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最新产品 > 技术中心
样品溶剂浓缩提纯的四种不同常用方法简介

样品溶剂浓缩提纯的四种不同常用方法简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我们都知道做农残分析、药物筛选、液相、气相等实验与质谱分析前处理,需要对样品溶剂进行浓缩,那么蒸发、干燥、浓缩和纯化的方法,常用的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一、气流吹蒸法 气流吹蒸法是将空气或氮气吹入盛有净化液的容器中,不断降低液体表面蒸气压,使溶剂不断蒸发而达到浓缩的目的。此法操作简单,但效率低,主要用于体枳较小、溶剂沸点较低溶液的浓缩,但蒸气压较高的组分易损失。对残留分析,由于多数待测组分不是太稳定,所以一般是用氮气作为吹扫气体。如需在热水浴中加热促使溶剂挥发,应控制水浴温度,防止被测物氧化分解或挥发,对于蒸气压高的农药,必须在50℃以下操作,最后残留的溶液只能在室温下暖和氮气流中除去,以免造成农药的损失。   二、减压浓缩法 有些待测组分对热不稳定,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分解,采用减压浓缩,降低了溶剂的沸点,既可迅速浓缩至所需体积,又可避免被测物分解。常用的减压浓缩装置为全玻减压浓缩器,又称kD浓缩器,这种仪器是一种常用的减压蒸溜装置,这种仪器浓缩净化液时具有浓缩温度低、速度快、损失少以及容易控制所需要体枳的特点,适合对热不稳定被测物提取液的浓缩,特别适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样品溶液的浓缩。此外,还可用作溶剂的净化蒸馏之用。   三、旋转蒸发器浓缩法 旋转蒸发器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在适宜的速度下旋转以增大蒸发面枳。浓缩时可通过真空泵使蒸发烧瓶处于负压状态。盛装在蒸发烧瓶内的提取液,在水浴或油浴中加热的条件下,因在减压下边旋转、边加热,使蒸发瓶内的溶液黏附于内壁形成一层薄的液膜,进行扩散,增大了蒸发面枳,并且,由于负压作用,溶剂的沸点降低,进一步提高了蒸发效率,同时,被蒸发的溶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回流至接收瓶中,因此,该法较一般蒸发装置蒸发效率成倍提高,并且可防止暴沸、被测组分氧化分解,蒸发的溶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回流至溶剂接收瓶中,使溶剂回收十分方便。旋转蒸发浓缩器由机械部件、电控箱和玻璃

MRTX849是KRAS G12C抑制剂

MRTX849是KRAS G12C抑制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MRTX849 是一种有效,口服可用,突变选择性的 KRAS G12C 共价抑制剂,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MRTX849 在半胱氨酸 12 残基处与 KRAS G12C 共价结合,将蛋白锁定在非活性的 GDP 结合构象中,并抑制 KRAS 依赖性信号转导。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我们将采用定制合成服务的方式为您快速提供所需产品和技术服务     生物动态     MRTX849的体外研究     MRTX849 (0.1-1000 nM; 3天/2D条件,12天/3天条件) 对DRAS G12C细胞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 在 2D 条件下为 10~973 nM,3D 条件为 0.2~1042 nM     MRTX849(0.24-1000nM; 24小时)抑制KRAS依赖的信号转导靶点,包括ERK1 / 2磷酸化(Thr202 / Tyr204上ERK1;的pERK),S6磷酸化     MCE 尚未独立确认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细胞活力测定     细胞系:MIA PaCa-2、H1373、H358、H2122、SW1573、H2030、KYSE-410 细胞(G12C);H1299 (WT); A549 (G12S)、HCT116 (G13D) 细胞     专注:0.1, 1, 10, 100, 1000, 10000 nM     孵化时间:24小时     结果:使用 IC 抑制绝大多数 KRAS G12C 突变细胞系的细胞生长50 2D 格式的值介于 10 和 973 nM 之间,3D 格式的值介于 0.2 和 1042 nM 之间。     底层研究     MRTX849 (1-100 mg/kg;口腔灌胃。;每日一次至第 16 天) /天之间     MCE 尚未独立确认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动物模型:MIA PaCa-2 模型(6-8 周龄、雌性、无胸腺裸 Foxn1 nu 小鼠)     剂量:1、3、10、30 和 100 毫克/公斤     给药方式和频次:口服灌胃;每天直到第 16 天     结果:在最早的**后肿瘤测量中观察到快速肿瘤消退,30 和 100 mg/kg 组中的动物在研究第 15 天表现出完全反应的证据。在研究第 16 天停止给药,100 mg/kg 组中的所有 4 只小鼠在研

