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测量拟南芥和小麦生长表型的开放式自动化软件包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植物表现出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动态生长表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生长特征的表型分析是理解植物如何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以及对不同的处理作出反应的关键方法。虽然衡量动态增长特性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现有的开放软件工具在批图像处理、多特征分析、软件可用性和实验之间交叉引用的结果方面是有限的,使得自动表型分析存在问题。 作者介绍Leaf-GP(Growth Phenotypes),一个易用且开放的软件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计算平台上执行。能够从大型图像数据集中自动提取多种生长性状。该软件已经在诺维奇研究公园(NRP,UK)的拟南芥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研究中得到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量化一些生长表型,作者已经在几个实验条件下鉴定出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不同植物生长模式。 Leaf-GP工作流程及图形用户界面 Leaf-GP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应用程序,它提供了三种方法来量化大型图像系列中的生长表型。 作者在两个生物学应用的基础上,证明了它的有用性和高准确度:(1)拟南芥基因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生长性状的量化; (2)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温室中的小麦生长。 该软件易用且可跨平台,可以在Mac OS,Windows和HPC上执行,并预装了基于Python的开放式科学库。作者提出了如何将计算机视觉,图像分析,机器学习和软件工程整合到植物表现学软件实施中。 来源:Plant Methods 22 December 2017.Leaf-GP: an open and automated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measuring growth phenotypes for arabidopsis and wheat.Ji Zhou, Christopher Applegate, Albor Dobon Alonso, Daniel Reynolds, Simon Orford, Michal Mackiewicz, Simon Griffiths, Steven Penfield and Nick Pullen. https://doi.org/10.1186/s13007-017-0266-3
-
用于高通量田间表型绿色植被自动分割的多功能机器学习模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方法示意图 在数字图像中精确地分割背景中的植物,是表型分析的基础和挑战。传统方法在均匀环境下的表现令人满意,然而当应用于动态田间环境中的图像时,性能却有所下降。 根据这一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学习方法来量化室外条件下的植被生长, 并将该技术与目前最新的数字图像技术和其他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以下标准对所有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1)与地面真实图像比较,(2)随着环境光照一天中的变化,(3)与手动测量的比较,(4) 小麦冠层整个生命周期的性能评估。 不同光照条件下前景(FG)和背景(BG)示例图像 测试图像示例及相应原始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应对在现场条件下面临的环境挑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并且不需要调整每个数字图像的阈值。所提出的方法也是在田间获得整个作物生长过程中表型信息时间序列的理想方法。此外,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不仅限于生长测量,而且还可以用于识别杂草、疾病、胁迫等。 Keywords:Field phenotyping、Learning-based segmentation、Fractional cover、Field Scanalyzer、RGB images 来源: Plant Methods.21 November 2017. Multi-featur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green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or high-throughput field phenotyping Pouria Sadeghi-Tehran,Nicolas Virlet, Kasra Sabermanesh and Malcolm J. Hawkesford.
-
液氮罐冲氮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对液氮罐而言,冲填液氮时,蒸发要经过四十八小时才复定常状态,精良液氮罐规复定常状态所需时间能缩至十二小时,蒸发损失可淘汰50%。我们了解了液氮的特性和液氮容器的简要结构,便以准确利用它,也才气充实发挥其性能。现就利用的要点概述如下: 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和保养。液氮罐贮存室要氛围流畅如在密闭的室内贮存多只液氮罐,则蒸发了的氮气将滞留室内,从而造成缺氧状态,就有大概产生窒息 变乱。操纵液氮罐要轻拿轻放制止与其他物体相碰撞,由于液氮罐经排气而成为高度的真空状态,表里槽受到大气的压力是相称大的,以dr一10和dr一30为 例,外槽所受的压力,约莫有4。。o公斤至9。。o公斤,固然它制成能担当三倍于自重的强度,操纵时也要非常细致,切不行失下或碰撞。天驰液氮罐技能职员 提示液氮罐要连结垂直,严禁倾倒罐内液氮以免产生事故。 二、首次充填液氮,或液氮罐内 部处于干燥状态时、先要进行检查、看罐外部有无凹陷或产生其他非常环境。罐内有无异物,底座是否确切牢固好。这些环境都精良,则可开始充填液氮,并宜在通 风精良的所在举行,一样通常可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时,须打开门窗以连结精良的透风通气状态。液氮的充填一种是加压注入法,是从大的液氮容器打开液阀接上 挠性软管,直接对液氮罐充填液氮。另种是直接用漏斗浇注法,这要分外细致的是要使漏斗的端部稍脱离颈管,使液氮蒸发的气体能从漏斗与容器的间隙顺遂逸出, 不然会使液体从漏斗溢出,不但会增长_液氮丧失,且会产生冻伤变乱。充填液氮的速率要迟钝,先注入小量,然后稍停几分钟,使其冷却再渐渐注足至划定容量‘。 三、取放贮精提斗时,应先将提斗略为进步,使斗底脱离底座,再将提斗平行移至罐的中间,顺其天然向上提,行动要从容迅捷,不行利用强力,以免扭弯或折断痛处,取放提斗时还要细致制止碰擦颈管内壁,以免破坏颈管,手柄要放妥分度圈内,盖好盖塞以免多跑氮。 四、液氮增补的周期。液氮淘汰到几多的
