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在抗体领域的解决方案——人/鼠PD-1交叉反应抗体的发现和结合机制的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实施效果 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预测了人/鼠PD-1交叉反应抗体的结合模式,并辅助以实验验证,从而精细解释了具有人/鼠交叉反应抗体的交叉反应性机制,为后续PD-1抗体研发做出指导。 方案详情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受体分子,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在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PD-1抗体是当前备受瞩目,广为关注的一类肿瘤疗法。考虑到PD-1抗体在**各种癌症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文章作者希望开发同人/鼠PD-1有交叉反应的抗体以加速PD-1抗体的临床前研究。目前批准用于临床或正在研发中的PD-1抗体都只靶向人hPD-1,而并不显示与鼠mPD-1有交叉反应。因此,本文开发并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人/鼠PD-1交叉反应的功能性抗体,并将该抗体的表位与仅同hPD-1结合的抗体表位进行了比较。 文章作者首先用hPD-1和mPD-1免疫大鼠,通过筛选大量的大鼠杂交瘤克隆发现了既能靶向hPD-1又能靶向mPD-1的抗体R9和只靶向hPD-1的抗体R11。为了快速识别两个抗体的表位,本研究采用了丙氨酸扫描,并基于ELISA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同时结合分子模拟的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DS)中MODELER程序构建出了R11和R9抗体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DS_ZDOCK/RDOCK蛋白-蛋白对接/优化程序,将这两个抗体与hPD-1进行了对接,预测了两种抗体不同的结合模式,研究了他们的结合表位,从而精细解释了具有人/鼠交叉反应抗体的交叉反应性机制。
-
DS在药物设计领域的解决方案——基于阻碍FL-FLT3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筛选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实施效果 来源:计算模拟平台 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和Pipeline Pilot软件虚拟筛选出针对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LT3)的抑制剂小分子,该小分子结构新颖,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IC50为18 μM。 方案详情 外周神经性疼痛(PNP)是一种比较难**的慢性疾病。背脊髓相关背根神经节中存在的体感神经元致敏性是一个关键的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造血细胞在神经损伤位置可产生细胞因子FL,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LT3)的配体。通过坐骨神经内注射FL激活FLT3,产生疼痛的超敏感性,进而激活了外周神经性疼痛相关的基因表达,产生短期或长期的敏感神经元的敏感性。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基于不同的老鼠模型发现背神经节中的FLT3对于外周神经性疼痛的产生和持续起关键作用。同时发现阻碍FL-FLT3之间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可以减缓外周神经性疼痛,该方法有望成为**外周神经性疼痛的一种新疗法。 为了寻求该类抑制剂,文章作者对商业可获得的类药化合物库共290万个化合物,使用Pipeline Pilot按照氢键受体大于等于1,氢键供体大于等于4,可旋转键数目小于等于10,芳香环数目大于等于1,极性表面积小于等于90Å,预测的水溶性大于等于50μM等规则进行了第一轮筛选,并通过结构预处理,得到343,847个具有三维结构的异构体构象。然后使用Discovery Studio中的Receptor-Ligand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工具产生基于FL-FLT3晶体复合物结构的药效团模型,并利用DS_Screen Library模块对之前343,847个化合物进行了第二轮筛选。以Fitvalue值在3以上为标准,得到285个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最后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互作用观察,得到28个化合物,经购买和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BDT001是一种全新的FLT3抑制剂,其IC50为18 μM。
-
