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科Rocker系列无油式真空帮浦的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Q: Rocker 系列实验室真空帮浦,产品保固期为3000小时或2年的意思为何? A: 3000小时保固是本公司对Rocker系列产品的品质承诺,实务上我们仍以售后2年作为免费提供换修零件之标准期限。 [部分过滤心和消音器属于消耗品,则不属于保固的范围内。] Q: Rocker 系列实验室真空帮浦可否转换成空压机使用? A: Rocker 系列真空帮浦皆可转换成空压机,只要将消音器取下并换上选购的转换包套件即可转换成空压机使用。 Q: Rocker系列实验室真空帮浦在连续运转情况下,可承受的*高工作温度为何? A: 如在大的真空度下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连续运转以致马达表面温度达到90℃,帮浦会藉由启动过热保护装置而自动停机,当马达表面温度下降至70℃时,会再自动开机运转。 Q: 打开真空帮浦开关,再接上矽胶管变成真空表指针有上升,但是没有吸力? A: 应为接矽胶管时造成帮浦倾斜,造成浮球被吸入,请关闭真空帮浦电源,取下浮球滤芯组,待浮球回到原位后再装回使用。打开电源开关前,请先确认帮浦放置于水平桌面或地上,并将矽胶管接好后再打开电源。 Q: 打开真空帮浦开关后,马达有运转,真空表指针有上升,但是没有吸力? A: 应为真空帮浦尚未放置于水平的桌面或地上使用,造成浮球被吸入而堵住进气端,请关闭电源,再将浮球滤芯组取下,让浮球掉回原位后再装回去使用。[ Rocker 600/610 真空帮浦为金属气片,关闭电源,拔掉矽胶管,通常于1分钟内浮球会归回原位。] Q: 在高楼或山上使用时,真空表显示的读值比规格小? A: 真空表是压力表的一种,一般分为压力表与相对压力表,压力表是相比于物理的真空(无任何气体分子的状态),显示的读值比较稳定;相对压力表是相比于使用环境的大气压力,会因大气压力变化而不同。大气压力通常会因气候与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变化,所以在不同环境下,真空表测到的读值会不同。 因此真空帮浦上装的指针式真空表是相对压力表,其读值表示的意义为: 「测量的压力值低于大气压力多少刻度单位」 对应公式: P真
-
时间序列激光雷达量化玉米生育期和昼夜节律的表型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Plant Phenomics | 作物是否会睡觉?时间序列激光雷达量化玉米生育期和昼夜节律表型 植物生长节律描绘了植物的生物物理和生理行为,受植物内在生物钟和外源环境共同调控。探索植物生长节律对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十分重要。相比于生理节律的研究,指示植物结构节律的研究鲜有报道。近年来,地面激光雷达(TLS)为植物结构动态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发现了如夜间“树木睡觉”等新的科学现象。这些尝试发现不同树种间不一致的节律,证明了树木睡眠问题的复杂性,也启发了关于作物是否会有“夜间睡觉”等结构节律问题的思考。 近日,Plant Phenomics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金时超课题组题为Exploring Seasonal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Structural Traits of Field Maize from LiDAR Time Seri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旨在量化玉米单株和叶片结构性状的季节性和昼夜节律,包括正常生长和冷害环境胁迫两种田间环境。采用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激光雷达表型平台(Crop3D, Fig.1)获取了玉米四个关键生长期的点云数据,用于研究季节性节律。同时,获取了每2小时频率的点云数据分析昼夜节律(Fig.1)。具体问题包括:(1)TLS能否量化田间自然状况下作物结构表型的季节性节律?(2)能否量化正常生长和冷害条件下的作物结构表型的昼夜节律?(3)正常和冷害条件下环境因素与结构表型昼夜节律的潜在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TLS可以量化单株和叶片水平作物结构表型的季节性和的昼夜节律。(1)叶倾角在拔节期到喇叭口期明显减小,叶方位角在拔节期后保持稳定(Fig.4)。(2)一些单株结构表型的节律(例如,方位角和投影叶面积)与叶片结构表型节律一致(Fig.3和Fig.4)。(3)部分性状(例如,投影叶面积)的昼夜节律在正常和冷害条件下表现不一致(Fig.6和Fig.8)。(4)环境因素与叶片昼夜节律的相关性在冷害情况下高于正常环境。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与除叶方位角外的所有叶性状显著相关
-