Sotorasib是KRAS G12C抑制剂

Sotorasib是KRAS G12C抑制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Sotorasib (G-10) 一种临床的,活生物可利用的,AMKRASKRAS G12C共价。Sotorasib将KRAS G12C锁定在非动态GDP约束。状态Sotorasib是开发的第一个KRAS G12C 使 KRAS G12C 消退。     MCE 的所有产品仅是医学科学研究或药证,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我们将采用定制合成服务的方式为您快速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生物动态     Sotorasib的体外研究     在细胞检测中,Sotorasib (AMG-510) 共价修饰 KRAS G12C 并抑制 KRAS G12C 信号传导,如所有KRAS p.G12C突变细胞系中 ERK1/2 (p-ERK) 的磷酸化所测量的     Sotorasib (AMG-510; 1-10 μM; 72 小时) 也有效地削弱了 NCI-H358 和 MIA PaCa-2 的细胞活力和 IC50≈0.006 μM 和 0.009 μM,分别。非 KRASG12C 系对 Sotorasib (IC50>7.5 μM)     MCE 尚未独立确认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细胞活力测定     细胞系:NCI-H358 和 MIA PaCa-2 细胞     专注:1-10 微米     孵化时间:72小时     结果:NCI-H358 和 MIA PaCa-2(IC50≈0.006 μM 和 0.009 μM)。     底层研究     在临床前肿瘤模型中,Sotorasib (AMG-510) 快速且不可逆地与 KRAS G12C 结合,持久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通路。Sotorasib(口服;每天一次)能够在 KRAS G12C 癌症小鼠模型中诱导肿瘤消退     MCE 尚未独立确认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于:https://www.medchemexpress.cn/AMG-510.html

基因敲除细胞的相关问题及解答

基因敲除细胞的相关问题及解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在我们研究基因功能的时候,基因敲除(Knock out,KO)是实现基因loss of function的重要调控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基因干扰(RNAi)技术,基因敲除可完全消除目的基因的表达,最终使其蛋白完全不表达或功能彻底丧失,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细胞表型的变化。 但对于基因敲除细胞模型你可能存在许多疑惑,赛业生物细胞生物学产品经理整理了部分关于基因敲除细胞模型大家常问的问题并做出了解答。看看你的问题是否已在下面得到解答。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欢迎联系我们。 Q1  实现基因loss of function,我是要做敲低(RNAi)还是敲除? A: 1)当敲除可能会导致细胞增殖非常缓慢或停止生长,或在细胞转染后的cell pool阶段检测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即可判定可能出现敲除致死的情况,建议用RNAi; 2)由于存在部分强功能蛋白,即使表达下调了,仍然有较强的功能,如果RNAi始终做不出表型,但从有关信息推测这个基因很大可能性会出表型,建议做KO;另外,研究目的基因处于非转录区域,或者目的基因有很强的转录效率,也是无法用RNAi进行有效干扰的,则只能做KO,且KO细胞更适合进行回补实验; 3)最后,敲低跟敲除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当我们用RNAi做了基因敲低,观察到细胞表型的变化后,仍然可以进一步做敲除,让实验结论更加有说服性。 Q2  KO单克隆与KO cell pool的区别? A: KO单克隆是指所有细胞均由一个测序验证的纯合子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细胞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KO cell pool是指没经过单克隆化和筛选的细胞池,因此可以理解为这群细胞中包含KO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我们在拿到KO cell pool后须根据后续的实验需求挑取单克隆。 当需要去除细胞群体干扰因素的时候,推荐使用单克隆稳定细胞株,其基因组背景相对单一,对实验结果干扰因素小。当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时,需考虑细胞群体因素,同时由于不同细胞个体差异大,而且不同整合位点的单克隆细胞株表现出来的细胞行为可能不一致,所以许多实验使用

