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1881年,Tay-Sachs病(泰萨克斯病)被描述为第一种溶酶体贮积病。紧接着对Gaucher病的描述很快于1882年出现。由此开始了鉴定一组罕见的、导致溶酶体内脂质化合物积累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确认有50多种溶酶体贮积症。这些疾病大多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是X连锁隐性遗传,大约1:8,000例发生。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负责分解和回收许多脂类化合物,以及维持细胞内化合物的适当平衡。溶酶体的pH值低,并且溶酶体内的酶大多仅在这种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溶酶体内的酶缺乏会导致各种脂质的积累,这些脂质在高浓度下是有毒的。 溶酶体贮积病根据溶酶体中积累的化合物进行分类。这包括鞘脂贮积病,寡糖贮积病,粘脂贮积病,粘多糖贮积病,脂蛋白储存障碍,溶酶体运输缺陷和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因为溶酶体缺乏足够的酶活性来代谢特定的脂质化合物,所以溶酶体中的底物会积聚。疾病也可能是由于无法将特定的脂质转运出溶酶体而引起的。这两个问题均源于酶基因编码的特定突变。 多年来,溶酶体贮积病是无法治愈的,但现在,随着对机制的更清楚了解,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疗法。主要有两种**这些疾病的方法:替换有缺陷的酶或抑制累积脂质的合成。最有前途和最常见的**方法是酶替代疗法(ERT)。然而,这种**非常昂贵,并且需要酶穿过血脑屏障。这限制了ERT在涉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例中的有效性。另一种正在研发的**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ERT联合进行。但是骨髓移植的应用有限,不能像ERT一样适用于许多情况。第三种**方法是抑制积累的脂质的合成,已通过减少葡萄糖酰神经酰胺的合成在**I型Gaucher病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然而,这会影响其它下游脂质的合成,而这些脂类对细胞功能也至关重要。看来,由于所遇到疾病的复杂性,将需要综合**方法。 鞘磷脂病(鞘磷脂溶酶体贮存症)导致各种鞘脂在溶酶体中积聚。10种主要的鞘脂贮积病会影响糖鞘脂通路:Farber'
-
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技术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藻类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生物类群,藻类尤其微藻种类繁多,生长方式独特,产物丰富多样,故而在能源、环保、医药、食品、水产养殖等很多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是当今科研的热点,但因其特定的生理习性,使其对培养条件极为敏感,培养温度、光照、溶氧等等条件的变化都对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优化藻类培养条件是藻类研究的前提,而培养条件的优化除了对培养条件的精确调控外,还需要随时严密监测藻类的生长动态(比如藻类的生物量(通过光密度监测);藻类的光合放氧和CO2吸收情况;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等),条件控制和在线监测这两者是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进行的,这两者的实现都需要科研级别的仪器系统。 捷克科学研究院、悉尼大学、匈牙利科学研究院和邓迪大学的研究者,使用FMT150研究碳胁迫对微拟球藻的影响[1],通过FMT150设定光强、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条件,即时同步测量OD720、PH、DO2和QY变化,实时监测藻类生长动态。 法国图卢兹大学[2]和挪威科技大学[3]的研究者,使用AquaPen测量了基因编辑对藻类非光化学淬灭(NPQ)和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的影响,分别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tific Reports。 参考文献: 1. Zavřel, T., Szabó, M., Tamburic, B., Evenhuis, C., Kuzhiumparambil, U., Literáková, P., Ralph, P. J. (2018). Effect of carbon limitation on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in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 Biology, 181, 31–43. doi:10.1016/j.jphotobiol.2018.02.020 2. Serif, M., Dubois, G., Finoux, A.-L., Teste, M.-A., Jallet, D., & Daboussi, F. (2018). One-step generation of multiple gene knock-outs in th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y DNA-free genome edit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doi:10.1038/s41467-018-06378-9 3. Nymark, M., Sharma, A
-
