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材料科学 > 技术中心
SAPK/JNK信号通路图

SAPK/JNK信号通路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又被称为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是哺乳类细胞中MAPK的另一亚类。目前,从成熟人脑细胞中已克隆了10个JNK异构体,它们分别由JNK1、JNK2和JNK3基因编码[3],分子量46 000的JNK1和分子量55 000的JNK2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而JNK3选择性在脑细胞中表达。   JNK/SAPK信号通路可被应激刺激(如紫外线、热休克、高渗刺激及蛋白合成抑制剂等)、细胞因子(TNFα,IL-1)、生长因子(EGF)及某些G蛋白偶联的受体激活。外界刺激可通过Ras依赖或非Ras依赖的两条途径激活JNK,小分子G蛋白Ras超家族的成员之一Rho可能也是JNK激活的上游信号[4],Rho蛋白Rac及cdc42的作用可能是与p21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PAK结合,使其自身磷酸化而被激活,而活化的PAK进一步使JNK激活。已有研究证实,双特异性激酶JNK Kinase(JNKK)是JNK/SAPK的上游激活物,包括MKK4(JNKK1)、MKK7(JNKK2),其中MKK7/JNKK2可特异性地激活JNK[5],而MKK4则可同时激活JNK1和p38。JNKK的上游激活物为MEKK,MEKK1在体外过表达时可激活MEK,但MEKK1在体内高度选择性地磷酸化MKK4,从而激活JNK[6]。MEKK2也可通过MKK4激活JNK和p38。JNK/SAPK接受上游信号被激活后,可以进一步使核内的转录因子c-Jun氨基末端63及73位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进而激活c-Jun而增强其转录活性[7]。c-Jun氨基末端的磷酸化还可以促进c-Jun/c-Fos异二聚体及c-Jun同二聚体的形成,这些转录因子可以结合到许多基因启动子区AP-1位点,增加特定基因的转录活性。此外,JNK/SAPK激活后还可以使转录因子Elk-1和ATF2发生磷酸化,并使其转录活性增强。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 CrkL,Shc,GRB2,JNK,JNK1,JNK2,JNK3,MKK4,MKK7,IRS-1,c-Abl,Bax,CrkII,TAK1,ASK1,MAPKKKs,HPK1,GCK,MEKK1,MEKK4,MLK2,MLK3,DLK,TpI-2,TAO1,TAO2,PI3Kγ,c-Jun,SOS,Ra

T Cell Receptor 信号通路图

T Cell Receptor 信号通路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The T Cell Recepto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mmune system. The specificity of the receptor is governed by the binding site formed from the mature alpha and beta chains (shown here) or gamma and delta chains in gamma/delta T Cells. It is the ability of this receptor to bind a complex of foreign peptide in the groove of an MHC molecule that leads to T cell activation. Upon activation the T cell can assist in activating other cells or carry out cytolytic attacks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T cell type. The CD3 complex and CD4 (Th cells) or CD8 (Tc cells) work to transmit the activation signal to the T cell''s transcriptional machinary upon engagement of the receptor.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TCR,CD30,Zap-70,LAF-1,Actinin,Talin,SOS,GRB2,LAT,PLCγ1,NCK,SLP76,ADAP,Vav,WASP,Rac,cdc42,DIgh1,CD4,CD45,CD28,Lck,PI3K,CaM,Calclneurin,CaMKIV,Calpain,IP3R,PIP2,DAG,RasGRP,Ras,Raf,MEK1,MEK2,Erk1,Erk2,CREB,NFAT,TAK1,MEKK1,MKK4,MKK7,JNK,JNK2,MAPK,P38,PDK1,PKCθ,c-Cbl,mMALT1,Bcl10,Carma1,TAK1,IKK,Rel,IκB,NF-κB,mTORC1,Fos,Jun等。   点击图中信号分子,查看详细通路图及产品(抑制剂,抗体,磷酸化抗体,检测试剂盒,重组蛋白等)