用脂肪细胞培养骨头并成功植入人体的可行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以色列Bonus 生物集团公司在临床试验中,将实验室培育的半流质植骨成功注入到11个人的颌骨去修复骨质流失。公司CEO Dr.Shai Meretzki称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在实验室培育的植骨去成功修复受损的骨组织。全球干细胞再生**又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视频▼) 植骨的材料是利用病人自己的脂肪细胞培育的, 它被注入进和填满有问题骨骼内的空洞,再经过几个月时间变硬,与现有骨骼结合在一起。 将来,我们再也不需要使用异物的骨骼代替物,可直接培植自体骨头,完全不用担心排斥问题;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抽取骨髓的痛苦过程了。除了经临床试验已经成功**的骨质酥松、骨质流失以外,Bonus生物集团将更进一步发展骨骼断裂回生,还有培养自体骨骼的增高疗程。 该实验中,干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正是以色列Biological Industries生产的NutriStem® MSC 无血清培养基。 Shai Meretzki & Biological Industries Shai Meretzki博士是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公司以色列Biological Industries(BI)的董事长。 逍鹏生物作为BI的中国市场部,曾经多次邀请Dr. Shai Meretzki来中国参加学术研讨。2013年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Shai Meretzki应邀作为参会嘉宾做主题为“三维骨骼移植技术”的精彩报告,深受好评。 BI MSC无血清培养基 NutriStem® MSC XF Medium是无血清、无异源动物组分,促进多种来源的MSC长期生长的培养基,如骨髓、脂肪组织和脐带,同时还能保持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 规格最高:无血清、无源动物成分,全合成培养基,无批次差。 效果更好:比常规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有更好培养效果,细胞增殖快、形态好,背景分化率低,促进hMSC的长期生长,同时还能保持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 质量有保障:生产环境完全符合cGMP要求, 拥有CE认证。 使用方便:不需额外添加谷氨酰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概率。 依据美国原料药的要求, 以色列BI的MSC无血清培养基已通过了FDA药物评价及研究中心 (Cente
-
PRI-8800:开启SOM分解对温度响应的新培养和测定模式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土壤有机质(SOM)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仅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不仅是生态学和土壤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对Q10的影响因素或机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有不少相关的综述或展望;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培养与测定模式的探讨却非常少。 技术难点 传统上,科研人员广泛采用了恒温培养+间断测定模式(CDM模式);即通过设置3~6个恒定温度对土壤进行培养(如5、10、15、20、25℃等),然后在天、周、月间隔,测定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Rs);在测试方法上,大多采用碱液吸收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然后再利用所测定的Rs和对应温度计算Q10。后来,也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土壤培养改良为连续变温的模式,即连续变温培养+间段测试模式(VDM模式)。这两种经典模式极大地推动了SOM分解对温度响应的研究,但却无法从理论、算法、操作上克服其固有的问题。 为了克服CDM和VDM模式的弊端,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念鹏研究团队合作研发了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培养温室气体(同位素)分析系统,并发展了Q10研究的连续变温培养+连续自动测试的新模式(如图所示)。 SOM分解对温度变化响应的连续变温培养+连续测定模式(VCM模式) VCM模式充分利用连续变温培养+连续–高频土壤微生物呼吸测定装置联用的优势,实现了对土壤样品连续变温培养,基本克服了CDM模式中土壤微生物对特定培养温度的适应性和底物消耗不均的重要缺陷。VCM模式通过开发连续–高频土壤微生物呼吸测定系统,可结合培养过程的温度特征,在升/降温过程中对每个样品进行连续的、高频度的测试。通过测定更多温度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从而提高Q10的拟合精度。同时,在新设备支持下,VCM模式的培养与测试过程非常简单快捷,有利于开展大量样品
