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如何学习从细胞状态判断与避免污染

如何学习从细胞状态判断与避免污染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一、为什么要了解细胞形态 定期检查培养细胞的形态(即形状和外观)对于取得细胞培养实验成功至关重要。每次用眼睛和显微镜检查细胞,除了确认细胞的健康状况,我们还可以及早发现任何污染的迹象,避免污染扩散至实验室其他细胞。   二、细胞形态变化的迹象 细胞核旁颗粒的堆积 细胞质中有空泡 细胞团缩并从平板上脱离 外形变化 三、细胞形态变化原因 培养基改变 细胞污染 细胞老化 有毒物质   四、哺乳动物细胞形态 大多数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四大类。 成纤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是双极或多极的,狭长型,贴壁细胞; 上皮细胞呈多角形,尺寸更为规则,贴附在基质上呈散斑片状生长; 淋巴细胞,呈球形,通常悬浮生长,不贴附在基质表面; 神经元细胞体(贴壁细胞)。 神经元有多种形状和大小,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个基本形态类别。I型具有很长的轴突,可长距离传递信号,II型则没有轴突。典型的神经元会从胞体部发出具有许多分支的细胞伸展结构,因此被称为树突树。神经元可以是单极或假单极细胞,即:树突和轴突发自同一突起,可以是双极细胞,即:轴突和单个树突发自胞体(有核细胞的中心部分)上相对的两端,也可以是多极细胞,即:细胞具有两个以上的树突。   五、细胞污染 1. 细菌污染 常见的细菌污染有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假单胞菌(Pseudomona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等,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较为多见。 图片来源:Bing 细菌污染会导致培养基1~2d出现黄色或白色浑浊、颜色改变以及pH值急剧变化,受污染的贴壁细胞在几天内会逐渐脱壁死亡;有些状况下培养基颜色改变不明显但细胞形态会变异(出现多角,多核);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形颗粒物漂浮,呈细沙状。 主要来源: 操作不当或器材消毒不严;细胞培养试剂污染细

来自富含ACE2细胞制备的膜纳米颗粒阻断SARS-CoV-2的感染途径

来自富含ACE2细胞制备的膜纳米颗粒阻断SARS-CoV-2的感染途径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研究背景: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2019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已感染超8500万人,导致超过180万人死亡,发热、咳嗽、肌痛或疲劳是COVID-19患者的常见症状。一旦病情恶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败血症和急性肾损伤是常见的致命并发症。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持续发展,需要开发针对SARS-CoV-2的**方法。 2021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放射损伤及放射复合伤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团队合作在ACS NANO杂志(IF=15.498)发表了题为“Membrane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ACE2- Rich Cells Block SARS-CoV-2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   王成副教授,王少博,陈银为第一作者,赵景宏教授、王军平教授为通讯作者,开发出了一种由富含ACE2的细胞膜制成的纳米粒子,可以阻止SARS-CoV-2的刺突,从而阻止感染。 该研究发现了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SARS-CoV-2的**方法。病毒致病过程包括细胞联合、膜穿透、内体逃逸、病毒粒子脱壳和基因组复制,致病机理SARS-CoV-2附着在细胞膜上是COVID-19发病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可归因于病毒spike (S)蛋白,该蛋白可被蛋白酶降解为S1和S2亚基。S1负责识别宿主受体,S2介导病毒融合进入细胞质。ACE2是SARS-CoV-2 S1的主要受体,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从富含ACE2的细胞中制备的纳米膜颗粒(NPs)具有有效阻断SARS-CoV-2感染的能力。以高表达ACE2的人胚肾239t细胞膜为材料,采用挤压法制备NPs。这些被称为ACE2- NPs的纳米材料表面含有265.1 ng/mg ACE2,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作为诱捕新冠病毒(S1蛋白)的诱饵,导致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病毒配体的招募减少。除了影响受体的识别,S1移位到细胞质中,通过减少视神经萎缩的表达和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来诱导细胞凋亡,ACE2-NPs也抑制了这一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ACE2-NPs能有效抑制SARS-CoV-2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在体内外阻断病毒感染。本研究确定ACE2-NPs