美国计量院研讨会关于细胞**产品活率测量技术开发探讨重点汇总

美国计量院研讨会关于细胞**产品活率测量技术开发探讨重点汇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引言 继2017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简称美国国家计量院) 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举办了一场专注于细胞计数的研讨会后,2020年12月15日,NIST和Nexcelom Bioscience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细胞活率的研讨会。超过40位细胞**行业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了当前细胞**产品活率测量领域面临的挑战。会议讨论结果发表在了Cell & Gene Therapy Insights. 以下正文是文献的全篇翻译。   与会者一致认同细胞活率测量方法的开发必须遵循fit-for-purpose (量体裁衣)的原则,选择符合既定目的与既定用途(比如细胞计数传代,细胞杀伤实验和确定CTP的剂量和纯度)的方法。 一个fit-for-purpose的活率测量方法必需综合考虑生物学指标的选择(细胞膜通透性、代谢水平、分子标志物等),细胞样本的属性(红细胞残留、聚集程度等),和方法的性能标准(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细胞活率的结果,比如1)由于样本中存在红细胞残留,明场成像和台盼蓝染色将对原代细胞样本的活率测量产生显著影响;2)台盼蓝染料和染色时间会影响死亡和濒死的免疫细胞群;3)基于液流系统的机械应力会在测量过程中改变细胞活率。 通过实施控制策略可以提高活率测量的置信度。NIST演示了针对三种基于图像原理的测量方法的控制策略,用以监控和应对由测量过程中特定节点引起的潜在变化。 对照材料,如商品化的参考微珠和实验室制备的固定死细胞样本,可用于建立细胞活率测量中的控制策略。不过目前还尚未有任何一类参考物质被认证可充分代表各种类型的细胞样本。对照材料的属性范围应该与待测细胞样本的属性范围一致。 细胞活率的结果报告应包含测量使用的方法和所测生物指标的信息。例如,当报告一个细胞样本的活率为70%时,需附加更具体的信息(比如用基于成像分析原理的AO/PI染色法测得)。 细胞活率测量的通用标准尚在开发中。一套支持选择、开发和验证fit-for-purpose的细胞活率测量方法的

Western Blot实验中各转膜方法优缺点分析

Western Blot实验中各转膜方法优缺点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WB,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又称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具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现已成为蛋白分析的一种常规技术。免疫印迹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并能对蛋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转膜(Transmembran)是将电泳后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PVDF膜或NC膜)上的过程。通常有两种方法,毛细管印迹法和电泳印迹法,常用的电泳印迹法有湿转和半干转两种。两者基本原理相同,只是在用于固定胶/膜叠层和施加电场的装置不同。近些年,有些公司也推出了快速转膜的仪器,有的也得到了一部分用户的认可。这些转膜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我们将从多方面分析一下。 湿转   湿转是将胶/膜叠层装置浸入缓冲液中,在胶/膜叠层的两侧加电场,电流会从胶/膜叠层中穿过,使带电的蛋白在电流的作用下转移到膜上。电流除了从胶/膜叠层穿过,还可以从缓冲液的其他区域流过,加上胶/膜叠层的电阻也比其他区域的电阻大,大部分电流优先从没有胶/膜叠层区域的缓冲液中流过,也就是说作用到胶/膜叠层的有效电流是很少的。再者,随着转膜时间的增加,缓冲液中的有效离子的浓度也会不断地降低,表现为恒流转膜时,电压会不断上升,恒压转膜时,电流会不断降低。这就导致了湿转的时间很长,一般在1-2个小时,但是慢也导致了结果的均匀和稳定。 半干转   半干转是用浸满转膜缓冲液的滤纸夹住胶/膜叠层装置,组成三明治结构,在这个三明治结构的两侧加上电极,形成电场。这时电场只作用在三明治结构上,因为三明治结构周围没有缓冲液,所以电流不会侧漏。几乎所有的电流都经过了胶/膜叠层,所以半干转的效率很高,速度很快,一般在半小时以内。但是,由于半干转用到的缓冲液很少,只有两侧滤纸浸入的一些缓冲液,这就导致了半干转缓冲液中有效离子的浓度衰