-
DS解决方案——抗体人源化设计/基于胰岛素肽的设计和筛选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DS 在抗体领域的解决方案——抗体人源化设计 实施效果 来源:计算模拟平台 通过Discovery Studio中的Antibody Modelling, Predict Humanizing Mutations模块对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DS中的Predict Humanizing Mutations模块会寻找人的Germline序列,对比各位点氨基酸在人源中出现的频率给出相应的突变位点信息,结合抗体结构选择相应氨基酸进行设计改造。 方案详情 抗体人源化主要指异源单克隆抗体以基因克隆及DNA重组技术改造,重新表达的抗体,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取代,基本保留亲本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降低了其免疫源性,有利应用于人体。Discovery Studio中专门的抗体人源化模块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异源抗体人源化的设计。本项目即通过DS中的Antibody Modelling, Predict Humanizing Mutations模块对一条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设计,共设计出9条人源化抗体,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通过DS设计出的9条人源化抗体中有6条亲和力与亲本鼠源单克隆抗体亲和力保持一致,证明了通过DS进行抗体人源化的准确性。 DS 在多肽药物领域的解决方案 基于胰岛素肽的设计和筛选 实施效果 来源:计算模拟平台 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设计指导了变构肽配体(Altered peptide ligands,APLs)用于**I型糖尿病。 方案详情 I型糖尿病在人类和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中均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其主要由于CD8+ T细胞介导的β细胞损伤,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变构肽配体(Altered peptide ligands,APLs)可以有效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失效,凋亡或转移。因此开发有效的APLs用于I型糖尿病的**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变构肽配体进行了设计和优化。 文章作者基于已知的变构肽配体与受体的复合物结构,首先通过Discovery Studio突变了复合物结构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确定了变构肽的关键改造
-
转录组的重编写:RNA编辑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前 言 基因的功能探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近几年以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让直接在高等生物体内进行基因的功能研究成为可能。但除了DNA之外, DNA的转录产物--RNA在生命活动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与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RNA进行功能研究和错误RNA的纠正,成为了科学界的新一大热点。特别是前2个月,北京大学和MIT分别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与Science上发文,提出了名为“LEAPER”的A-to-I RNA编辑工具[1]和名为“RESCUE”的C-to-U RNA编辑器[2],被Nature Reviews Genetics和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两篇杂志分别点评是“拓宽了RNA单碱基编辑器的选择”[3]和“拓展了RNA编辑的工具箱”[4],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进一步打开了我们深入认识RNA的大门。 那么,RNA编辑是什么?我们又是怎样实现对RNA进行编辑的呢?接下来这几期的公众号文章,小编就带着大家走入RNA编辑这个新的热点领域,看一看在转录组的水平,神奇的编辑工具是怎么大展身手的。首先,让我们从RNA编辑的原理开始讲起。 01、翻译前RNA水平调控 相信大家对中心法则都不陌生吧。而在中心法则连接的三大生物大分子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便是RNA了。在翻译前,RNA水平的调控是自然状态下生命活动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活细胞而言都极为重要。