-
黄曲霉毒素成为坚果出口“拦路虎”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近日,欧盟发布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2016年度报告,内容涉及系统介绍、按通报类型、风险类别、产品分类、原产国、通报项目等统计分析。 2016年,该系统共发出原始通报2993份,原始通报产生后续跟踪信息7288条,总体2016年通报比2015年增长11.1%。该报告中明确与中国有关信息包括:中国坚果、坚果产品和籽类中黄曲霉毒素被通报数量排名第5,被通报50条;原产中国的花生被通报49条,其中48条采取边境拒绝措施;我国产品被通报总数254条,同比下降35.53%。 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对花生、开心果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进行了修订,要求供人直接食用或者用作食品配料的花生及其他油籽、坚果及其制品(不包括巴旦木、开心果、杏仁、榛子和巴西坚果)黄曲霉毒素B1为限量2.0μg/kg,总黄曲霉毒素B1+B2+G1+G2限量为4.0μg/kg。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的一种,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花生和大豆、小麦等粮油制品。一般以热带和亚热带等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黄曲霉毒素耐热,280℃才可裂解,故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下难以破坏。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黄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坚果作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传统食品,加强对坚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十分必要,同时也是生产中必须把住的原料关。现有的国家标准已规定某些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但是方法繁琐,企业检验人员难以掌握,而且,在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中,样品的前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建立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稳定、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十分重要。 一、上海飞测生物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定量检测方案--8min准确定量 上海飞测生物基于领先的荧光定量FPOCT技术平台,率先推出了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
-
教你如何同时鉴别和定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还记得来自Nature的伦敦音吗?转成正宗曼德瑞,教你如何同时鉴别和定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北京时间10月24日来自英国伦敦LGC的丹尼斯·奥沙利文,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了她所在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团队通过Naica crystal 数字PCR仪的三色检测通道,成功地在一次反应中达到了鉴别MRSA和对其携带抗性基因进行定量的研究,从而区分了MRSA和与其形态学类似的表皮葡萄球菌。在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小编将实验的研究背景、实验思路以及结果和重复性进行简明阐述。 研究背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 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是一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葡萄球菌,MRSA可引起各种问题,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到肺炎到血流感染。 实验设计: 结果、特异性和重复性: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三个特异性的探针识别出两类形态相近的葡萄球菌,并根据抗性基因进行抗性分析和定量,相较于传统的培养方法,结果特异性、重复性好,获得结果更为快速。同时Naica crystal数字PCR系统的自动集成化程度,确保该方法降低人为干扰,实现方法的流程化和标准化。 (上述内容中包含网络搜索内容如有雷同还请联系小编,展示部分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于深蓝云生物科技)
-