提高实验室安全性的 5 种基本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实验室安全从配置合适的设备开始,同事也需要简单的技术和实操经验来避免在工作场所发生事故。 当一个项目被要求为“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时,这意味着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需要精密计算和物质分析,对洁净要求很高,还有一点可能算是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项目在操作中需要密切关注所有相关人员并保障他们的安全。 根据加州大学实验室安全中心 (UCCLS) 进行的研究,30% 的研究人员能意识到在他们工作的实验室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严重”的伤害(需要医疗护理),大约60% 的化学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实验室的安全性还可以整体提高。在过去几年中,实验室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国化学学会 (ACS) 和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等组织制定了关于实验室安全的新的和改进的指南和报告——尤其是和学术相关的实验室。 2015 年,ACS 发布了研究实验室中的危害识别和评估:由美国化学学会化学品安全委员会危害识别和评估工作组制定的指南,旨在为学术界建立标准并帮助预故在教学实验室伤害和事故。 因此,即使在优先考虑安全的环境中,仍有提升的空间来改进并加强程序,以减少任何人受到严重伤害的机会。 以下是您可以立即实施的五种做法。 1. 了解实验室设备的最佳实践 在您配置实验室之前,第一步是查看现在的EHS指南,这通常可以确定一件设备是否适合专业实验室环境。 设备上的安全功能和独立的安全控制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里推荐使用 SafetyHeat 和 SmartLink 技术的 奥豪斯Guardian 7000 系列加热搅拌器,这两种技术都可以自动关闭设备防止过热,或者考虑具有不平衡传感和自动转子识别功能的 Frontier 5000 系列多功能离心机,以确保设备每次都可以正确使用。 当您采用了这样的设备后,为其制定定期检查对安全控制很有帮助,需要使用者检查每台仪器是否磨损、老化和清洁。 这将有助于在安全问题真正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 2. 操作时注意保护玻璃器皿 我们都被教育要小心使用玻璃制品,但在实验室环境中,这就不仅
-
干货分享:光纤记录实验手术操作流程与超详解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光纤记录系统作为常用的研究动物神经元活动与行为关系的重要工具,对于研究特定神经环路在不同行为范式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着重介绍光纤记录实验手术所需器材,手术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助力实验数据准确性的提升。 实验设备和材料 异氟烷麻醉系统、立体定位仪、数码显微镜、电极拉制仪、微量注射泵、剃毛工具、手术刀、眼科镊、眼科剪、棉签、碘伏、3%双氧水,AAV病毒、陶瓷插针、颅骨钻、钻头(0.8mm)、颅钉(M1.0xL2.0mm)、螺丝刀(45*1mm)、生理盐水、牙托粉水(义齿基托聚合物,自凝型)、红霉素眼膏、抗生素等。 术前准备 01 确定目标脑区坐标 确定目标脑区位点通常有两种策略: 通过使用立体定位图谱,寻找目标脑区具体位置,读取目标脑区深度,矢状、冠状坐标,最终确定目标脑区的三维坐标。 通过阅读参考文献,获取方法中涉及目标脑区的坐标。文献中坐标常用标注:AP:anteroposterior,前囟前后;ML:mediolateral,中缝左右;DV:dorsoventral,颅骨(硬脑膜)平面向下。 *需要注意:文献中坐标选取的Z轴参考点:包括Bregma点、脑膜表面、颅骨表面的Z轴读值 02 器具消毒、仪器检查 实验前使用酒精擦拭手术器械,检查各种实验耗材是否准备完整。检查立体定位仪,确保定位仪刻度置零,可以正常工作。 03 实验动物准备 选取实验动物检查其健康状况。 (▲小鼠颅骨表面示意图) 动物手术 01 动物麻醉及固定 小鼠称重。 在异氟烷诱导盒中麻醉小鼠(4%,1 L / min)。 将小鼠嘴部放在麻醉面罩中。 将小鼠门齿扣在适配器齿棒上,并使用适配器将小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异氟烷浓度调整为0.5-1%。 麻醉深度可通过对脚趾捏合无反应(监测脚趾捏合反应)来确认,手术期间每20min一次。 剃掉从眼睛到耳朵后面的毛发。 用棉签蘸少量碘伏清洁头部。 在头皮表面下注入0.1 ml利多卡因,以提供局部镇痛作用。 保护眼睛避光:涂抹红霉素眼膏。 (▲手术前小鼠)
-