经典的RNA水平调控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剪接(Splicing) 剪接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类RNA水平调控。通过剪接,pre-mRNA中的内含子序列被剪掉,而外显子被拼接起来。剪接是可变的,是调节基因表达和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由于可以通过可变剪接产生不同类型的转录本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蛋白,此方式是导致真核生物基因和蛋白质数量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对多种生命活动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 图1. RNA的可变剪接示意图 (注上图从左到右:方式1:正常的剪接;方式2:外显子跳跃,剪接掉了中间的一个外显子;方式3:外显子扩展,是内含子剪接不完
-
小鼠抑制素A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小鼠抑制素A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 样品收集: 1. 血清:全血样品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收集 血液的试管应为一次性的无热原,无内毒素试管。 2. 血浆:抗凝剂推荐使用EDTA-Na2,样品采集后30分钟内于1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避免使用溶血,高血脂样品。 3. 组织匀浆:用预冷的PBS (0.01M, pH=7.4)冲洗组织,去除残留血液(匀浆中裂解的红细胞会影响测量结果),称重后将组织剪碎。将剪碎的组织与对应体积的PBS(一般按1:9的重量体积比,比如1g的组织样品对应9mL的PBS,具体体积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调整,并做好记录。推荐在PBS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加入玻璃匀浆器中,于冰上充分研磨。为了进一步裂解组织细胞,可以对匀浆液进行超声破碎,或反复冻融。最后将匀浆液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4. 细胞培养上清:取细胞培养上清于1000×g离心20分钟,除去杂质及细胞碎片。取上清检测。 5. 其它生物样品: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 6. 样品应清澈透明,悬浮物应离心去除。 7. 样品收集后若在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保存于4℃,若不能及时检测,请按一次使用量分装,冻存于-20℃(1个月内检测),或-80℃(6个月内检测),避免反复冻融。 8. 如果您的样品中检测物浓度高于标准品值,请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倍数稀释(建议先做预实验,以确定稀释倍数)。
-
大鼠白介素32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大鼠白介素32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 爱上秋天,却不能拥有她到永远,总是飘然而至,又每每不辞而别。总是因她的来而欢欣鼓舞,也总是因了她的离去万般寂寥。接下来介绍 大鼠白介素32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
间充质干细胞的神奇再生功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激萌逗趣的《银河护卫队2》燃爆了整个宇宙 Baby 格鲁特简直萌化了怪阿姨们的少女心啊 格鲁特一出场 仿佛周围都冒着粉色泡泡 怪阿姨说:银河拿走,格鲁特留下! 格鲁特可以控制树木, 并融合树木治愈自己的伤口, 实现自身组织的修复 于是乎网友们脑洞大开地谈论 “如何科学培养一只战斗力爆表的树精宝宝?” 是应该通过干细胞培养吗? 这样 。 。 。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能够自我修复的格鲁特 但有神奇的间充质干细胞 实现身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 如 脱落的牙齿再生 脂肪可以培养骨头 修复肌肉损伤 **肝硬化 间充质干细胞(MSC, mesenchymal stem cell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Biological Industries NutriStem® MSC 家族 Biological Industries(BI)是国际知名的以色列生物科技公司,一直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NutriStem® MSC系列拥有最多的明星产品(无血清培养基、消化试剂、冻存液、分化试剂等),且均无动物源成分,可用于临床。 BI MSC无血清培养基应用重大成果,可点击此文 (BI MSC无血清培养基应用新成果!以色列用脂肪细胞培养骨头并成功植入人体 ) MSC增殖—NutriStem®MSC无血清培养基 无血清、无动物源成分,无批间差。 DMF No:29469, 在国外可以用到临床 培养效果极佳,细胞增殖快、形态好,背景分化率低,促进hMSC的长期生长,同时还能保持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 MSC消化—Recombinant Trypsin EDTA Solution 传统胰酶的完美替代者 无动物源成分,无PMSF、EDTA等任何蛋白酶抑制剂,比传统胰酶使用方便,大大提高细胞培养效果。 MSC冻存—MSC Freezing Medium 即用型,用MSC冻存液冻存融解后,细胞表现出极佳的复苏率、生长活性。 MSC分化—MSCgoTM XF Differentiation Kits 促进多种来源hMSC