TGF-β/Smad 信号通路图

TGF-β/Smad 信号通路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调控干细胞活性和器官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TGF-β信号通路各成员活性未激活时,体内会自发性发生多种癌症,这表明TGF-β定向调节干细胞对癌症形成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TGF-β超家族包含接近30个生长和分化因子,其中有TGF-β s,活化素(activin),inhibins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 。下游的跨膜TGF-β受体是多个SMAD蛋白,这些蛋白是TGF-β超家族信号传递的重要调控分子,并在不同层面上受多种多样精确的调控。 TGF-β与TGF-βII型受体(TGF-βRII)结合后,再激活募集TGF-β I型受体(TGF-β RI)组合后形成二聚体形式的受体复合物。TGF-β RII磷酸化TGF-β RI的甘氨酸-丝氨酸富集区域(GS序列)并活化TGF-β RI的丝氨酸/苏氨酸活性。活化的TGF-β RI反过来又磷酸化受体相关smad蛋白。脊椎动物中目前发现的smad蛋白至少有9种,分别是(a)受体调节的Smads (R-Smads):Smad 1, Smad 2, Smad 3, Smad 5, and Smad 8; (b)共调节Smads: Smad 4 and Smad 10;(c)抑制性Smads(I-Smads): Smad 6 and Smad 7。Smad 2,和Smad 3参与TGF-β和活化素信号通路,而Smad 1、Smad 5和Smad 8调节BMP信号通路。R-Smads和Smad 4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它们的活性主要受衔接蛋白调节,如Smad锚定受体激活蛋白(SARA)和ELF。Smad 2和Smad 3直接被TGF-β RI磷酸化, 使得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从受体复合物中释放出来。Smad 4蛋白的MH2结构域识别R-Smads C端的磷酸丝氨酸从而形成异质二聚体复合物(R-Smad/C-Smad)。这些复合物转运至细胞核,核内Smad蛋白与同源DNA结合,吸附力较低,但在转录共激活因子的作用下可增强亲和性。Smad 3 和Smad 4 结合于称为SBE的DNA序列,而Smad 2 通过与Smad 4 的相互作用与DNA复合物反应。Smad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间进行依赖性磷酸化的穿梭对于TGF-β信号的动态调控具重要意义。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 Shc, GRB2, SARA, Smad1,Smad2,Smad3,Smad4,Smad5,Smad6,Smad7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图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TLR 家族成员(TLR3 除外)诱导的炎症反应都经过一条经典的信号通路(图 1),该通路起始于TLRs 的一段胞内保守序列—Toll/IL-1 受体同源区(Toll/IL-1receptor homologousregion,TIR).TIR可激活胞内的信号介质—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激酶(IL-1R associated kinase,IRAK) IRAK-1 和 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TNF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 IκB激酶(IκB kinase,IκK),进而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 CD14,MD-2,TRAM,TRIF,TIRAP,MyD88,TLR1,TLR2,TLR3,TLR4,TLR5,TLR6,TLR7,TLR8,TLR9,IRAK-1,IRAK-2,IRAK-4,IRAK-M,TRAF6,TRIAD3A,ST2L,SOCS1,RIG-I,FADD,TOLLIP,RIP1,A20,UEV1A, Ubc13,ECSIT, MEKK-1, TAK1,TBK1, MKK3/6, p38, TAB1/2, MKK4/7, JNK, IKKα, IKKβ, IKKγ, IKKε,NEMO, IκBα, NF-κB, p65/RelA, Casp-8, IRF-3,IRF-7,MAVS等   点击图中信号分子,查看详细通路图及产品(抑制剂,抗体,磷酸化抗体,检测试剂盒,重组蛋白等):