检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霉菌毒素给畜禽业带来的损失很多人都了解,甚至深有体会,但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的污染程度有多严重,却有很多养殖户及饲料企业并不了解。 对国内玉米、全价饲料、蛋白饲料等样品进行抽查后,我们得出全价饲料中6种霉(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 毒素、呕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检出率均在 90%以上。蛋白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样品中呕吐霉素及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高达 100%,并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由此可见,霉菌毒素确实广泛存在,而霉(真)菌毒素中毒一般是很难解毒的。 只有对食品和饲料中霉(真)菌毒素进行定量检测并及时监控和处理,才能保障人畜的健康。鉴于霉(真)菌毒素独特的结构,寻找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霉(真)菌毒素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POCT技术平台,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霉(真)菌毒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本产品可在8min快速定量的检测出饲料中霉(真)菌毒素的残留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8min),检测操作简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各类饲料加工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 在进行饲料霉(真)菌毒素检测的时候,您是否也有以下期望呢? 您是否希望实现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几分钟出结果?不需复杂的设备和操作? 上海飞测生物真菌毒素系列荧光定量检测产品,集胶体金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色谱质谱准确检测的特点于一身,实现8min内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可现场打印;样品前处理简便,操作简单,也无需对检测样本提取液进行任何pH的调节;检测限可达到 ppb级,即 μg/kg,能满足国际以及国内的检测限量要求。 样品前处理过程 1、粉碎(饲料样品粉碎处理,称量); 2、振荡提取(5min); 3、离心(2min); 检测操作过程 1、稀释; 2、加样反应(8min); 3、读数,打印检测报告; 实
-
液氮及液氮生物容器的使用与保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液氮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制成品,在畜牧品种改良工作中,液氮是精液及胚胎的主要冷冻贮存媒介。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有好多技术员对液氮及液氮生物容器特性的不了解,而造成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既易造成液氮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严重的还可能发生伤人事故。下面,我就液氮及液氮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介绍如下: 一、液氮的来源 液氮来源于空气。空气中所含主要气体成分分为氧气和氮气,其中,氮气约占空气的78.09%,氮的分子量为28.0134,比空气略轻,液氮即为液化的氮气。 二、液氮的特性 液氮由于是由氮气压缩冷却而来,其理化性质比较特殊。主要特性如下: 1、超低温性:液氮的沸点为零下195.8℃, 液氮每升重量为808克,液氮冷却到零下210℃时,将变成霜雪状的固态氮。 液氮这一超低温特性能抑制精子和胚胎等生物体的代谢能力,科学家根据这一特性,用来长期保存精液及胚胎。其大优点是可长期保存冻精,使用不受时间、地域以及种用雄性动物寿命的限制。可充分提高公畜的利用率。 2、液氮同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中的氮气是同一种物质, 液氮是无色、无臭、无毒、不燃烧、不爆炸的液体。 3、液氮的渗透性很弱。但当皮肤接触液氮时,却还是会受到冻伤的。 4、膨胀性:液氮是由空气压缩冷却制成,其气化时就恢复为氮气。据测定,每一立升液氮气化,温度上升15度,体积膨胀约为180倍。一升液氮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成683升0℃的氮气, 每公斤液氮可夺热48大卡。 5、窒息性:氮气本身不致使人窒息,但在一定空间内,如果氮气过多而隔绝了氧气,操作者也会引起窒息。据测定,10公斤液氮在10立方米的室内瞬间蒸发,可使空间氧气突然降到13%,造成空间缺氧。在此条件下,能引起人窒息乃至死亡。 三、液氮罐的种类 液氮罐一般可分为贮存罐、运输罐两种。从容量来说3L、5L、6L、10L、15L、20L、29L、30L、35L、50L、和100L、00L不等,我们常用的液氮罐有3L、5L、10L、30L,贮存罐主要用于室内液氮的静
-
液氮罐废弃原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1.1超过正常使用的年限 国外制造商介绍容器设计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而国内厂家则没有使用年限的预测。这是说,制做容器 的原材料耐用期一般到5年已失去原材料的固有性能。所以,使用满5年后,液氮罐保冷性能变差,是属于超过正常使用年限的问题。当然。超过正常使用年限以后,如果没有异常现象,仍然要以继续使用。不过要特别注意进行液氮容器保冷性能的技术检测,避免出现问题造成事故。 1.2影响容器使用的寿命 容器超过正常使用年限应被废弃,一般已无维修价值。那么,为什么有的容器使用不到5年,甚至一年半 载就被迫废弃呢?这里除了制造质量差,其主要影响的因素有两点。 1.2.1 内槽腐蚀 制做容器的原材料,有的用铝台金,有的用不锈钢。同时进行了表面处理,所以重量较轻,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但这种防腐能力是有限的,液氮原是一种堕性物质,本身没有腐蚀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水分将慢慢蓄存于容器内部,并繁殖杂菌;有时不小心精液也会掉下去;尤其是在液氮纯度低的情况下,内槽周围和底部容易腐蚀而变黑和起泡。虽然不锈钢防腐能力较强,但制造商为了减少成本,往往都用铝合金。因而提醒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制内槽发生腐蚀。**的办法,首先是选用液氮供应站专用液氮机生产的、纯度(99.8%)最高的液氮,而不要采用纯度较低的工业废弃液氮;第二是,为消除容器底部蓄积的水分和污物,可以采用一年一次清洗内槽的办法,能使容器拒腐蚀的能力大为增强。 1.2.2真空度降低 液氮不仅具有气化性,而且沸点很低(一195.8℃),容易蒸发。我们的目的是使用容器盛装液氮,低温保存冷冻精液,而不希望液氮大量蒸发。为了降低气化减少蒸发量,使容器中存有足够的液氮,以保持高度的冷冻能力,就必须采取断热保冷措施。就是容器的夹层结构E要求具有高度真空,以隔断因热而促进气化的条件。采用夹层间抽成真空(达0.00l毫米汞柱)的办法,并在夹层间放置能吸收大量气体的活性炭或硅胶等,使真空达到10。7(绝对大
-