干货分享: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条件性靶基因功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基因编辑小鼠模型是当今研究基因功能和致病机制的利器。业界重量级资深技术大咖为您详细解析:为何应充分了解与关注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应用中存在的某些风险与影响因素,如何设计有助于提升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精彩好文,全是干货,不可错过! 作者简介: 俞晓峰 博士 赛业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 俞晓峰博士现为赛业生物首席科学家与副总裁,负责基因修饰模式动物的研发与技术服务等。俞博士在基因修饰模式动物领域有超过20年以上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干细胞相关领域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l Genet.、Mol Cell Biol.等高水平杂志上。 加入赛业生物前,俞博士于2010-2013年任职于美国应用干细胞(ASC)公司,担任研发总监,负责基因修饰模式动物的研发与定制服务,并任中国子公司斯坦福生物科技公司副总裁。2009-2010年任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员。2003-2009年任职于美国基因打靶公司(iTL),作为资深科学家和项目经理,负责及参与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研发与定制技术服务的策略与方案设计、项目管理、技术人员指导与培训、客户服务与技术咨询等工作,2007年负责开发了人源化p53基因突变的肿瘤小鼠模型库构建项目。2000年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员。1995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 前言 应用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研究基因的功能、揭示疾病致病机制过程,为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研究,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而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简称Cre-loxP重组系统)的建立,为完善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构建,进一步开展条件性靶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回顾Cre-loxP重组系统在小鼠研究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者们认识到,对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某些风险与影响因素,给予充分了解与关注,将有助于提升靶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应用基本原理 所谓Cre-lox
-
8种常见核酸提取方法,让科研更轻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核酸作为一切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其提取通常是开启生物学研究的第一步,而且提取的核酸质量高低也是决定下游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后续的克隆、PCR、QPCR、建库测序等等都需要核酸才能顺利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什么是核酸?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当中。 核酸作为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无论是进行核酸的结构还是功能研究,首先都需要对核酸进行提取和纯化。核酸提取为大量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核酸提取的基本步骤 1、裂解细胞,释放核酸。使用裂解液破坏样品细胞结构,从而使样品中的DNA游离在裂解体系中; 2、核酸的分离与纯化。需要将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以及多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和其他不需要的核酸分子去除; 3、核酸的浓缩、沉淀; 4、纯化核酸。纯化则是使DNA与裂解体系中的其它成分,如蛋白质、盐及其它杂质彻底分离的过程。 