基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的植物表型分析方法技术水平综述

基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的植物表型分析方法技术水平综述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是一种特别强大的植物表型分析工具,由于具有采购和部署价格公道、操控简便灵活、可以无缝融入各种规模的表型网络(Figure 1)、能够通过改变载荷轻松实现传感器多样化(Table 2)等优势,其在植物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大多数用于植物表型的飞行器都可以归于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所定义的“遥控飞行器系统(RPAS)”概念之中,根据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这些设备的名称略有不同。因此为了避免歧义,该文将“无人机”、“无人驾驶飞行器(UAV)”等统称为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   近日,Plant Phenomics刊发了题为UAS-Based Plant Phenotyping for Research and Breeding Applications 的研究论文,该综述全面地介绍了当前基于无人机的表型分析方法的技术水平,降低了植物研究和育种领域研究者初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表型分析的难度。 Figure 1: UAS across phenotyping scales, sensing levels, and ground sampling distance (GSD). Image is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and not to scale.   Table 2: Main sensor types mounted as UAS payloads.   在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时,使用者必须从植物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出多项技术决策,来确保在后续分析中可用的信息最大化。这些关键的技术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应该选择何种无人机及传感器套件?部署及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有哪些?在这个方向里面有哪些工作已被完成?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在植物表型分析中最先进的应用是什么?有哪些问题、趋势和挑战?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该文章回顾了基于无人机的表型平台在设备部署、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及分析方面(Figure 2)的最新技术,讨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确定了植物研究界需要了解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表型方向的未来趋势,并指出了哪些关键的植物科学和农艺问题将会在下一代基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成像及数据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   Figure 2: UAS workflow pipeline: dat

图解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图解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基础。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为母系遗传(即细胞质遗传),具有基因组结构简单,且不发生重组现象,突变固定后形成的多态性位点既能反映出群体遗传特征,用于分析种群分化和种属关系等。 01 服务流程 02 分析内容 序列多态性分析 群体遗传多样性 群体单倍型分析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测 03 分析方法 (方法较多,此处仅供参考) BioEdit和clustalx软件对Sanger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MEGA 4.0软件统计序列的碱基组成与含量、碱基信息位点数量,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基于K2-P的邻接(NJ)系统发育树; DNAsp 5.10软件制作核苷酸岐点分布图,统计变异位点位置,单倍型分布等; Arlequin 3.1软件精确计算Fst值,Tajima's D 和Fu's FS中性检验,以及进行AMOVA分析等; PopART 1.7 软件进行单倍型中介连接网络( median-joining) 分析。 04 分析案例 (以COI基因检测3个群体为例)   序列碱基组成:分析不同群体中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 分析结论:A+T含量(70.5%)明显高于C+G含量(29.5% ),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表1.COI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 群体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基因序列突变类型进行分析,计算出群体间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 分析结论:共定义了3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平均为0.990,核苷酸多样性平均为0.10851。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大小差异不大。 表2.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群体单倍型分析:在单倍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单倍型在各个群体的分布情况,各个单倍型间的进化关系,各个群体间的关系。 分析结论:3个群体的COI基因序列明显聚为2个聚类簇,这3个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并且POP1与POP2、POP3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POP2和POP3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图1.基于COI基因序列的构建单倍