技术介绍 | 类黄酮广靶代谢组学

技术介绍 | 类黄酮广靶代谢组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类黄酮化合物(Flavonoids)主要指具有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母核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对人类疾病有着重要防治价值,如减少癌症、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抗炎症等等。广谱的药理活性已使类黄酮物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 类黄酮广靶代谢组学数据库   1.技术优势   自建数据库:自建类黄酮标准品数据库,确保定性结果准确可靠。   定性准:基于标准品开发方法,样本中代谢物二级谱与标准品二级谱逐一核对。   高特异性:优化的类黄酮前处理方法;合适的色谱质谱检测条件;每个项目均进行标准品验证。   高灵敏度:AB SCIEX 6500 Qtrap高灵敏度的质谱系统,实现对极低含量的类黄酮准确鉴定。   2.技术路线 3.技术参数 样本要求 植物组织 鲜样 2g,干样 1g,冻干粉:250 mg   储存和运输 液氮或-80℃保存;足量干冰运输,避免反复冻融。   检测平台 AB Sciex QTRAP®6500+   4.应用方向 非生物胁迫:抗氧化;延缓衰老。 生物胁迫:植物抗虫;植物抗病。 疾病防治:抗癌;抗菌消炎;心脑血管疾病。 生长发育:种子萌发;营养色泽。   5.案例分析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两种红豆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变化 研究对象:红豆杉 期刊:Molecules 影响因子:3.267 时间:2019年   研究背景: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防御和抗性反应、改善营养元素的利用与花粉萌发的关系,也显示出广泛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炎和免疫调节的影响,但在红豆杉中作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尚未广泛开展。 结果展示: 两种红豆杉中的总黄酮检测发

拟南芥中生长素代谢如何调控代谢组学的特异性分析

拟南芥中生长素代谢如何调控代谢组学的特异性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生长素作为一个形态发生器,调节植物关键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研究者们认为生长素几乎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有丰富的遗传学证据表明,生长素的合成和降解存在多种途径,而这些代谢途径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清楚地了解在发育过程中特定代谢途径的相对重要性,吲哚-3-乙酸水平是如何通过多重降解和可逆或不可逆共轭途径调控的,我们知道的也很少。能够精确定量各代谢途径上关键物质对于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着关键作用。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The Plant Journal(IF= 6.141)上的关于生长素的文章:Tissue-specific profiling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uxin metabolome。 生长素通常是在细胞质中合成,而且是经由色氨酸代谢产生,公认的拟南芥中生长素合成和降解通路如下图1: 图1 公认的拟南芥中生长素合成和降解通路 吲哚-3-乙酸代谢物的化学差异性过大,一些方法只能测定很少的代谢产物,作者采用SPE一步纯化方法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液相色谱-多反应监测-质谱(LC-MRM-MS)相结合,能够精确测量21种化合物。 1.方法开发过程   1. 实验部分 稳定性 作者测试了吲哚-3-乙酸代谢产物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最终得出大部分IAA代谢物或者结合物在比较宽的PH范围条件下都比较稳定,吲哚-3-丙酮酸、吲哚乙醛肟极不稳定,同时作者还测试了不同的浓缩方法:真空浓缩、氮气吹干,最后得出在真空条件下色氨酸和吲哚-3-乙醛会降低10%-30%。各物质稳定性结果如下图2: 图2 各物质稳定性结果   衍生   对于容易降解的两个物质吲哚-3-乙醛、吲哚-3-丙酮酸,作者采用了衍生的方法,使用衍生试剂巯基乙胺,此衍生剂的衍生产物对比其他衍生产物灵敏度更高;作者在一半的提取液中加入3ml,0.25M的巯基乙胺(PH=8),常温反应1h,然后过SPE柱,纯化。反应原理及子离子图如下图3: 图3 吲哚-3-乙醛、吲哚-3-丙酮酸衍生原理   提取试剂 作者测试了四种不同的提取液:80%甲醇溶液