核酸提取纯化原则和要求 1、需要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为下游实验做准备; 2、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提取DNA时排除RNA的干扰,反之亦然); 3、核酸样品中没有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和高浓度的金属离子; 4、将核酸样品中其它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分子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核酸提取纯化的常见方法 (一)核酸提取按照提取方式可分为手工提取和通量较高的自动化提取。 (二)按照提取原理有如下方法: 1. 煮沸裂解法:此法一般用于DNA的手工提取。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很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装分子;当加热处理DNA溶液时,线状染色体DNA容易发生变性,共价闭合的质粒DNA在冷却时即恢复其天然构象;变性染色体DNA片段与变性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结合形成沉淀,而复性的超螺旋质粒DNA分子则以溶解状态存在液相中,从而可通过离心将两者分开
-
模型小鼠胡须刺激相关研究的实验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在鼠类,鼠须的感觉传入有着严格的定位区域,当鼠须被剪掉,造成感觉缺失,小鼠将因不能精准定位而产生行动异常。 剪须后老鼠的表现 研究显示1,在狭缝实验中,当剪掉胡须侧脸颊靠近狭缝时,老鼠不能判断狭缝位置,掉转身体用胡须侧探测时,才能正确迅速钻入正确的狭缝。在趋壁实验中,和正常鼠相比,剪胡须鼠的趋壁时间更短,出现这种情况与初级体感皮层的桶状皮质脱不了关系。 桶状皮质是什么? 鼠类的胡须感觉区域在初级体感皮层的桶状皮质Barrel Cortex区域,它因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时,呈现深色的小带状,相互间以浅的小带隔离,状似桶状而得名。如下图所示,桶状皮质的每一个“桶”与每一个胡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2 图片注解: A:桶状皮质与其他大脑皮层一样也分为6层,经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发现,第IV层存在很多不同的神经元,状似桶形; B:24根胡须的面部矩阵样位置; C:桶状皮质第IV层与面部胡须矩阵的对应关系 当胡须被触动的时候3,胡须偏转的机械信号会迅速转换成一种快速变化的动作电位,来描述胡须所受刺激的位置、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这些动作电位再通过三叉神经系统(trigeminal system)传递给大脑桶状皮质区域,由此鼠类就有了精准的规避等行为。 胡须刺激后的效应是怎样? 通过胡须刺激可以检测桶状皮层区域的血流灌注量升高,或采集到诱发场电位。 图片注解: 胡须刺激后桶状皮层区域血流灌注量升高 绿色及黑色代表桶状皮层相关的2个区域,在胡须刺激后该区域血流灌注量升高 红色代表非桶状皮层区域。数据由RWD RFLSI Ⅲ采集 图片注解:单次胡须刺激后采集到的桶状皮层诱发场电位4 RWD(←点击链接,免费试用) RWD激光散班血流成像系统 简便精准捕捉胡须刺激的效应,可揭示血管神经耦联反应机制。 胡须刺激相关的研究 Fabrice Dabertrand等人5通过胡须刺激后血流灌注的变化以及电信号的变化等一系列研究,发现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强内向整流
-
蛋白生物标志物诊断panel整体解决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早已被公众、科学界和工业领域所认识。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疾病的分型、预测、**和预后,是临床应用转化前期基础,同时也是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但真正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数量不多,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更少,主要原因是生物标志物开发效率低,包括临床样本质量差、疾病的主观临床定义和客观蛋白质检测结果之间的差距,以及在发现阶段所识别的差异蛋白的高错误发现率。 在发现阶段关注到的绝大多数蛋白都不能成为有效的biomarker,只有少数的阳性候选蛋白具有真正的应用价值。因而开发一种从海量数据中筛选高通量、高灵敏、高准确性且成本合理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变得至关重要。 好消息是BIOTREE开发一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将通量蛋白组的检测数据整合统计学检验和线性回归等特征选择算法,高效的鉴定和识别验证率高且分类效果显著的生物标志物诊断panel,从而达到极.