磷酸脂酶信号通路图

磷酸脂酶信号通路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在这一信号转导途径中,膜受体与其相应的第一信使分子结合后,激活膜上的Gq蛋白(一种G蛋白),然后由Gq蛋白激活磷酸脂酶Cβ (phospholipase Cβ, PLC), 将膜上的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biphosphate, PIP2)分解为两个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二酰甘油( diacylglycerol, DAG)和1,4,5-三磷酸肌醇(IP3)。IP3动员细胞内钙库释放Ca2+到细胞质中与钙调蛋白结合,随后参与一系列的反应;而DAG在Ca2+的协同下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然后通过蛋白激酶C引起级联反应,进行细胞的应答。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GPCR,Gβγ,Gα-GTP,PLCβ3,PIP2,EGF-R,PLCγ1,PKC,cPLA2,Mnk1,p38 MAPK,CaMK,IP3R等。 点击图中信号分子,查看详细通路图及产品(抑制剂,抗体,磷酸化抗体,检测试剂盒,重组蛋白等)

岛津LC-4A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常见两故障

岛津LC-4A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常见两故障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故障现象一:基线漂移、干扰大      分析与检修:LC-4A紫外检测器由光学系统、液体输送系统、紫外接收及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其原理是:D2灯发出紫外光经透镜M1、M2反射到光栅,由光栅分出不同波长的光。紫外光经比色池到紫敏二极管D1、D2,D1、D2分别为测量和参比二极管。同一波长下不同浓度的样品对紫外光的吸收不同,在D1紫敏管上产生不同的电流,此电流经A101、A102放大而产生不同电压信号。基线漂移、干扰大,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紫敏管性能不稳定 (二)经过比色池的液体有泡  (三)放大器的性能差、不对称 (四)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和D2的电源电压不稳定等 故障现象二:1mV定标时,峰值为负  分析及检修:此故障的原因有两方面,1.紫外检测电路,即电流放大器A101、A102,对数放大器A201、A202有故障;2.光路部分的故障。     将D2断开,关闭光路,在无信号的情况下调节调零电阻,包括粗调、细调旋钮,见终端显示基线可调零,说明电路部分工作正常,问题在光路部分。用无水乙醇清洗比色池,将手动波长调节旋钮调到零光谱,看光斑是否在比色池前的入口中央。其上下位置偏移影响波长的精度,左右位置偏移影响峰值。现光斑上下位置尚可,而左右位置不准,偏向参比池一边。先调D2灯的前后位置,使光斑与入射狭缝两侧的定位孔左右对齐,再调反光镜M1的固定螺丝A,使光斑上下位置与定位孔对齐。调反射M2位置,即调节固定M2螺丝使光斑在比色池前的入口中央,此时光路调整完备。校正波长后,开机后一切正常。     检查时,首先将比色池的液体吸干,排除因气泡引起的干扰。打开密封紫敏管及比色池的盖,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测电流放大器的输出Mo、Ro,电压均为14.8VDC,且稳定。重新上好密封盖,断开D2灯电源,在暗电流下测Mo、Ro,电压均为0V,故紫敏管正常。测电源电压,D2阳极电压为90VDC、灯丝电压为3V,放大器的正、负电源分别为+15.12VDC、-15.09VDC,均较稳定,说明故障在放大器部分。用1MΩ电阻二个分

瘦肉精介绍及其检测方法

瘦肉精介绍及其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在我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克伦特罗。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     其它这样类似药物还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同样能起到“瘦肉”作用、却对人体健康危害过大,因而造成安全隐患。它们也因而在全球遭到禁用。   英文名:   Clenbuterol; Spiropent; Planipart; NAB365;4-Amino-3,5-dichloro-alpha-(((1,1-dimethylethyl)amino)methyl)benzenemethanol   CAS号:37148-27-9 盐酸克伦特罗结构简式 分子式:C12-H18-Cl2-N2-O    理化特性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   检测方法   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Fente C. A等用GC-MS法检测牛毛中CLB的残留,最低检测限为5ng/g[6];Pteer Batioens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牛、羊、猪组织中的CLB含量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ng/g[7];刘琪等用GC-MS法(EI离子源)检测猪尿中的CLB,检测限为0.5ng/mL;VanRhijin等用三甲基硅基或2-二甲基硅基吗啉衍生物检测尿提取物中的CLB,衍生物用电脉冲方式或化学离子化方式扫描,会产生更高的灵敏度。另外,GC-MS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因此,我国将GC-MS法定为检测CL 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CultreCoat® 细胞外基质蛋白阵列细胞粘附分析试剂盒原理