多组学揭示了雌雄异株植物——康定柳的性别二态性和生殖投资成本

多组学揭示了雌雄异株植物——康定柳的性别二态性和生殖投资成本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发表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    发表时间:2021.6 影响因子:5.404/农林科学一区 合作客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百趣生物提供服务:GC-MS非靶标代谢组学(可点击了解产品详情)   1.研究背景   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 Schneid.)作为高山生态系统保护的先锋树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占被子植物的约6%左右,雌雄个体间通常存在性别二态性,其中包括了成熟个体在开花期的生殖投资成本差异和花器官的表型差异。然而,在授粉前的开花阶段,雌雄个体的生殖投资成本差异如何并不清楚。   近日,百趣生物协助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胜教授团队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Sex-biased genes and metabolites explain morphologically sexual dimorphism and reproductive cost in Salix paraplesia catkins的关于多组学揭示了雌雄异株植物——康定柳的性别二态性和生殖投资成本的论文。   2.实验分组   花期早期:5株雄性花朵和5株雌性花朵(2018.3.9) 花期盛花期:5株雄性花朵和5株雌性花朵(2018.3.29) 花期晚期:5株雄性花朵和5株雌性花朵(2018.4.18)   3.实验方法   本研究利用表型和营养分析、代谢组学(n=5、GC-TOF-MS)和转录组学(n=3)等分析手段,于授粉前开花三个阶段(早期、盛花期和晚期),对康定柳雌雄花序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4.实验结果   1. 柳树雄花雌花的形态和营养水平的二态性   与雌花相比,柳树雄花在三个花期均有较长的柔荑花序和较大的投影面积(图1和图2a, b)。此外,我们还发现三个花期的柔荑干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图2c)。有趣的是,随着花的发育,生物量积累存在性别差异。与雌花不同,雄花的生物量在花期和花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雄花的繁殖投资可能是为了消耗能量而不是积累生物量。通过对养分浓度和花生物量的综合分析表明,授粉前,雄株可能比雌株向花中投入更多的

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岩画数字化及文博保护与鉴定

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岩画数字化及文博保护与鉴定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岩画、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人类祖先利用不同的颜料在岩穴、石崖壁面上描绘记录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不仅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同时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是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岩画、壁画大多存在于天然洞穴或岩石上,任何外界条件均有可能导致其消失或恶化,如地质地貌变化引起的滑坡坍塌、水蚀风化、细菌真菌等生物危害。因此,岩画、壁画的保护、复刻及数字化等环节都至关重要。西班牙的研究学者们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埃尔卡斯蒂略洞穴中的壁画进行了研究,该洞穴壁画中包含大量的动物形象,如野牛、山羊、鹿、马等,于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         经过数字化光谱识别与分析,有一个体型巨大、面向右侧的动物图案,头部、背部清晰可见;在它的右下方有一些向左排列的四足动物的黑色腿;在更右侧稍低的位置,还有一个驯鹿图形的前半部分,胡须和角明显可见;在其内部还有其他一些动物形状可见(参见上图)。      光谱成像技术可以高效、无损、准确、非接触、高通量地记录和研究分析岩画、壁画、雕塑等的表面信息,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数字化。对于露地如岩画、石碑、雕塑等文化遗产,表层生物侵蚀如藻类、地衣侵蚀危害评估和防治,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对此可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等技术进行研究监测分析。       易科泰光谱成像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中心(西安)提供岩画、壁画、石碑等文博保护研究和检测鉴定等SpectrAPP光谱成像创新技术方案,光谱成像实验室可提供技术服务和实验合作。

离子通道的分类、筛选方法、检测和服务

离子通道的分类、筛选方法、检测和服务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您说“万事皆可卷”,小编说“万事皆可筛”。您说新药开发像大海捞针?那是因为还不会“筛”啊!MCE 提供“开挂”服务,专治“不会筛”     在郑重介绍离子通道之前,小编要大声说出我们目的:助力中国科研!     好嘛,实际行动不就又来了:上线离子通道筛选平台,提供形式多样的高表达细胞系的离子通道检测及新药临床前离子通道作用评价服务。     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是一类跨膜的大分子孔道蛋白,可允许特定类型离子在电化学梯度驱动下穿过细胞膜,从而完成信号传导、细胞兴奋性调节等生理功能,已成为当前药物研发中仅次于蛋白激酶、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s) 的第三大类药物靶点。此外,离子通道在评估药物安全性方面也至关重要。例如,hERG (Kv11.1) 编码的钾通道介导一种延迟整流钾电流 (IKr),IKr 抑制是药物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重要机制。          图 1. 离子通道     hERG Channel Block → Action Potential →     Prolonged QT Interval → Torsades de Pointes     MCE 综合虚拟筛选与实验筛选,更有 600 万+现货化合物,致力于为药物高通量筛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新药发现。全新上线的离子通道筛选平台,同时具有手动膜片钳系统、高通量自动化膜片钳系统、基于荧光的高通量离子通道检测系统,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高表达细胞系的离子通道检测及新药临床前离子通道作用评价服务 推荐阅读: 氟芬那酸 Flufenamic acid     离子通道分类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称为门控 (Gating)。根据其激活机制,离子通道可分为配体门控 (Ligand-gated)、机械门控 (Mechanically-gated) 和电压门控 (Voltage-gated) 等。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因与配体结合而开启,以受体名称命名。机械门控通道是一类感受细胞膜表面应力变化,实现胞外机械信号向胞内转导的通道。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因膜电位变化而开启或关闭,以最容易通过的离子命名,如钾通道、钠通道、钙通道、氯通