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机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Acta Biomaterialia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osteoinduction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的文章,揭示了磷酸钙陶瓷的骨诱导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骨诱导机制的了解,也有助于设计新型的骨诱导支架。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肖玉梅和梁洁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背景 如今,生物材料的固有骨诱导已经被广泛接受。例如,磷酸钙(CaP)陶瓷可以在没有外源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非骨部位诱导异位成骨。尽管这种骨诱导作用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但其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 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维持骨稳态和调节骨重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共享许多调控分子,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和转录因子。生物材料在植入后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宿主反应,且炎症程度会影响植入物的性能,特别是骨诱导性。 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吞噬作用,还可以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来调节炎症程度。此外,巨噬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可塑性,可根据环境变化而显示出一系列不同功能的极化表型。M1型和M2型是目前广泛研究的两种表型,分别具有促进炎症以及减轻炎症和促进细胞修复的作用。 先前有研究表明,骨科材料会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基于此,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肌内植入模型和三种常用的磷酸钙陶瓷材料,以证明巨噬细胞极化在材料诱导的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种CaP陶瓷的骨诱导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三种多孔结构的磷酸钙陶瓷,包括羟基磷灰石(HA)、双相磷酸钙(BCP)和β-磷酸三钙(β-TCP)。他们通过手术将多孔CaP圆柱体植入BALB/C小鼠肌肉内,并在90天后评估CaP陶瓷的骨诱导作用。少数HA样本(2/7)和多数BCP样本(6/7)中观察到异位骨形成。然而,β-TCP样本中未观察到骨形成
-
代谢性疾病相关基因之FGF21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想调整研究方向,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口?想获得论文选题思路,提高发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赛业生物专栏《Gene of the Week》每周会根据热点研究领域介绍一个基因,详细为您介绍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况和应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学术研究敏锐度,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哦。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FGF21基因。 基因基本信息 备注:标有√的意为赛业红鼠库有该种保存状态的小鼠 FGF21基因研究概况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活性,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肝细胞因子 - 即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 - 通过下丘脑室旁核中的FGF21受体通过信号传导调节简单的糖摄入和对甜食的偏好,并与伏隔核内多巴胺神经传递减少相关。FGF21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 与FGF21相关的疾病包括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和肝细胞透明细胞癌。其相关途径包括脂蛋白代谢和呼吸链电子传递,化学渗透偶联产生的ATP以及解偶联产生的热量。与该基因相关的基因本体论(GO)注释包括生长因子活性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通过诱导葡萄糖转运蛋白SLC2A1 / GLUT1表达(而不是SLC2A4 / GLUT4表达)来刺激分化的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活性需要KLB的存在。 图1. FGF21基因的相互作用蛋白网图 缺乏FGF21的小鼠不能完全诱导PGC-1α的表达来响应禁食时间延长,糖异生和酮生成受损。在小鼠中,通过长时间禁食PPAR-α,可在肝脏中强烈诱导FGF21 ,进而诱导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并刺激肝糖异生、脂肪酸氧化和生酮。在白色脂肪组织中,PPAR-γ也会诱导FGF21的表达,这可能表明它还可以调节进食状态下的新陈代谢。啮齿动物和食用低蛋白饮食的人类中会诱导FGF21,饮食中必需氨基酸蛋氨酸水平的降低也会诱导F