检测抗体间接法操作步骤

检测抗体间接法操作步骤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检测与固相抗原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2)加稀释的受检血清,保温反应。血清中的特异抗体与固相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固相载体上只留下特异性抗体,血清中的其他成份在洗涤过程中被洗去。 3)加酶标抗抗体。可用酶标抗人Ig以检测总抗体,但一般多用酶标抗人IgG检测IgG抗体。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与酶标抗体抗体结合,从而间接地标记上酶。洗涤后,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体的量正相关。 4)加底物显色 本法主要用于对病原体抗体的检测而进行传染病的诊断。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间接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抗原的纯度。虽然有时用粗提抗原包被也能取得实际有效的结果,但应尽可能予以纯化,以提高试验的特异性。特别应注意除去能与一般健康人血清发生反应的杂质,例如以E.Coli为工程酶的重组抗原,如其中含有E.Coli成份,很可能与受过E.Coli感染者血甭中的抗E.Coli抗体发生反应。抗原中也

检测抗原最常用的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检测抗原最常用的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hCG等。只要获得针对受检抗原的异性抗体,就可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而建立此法。如抗体的来源为抗血清,包被和酶标用的抗体**分别取自不同种属的动物。如应用单克隆抗体,一般选择两个针对抗原上不同决定簇的单抗,分别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这种双位点夹心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可以将受检标本和酶标抗体一起保温反应,作一步检测。 在一步法测定中,当标本中受检抗原的含量很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此时反应后显色的吸光值(位于抗原过剩带上)与标准曲线(位于抗体过剩带上)某一抗原浓度的吸光值相同(参见1.3.2,图1-4),如按常法测读,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的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钩状效应(hook effect),因为标准曲线到达高峰后呈钩状弯落。钩状效应严重时,反应甚至可不显色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在使用一步法试剂测定标本中含量可异常增高的物质(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时,应注意可测范围的最高值。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此类试剂可削弱钩状效应。 假使在被测分子的不同位点上含有多个相同的决定簇,例如HBsAg的a决定簇,也可用针对此决定的同一单抗分别包被固相和制备酶结合物。但在HBsAg的检测中应注意亚型问题,H

​实验室抗凝收集血浆与选择抗凝的注意点

​实验室抗凝收集血浆与选择抗凝的注意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全血根据收集的条件,分成不抗凝和抗凝两种。同时,不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清;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浆。  收集抗凝全血,轻轻颠倒充分抗凝后,可直接离心分离血浆待用或保存。根据不同抗凝剂的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的各种盐、EDTA及枸橼酸钠。 抗凝收集血浆: 1、肝素抗凝: 最常用的抗凝剂,一般情况下对相关指标都不会有干扰,同时抗凝比例较大(抗凝剂:全血=1:30),对血液基本没有稀释影响。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肝素管一般用于生化及血流变的检测,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也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 尽管用肝素的三种盐抗凝所得电解质浓度无显著差别,但肝素锂还是被认为是**的。这主要是人们认为肝素钠可使钠的测定值偏高,肝素铵可使血氨测定值偏高(尿素酶法测定)。 肝素可抑制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一些工具酶,如限制性内切酶、Taq酶等,可影响PCR的实验结果。可采用一些方法消除肝素的抑制效应,如利用肝素酶,或在分离白细胞后用缓冲液洗涤白细胞两次以上等。然而,许多实验工作者仍不愿意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采用肝素作抗凝剂。 2、EDTA抗凝: 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查,不能用于血凝、微量元素及PCR检查。 由于EDTA会螯合重金属离子,用该抗凝剂的话,部分带有金属离子的大分子酶都会有大量损失,具体看客户测定的指标来选择,做血常规的话