在微流控平台下高通量研究3D神经网络的形态特征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介绍: 建立生理学上模拟体内环境的体外模型对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和药物研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干细胞诱导的神经细胞培养在3D环境下,对于化合物筛选和疾病模型建立有较大的潜力。3D培养被认为是最接近人体组织的体外培养方法,无论是结构、细胞生长特点及细胞与细胞和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很好的模拟了体内环境。本篇说明介绍了一个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毒性筛选的方法,应用iPSC诱导的神经细胞在OrganoPlate®高通量微流控平台上进行3D水平上的神经突触检OrganoPlate®是一个结合了最新3D培养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基于96孔组织芯片,可以做长时间活细胞检测,满足筛选需要,并且兼容常用实验室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如ImageXpress® MicroConfocal高内涵成像和分析系统。 材料: • OrganoPlate® 板 (MIMETAS) • 人iPSC诱导的神经细胞iCell® Neurons(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 • 神经细胞培养基(Cellular DynamicsInternational) • Matrigel (Corning) • Calcein AM (Life Technologies) • MitoTracker Orange(Life Technologies) • Hoechst (Life Technologies) • Saponin (Sigma) • PBS (Sigma) • Αντι-β-tubulin III (TUJ-1) 抗体(BDBiosciences) • ImageXpress Micro Confocal 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和分析系统 (MolecularDevices) • MetaXpress高内涵成像和分析软件6.2(Molecular Devices) 在3D胶中形成神经网络: 细胞培养、化合物处理和细胞染色步骤依照微流控操作说明。对3D胶中神经细胞的表型变化和细胞活力的评价采用共聚焦成像模式。人iPSC诱导的神经细胞与Matrigel胶混合,胶的终浓度为7mg/mL,并以30,000细胞每微孔槽的浓度加入OrganoPlate®板中。在种板的时候,胶和细胞的混悬液需放置于冰上以防止Matrigel胶凝固。根据胶的浓度和细胞浓度调整加入一个微流控孔道中的体积在1-1.4μL之间。种板后,将微流控板放置于37°C 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30分钟,使胶凝固。然后,向微
-
研究分子互作?----看看Nicoya SPR 技术的新应用案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Nicoya SPR数据让您的文章更上一层楼! 2016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Dr. Dieckmann和他的团队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检测最低CaM浓度和逐渐增加的CaM浓度与NOS肽结合的构象,并结合SPR技术,发现当CaM浓度增加时,相互作用的强度也增强了,并导致了蛋白构象变化。 SPR数据在确定相互作用的增强研究中起关键性作用,另外,SPR研究获得Kon,Koff值揭示了Ca2+浓度依赖的结合动力学,并获得了更多的关于相互作用的细节。利用这些结果,Dr. Dieckmann和他的同事们能在更真实的生理条件下通过构象的研究揭示之前过量的钙浓度实验不明显的结构上细微的变化。将文章发表Biochemistry上,并高度评价了OpenSPR的性能: “I think the SPR data is really what made this paper able to get into a good journal. You have to be able to correlate structure to function, and SPR really allowed us to show that these dynamics have real world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how easily the protein binds and comes off its target protein, and I think that’s really the key that pushed this paper to the next level.” - Dr. Dieckmann 相对其他只能做出终点检测的如Pull-down检测技术,SPR 无标记技术让研究者可以定量分析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Kon, Koff 和KD值,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分析。 SP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在很多医药及医学研究中颇受关注。拥有SPR数据的文章也跻身优秀期刊之列,相信SPR数据会让您的Paper更加有说服力,影响力! OpenSPR 是一款友好的,低维护成本的桌面式的提供 SPR 解决方案的系统,目前成百上千的科学家都在使用,通过您自己实验室触手可及的SPR技术能够获取您需要的高质量数据,加速您的科研及发文章的速度! Nicoya个人型分子相互作用仪技术优势: 高性能 --- 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 操作简单 --- 半个小时即可掌控 实验成本低 --- 低成本仪器及
-