CultreCoat® 细胞外基质蛋白阵列细胞粘附分析试剂盒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细胞粘附即细胞与细胞外机制分子之间的相关作用,其在肿瘤细胞转移、浸润、胚胎发生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组织分化等过程中也需要众多细胞粘附功能发挥作用。在肿瘤细胞的组织间隙转移过程中,细胞外基质是其必经的一环。细胞外基质ECM是由大分子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肿瘤细胞在发生转移前以及转移过程中需要通过和ECM的相互作用,与细胞移动性有关的细胞骨架形成复合物,而最终执行转移。细胞外基质主要由胶原(Collagen)、非胶原糖蛋白(如纤粘连蛋白、层连蛋白)等组成。 目前传统的细胞粘附实验是通过包含有将细胞外基质蛋白(或单个组分)包埋到细胞培养板上进行。然而这些传统的细胞行为分析方法由于存在如下的缺陷而被科研工作者所诟病:1、对于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比如基质蛋白的均匀铺设以及试剂和流程的优化,很难达到较高的实验批次稳定性;2、用于购买的细胞基质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验证,对于细胞行为乃至活性影响很大,最终的数据缺乏可信度;3、手动的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的实验随机性。在此,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向您推荐Trevigen的CultreCoat® 以及Cultre®全系列肿瘤方案,可为您提供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细胞粘附、体外血管再生以及血管通透性分析等完整的肿瘤细胞行为分析产品和试剂盒。 Trevigen提供的细胞粘附分析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科研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和需求,直接购买CultreCoat不同组分的基质组分预包埋的试剂盒,也可以只购买经过严格生物功能试验测试和认证Cultrex基底膜提取物组分; 由于不同的细胞系对不同的基质组分会产生多种粘附可能,Trevigen还提供CultreCoat 专为选择最合适合适的BME组分而设计; Trevigen 提供的细胞粘附实验解决方案可进行完全定量化的细胞粘附分析,无需手动细胞计数;微孔板上预包埋Trevigen专利的BME基质及其它组分蛋白,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经严格的无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验证,接近真实体内环境;同时,荧光定量方

超声波换能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超声波换能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最重要的部分是换能器。现存两种换能器,一种是磁力换能器,由镍或镍合金制成;一种压电换能器,由锆钛酸铅或其它陶瓷制成。将压电材料放入电压变化的电场中时,它会发生变形,这就是所谓的 '压电效应'。相对来说,磁力换能器是用会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生变形的材料制成的。 一台清洗机用多个换能器,经粘接剂粘接在清洗缸底部且经并联联接组成一台清洗机的换能器。换能器基元之间距(对于频率20kH4一般在5—10mm为佳,太大了容易产生弯曲振动,且振动板受到腐蚀,同时辐射面相对减少。 当超声波清洗器换能器出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 1.超声波换能器受潮。一般用兆欧表检查和换能器相连接的插头,检查换能器正负极间的绝缘电阻值就可以判断。一般要求绝缘电阻大于30兆欧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绝缘电阻值,很可能是换能器受潮。维修方法是把换能器整体(不包括喷塑外壳)放进烘箱设定100℃左右,烘干三小时或者使用电吹风去潮至阻值正常为止。换能器振子打火,陶瓷材料碎裂。维修时可以用肉眼和兆欧表结合检查。一般作为应急处理的措施,可以把个别损坏的换能器断开,不会影响到别的换能器正常使用。   2.换能器振子打火,陶瓷材料碎裂。可以用肉眼和兆欧表结合检查,一般作为应急处理的措施,可以把个别损坏的振子断开,不会影响到别的振子正常使用。   3.振子脱胶。一般振子出现脱胶以后超声波电源输出的功率正常,但是由于振子与振动面连接不好,振动面的振动效果不好,长时间后由于能量无法释放出去,很可能会烧坏振子。振子脱胶对于用户来说维修起来是比较麻烦的,一般情况只能送回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处理。避免振子脱胶最有效的方法是平时使用中注意不撞击振动面。   4.不锈钢振动面穿孔。一般超声波换能器满负荷使用10年可能会出现振动面穿孔的情况 ,这是由于振动面的不锈钢板长时间高频振动疲劳所致,振动面穿孔说明换能器的使用寿命已经到了,维修上一般只能更换。