-
糖酵解、蛋白质代谢、辅酶和辅因子等研究工具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糖原,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在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代谢途径紊乱可以导致许多常见的人类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肥胖、低血糖、低血脂、苯丙酮尿症、神经退行性变等。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在细胞内被分解为丙酮酸和ATP。利用一系列酶将每个六碳葡萄糖分子转化为2个三碳丙酮酸分子的10个步骤。该途径实际上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所有细胞共有的。在真核细胞中,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该途径包括三个阶段:1)葡萄糖转化为1,6-二磷酸果糖;2)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两个三碳片段;3)三碳片段氧化为丙酮酸(获得ATP和NADH)。关键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糖酵解第3步为不可逆反应,是整个过程的限速步骤。 脂肪代谢是体内重要且复杂的生化反应,指生物体内脂肪在各种相关酶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脂类是身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成分。动物体内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上段经各种酶及胆汁酸盐的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等。 脂类的吸收有两种:中链、短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乳化后即可吸收,经由门静脉入血;长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乳糜微粒,最后经由淋巴入血。 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的重要形式。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谢提供。不同组织以不同途径合成甘油三酯。肝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合成途径:甘油二酯途径。小肠黏膜细胞的合成途径:甘油一酯途径。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即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液,被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
超高纯度反玉米素与反玉米素核苷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在植物组织培养科研与产业应用中,有一类细胞分裂素非常重要!今天的主角是反玉米素(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和其衍生物-反玉米素核苷(反式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 Riboside),但故事得从玉米素讲起: ※ 玉米素(Zeatin,ZT): 是一种天然植物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 CKs),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玉米素是从甜玉米灌浆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结晶出的第1个天然细胞分裂素,后来也在椰汁中发现玉米素及其衍生物(玉米素核苷)。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上不仅促进侧芽生长,刺激细胞分化(侧端优势),促进愈伤组织和种子发芽。还能防止叶片衰老,逆转芽部受到的毒素伤害和抑制过度根部形成。高浓度的玉米素还能产生不定芽分化。 玉米素在结构上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反玉米素,trans-Zeatin)比顺式异构体(Cis-zeatin)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因其性价比,反玉米素在植物组培中更受欢迎~ ※ 反玉米素(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ZT) 是玉米素的反式异构体,通过与受体高亲和力结合来活化其功能。例如拟南芥组氨酸激酶(AHK),AHK3受体与反玉米素的结合在调节植物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反玉米素核苷(反式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 Riboside,tZR) 玉米素核苷是最活跃和普遍以天然形式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在结构上也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反玉米素核苷)的活性相对更强些。 总结: 生物活性 反玉米素核苷 > 反玉米素 > 玉米素 产品价格 反玉米素核苷 > 反玉米素 > 玉米素 反玉米素性价比最高,其次推荐反玉米素核苷 虽然反玉米素和反玉米素核苷在植物生长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农作物培育中,但遗憾的是,市面上基本上见不到纯度超过99%的高纯度标准品,为此,艾美捷科技为您推荐专业的植物培养品牌Caisson的超高纯度反玉米素和反玉米素核苷产品: 看到这儿,您心动了吗?马上联系小艾吧! 相关产品咨询,点击下方链接: http://w