m6A在农业生物研究方面的应用汇总

m6A在农业生物研究方面的应用汇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目前m6A修饰的文献已达3000+篇,并且每年呈指数上涨,证明目前m6A修饰研究火热程度。其中大部分研究是在人和大鼠小鼠中,其他动物中发表出来的文献还较少,留有非常广泛的研究空间。Pubmed上文献搜索结果显示,目前m6A农口文章中,非洲爪蟾文章4篇,鸡13篇,牛5篇,猪31篇,其中,云序生物提供测序服务助力发表的文章物种涵盖了非洲爪蟾、鸡、牛。我们为大家汇总了5篇云序客户发表的农口文章,均是仅通过测序数据分析,发表了m6A修饰谱学文章。其中的文章3和4,一次m6A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发表了lncRNA和circRNA两篇文章,真正体现了一次测序数据,多个研究成果,也为如何在3-6个月内短、平、快发表5分左右文章提供借鉴。   文章1:非洲爪蟾睾丸组织m6A修饰谱 发表期刊:Chemosphere 影响因子:5.778 发表时间:2020.4 客户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文章链接:Distinct m6A methylome profiles in poly(A) RNA from Xenopus laevis testis and that treated with atrazine 本研究通过云序生物提供的m6A-MeRIP-seq服务,检测了阿特拉津(AZ)处理和未处理的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X. laevis)睾丸组织(3v3)的m6A转录组谱。结果表明,m6A是X. laevis中一个高度保守的mRNA修饰。与哺乳动物不同,X. laevisis中的m6A富集于结束密码子和开始密码子附近,如植物中报道的那样。通过m6A测序,研究了AZ暴露下 X. laevis睾丸中m6A的差异表达,并与对照组的X. laevi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Z导致1380个m6A修饰位点表达谱的改变(696个上调,684个下调)。KEGG通路分析表明,“nod样受体”、“紧密连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粘附连接”、“甘油磷脂代谢”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信号通路可能与受AZ影响的X. laevis睾丸发育异常有关。分析结果显示,m6A修饰与mRNA丰度呈正相关,提示m6A在两栖基因表达中起调控作用。本文报道了两栖动物X. laevis的转录组图谱,为揭示可能影响/控制两栖动物睾丸发育的m6A功能提供了基础。 ​  