Genevac公司新一代SpeedTrap™冷阱可提供无与伦比的溶剂回收率

Genevac公司新一代SpeedTrap™冷阱可提供无与伦比的溶剂回收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紧凑型,高效率冷阱和冻干机   Genevac新版miVac SpeedTrap™ 无霜冷阱不仅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挥发性溶剂回收率,而且能够冷冻干燥达250毫升的溶液试样。   新一代SpeedTrap™冷阱可适用于更广范围的溶剂,从挥发性有机溶剂到水,甚至高沸点溶剂,其中包括1,4 - 二氧己环,叔丁醇,环己烷。虽然SpeedTrap™是配合Genevac公司的miVac系列浓缩仪而设计的,但是如果浓缩的溶剂样品范围是兼容的,那么它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制造商的浓缩仪。   SpeedTrap™冷阱可以配合一个高真空泵,作为一个独立小型冻干机使用。也可以和一个浓缩仪连接使用,成为一个集浓缩和冻干于一体的组合系统使用。   新SpeedTrap™冷阱的功能和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体积非常小,不需要很大的放置空间,宽度只有212毫米(8.3英寸)。冷凝旋管直接悬浮在蒸汽回路中,因此溶液蒸汽直接冷凝在旋管中,然后流至下方的收集容器中。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其中包括效率高,冷凝能力是类似的冷阱的两倍以上;用户可很快地看到冷阱中的溶剂;排空冷阱很方便;无需除霜等。一个自动的除霜模式确保用户无需花时间对系统进行任何除霜操作,即使使用水时,亦是如此。收集容器可以简单轻松地移出,保证溶剂的安全处理。   更多信息请访问:/info4.htm ;www.Genevac.com/movie/miVac 或联系 Genevac 公司+44-1473-240000 / +1-845-255-5000 或email至salesinfo@genevac.co.uk   。

Cultrex® DIVAA体内血管形成分析系统

Cultrex® DIVAA体内血管形成分析系统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Angiogenesis)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网的内皮细胞分化而形成新的血管。血管生成包括以下过程: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血管 基底膜的降解、蛋白溶解酶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新形成细胞外基质的重排和内皮细胞血管壁的形成。血管生成的过程包括了,在合适的条件下,内皮细 胞通过自我组装能形成微血管或小管状结构。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转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为全球的领导者,Trevigen提供完整的血管生成实验解决方案。其中,体外试剂盒和体外血管生成之内皮细胞浸润分析 试剂分别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血管生成因素的评估分析,前者可进行内皮细胞管形成诱导剂和抑制剂的检测,后者旨在加速对影响这一血管内皮细胞透过基底膜过程化 合物的筛查。另外,Trevigen专利的DIVAA产品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体内定量检测血管生成的检测系统。 Directed In Vivo Angiogenesis Assay (DIVAA)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体内定量检测血管发生的检测系统,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将含有20 μl Trevigen’s basement membrane extract (BME)的可移植硅树脂柱(血管反应器、angioreactors,并根据研究需要加入或不加入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植入裸鼠皮下。移植后9天,血管 内皮细胞长入 BME,并生成血管。研究人员可根据实验需要,在BME中加入不同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促进或抑制血管发生因子:如FGF-2、VEGF、MMP2、 adrenomedullin、TIMP-2和CD97等)观察其对体内血管发生作用的影响。DIVAA可为体内血管生成的可再生和可定量分析提供标准化检测方案。血管反应器避免了由于小鼠基底膜提取物吸收值产生的错误。此外,血管反应器仅需少量材料,节省了BME和测试化合物的使用,每只小鼠体内可以 植入多达4个反应器,这增大了统计意义。DIVAA已应用于各种应用。 Trevigen专利的DIVAA系列分析试剂盒是设计用于血管生成抑制/激活的评估。试剂盒内包含了48个血管反应器(一种可在体内移植的硅树脂 柱),以