-
浮游菌采样数据完整的重要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数据完整性问题一直是药企各种检查中的焦点,常见于QC实验室,但在研发、生产、市场甚至药事管理部门也同样存在,怎样保证数据完整性是药企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今年5月份ISPE发布了一份新的《生产记录的数据可靠性指南》,其中给出了关于生产系统数据完整性的快速解决方案,指导用户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系统数据完整性,以帮助评估各种数据可靠性改进措施的优先度。 该指南提出的使用现有技术,寻求快速解决数据完整性影响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 实验人员登录 ▼ 限制访问已验证的设置或CPPs ▼ 确保权限分离 ▼ 禁止共用和通用账户 ▼ 限制更改时间的能力 ▼ 安全的电脑桌面(锁定用户操作界面,以防止进入后台数据文件夹(让用户在desktop桌面操作,不能点开C盘,d盘文件夹)) ▼ 禁止人为誊抄GMP记录 ▼ 在系统报告功能中,启用并验证其数据校对功能 ▼ 确保备份频率适宜和成功备份的测试 ▼ 审核关键电子数据(如测试、运行、程序、失败、成功、废弃) 从这份解决方案中,我们不禁联想到空气微生物监测该怎样实现数据完整性。 我们生产、制造、销售的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否能做到数据完整性,可不可以也遵循这个方案?今天要介绍的意大利ORUM公司生产的第四代浮游菌采样仪则完全符合,对于空气微生物采样的数据完整性,ORUM小黄人是认真的。以下是依次对应的解决方案: 1.输入数据的质量 ISPE指南部分描述为对于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手工输入的关键数据,需要额外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种检查可以由第二名操作员进行,也可以通过已验证的电子手段进行。错误或不正确输入系统的数据的严重性和潜在后果应通过风险管理过程加以处理。 ORUM方案:蓝牙扫码器,ORUM TRIO.BAS系列浮游菌采样仪通过蓝牙扫码器可以实时的记录采样人、采样地点和培养皿编号,数据原位产生并通过蓝牙传输到仪器记录下来,减少了数据记录的人为誊抄。降低空气微生物采样关键数据的手工输入,确保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
-
关于药品的GMP标准规范认证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BI是GMP公司吗?BI的产品是GMP产品吗? 是的,我们是GMP公司, 更准确地说, BI是符合cGMP标准的公司。 关于GMP这个术语有很多混淆,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GMP设施”,只有“符合”GMP要求的产品和设施。更恰当的术语应该是cGMP。我们的产品是在以cGMP为依据的非常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生产的。 BI用于细胞**的产品(如NutriStem® hPSC Medium,和MSC NutriStem® Medium)被美国FDA判定为“辅助材料①”(Ancillary Material),也就是说,它们是与细胞接触的材料,这些细胞最终将成为医疗产品或是医疗产品的一部分。我们的要求是遵照cGMP的规定,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些关联产品(即“辅助材料)”的风险,并确保不会危及最终的医疗产品。 客户能收到BI经过认证的GMP证书吗?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美国食药监(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不会去批准或发GMP证书给卫生场所、实验室或制造商。FDA检查产品制造商, 以确认他们遵守良好的生产规范,但不会颁发GMP证书。因此,在美国一个工厂或实验室的GMP证书是不存在的。领域内有一些公司声称拥有GMP证书,但这一证书与特定药剂、药品有关,而不是与公司本身有关。 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②会对通过GMP认证的药厂颁发GMP证书,但在2017年10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里面取消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制度。虽然草案由于其他原因最终没有通过,但是在中国取消GMP 认证的道路已经不远。 在BI的生产范围内,我们以药品cGMP的标准生产安全有效的细胞培养配套产品和最高质量的体外诊断(IVD)试剂产品。重要的一点是,根据FDA的规定, ISO 13485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FDA的GMP要求。BI(上海)在2016通过了德国TUV 莱茵ISO 13485和ISO9001的认证,并且每年都成功的通过年审。 ISO