实操技巧|光纤记录实验数据处理操作方法

实操技巧|光纤记录实验数据处理操作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你在进行光纤记录实验时,是否有如下烦脑: ◆ 记录好的数据看着很杂乱,不知如何整理? ◆ 数据处理包含哪些步骤? ◆ 如何确定数据分析的baseline ◆ ΔF/F指的是什么? ◆ 信号出现了“漂白效应”怎么办? 无需困惑,对以上问题,我们最近总结了一份实操步骤,这份操作指南可帮你迅速上手数据处理   常见光纤记录数据处理过程 让我们来看一张原始数据案例图,下图显示数据整体波动过于密集,其中410nm对照通道数据不够稳定;对应事件标记(线条标记处)的peak也不是很突出,针对这种数据情况,我们立刻开始数据处理吧。   (▲本文实操分析案例图) (*以下分析过程以瑞沃德双色多通道光纤记录系统操作界面为主要示例) 01.第 一步 我们将数据根据需要分析的时间段进行裁剪,此步骤也可跳过。   02.第二步 数据预处理。常见数据预处理过程包含平滑处理,基线矫正,运动矫正。平滑处理可以将数据中的过多杂信号去除,最大限度的突出目标peak。如下图所示,原始数据经平滑处理后目标peak更加突出,更容易观察分析。   基线矫正多数针对的是荧光信号因长时间记录导致漂白信号逐步下降,或者光纤的自发荧光在长期记录下逐步被漂白基线逐步下降等情况。此情形的数据因为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后续数据作图分析,所以需要进行基线矫正。如下图所示,基线矫正可以直接将下降趋势的数据通过算法拟合后恢复成平整状态。   运动矫正用于采用410nm对照通道的数据,410nm数据可以用于反应背景噪音信号,运动矫正即将410nm数据与470nm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算法从470数据中去除410nm数据的波动,得到真实的荧光数据。当不选择运动矫正功能或者实验未记录410nm的数据,可以选择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信号作为对照进行算法处理。   03.第三步 数据预处理后即可得到整体数据的ΔF/F或者Z-score,用于反应数据的波动幅度。二者采用了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呈现结果略有不同。   ΔF/F=(F-F1)/F0: (1)当数据进行基线

全能女神-MSC

全能女神-MSC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干细胞,一种多元多功能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的潜能(下图1);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到处都充满干细胞的影子噢! 觉得惊讶吗? 那么到底是哪种干细胞这么厉害呢?就让BI-MSC课堂好好来介绍一下,细胞界颜值最能打的女主角: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 图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的潜能。(EUROSTEMCELL WEBSITE) 一、发现历程 最早 由德国科学家Friedenstein在骨髓中发现。 1991年 美国科学家Caplan将其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 1999年 科学家Pittenger首次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能分化为脂肪、成骨、软骨等细胞)。 2002年 发现她有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 由于MSC实在是太红了,国际细胞**协会(ISCT)特别在2006年统一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所有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辨识金标准): (1) 有贴壁性,能附着于塑胶培养容器。 (2) 细胞表面表达特定抗原:CD105、CD73、CD90等。 (3)具有体外培养分化能力,可分化为成为硬骨、软骨与脂肪细胞(下图2)。​ ▲ 图2:间充质干细胞除了能分化成硬骨、脂肪与软骨细胞,还能分化成其它不同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CHAN, IMPROVED EXPANSION OF MSC WITHOUT LOSS OF DIFFERENTIATIONPOTENTIAL, www.RnDSystems.com) 二、为什么间充质干细胞这么火? 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的一员(下图3),有分化成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能力;而多变的她,同时也属于“成体干细胞”,一类广泛存在骨髓、脐带、脂肪等部位的干细胞,所以较其他类干细胞容易取得;因为她的多变潜能及容易取得,让“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生物学研究舞台上越来越被注意。 一个学生有能力做3种以上的课题, 又总是随传随到。 你说, 老师会不会爱她? ▲图3:干细胞分化潜能分类 现今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应用在多种临床应用上,可简单分成四大类: 组织损伤修复 协调并唤醒各组织的前驱细胞(Progenitor Cells)去修复受伤组织的能力,

STELLARIS白激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优势

STELLARIS白激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优势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STELLARIS新一代白激光 STELLARIS新一代白激光(WLL,White Light Laser)与Leica Power HyD系列检测器结合,使您可自由选择所有光谱,并准确组合适当的探针来解答您的实验问题。   白激光与声光分束器(AOBS)的结合,可最多同时使用8条独立的激发谱线。您可以调整每条激发线和检测范围,使其与样本中染料的激发谱精准匹配;可选择440nm到790nm之间的任何一个波长,匹配激发样本中的每一个荧光团,这意味着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激发效率、减少交叉激发和样本损伤,并在实验中加入新型染料。   什么是白激光? 超连续白激光可将单色激光转变为连续波长的激光,后者跨越了可见光光谱中的很大一部分。从这个“激光彩虹”中,您几乎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波长和光强度来激发样本。   传统激光器通常是单色的,或者一次仅发射几条离散的激光线,而白激光与此不同,白激光与AOBS结合能够同时提供多条激发线(最多8条)。我们的高效脉冲白激光、AOBS和光谱探测系统三者的独特组合,是让您能够完全自由地选择波长所必不可少的架构。徕卡显微系统将这些技术与业界领先的探测技术相结合的强大实力树立起共聚焦成像的新标准。  选择一种颜色,任何一种颜色! 使用白激光可极大地扩展您的多色共聚焦成像能力。研究人员几乎可以使用可见光范围内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颜色激发样本。STELLARIS 5和STELLARIS 8上具备的最新白激光配置能够将可使用的荧光团的范围扩展到近红外一区(NIR),为您提供更全面的光谱宽度。   STELLARIS 8还可将此范围扩展到蓝色光谱,提供从440nm到790nm的范围。研究人员可以在STELLARIS 5和STELLARIS 8相应激发范围内的任何一点上选择确定的激发波长。这种革命性的成果让您对荧光团的选择摆脱传统固定谱线激光共聚焦系统的限制,让STELLARIS精准适配您的样本。 COS7有丝分裂细胞。染色质(青色,mCherry),有丝分裂纺锤体(黄色,EGFP),高尔基体(红色,Atto647N),线粒体(绿色,AF532),肌动蛋白丝(紫色,SiR700