酶法组织消化技术——从粗制的胶原酶到高纯度消化产品

酶法组织消化技术——从粗制的胶原酶到高纯度消化产品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酶法组织消化技术——从粗制的胶原酶到高纯度消化产品   酶法组织消化中常用的胶原酶(Collagenase),能特异性地降解胞外胶原蛋白,使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的网状结构解离,而不损坏细胞表面结构的完整性。由于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复杂,除胶原蛋白外,还含有弹性蛋白,糖蛋白等其他大分子结构。而且不同组织类型,不同物种来源,不同年龄的组织中胞外基质组份不同。所以商业化的胶原酶产品一般是梭状芽孢杆菌裂解液的粗提物,是胶原酶、胰蛋白酶等蛋白水解酶混合物,能降解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及多糖等胞外大分子物质,适用于多种组织的消化应用。   但是对于不同实验研究中分离的特定组织,需要根据经验来选择合适的胶原酶产品,并对酶浓度、酶体积、酶作用时间进行摸索,才能找到最佳的消化方案。   罗氏胶原酶产品选择示例 罗氏胶原酶产品提取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并根据不同的酶活和验证的功能应用分为Collagenase A/B/D/P/H五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中(如肺、心脏、肌肉、骨、脂肪组织、肝、肾、软骨、乳腺、胎盘、血管、脑组织和肿瘤组织等)单个细胞的分离。应用其获得的细胞产量、活度和细胞功能性均经过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验证。 罗氏胶原酶分类 主要酶组分 建议的组织应用(根据文献中的产品引用) Collagenase A 胶原酶I型,胶原酶II型,梭菌蛋白酶,胰酶,中性蛋白酶 常规的酶混合比率,中度酶活 卵母细胞 肺细胞 Collagenase B 胶原酶I型,胶原酶II型,梭菌蛋白酶,胰酶,中性蛋白酶 中至高度胶原酶活性,较高的梭菌蛋白活性(>10U/mg) 心肌细胞 软骨细胞 胚胎前驱细胞 Collagenase D 胶原酶I型,胶原酶II型,梭菌蛋白酶,胰酶,中性蛋白酶 中至高度胶原酶活性,极低的胰酶活性(98%的内毒素和其他死细胞成分,因此有助于在组织消化过程中,大大提升细胞的活率。Liberase系列产品均经过滤除菌,具有高度的批间一致性,保证了整个实验阶段的消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工艺、设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工艺、设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前言 固态发酵(Solidstatefermentation)指体系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微生物在固态物质上生长的过程,过程中维持微生物活性需要的水主要为结合水或与固体基质结合的状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固态发酵和固体基质发酵(Solidsubstratesfermentation)是同一概念,可是Pandey等[1]却认为固体基质发酵是在无自由水条件下固体基质作为碳源或氮源的发酵过程,而固态发酵是在无自由水条件下利用天然或惰性底物(如合成泡沫)作为支持物的发酵过程。本文中将其统称为固态发酵。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固态发酵重新受到重视,主要归因于农业、工业废弃物在固态发酵方面得到较大应用,比如土壤修复、生物转化及生物燃料等,是工业应用的理想技术。   1   影响固态发酵的因素 影响固态发酵过程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基质类型、微生物选取和生产规模,可大致分为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环境因素。所有的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不能独立地看待。在特定的固态发酵过程中,单个因素作为生化还是物化因素需要区别开来。某个因素在生化反应中可看做独立的,但在物化反应中是相互影响的,反之亦然。所以,需要分析各个因素在固态发酵进程中的影响。   1.1  固态发酵微生物 真菌和细菌是固态发酵使用较多的微生物,真菌是比较理想的(如图所示,真菌菌丝穿过基质的皮壳到达淀粉颗粒)。接种真菌孢子较营养细胞有一定优势:接种方便、灵活且易于保存较长时间和较高活性,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较长的滞后期、孢子接种量较大;在孢子萌发之前需诱导孢子进入代谢活动和酶系合成以防孢子休眠。某些发酵过程需要菌丝接种,如将毛壳菌菌丝接入小麦秸秆中进行固态发酵。接种密度(个/克物料)也是固态发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1.2  水分和水活度 底物含水量的变化对微生物的生长及代谢能力有重要影响。低水分将降低营养物质传输、微生物生长、酶稳定性和基质膨胀;高水分将导致颗粒结块、通气不畅和染菌。固态发酵过程