-
实验小鼠运输技术科普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10月,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小伙伴们是不是早已准备好自己的旅行计划了?美好一天的开始,来源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带着些憧憬和期待,去往目的地,游览名胜,美不胜收。 图片来源:http://www.51yuansu.com/bg/rrevwmymtt.html 图片来源:http://www.51yuansu.com/bg/rvlqmmyxgd.html 对我们从未走出过动物房的小鼠来说,也十分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整理心情,收拾行囊,去往“鼠”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下一站。翻开一本本“鼠”生旅行日记,我们惊奇的发现,小鼠的每一次旅行都需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到,具有满满的仪式感。 体检 旅行(运输)开始前,小鼠的体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为了确保所有区域小鼠的微生物状况均符合SPF级国家标准,各个区域的小鼠出生后,每个月每个季度还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为了顺利通过检验,每一只小鼠都有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品系名称、外观、体型、体重、性别、周龄(出生日期)、基因型等,小鼠们经检验合格且符合订单要求后,方可获得旅行许可。 图片来源: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om/images/G/28/cn-legacy/b/b004071ovs_04_amzn.jpg 准备行囊(装箱) 美好的旅程开始前,铲屎官们会精心布置小鼠们的“豪华车厢”。首先在经过高温灭菌的SPF级塑料(聚丙烯树脂材质)运输箱内,均匀铺撒上柔软的刨花垫料(同样经过高温灭菌哦),为小鼠提供了柔软舒适的环境。另外呢,旅途中舟车劳顿,免不了需要补充水分和能量,所以运输箱内准备了充足的美味果冻和饲料(经过Co60辐照灭菌),保证小鼠可以自由饮食,减轻旅途中的应激反应[1]。当然,为了保证小鼠的旅行质量,“车厢”可是位置有限的哦,每一箱小鼠的装载密度都会严格控制,让小鼠拥有适宜的活动空间,可以很自由舒服的享受旅途。 综合考虑启运城市和目的城市之间的天气情况以及季节变化,咱们的“豪华车厢”怎么能没有空调呢?夏季适时添加冰袋,冬季适时添加脱脂棉絮,保证小鼠舒
-
布格替尼AP26113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AP26113已经被FDA批准用于ALK靶点的克唑替尼耐药。AP26113真有可能成为一款高效的并且还是双靶点的肺癌靶向药,起初还只是确定AP26113将会是继克唑替尼、色瑞替尼之后的又一款高效的ALK靶向药,并且能克服克唑替尼耐药,也就是第二代的ALK靶向药。然而令人非常鼓舞的是AP26113在试验上又有新的并且是重大的发现,AP26113居然在EGFR靶点上效果也非常不错!那么说肺癌基因突变的两个大概率的靶点EGFR,ALK都能通杀,这是目前唯一的一款可针对EGFR和ALK靶点的靶向药!另外最令人鼓舞的是AP26113在EGFR靶点领域AP26113能做到克服目前风头最健的奥希替尼(AZD9291)的耐药!要知道在此之前还未有发现能降服奥希替尼耐药的药物。因此这一重大发现无疑是这一疾病领域的最领患者鼓舞的事件! 今天主要说一下AP26113在EGFR靶点的成就。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是肺腺癌中基因群体中概率最大一个靶点(特别是亚洲人),因此在这个靶点上医药公司投入最多,产品的相对应的药物也最多,比如常见的易瑞沙,特罗凯都是被称为一代,这些药物针对初次检测到的EGFR靶点突变的情况都非常有效,部分患者可用服用多年仍维持较好状况,但靶向药最终走向耐药,EGFR靶点耐药已发现由于T790M突变引起的概率非常大,大概占到60-70%,也就是说大概一半以后的服用易瑞沙、特罗凯的患者最终会由于T790M的突变而对一代靶向药产生抗药性,于是阿斯利康又针对T790M研发出奥希替尼(AZD9291),奥希替尼针对EGFR靶点T790M继发耐药效果显著。但是服用奥希替尼最终仍然会产生抗药性,到目前为止奥希替尼耐药仍然无新药可用,在临床中摸索的针对奥希替尼耐药的药物之前有报道过一款叫EAI045的药物,但也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上,并无任何实质成果。今年在《自然》杂志上报道出AP26113在EGFR靶点上的临床结果却令人意外,显示出针对EGFR的三重突变的强抑制性,这些结果表明AP26113针对于奥希替尼的耐药可能显示出强力的效果,也就是说奥希尼再耐药可用AP26113。 (从
-