-
基因编辑小鼠双十一优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双十一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囤货佳节,科研党们自然也不能错过。赛业生物胎牛血清、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双十一必买特辑惊喜来袭,0元试用区,限时抢购区,买赠直降区,大牌好物区,有买又有送,多重优惠给到位,欢迎后台留言或联系我们咨询订购。 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 1 BRGSF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新品免费试用 BRGSF小鼠是技术成熟、免疫缺陷程度最大的一种免疫缺陷小鼠,相比于目前常见的N*G小鼠,BRGSF小鼠的免疫细胞中不仅淋系细胞完全缺失,其髓系细胞(如巨噬细胞)功能也严重缺失,因此其用于肿瘤CDX、PDX模型建立的效果更为优秀,适合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和药效学研究。BRGSF免疫缺陷鼠免费试用活动正在进行中,长按下方二维码申请免费试用吧~ 2 OriCell进口胎牛血清,0元试用 赛业OriCell拥有全球优质胎牛血清原料进口资源,在胎牛血清筛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不论是胎牛血清产品筛选,还是自研干细胞培养试剂生产,OriCell每一批胎牛血清和细胞培养成分都经过多种测试,严格把关,确保大家用得省心,买得放心。双十一回馈,胎牛血清免费试用继续开启,好产品受得起赞美,也值得推荐给更多的人,长按下方二维码申请免费试用! 1 基因敲除细胞株特价限定,仅需1.78万 CRISPR-Pro技术是赛业生物基于传统CRISPR/Cas9技术自主研发基因编辑技术,比普通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切割效率更高,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同源重组效率,轻松实现细胞和动物水平的基因敲除(KO)、基因点突变(PM)和基因敲入(KI),且敲除更彻底。利用CRISPR-Pro的技术优势,赛业生物目前已成功敲除细胞株种类超过198种,成功保障,安全无忧。千呼万唤始出来,细胞株特价不常有,1.78万优惠价,该出手时就出手。 2 活体小鼠周周秒杀,48小时发货 赛业生物“找小鼠 上红鼠”活体基因敲除、条件性敲除小鼠,每周指定热门基因,秒杀成功,48小时内即可发货,100%确保基因敲除。 1 基
-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之光学活体成像前动物脱毛的必要性与操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在上几期的文章中,我们分别介绍了荧光成像与生物发光成像的比较、荧光蛋白、荧光染料的挑选方法。当大家选择了合适的标记方法并建立成像模型(药物注射、肿瘤注射等)后,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活体成像观察。在成像前,对实验动物进行完全脱毛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能否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数据。今天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成像前动物脱毛处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脱毛的必要性 1、毛发会阻挡、吸收和散射光线。特别是黑色毛发比其他颜色的毛发会吸收更多的光,即使是白色毛发也会吸收光线,导致很难检测到荧光信号。近红外波段(NIR spectrum)的染料在组织中有最小的散射和吸收,但依然会被毛发显著的吸收和散射 [1-2]。研究表明,毛发的存在使皮下注射部位的荧光强度降低了50% [3]。因此在使用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前,有必要将实验动物进行完全脱毛以减少对成像信号的干扰。 2、毛发会产生强烈的自发荧光。动物组织特别是毛发和皮肤中存在内源性分子如弹性蛋白(elastin)、胶原蛋白(collagen)、色氨酸(tryptophan)、NADH、卟啉类化合物(porphyrins)、黄素类(flavins)在波长<600 nm的激发光下会产生强烈的自发荧光[4]。这些自发荧光物质非特异性地被激发光源激发,导致在成像时产生很强的背景信号,将毛发完全脱掉可以有效降低背景信号。 脱毛的材料准备 可以说,对实验动物完全脱毛是活体成像实验的必要步骤之一。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备用: 物品 作用 理发推剪 将大部分毛发进行去除 脱毛膏 去除剩下的绒毛以完全脱毛 棉签 用于涂抹和去除脱毛膏 温水 用于清洗脱毛膏与绒毛 纸巾或棉球 用于清洗脱毛膏和擦拭酒精 75%酒精 用于皮肤消毒、消除脱毛膏的味道防止动物啃咬 抗生素软膏(备选) 用于脱毛过程中偶尔的皮肤损伤消炎 备注:脱毛膏可选进口品牌如Nair depilatory cream 、国产品牌如贞采源脱毛
-