病毒疫苗的基本分类和其特点

病毒疫苗的基本分类和其特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2020 年 12 月以来,我国开始了对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工作。现阶段,全国各地都平稳而有序地开展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 1 月 26 日,我国新冠疫苗已接种 2276.7 万剂次。那么,关于不同种的疫苗你了解多少? 说到疫苗,其种类可谓十分丰富,大类上包括:病毒疫苗 (Virus vaccines)、蛋白疫苗 (Protein-based vaccines)、病毒载体疫苗 (Viral-vector vaccines)、核酸疫苗 (Nucleic-acid vaccines)——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疫苗呢?又有怎样的优缺点呢?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疫苗其实就是去除或减弱毒性 (感染繁殖能力) 的病毒。在还未感染时,把它拿给 B 细胞、T 细胞“看”,让获得性免疫系统提前产生对抗它的武器  (记忆细胞)。而这 4 大类疫苗,其实就是四种不同形式的去除了毒性的病毒组分。           病毒疫苗           病毒疫苗是最早应用的疫苗类型,包括减毒疫苗 (Weakened virus) 和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virus)。通过一些物理化学生物学手段 (包括加热、甲醛、基因改造等) 去减轻 (减毒疫苗) 甚至完全消除病毒 (灭活疫苗) 的毒性,就得到了病毒疫苗。一般灭活疫苗免疫应答较弱,而减活疫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国药集团及科兴中维研发的新冠疫苗就属于灭活疫苗。   减毒疫苗 (Weakened virus):在获得病毒之后,人工培育使其变异,然后筛选其中毒性较小的毒株,要求接触人体后无反应或是只有轻微的反应,制成疫苗。所以这种减毒疫苗,实际上是“活病毒”,只是毒力较小,只引起免疫反应而不会致病。   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virus):在获得病毒之后,通过高温或化学试剂使其失去活性,只保留外部特征,再接种给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灭活病毒的特征,当再次遇到同种活病毒,就会激活特异性免疫,对病毒进行清除。   图 2. 病毒疫苗[1]           蛋白疫苗           蛋白疫苗是用病毒的蛋白组分做成疫苗,包括类病毒疫苗 (Virus-like particles, VLP) 和蛋白组分疫苗 (Protein

小分子药物研发新视角:靶向相分离

小分子药物研发新视角:靶向相分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型社会,里面的组分和分子各司其职,而这种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个热门词汇——相分离。相分离是什么呢?相分离有什么作用呢?相分离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快跟萌 Cece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次看到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上的这张图 (图 1) 时萌 Cece 十分吃惊——在细胞里,100 nm 尺度 (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 1/500!) 竞能容纳下如此多的分子,其拥挤程度不亚于十一黄金周的外滩。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如此拥挤的环境里,这些生物大分子仍能高效地行使各自的职能。   图 1. 细胞质构成 (黄棕色:RNA;紫色:核糖体;绿色:蛋白质)[1]   细胞是个拥挤而有序的地方   细胞内的各种组分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上聚集并执行其相应的功能,是生命科学领域内的一大问题。近些年来,细胞内一些没有细胞膜结构包被的“细胞器” (Membrane-less organelles/condensates)——又称生物分子凝聚体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与此同时,液-液相分离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 的概念火了起来: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相分离是细胞形成无膜细胞器的物理化学基础。通过相分离,细胞内分子可以实现特异性的聚集,从而在看似“拥挤而混乱”的细胞内部形成一定的秩序。     这么火的相分离能干些什么?    相分离 (或相变) 是细胞内类似于油水分离的现象,细胞中某些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分子 (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可以聚集形成液滴,从“水相”中分离出来。这看似简单的“分离”,却可以帮助细胞实现“不简单”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提高蛋白局部浓度,从而激活细胞信号转导;可以隔离蛋白与其底物,从而抑制细胞内的某些生化反应;还可以感受、并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如温度、pH、细胞外源 DNA;细胞还能以相分离的形式将高浓度的蛋白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次释放……   图 2. 相分离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2]   我的课题能蹭个相分离的热