IgG纯化的好帮手Protein A & G亲和层析的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对于IgG的纯化,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使用Protein A或Protein G进行亲和层析。因为它们对于IgG的Fc段具有特异性的亲和作用,而对于其他杂蛋白没有或者只有很弱的结合。通常,仅仅凭借Protein A或Protein G一步亲和层析就可使蛋白纯度达到≥90%。 1、Protein A 蛋白A (Protein A) 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个株系,它含有5个可以和抗体IgG分子的Fc段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域。Protein A作为亲和配基被偶联到琼脂糖基质上,可以特异性的和样品中的抗体分子结合,而使其他杂蛋白流穿,具有极高的选择性。1个Protein A分子至少可以结合2个IgG。除了IgG,Protein A也可以结合另一些免疫球蛋白,如用于某些种属的IgA、IgM的纯化。重组Protein A的C-端新增一个Cysteine,可以单一位点定向偶联于琼脂糖基架上,降低与抗体接触的空间位阻。 2、Protein G 蛋白G(Protein G)是从G类链球菌(Streptococci)中分离出来的胞壁蛋白,分子量25kDa。相对于Protein A,Protein G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IgG有着更高的亲和力,尤其是对于IgG的亚基,如人 IgG3,小鼠IgG1和鼠 IgG2a。因此,Protein G可用于纯化不能与Protein A很好结合的哺乳动物单抗和多抗IgG。 现在对于Protein A & G,您是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呢?作为全球著名细胞因子蛋白及相关抗体生产和研发品牌,ProSpec可提供各种重组Protein A & G助力您研发抗体亲和材料。 货号 名称 IgG结合位点 PRO-1921 Staphylococcal Protein-A 33.4kDa Recombinant 5个 PRO-1922 Staphylococcal Protein-A Cys Recombinant 5个 PRO-1923 Staphylococcal Protein-A Cys Recombinant, His Tag 5个 PRO-1924 Staphylococcal Protein-A Cys Long Form Recombinant 5个 PRO-1925 Staphylococcal Protein-A Recombinant, His Tag 5个 PRO-192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实验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8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 这种技术是把电泳分离的组分从凝胶转移到一种固相支持体(NC、PVDF膜),并以特异性抗体作为探针检测之。抗体与附着于固相支持体的靶蛋白所呈现的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反应。这种技术的作用是对非放射性标记蛋白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中的某些特异蛋白进行定性、分析。 材料(MATERIALS) o 试剂(REAGENTS) 1.0 M Tris-Hcl(PH6.8) 1.5 M Tris-HCl(PH8.8) 10% AP(不要配太多) 10% SDS 30% Acr 20% Tween20 10 mM PMSF 0.2 M NaH2PO4 0.2 M Na2HPO4 TBST 转移膜 化学发光试剂 转移缓冲液(TB buffer) 电泳缓冲液(EB buffer) PBS缓冲液 10×丽春红染液 封闭液(5% 脱脂牛奶) 滤纸 SDS 上样缓冲液 o 实验前准备 裂解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的PMSF,离心机预冷,PBS预冷,TB buffer 4℃预冷, o 器械(EQUIPMENT) 垂直板电泳转移装置、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脱色摇床、搪瓷盘、蛋白电泳装置、匀浆器 实验步骤(PROCEDURE) 蛋白样品制备 预计时长:1h (一) 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 按1 ml裂解液加10μl PMSF(100 mM)混匀后置于冰上。 2. 吸去细胞培养基,用4℃预冷的PBS洗两次后,根据细胞数目加入相应体积的裂解液摇匀于冰上裂解30 min(60 mm皿加1 ml)期间可摇动混匀。 3. 裂解完成后,用枪头将细胞刮掉然后转移到1.5 ml EP管中。 4. 2-3步也可为:加入裂解液静置两分钟后刮下细胞,转移到1.5 ml EP管中,用超声破碎细胞。 5. 12000 g × 5 min 4℃离心后,转移至新的EP管中。 6. -20℃保存或进行下一步。 (二) 悬浮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 将培养基倒至15 ml离心管中,800 g × 5 min 4℃离心,吸出培养基,加入2 ml 4℃预冷PBS重悬细胞后再次800 g × 10 min 4℃离心,尽量吸干PBS,加入裂解液冰上裂解30min,裂解过程中要经常弹一弹以使细胞充分裂解。 2. 将裂解液与培养瓶中裂解液混在一起12000 g × 5 min 4℃离心,取上清于1.5 ml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