素。   定期检查纯水机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管接件,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室水灾的发生。   乐枫为自己的水机提供专门的维护套件,需要的话可以随时联系客服人员(纯水热线:400-

阳离子纳米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机理推测及实际应用

阳离子纳米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机理推测及实际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截至目前为止关于纳米脂质体-基因复合物被细胞摄取的机理及复合物在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尚未完全阐明。自1987年应用阳离子纳米脂质体转移基因取得成功以来已经过去了34年,有关于阳离子纳米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还未完全阐明,但其可能的机理是: ​ 其可能的机理是: 首先,阳离子纳米脂质体与带负电的基因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纳米脂质体-基因复合物,此复合物因阳离子纳米脂质体的过剩而带正电;带正电的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由于静电作用吸附于带负电的细胞表面,然后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靶细胞。在细胞内,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基因复合物发生分离,基因进一步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并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产生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阳离子脂质体可用于介导许多组织细胞的基因转移,既可转染体外培养细胞,也可转染体内组织细胞。DC-Chol/DOPE脂质体和DMRIE/DOPE脂质体在美国和英国已用于基因**的临床试验。   目前阳离子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的实际应用课题主要有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肺部和呼吸道疾病、炎症等方面。 1、肿瘤方面的应用 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已用于介导肿瘤的基因**,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肺部和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肺有一个很大的上皮表面,在阳离子纳米脂质体体内基因转移过程中,肺是目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的靶器官。气管内滴注或气雾剂给药可绕过内皮屏障,使基因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直接接触,转移给靶细胞。以肺与呼吸道为目标的基因**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 中文名称:DLin-MC3-DMA | 商品名:DLin-MC3-DMA | 化学名称:4-(N,N-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6Z,9Z,28Z,31Z)-heptatriacont-6,9,28,31-tetraene-19-yl 4-(dimethylamino)butanoate | 分子式:C43H79NO2 | 生产商/manufacturer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AVT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Tech Co,. Ltd. | CAS号:1224606-06-7 | 用途:阳离子脂

在细胞疗法CAR-T靶点同质化激烈竞争中突围的NK细胞免疫疗法

在细胞疗法CAR-T靶点同质化激烈竞争中突围的NK细胞免疫疗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6月22日,NMPA公示,复兴凯特CD19靶点自体CAR-T细胞**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正式获批,这意味着我国迎来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产品。 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有20多家企业布局“重押”CAR-T疗法,包括药明巨诺、科济制药、传奇生物、上海优卡迪生物、恒润达生生物、驯鹿医疗等,已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36个,但CAR-T疗法布局的靶点主要聚焦在CD19、BCMA,CAR-T靶点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如何在细胞疗法CAR-T靶点同质化激烈竞争的格局中突围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CAR-T细胞疗法的“姊妹“—NK细胞免疫疗法。 NK细胞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也不需要抗原致敏,NK细胞还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机体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功能。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可行的**策略,逐渐成为仅次于T细胞疗法的免疫新星。   NK细胞的抗肿瘤途径 NK细胞与T细胞、B细胞不同,NK细胞不需要特异性的抗原致敏刺激就可识别并杀伤靶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1)在肿瘤微环境趋化因子和黏附因子的引导下,NK细胞募集到肿瘤发生的部位,促使肿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程度增加,使得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相应配体,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杀伤介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2)活化的NK细胞可表达死亡诱导配体-Fas配体(FASLG,又称 TNFSF6),可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NK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FcγRIII(CD16)和肿瘤抗原特异性抗体Fc段结合,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 4)NK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IL10、GM-CSF等)和趋化因子(CCL3、CCL4)将其他免疫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诱导其活化,并增殖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图1|NK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