适合HPLC馏分的一项先进的冻干技术

适合HPLC馏分的一项先进的冻干技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适合HPLC馏分的一项先进的冻干技术 Rob Darrington,Genevac Ltd.,英国伊普斯威奇市   简介 干燥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馏分(主要成分为水和乙腈)是众多实验室中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任务。实验的要求是将样品干燥成粉末状,以便准确称量样品、进行二次取样或再次溶解。因此,冷冻干燥是实验的**技术,但是常规的大型冷冻干燥系统可能难以处理有机溶剂,因为有机溶剂很容易在样品中暴沸,并因此损坏真空泵,造成样品损失。Actelion Pharmaceuticals采用Genevac公司1 开发的快速冻干法(LyoSpeed™),使用Genevac HT-12离心蒸发仪来完成这项工作。LyoSpeed方法通过离心机来控制样品的沸腾情况,使有机溶剂浓缩,并避免样品损失,然后从冷凝器中抽出有机溶剂,使剩余的水份冻干。这种方法对于亲水性样品而言非常有效,但如果样品不能溶于水,已经去除有机溶剂的样品将会溃散,甚至会形成油脂状。这些样品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处理才能形成所需的干粉状态。   限制因素 标准化合物库的平均操作成功率(完全冻干vs油性化合物)约为50%。根据化合物的不同属性,最低和最高操作成功率可分别达到30%和90%。取得较高操作成功率的简单方法,就是让样品冻干并使乙腈仍然保留在样品中。遗憾的是,现有的设备还无法实现这样的操作效果。   在硬件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尤其是HT-12蒸发仪中溶剂冷凝器(VC3000)表现出的温度特性。VC3000可以达到的最低温度为-50°C,这就限制了蒸发系统可以达到的真空度。为了取得良好的冻干效果,真空度应尽可能低,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达到0.1mbar以下。例如,0.5mbar压力条件下纯净水的沸点为-32℃,但乙腈在同等真空条件下的沸点可降至-61°C,因此会在煮沸时喷出冷阱和堵塞真空泵,导致蒸发系统中的压力上升。压力上升会提高溶剂的沸点,致使冻干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导致冻干过程彻底失败。使用LyoSpeed方法的目的不在于使样品彻底冻干(如生产疫苗),而是要制出非油状干燥粉末。正如真正的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简介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简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30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 基础原理与应用简介   文章目录: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术。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成像 (optical imaging)、核素成像(radio-nuclear imaging)、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成像和超声(ultrasound)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成像五大类,其中可见光成像和核素成像特别适合研究分子、代谢和生理学事件,通常称为功能成像;超声成像和CT则适合于解剖学成像,通常称为结构成像。功能成像与结构成像比较,前者更能够反映细胞或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了解活体动物体内的相关生物学过程、特异性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所以,活体动物体内功能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和追踪靶细胞、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多种分子事件,优化药物和基因**方案,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药物疗效进行观察,从整体动物水平上评估疾病发展过程,对同一个动物进行时间、环境、发展和**影响跟踪。由于功能成像的诸多优势,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本文重点介绍活体动物可见光成像技术。   体内可见光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成像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成像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利用其产生的蛋白酶与相应底物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生物体内的探针光信号;而荧光成像则是采用荧光报告基因(如GFP、RFP)或Cyt及dyes等荧光染料进行标记,利用荧光蛋白或染料产生的荧光就可以形成体内的荧光光源。前者是动物体内的自发光,不需要激发光源,可通过高度灵敏的CCD直接捕捉光信号,而后者则需要外界激发光源的激发才可以捕捉发光信号。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 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体内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