细胞培养实验室中生物污染的来源、分类和消除方法

细胞培养实验室中生物污染的来源、分类和消除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摘要 污染是科学家在细胞培养实验室工作中最担心的情况之一。细胞培养的生物污染几乎始终与实验次数、项目延期有关,有时候甚至和实验室关闭或损失了稀缺的细胞有关,导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图 1:细胞培养中污染物的大小范围从 100µm 到 50nm 不等,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很难观察到最小的污染物(病毒和支原体)。   通常,有许多生物体在细胞培养物内造成污染。它们包括: 细菌 真菌 病毒 酵母菌 支原体 真核细胞 这些污染物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不同的预防、检测和清除策略。真菌、细菌和酵母菌随着细胞一起快速生长,它们产生的污染不管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很容易检测到。支原体和病毒会感染细胞,但是由于它们太小很难直接检测。真核细胞的污染常常表现为快速生长的细胞,用显微镜明显可见,但是很难把它们和培养细胞区分开来,并且它们会逐渐取代培养物 [1]。 实验室的污染来源也同样广泛。有时候,污染物在细胞进入实验室时就已经存在;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难以检测的污染物,如真核细胞和支原体。细胞培养基等试剂是另一种来源,特别 是内部制备和消毒的、多人使用的或是过期使用的。耗材也很 可能藏匿污染物,所以细胞培养时强调只使用一种无菌耗材的重要性。最后,无菌操作技术使用的疏忽也会引起污染。 在和污染的斗争中,研究人员十分注重预防,因为“ 防患胜过补救 ”。现在,许多防范措施是细胞培养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范,比如高压灭菌器消毒、使用预先制备的和预先消毒的培养基、无菌技术的培训、定期支原体检测以及往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然而,后者在现代细胞培养中不太普遍使用,因为科学家们愈发意识到抗生素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行为,因此偏向使用无抗生素培养基。 可是,即使实验室里采取最严苛的预防措施,仍然有很小的污 染风险影响细胞培养。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并且按照针对这些情况制定的规程应对。尽管不同实验室的规程大不相同,但使用实验室的

Western Blot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Western Blot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4

“我明明按照操作步骤来,为什么就是跑不出?”“为什么我的 WB 总是跑得不干净?”“日常羡慕文献里漂亮的 WB 结果”,小小 Western Blot 难倒一片科研党,又泡了一年实验室的萌 Cece 已略有经验~~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啊~~     元气满满的一天,相信今天一定会跑出漂亮的条带。我的小幸福就是看到目的蛋白的那一刻!   看我一顿操作猛如虎: 电泳 → 转膜 → 封闭 → 孵一抗 → 孵二抗 → 检测,剩下的就是等待。   图 1. Western blot 操作流程简介[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像在某宝买东西写差评:跟想象中不一样。顺便再晒几张“辣眼”买家秀以证现实的残酷。我的实验结果中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 古怪一:高背景      萌 Cece 分析: 1、洗涤不充分,膜没有洗干净。 2、封闭不充分,一抗可能直接结合到膜上,造成二抗孵育时在非特异性位点发生结合。 3、一抗/二抗浓度太高,出现非特异性结合。    措施: 1、对于洗涤不充分,可适当增加洗涤次数和时间,也可尝试提高洗涤液中 Tween-20 的含量 (如提高至 0.5-1%) 。 2、要解决封闭不充分这个问题,可尝试延长封闭时间,也可更换封闭液。常用的封闭剂有 5% 脱脂奶粉、5% BSA、血清和明胶等,推荐室温封闭 1 小时以减少背景。另外,脱脂奶粉常含有酪蛋白,由于酪蛋白会结合磷酸化抗体而易产生高背景。因此,检测磷酸化蛋白时建议用 BSA 作为封闭剂。 3、如果一抗/二抗浓度太高,出现非特异性结合,洗涤也无法完全去除,建议设置多个抗体稀释梯度,从而筛选出合适的抗体比例。   ■ 古怪二:斑点      萌 Cece 分析:  封闭液中出现了不溶性物质。    措施:  建议将封闭液充分溶解后进行过滤。   ■ 古怪三:最头疼的,没有按照预期结果出现令人满意的条带,如:加入 p38 抑制剂,但 p-p38 表达量没有变化。      萌 Cece 分析: p38 虽然在不同的细胞中广泛表达,但是在没有诱导的情况下,表达量很低。    措施:  为了成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