上海飞测分享:如何高效把控企业产品的黄曲霉毒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很大,存在范围广,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的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人类健康,世界上已经有超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作了限量的要求。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检疫要求: ①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指B1+B2+G1+G2的总量)不能超过20ug/kg,人类消费的牛奶中M1的含量不能超过0.5ug/kg,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含量不得超过300ug/kg; ②欧盟于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EC No. 1525/98法规,规定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用的食物及组成食品的组分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能超过2ug/kg,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总量不得超过4ug/kg; ③日本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能超过10ug/kg; ④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2761-81)规定为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μg/kg,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μg/kg,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μg/kg,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为: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不得超过0.5μg/kg。 目前,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方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微柱筛选法、金标试纸法等。我国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GB/T 5009.22-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GB/T 5009.24-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此外,卫生部于1990年11月发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预防黄曲霉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措施是防止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并尽量减少人类随同食品摄入黄曲霉毒素的可能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食品的防霉去毒工作,要降低食品中
-
盘点:植物表型研究文章TOP10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鸡年接近尾声,各行各业都已经做了各种年度盘点,小编也不能免俗,以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为标准,将近五年跟植物表型研究相关的文章,做了盘点,列出了植物表型研究文章的TOP10 ,从微观表型到宏观表型,从实验室表型到田间表型,从基因型到表型,赶紧一睹为快吧。 TOP 10 ● 植物表型组学数据中动态数量性状位点的分析 (Trends Plant Sci.,2015) 高通量成像技术能够连续测量植物表型,这可能有助于生长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功能作图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它集成了多个时间点上的信息,因此可以增加QTL检测的统计功效。 为了处理高维基因分型和表型数据,计算效率是动态QTL分析的新型统计方法的重点。 162个拟南芥RIL随时间推移的表型轨迹 此文回顾了目前复杂数量性状功能作图的发展,这些方法为我们分析后基因组时代的大规模时间进程数据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TOP 9 ● 基因组技术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 (Nature,2017) 保证未来的粮食供应,同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基因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于应对这些挑战至关重要。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方面的进展正被用于获取作物及其野生亲缘的大型而复杂的基因组。 这些已经帮助确定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并且可以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多种农艺表型的关联性分析。结合改进的自动化表型分析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基因组学为作物育种系统提供了新的基础。 作物野生前体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上图彩色圆圈)已被驯化,其中在最初选择和采用的地方品种中存在有限的多样性。随后的育种吸引了地方品种中存在的有限范围的变异,以用于现代农业中优秀栽培品种生产。作物改良基因的鉴定可以使用诱变将变异引入作物的DNA,具有所需特征的突变体可以通过筛选所需的性质来鉴定,这些性质称为表型。这样的表型鉴定需要大量的群体来进行,费时且不准确,需要依靠高通量的表型手段来实现。 TOP 8 ● 利用高通量的非侵入性表型技术揭示水稻耐盐基因位点 (Nat Commun,2016) 高通量的
-
肿瘤免疫和Car-T临床前研究中如何选择正确的小鼠模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肿瘤免疫**大概是目前最火热的创业和投资领域了,尤其是肿瘤免疫抗体药物和Car-T**领域。对于一个创新药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以证明其“有效”和“安全”,才能被批准上市并进入医生的处方里,当然肿瘤免疫抗体药物和Car-T也不例外。新药临床试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项花费巨大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全面地通过临床前试验来对这些新药进行仔细的评价,以提高临床成功率。找到最合适的动物模型,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最可靠的数据。那么,在肿瘤免疫抗体药物和Car-T这种新型药物研发中,应该如何选择动物模型呢? 