脂肪酸FA在体内参与吸收关键调控机制的重要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脂肪酸(FA)在体内具有重要功能,可作为能量来源,并参与生物膜合成和能量存储。然而,脂肪酸如何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目前仍不太清楚。与葡萄糖和氨基酸不同,脂肪酸具有疏水性,这使得其运动难以追踪。有人认为,脂肪酸是经过被动扩散穿过细胞膜,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肪酸是在蛋白的参与下完成代谢组织的跨膜转运。 在已知的脂肪酸转运蛋白中,CD36是研究相对较多的一个。它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的caveolae凹陷结构,且脂肪酸吸收活性也依赖caveolae结构。小鼠脂肪和肌肉组织中大约50%的脂肪酸吸收是由CD36贡献的。CD36有一个脂肪酸结合位点,但具体如何转运脂肪酸,现在还是个谜。 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的赵同金课题组之前发现,两个棕榈酰基转移酶DHHC4和DHHC5分别在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上对CD36进行棕榈酰化修饰,从而维持CD36的质膜定位并促进其脂肪酸吸收的活性。 最近,赵同金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中心的陈帅课题组合作,进一步研究了CD36促进脂肪酸吸收的方式。他们发现,脂肪酸可通过CD36介导的内吞作用转运到细胞内,而CD36的动态棕榈酰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CD36介导的内吞作用将脂肪酸转运到细胞 为了研究脂肪酸吸收期间CD36的亚细胞定位变化,研究人员用BSA偶联的油酸处理3T3-L1脂肪细胞,并开展内源性CD36的免疫染色。他们发现,从油酸处理后30分钟开始,CD36被内化并在细胞内显示出点状信号。到1小时,CD36开始包裹脂滴,并在2小时和4小时变得更明显。 由于CD36主要定位在caveolae凹陷结构上,故研究人员也分析了caveolae结构蛋白Caveolin1(CAV1)的动态定位。他们发现CAV1与CD36共同迁移。考虑到CD36的脂肪酸结合位点位于质膜外侧,而CAV1位于内侧,他们猜测CD36和CAV1在内化时相互依赖,其中CD36作为受体接受脂肪酸的信号,而CAV1提供结构上的支持。确实是这样,当脂肪细胞中的任一个被敲除时
-
活细胞显微成像系统硬件触发方案的简要探讨五问汇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一、显微镜各组件工作方式及为什么需要硬件触发? 广州科适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显微镜及配件和服务过程中,经常有客户问到为什么显微镜需要做硬件触发?为了帮助客户更好的理解显微镜,我们整理了此文简单探讨。活细胞成像实验现在需要比以往更高的速度和更多的数据处理量。本文以尼康显微镜为例简单介绍通过硬件之间的直接信号触发显微成像设备。这样可以尽量地减少延迟,使设备同步并减少光对样品的照射。本文简要说明了尼康的NIS-Elements触发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其对于常见的时间序列采集中的好处。 显微镜成像系统是由几个硬件设备一起工作的组合。这些设备可能包括XY电动平台,Z轴聚焦驱动器,压电快速XY或Z驱动器,电动滤光片轮,光源(落射荧光和透射光)以及检测器。软件控制着这些设备的移动,因此在理想的环境中,检测器的曝光时间将成为实验速度的限制因素。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当使用软件控制设备移动时,无法达到理想的速度。许多具有不同固有速度的设备速度偏差使得显微镜软件必须通过一系列命令和回调来调解设备移动和图像捕获。结果,由于与软件的交互而产生了速度延迟。对于单个图像或简单的实验,延迟可能不那么明显,但是对于大数据实验,这种延迟对总体采集时间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显著。 主机上的定时时钟频率最终决定显微镜的性能。因此,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管理的多个进程很容易影响主机的高精度定时。 二、解决方案举例:通过NIS-Elements中的直接硬件触发来绕过软件延迟 当今大多数高性能检测器和外围设备都具有I / O(输入和输出)端口,用于直接电压信号的设备力学控制。例如,大多数光源具有直接的模拟和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控制连接器,以及通常的串行通信。但是,商用显微镜软件包通常使用串行通信,该通信仅依赖于计算机时钟和软件控制。 尼康的NIS-Elements软件已经使用I/O连接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并且会继续扩展其功能。该软件通过使用这些
-
赛业专栏解读:代谢、心血管等疾病相关基因之SIRT3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想调整研究方向,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口?想获得论文选题思路,提高发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赛业生物专栏《Gene of the Week》每周会根据热点研究领域介绍一个基因,详细为您介绍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况和应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学术研究敏锐度,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哦。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在代谢、心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SIRT3基因。 基因基本信息 备注:标有√的意为赛业红鼠库有该种保存状态的小鼠 SIRT3基因研究概况 SIRT3是哺乳动物sirtuin蛋白家族的成员,表现出NAD+依赖性脱乙酰酶活性。人类sirtuins具有一系列分子功能,并已成为衰老,抗逆性和代谢调节中的重要蛋白质。除了蛋白质脱乙酰化之外,研究表明人类sirtuin还可以作为具有单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的细胞内调节蛋白起作用。三种sirtuins,SIRT3,SIRT4和SIRT5,位于线粒体中,并参与调节代谢过程。内源性SIRT3是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有大量已发表的文献表明线粒体功能,衰老和致癌作用之间存在强大的机制联系。 