细胞培养之秘密花园篇

细胞培养之秘密花园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众所周知,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组合就是基础培养基+血清了。随着科研的深入,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应运而生,它添加了血清的主要成分:粘附因子、生长因子、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能减少血清带来的不利因素,使细胞培养的条件更稳定。然而在细胞培养中,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的细胞培养辅助试剂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带您来探索一下细胞培养的秘密花园——细胞培养辅助试剂。 秘密花园之胰酶篇 使用胰酶,你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 胰酶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胰酶是一种蛋白酶,酶切位点是肽链的Lys或Arg两个残基的羧基端肽链,通过在特定位置上降解蛋白,使细胞膜上和培养皿结合处蛋白降解,从而使两者分离。这时细胞在自身内部细胞骨架的张力以及培养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成为球形。 ❤ 使用胰酶时需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在使用胰酶(Trypsins)细胞消化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消化液被细菌污染。胰酶细胞消化液消化细胞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细胞铺板后生长状况会较差,做流式时的CD Marker也可能会下降。胰酶进行分装时尽量分装成多瓶,并遵守3次左右用完和只装2/3体积的原则。因为冷冻保存时液体体积会膨胀,多次使用同一瓶胰酶反复冻融会降低消化效果并可能造成污染。胰酶适用于消化细胞间质较少的软组织和传代细胞,如胚胎、上皮、肝、肾等组织,但对于纤维性组织和较硬的癌组织效果较差。胰酶消化效果主要与pH值、温度、胰酶浓度、组织块大小和硬度有关。 注意:不是细胞全部成间隔分布很离散的单个圆形才表示消化好了。 一般肉眼观察贴壁细胞层,只要能移动了,多半呈沙状移动就可以了,这时就应该停止消化。 ❤ 如何选择正确的细胞消化试剂? BI提供动物来源的传统胰酶及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胰蛋白酶。 动物胰酶普遍用于血清培养,不同的细胞加入胰酶的成分和浓度不一样。贴壁不牢和半贴壁细胞尽量使用浓度0.05%不含EDTA的胰酶且不需要放在培养箱孵育,这样易于控制,对细胞的伤害也降到最低。对于难消化的细胞就需