在选择体内药效评价模型方面,小鼠无疑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首先,小鼠的繁殖快,可以快速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同周龄、同性别、且足量的小鼠;第二,有足够多的近交系小鼠肿瘤细胞系可以使用;第三,容易建立较稳定的动物-肿瘤模型体系,建立标准化的药效评价平台。 然而,通过对比小鼠和人基因序列发现,普通小鼠的很多基因与对应的人类基因之间,在蛋白氨基酸序列上的同源性经常不是足够高。所以,一般情况下,识别人蛋白的抗体,并不识别小鼠相应基因蛋白。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不能用普通小鼠来评价抗人蛋白抗体的药效。这就需要对小鼠的基因进行人源化改造。比如,以免疫检查点PD-1为例,将小鼠的PD1基因换成人的PD-1基因,所得到的PD-1人源化小鼠就可以用来做anti-human PD1抗体的药效评价。除了PD-1以外,百奥赛图基本完成了所有小鼠免疫检查点的人源化改造、进行了药效验证、并实现了规模化供应。这些小鼠将助力国内外肿瘤免疫抗体药物的研发。 这种基因编辑人源化小鼠模型的优势是,因为小鼠本身的免疫系统是完整的,非常适合针对同一靶点的不同单克隆抗体之间药效和毒性的精确比较。在R&D阶段找到药效**、安全性**的候选抗体,会提高最终抗体成药的成功率。 然而,毕竟人源化小鼠从制备、繁殖、鉴定、评价、到成为药效验证的平台需要超过2年的时间,不是所有靶点都能有现
-
微阵列芯片的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微阵列芯片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反应,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扫描仪对反应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 微阵列(Microarray)芯片以高密度阵列为特征。其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本质上是一种生物技术,主要是在生物遗传学领域发展起来的。 微阵列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聚核苷酸微阵列。微阵列上"印"有大量已知部分序列的DNA探针,微阵列技术就是利用分子杂交原理,使同时被比较的标本(用同位素或荧光素标记)与微阵列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度及数据处理,把他们转化成不同标本中特异基因的丰度,从而全面比较不同标本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微阵列技术是一种探索基因组功能的有力手段。 按照芯片上的探针对微阵列芯片进行分类,有核酸芯片、蛋白质芯片和组织芯片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核酸芯片,核酸芯片又有两种类型,分别是cDNA微阵列和寡核苷酸微阵列。 微阵列芯片主要用于表达分析、基因分型和测序;分析或优化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蛋白质组来帮助实现抗体识别;用于病理学研究;可用于筛选大型化合物和基因组文库,并系统研究局部细胞的微环境;识别和评估小分子的能力,因此在制药行业中,它显得比其它技术更为有用。也被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毒理学试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等等。 Azure Sapphire 双模式多光谱激光成像系统特点如下: 双模式成像:具有扫描检测和CCD成像双模式 4个固态激光器激光激发:488nm(蓝色)、520nm(绿色)、658nm(红色)、785nm(NIR),给用户更多荧光选择 唯一的3种检测器设计:PMT,APDs和CCD检测器,PMT检测器用于蓝色荧光检测和磷屏成像;3个独立的APD检测器用于绿色、红色荧光检测和双近红外荧光检测
-
纯水机18.2MΩ.cm电阻率极限的缘由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0
在实验室纯水行业中,我们常常听到电阻率18.2MΩ.cm这个数值。为什么是18.2MΩ.cm?能不能有更高的值,比如19.2 MΩ.cm?电阻率与电导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会困扰一部分使用者。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电导率的意义。电导率是用来表示物质导电能力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内的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有关。通常水中离子浓度越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低,电导率就越低;离子浓度越高,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电导率就越高。 那么电导率为零的纯水存不存在呢?答案是不存在的,因为水分子本身也会电离出离子 H2O ↹ H++OH- 水的解离常数在25℃时,其数值为1.01*10-14。这意味着在25℃每1mol水分子一定会电解出来10-7 mol的 H+和10-7 mol的OH-。 理论上来讲,完全不含任何杂质的水自身解离出的H+和OH-也会让水带有极微弱的导电性。那么这个导电性是多少呢?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在25℃电导率正是0.055 μS/cm。 电阻率和电导率相反,它表示的是物质电阻性的物理量。电阻率与电导率互为倒数关系,在25℃时电阻率就是18.2 MΩ.cm。 我们注意到,在谈及电导率和电阻率时,一定会提及温度。这是因为电导率和电阻率值是和温度相关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解离出来的H+和OH-越多,电导率就越高,电阻率就越低;相反,温度越低,解离出来的H+和OH-越少,电导率就越低,电阻率就越高。 为了便于用户能够快速了解自己的纯水水质,纯水行业通常会对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和电阻率进行补偿,统一换算为25℃下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一般来说,如果电导率和电阻率不说明温度,就默认为是在25℃。所以19.2MΩ.cm可以存在,只是这一数值没有经过温度补偿,补偿后的数值绝对不会大于18.2MΩ.cm。 上海乐枫的纯水机生产的超纯水,达到或超过中国实验室用水标准和试验方法(GB6682-2008)及 ASTM、CLSI、ISO3696 的一级水的质量标准,经得起水质检测,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