SIRT3编码的蛋白质仅存在于线粒体中,在那里它可以消除活性氧,抑制细胞凋亡,并防止癌细胞的形成。SIRT3对核基因表达、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保护、衰老和代谢控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SIRT3相关的疾病包括衰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其相关途径包括由 III类HDAC介导的细胞器的形成和维持和传导。与该基因有关的基因本体论(GO)注释包括酶结合和NAD+依赖型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 表1. SIRT3调节对代谢紊乱和相关途径的影响。 表2. SIRT3调节对心血管疾病和相关途径的影响。 表3. SIRT3调节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相关途径的影响。 在来自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的肿瘤样品中,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SIRT3表达降低。因此,Sirt3敲除模型可用于研究ER / PR阳性乳腺肿瘤发展。此外,这种小鼠还可用于研究脂肪酸氧化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变性
-
高品质Fluoromount-G荧光封片剂助你顺利get精美免疫荧光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同为科研打工人,熬过的夜、绕过的弯、入过的坑、踩过的雷,小艾不说你肯定秒懂,科研路漫漫,小艾与你来作伴。若干年前,作为一名刚进实验室的小菜鸟,就是从做IF开始启蒙的。看了一下师姐的实验记录文档,那叫一个漂亮: 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 兴致勃勃的开始,一筹莫展的结局,我的是这样的 明明是按照同款操作步骤进行的,谁能给我一个解释,看着师姐忙碌的身影,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啊!弱小又无助,好在有位好心肠的师姐: “你看下是不是细胞通透的时间不够,还是因为操作不熟悉最后信号淬灭了,文档里的实验方法是好久之前的,一直没有更新。之前我们也都是摸索好几次,配的甘油进行封片的,但是效果时好时坏,好在后来直接用了现成的封片剂。。。。。”走过的弯路再走几次很可能还是弯的,但是师姐一句话就把它捋直了! 其实其他的倒没什么,不过“现成的”这三个字甚合我意! 没错,就是这款现成的Fluoromount-G®封片剂,无需复杂有机溶剂溶解和孵育步骤,只需滴加一滴,就可以轻易解决从即时观察、短期观测到长期保存的所有问题,助你轻松get一张精美的免疫荧光图片。不仅可封片,还能防猝灭~ 荧光猝灭:荧光素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作用引起的不可逆破坏,导致荧光强度降低或丧失的现象。内部因素主要是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以非辐射跃迁形式释放能量,外部因素主要因荧光分子在激发光照射下,历经多次激发/发射过程,导致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从而使其无法吸收更多光子,影响荧光的进一步发射,即分子的光漂白(Photobleaching)。另外,当激发光功率过高,荧光分子也可能被漂白,造成荧光淬灭现象。 Fluoromount-G是一种水溶性、非荧光性化合物,用来对最后一步染色为水溶液体系的玻片样本进行封片,可以明显降低荧光显微镜下玻片样本分析中的荧光淬灭现象。而且,还可以提供含有细胞核探针DAPI形式的Fluoromount-G,可同时实现复染和封片,实用性更
-
细胞质膜H+-ATPase抗体在植物研究的多种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植物细胞膜H+-ATPase,广泛分布于植物细胞质膜上的ATP酶,由Hodges等人于1972年研究质膜微囊的ATPase的水解活力时发现。根据功能和位置不同,植物细胞内的H+-ATPase可分为F、P和V三大类型:F型ATPase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上;P型ATPase分布在质膜上;V型ATPase分布在液泡膜、内质网膜、溶酶体上。今天的主角是,P型H+-ATPase!(下文提及均为P型H+-ATPase) 质膜H+-ATP酶(P型H+-ATPase)是一个约100kDa的蛋白质家族,被认为是植物和真菌质膜的专属蛋白。该蛋白被固定在生物膜内,形成电化学梯度,作为能量来源,对大多数代谢物的吸收和植物对环境的反应(如叶子的移动,气孔开合,花粉管生长..)至关重要。 因为H+-ATPase极其重要,且广泛分布在各类植物物种中,因此,绝大多数植物研究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几乎都逃不开一支靠谱的,多应用,多文章的H+-ATPase抗体。 H+-ATPase实验结果展示: WB:1: 5000 IF:1: 300 使用H+-ATPase抗体,发高分文章: Wang et al. (2020). Plant NLR Immune Receptor Tm-22 Activation Requires NB-ARC Domain-Mediated Self-Association of CC Domain. PLoS Pathog. 2020 Apr 27;16(4):e1008475.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8475. Collins et al. (2020). EPSIN1 Modulates the Plasma Membrane Abundance of FLAGELLIN SENSING2 for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s . Plant Physiol. 2020 Feb 24. pii: pp.01172.2019. doi: 10.1104/pp.19.01172 Wang et al. (2020). The Arabidopsis exocyst subunits EXO70B1 and EXO70B2 regulate FLS2 homeostasis at the plasma membrane. New Phytol. 2020 Mar 2. doi: 10.1111/nph.16515. Kuang et al. (2019). Quantitative Proteome Analysis Reveals Changes in the Protein Landscape During Grape Berry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Vac