积木式显微镜结构设计的是与非

积木式显微镜结构设计的是与非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对现代显微镜而言,基本功能可以拆解成三块:光学成像、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与分享。 所谓光学成像,即尽量还原镜下样品的形态,色彩等信息;图像采集即将镜下观察结果转换为照片或视频;图像处理与分享,即对样品进行标注,测量并分享。 现代显微镜生产商根据以上三功能,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 各厂商针对三功能进行再次拆解,开发部件:   根据观察样本和应用方向的不同,各厂商开发了针对性的部件来满足用户要求,不同样本需要各个部件完美配合才能得到好的成像效果,以常见的免疫荧光观察为例,一套专业免疫荧光显微镜的构成,为荧光光源+萤石物镜+荧光激发块+高速高灵敏相机+荧光分析处理工作站,部件种类繁多,配置复杂,如果用户对显微镜不够了解,很容易配错。 当前显微镜观察方式基本分为7种,各厂商针对性开发了不同部件,并且不约而同采用了模块化,积木式设计。 模块化设计顾名思义,用户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部件,来得到不同的功能,积木式设计则是为模块化设计提供一个基本光学显微底座,通过外接方式来实现功能扩展。     如上图,积木式显微镜结构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用一个基本框架,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积木式设计也有如下几个问题: 1. 系统复杂,不易学习掌握 。 2. 外置部件设计使系统庞大,接线多,占地空间大 。 3.  搬运困难,需要专业人员拆卸装箱后才能搬运,搬运后还需要专业人员再次安装调试。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照相工具的演化如图:我们常用的照相工具,这些年来经历了三步演化,专业单反-微单-智能手机。 对显微镜的未来而言,积木式设计肯定不会消亡,它服务于专精市场,同时集成式设计会是显微镜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集成式设计,突出常用功能,简化机械与人机界面,实时数据分享,让显微镜变得易学好用,无缝实时传输图像。 一体化极简设计: 高清成像: 实时图像分享: 我们相信,集成化,极简化,网络化是显微

MSC细胞培养流程与操作步骤详解

MSC细胞培养流程与操作步骤详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MSC培养方法 前段时间我们了解了全能“女神”MSC,那么今天我们将了解,如何进行培养,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接下来跟随我们一起做实验吧~ 实验目的 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实验材料 新生儿脐带 实验主要仪器 医用手术器械,生物安全柜,CO2培养箱,6孔培养板,T25培养瓶 实验试剂 表.  MSC NutriStem®XF Medium 用途 品牌 货号 名称 规格 保存条件 MSC培养基 BI 05-200-1A MSC  NutriStem® XF Basal Medium MSC无血清基础培养基 500ml 4℃ BI 05-201-1U MSC  NutriStem® XF Supplement MSC无血清添加剂 3ml -20℃ 细胞贴壁 BI 05-752-1H MSC  Attachment solution (100X) MSC贴壁试剂 1 ml 4℃ BI 05-760-1-15 NutriCoat™  Attachment solution (500X)  NutriCoat™贴壁试剂 1.5 ml RT BI PLTGOLD010R PLTGold®  Human Platelet Lysate 血小板裂解物** 10ml -20℃ **已知血小板裂解物含有大量的外泌体,用户可依照实验目的选用合适的贴壁试剂。 细胞传代 BI 03-079-1A Recombinant  Trypsin-EDTA Solution 重组胰酶-EDTA 500ml RT BI 03-048-1C 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 (50X) 大豆胰酶抑制剂 20 ml -20℃ BI 02-023-1A

点突变疾病研究的基本套路

点突变疾病研究的基本套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因**在**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基因组学或蛋白组学的方式找到致病基因,再结合细胞水平或动物水平验证,用这种模式产出的高质量文章层出不穷。今天,小赛就借一篇文献和大家聊聊点突变疾病研究的基本套路。 文章梗概 法洛四联症(TOF)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通常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直系亲属和后代的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说明了遗传因素的贡献。然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遗传因素仍然难以捉摸。 人们之前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的失调与法洛四联症的发病机制有关,并发现一些患者编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基因(KDR)存在罕见变异。不过,他们并不清楚KDR变异在法洛四联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Genetics in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KDR基因变异在法洛四联症发病中的作用。他们发现,罕见的KDR变异,特别是蛋白截短变异,与法洛四联症密切相关。未来在临床诊断中可以考虑对法洛四联症患者进行KDR筛查。   获得候选突变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对一个摩洛哥血统的家族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该家族有两个孩子患有严重的法洛四联症(图1)。测序结果显示两名患者携带85个非同义或剪接位点变异,而且没有一个是纯和的。由于该家族疑似隐性遗传,研究人员优先考虑双等位基因变异。两个基因包含多个罕见的变异。在对亲本中的变异进行测试后,仅剩下一组经 Sanger 测序验证的 KDR 复合杂合变异:KDR-p.(Gly345Trp)和KDR-p.(Gly537Arg)。另一个未患病的姐妹没有携带任何KDR变异。   图1. 家族谱系。两个受影响的孩子用黑色符号标记,未受影响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用白色符号标记。 KDR基因编码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此次发现的这两个变异位于VEGFR2的胞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4和5中,并且受影响的残基在进化上是保守的。此外,他们还在其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