-
对比无人车(UGV)和无人机(UAV)表型系统评估甜菜褐斑病的病害等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Plant Phenomics | 对比无人车(UGV)和无人机(UAV)表型系统评估甜菜褐斑病的病害等级 由甜菜尾孢菌引起的甜菜褐斑病是甜菜作物中最具破坏性的叶面疾病之一,会使甜菜的产糖率大幅减少,其爆发的严重与否依赖于天气条件。在温暖、多雨以及湿热的条件下,真菌孢子会侵染叶片并造成许多毫米级别大小的褐色斑点。随后,这些坏死的斑点会逐渐扩张并相互结合,最终导致叶片干枯脱落。尽管喷洒杀真菌剂能够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发展进程,但由于杀真菌剂对环境存在不利影响且价格高昂,过量喷洒还会导致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很有必要减少杀真菌剂使用量。 就品种选择和精准农业而言,褐斑病症状通常由专家目视评估,基于1级(健康冠层)到9级(冠层完全坏死)九个等级进行评估。由于准确度好、实施容易,目视评估常常作为标准评估方法。然而由于测量中的主观性,目视评估可能会在不同专家之间以及不同评估次数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一个合适的病害等级评估方法应足够准确且能够复现,目前已有一些其它的评估方法比目视评估更精确,但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远未达到进行常规褐斑病等级评估的高通量要求。 另外,使用传感器测量可以对目视评估病害症状进行补充。例如最近愈发受到关注的光谱评估,使用反射率测量进行病害检测的有效与否取决于相关光谱特征的识别,具体特征由所检测的目标疾病决定。基于图像的疾病症状评估是基于光谱评估的有效替代方案,使用可见光图像不但可以基于颜色识别坏死斑点,还可以在空间分辨率足够精细的情况下表征出斑点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从而给病害分级提供关键信息。 为了搭载上述的传感器,无人机(UAV)和无人车(UGV)之类的搭载平台已能够满足育种学家的高通量要求。这两种平台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无人机成本较低,通量很高,但对光照和风况不够敏感;相反,无人车可以携带有源传感器,使得传感器的测量完全独立于照明条件,但代价是较低的通量以及对土壤条件不敏感。 近日,P
-
丹纳赫生命科学细胞株开发整体解决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目前,丹纳赫生命科学包括IDT、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美谷分子、SCIEX、艾杰尔-飞诺美、徕卡显微系统、颇尔等七家公司,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法医检测、 临床检查等应用市场客户提供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为蛋白质、生物药和化学药物等分析提供创新的技术和分析诊断工具;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客户提供包括仪器、试剂、软件和技术服务在内的一体化科学解决方案。 细胞株开发流程 细胞株开发是执行生物药研发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细胞培养及转染,细胞株单克隆化及单克隆源性鉴定, 蛋白表达及结构特征筛选及鉴定,获得潜在的细胞株。 细胞培养、转染及培养基优化 细胞培养是细胞系开发的基础,无论是细胞转染,培养基优化,还是抗体表达检测等实验都在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完成。细胞培养是一个长流程、精细、耗费时间和人力的流程,定期的细胞计数接种,细胞换液,细胞转染等繁琐的实验对工作 人员的挑战极大,且在高通量的人工操作中易带入污染而导致细胞培养及筛选的失败。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的细胞培养能帮助我们在获得更准确的结果的同 时加速细胞系开发进度。我们基于以上的目标提供从细胞计数开始,至培养基优 化结果鉴定的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单细胞化及单克隆源性鉴定 细胞的单克隆源性验证在确保生物制药产品的纯度和均一性上至关重要,FDA的政策和法规都强制要求生物制药企业提供清晰图片证据以证明单克隆抗体研发过程中的单克隆源性。这些要求对我们的单克隆接种及成像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丹纳赫生命科学以丰富的产品线为众多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包括从细胞打印,细胞分选, 到半固体培养基及有限稀释等多种单细胞接种方法,和多种成像技术满足实验室的不同需求,同时合规的软件设计保证我们在新药申请中畅行无阻。 细胞株鉴定 细胞株开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通量筛选手段获得数株高产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为后续的工艺开发及优化提供基础。细胞株鉴定是对细胞株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