佳的预判效果,为疾病的分型、预测以及**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那么这个集成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框架结构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娓娓道来: 框架结构 整套机器学习算法体系分为5个阶段:数据预处理、初筛选、潜在标志物组合、机器学习算法二次筛选、标志物验证与评价,如下图所示: 图1.集成机器学习算法框架结构 那么每一个阶段可以获得哪些核心的数据呢? 1.数据预处理与单维统计法初筛选 对高通量蛋白组的搜库定量数据进行格式转化、数据归一化等处理,筛选满足一定蛋白倍数变化(FC), 且双尾非配对Welch T检验小于0.01的差异蛋白。 2.潜在标志物组合 从差异蛋白中随机选择不超过一定数量的蛋白组成潜在的标志物组合(CPM),每个蛋白的初始重量值设为1,并设置至少1000种group,作为备选CPM。 3.机器学习算法二次筛选 对于每个候选CPM,按照一定比率随机生成一个训练集和一个测试集数据。利用集成的机器学习算法(多种特征选择算法)对group进行分析并惩罚迭代优化几
-
技术介绍: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翻译后修饰 DNA转录成RNA要再翻译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才能在体内发挥功能,其中大部分蛋白质往往还需要经过化学修饰才能具备真正的活性,这种修饰称为翻译后修饰(PTM, 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磷酸化修饰 在众多的PTM类型中,磷酸化修饰(Phosphorylation modification)的蛋白占到了所有蛋白质约三分之一,是最普遍的修饰类型之一。磷酸化的过程就是在激酶的催化作用下,将ATP的磷酸根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Ser、Thr、Tyr)上,ATP随之变为ADP。对于大部分蛋白质来说,磷酸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短暂性修饰,当某一蛋白的某一位点帮助蛋白完成了任务,蛋白质又会在磷酸酶的作用下发生去磷酸化,只有少数磷酸化是永.久性的修饰。蛋白质磷酸化(Phosphorylation)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通的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调节和控制蛋白质活力和功能的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机制。 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研究流程 技术参数 🔹 样本要求 动物及临床组织标本:200 mg/sample 血清、血浆:500 μL/sample 细胞 、微生物 :2×107 cells/sample 植物嫩叶、嫩芽:2 g/sample 植物种子:500 mg/sample 植物果肉:50 g/sample 🔹 储存和运输 液氮或-80℃保存;足量干冰运输,避免反复冻融。 🔹 检测平台 应用方向 🔹 生物疾病标志物研究 🔹 生物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分子机制研究 🔹 化学或生物药物作用靶点研究 🔹 化学或生物药物作用机理信号转导研究 🔹 病毒领域:新型病毒抑制因子的挖掘研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文章标题:致肥饮食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改变 研究内容:小鼠大脑组织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和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组学 发表期刊:Nutrition and Metabolic Insights 影响因子:4.85 01.研究简介 在本研究中采用基于定量质谱的方法,对比了喂食标准饮食(SD)的小鼠,研究了喂食高脂肪饮食(HFD)
-
生信分析:解锁Venn图画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Venn图,又称韦恩图或文氏图,韦恩图用于展示在不同的事物群组(集合)之间的数学或逻辑联系,尤其适合用来表示集合(或)类之间的“大致关系”,它也常常被用来帮助推导(或理解推导过程)关于集合运算(或类运算)的一些规律。是一种用于直观表示元素集合重叠的一种图形。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韦恩图的制作方法。 1.在线Venn图的解锁 (1)jvenn(http://jvenn.toulouse.inra.fr/app/example.html) 第一步:(界面)打开链接是这样的。 第二步:(数据输入)左侧输入数据,这里也可以导入文件,输入文件为文本文档。在输入对应组合名时,组合名不能超过11个字符。 第三步:(释义与数据导出)在上图红框中输入数据,即可得到两个数据集的交集基因,如不需要柱状图,可通过将下图红框中设置为"NO",同时通过点击黄框中的英文即可得到图像及相应的文件。 (2)Draw Venn Diagram(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Venn/) 第一步:(界面)打开首页是这样的。 第二步:(数据输入)左侧输入数据,这里既可以导入文件,也可以直接输入组合的列表,如果输入框不够,可以点击"Add"添加新的输入框。右侧可填写对应组合的名称。 第三步:(数据导出)上传数据,命名好组名并点击"Submit",即可得到结果。最后,就是下载结果。 在线Venn图小结 jvenn和Draw Venn Diagram两个Venn图网站各有优缺点。jvenn只能画少于6组的Venn图且会限制组名的长度,Draw Venn Diagram能够画大于6组的图像。 2、R语言代码Venn图的解锁 (1)首先展示一个使用R的VennDiagram包绘制常规韦恩图的方法,该包适用于2
-
技术分享:蛋白质组学常见问题与解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上期的蛋白组学FAQ文章推出后老师们积极关注,那么这期再给各位老师整理些经常咨询的问题,以供参考。 Q&A Q1 : 蛋白组一般是建议做多少个生物学重复? A: 原则上是生物学重复越多越好,排除个体差异,筛选的差异蛋白更准确,验证成功率更高。考虑到经费、统计分析需要及后续编辑可能会质疑的情况,临床样本建议每组十个重复以上,其他来源样本每组至少三个重复。 Q2 : 蛋白组样本如何寄送? A: 常规组织、细胞、体液等生物样本需要低温保存,干冰寄送。胶条样本可以冰袋寄送。 Q3 :蛋白组学能否测未知的蛋白?或者是表达的外源蛋白,该样本物种数据库里没有的蛋白能否测到? A:蛋白组学检测结果是与已知的数据库蛋白进行比对,无法预测未知的蛋白,如果需要检测未知蛋白,可采用测序等其他方法。如果数据库里不包含关注的蛋白,那么无法比对到。可以将关注的蛋白序列加入到数据库里作为搜库文件进行分析。 Q4 :磷酸化蛋白组学实验的流程? A:磷酸化蛋白组可以做非标记产品,也可以做标记产品。目前标记产品做的较多,可以增加检测深度。实验流程主要是包括样本前处理、蛋白的提取、蛋白浓度的测定和跑胶质控、酶解成肽段、修饰肽段的富集、(肽段标记)、质谱检测。方案多样化,可以进行选择,可以先富集再分级再检测,或者先标记、分级、每级富集等等。 Q5 :蛋白检测结果较少是为什么呢? A:首先可能是数据库比较小的原因,导致检测到的结果比较少。可以选择扩大层级或者选择研究较多的近缘物种、模式物种数据库进行搜库分析。其次看下胶图,判断样本本身条带是否较少,是否存在高丰度蛋白,高丰度蛋白的存在会影响检测数量。 Q6 : 鉴定到的蛋白与凝胶电泳图谱中估测分子量差异很大的原因?或者为什么SDS-PAGE胶上不同位置条带的质谱鉴定结果中含有同一个蛋白? A: 由于体内或者体外因素,导致同一蛋白存在不同形式的修饰、剪切或者降解,从而形成凝胶电泳图中能够看到的存在差异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然而这些蛋白
-
如何控制脂质体给药系统粒径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脂质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微粒给药体系,其在安全性、有效性、靶向性及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等方面表现良好。近年来,脂质体IND及NDA相关产品申报也逐年增加。由于脂质体生产工艺复杂,质量控制一直是脂质体产业化的技术壁垒,而粒径是反应脂质体质量的一个关键质量属性,粒径控制对脂质体产品的稳定性、药代动力学、包封率等都有影响。本文将简要介绍脂质体粒径控制的方法。 脂质纳米粒 粒径控制的重要性 脂质体是由类似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组成,主要是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磷脂是膜结构的基础,胆固醇则嵌入磷脂层中间,起到稳定膜结构的作用。脂质体具有亲水亲脂性,磷脂亲水性头部聚集朝向水性界面,疏水性尾部聚集形成稳定封闭的囊泡结构。脂质体给药系统属于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脂质体在制备过程中,若粒径大小及分布不合格,则会影响产品后续质量问题。因此,粒径大小和分布是关键质量属性。目前,粒径控制常见的方法有:剪切法、均质法、超声法及薄膜挤压法。 1.剪切技术 剪切法是制剂粒径控制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剂型粒径的控制都能用上剪切法。如吸入剂、脂肪乳等。剪切法是利用转子的高速转动,在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剧烈的涡流,物质在设备传动当中,被高速剪切力破碎,样品被细化,粒径减小。剪切的过程也是物质吸收能量的过程,由于高速运转产生的能量较大,可能会对剪切物产生一定的结构破坏。而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较脆弱,剪切过程中,剪切力过大产生的较大能量,容易破坏磷脂双分子层,导致脂质体质量不合格(稳定性降低,包封率降低等),故剪切法在脂质体粒径控制上并不多见。 2.均质技术 均质技术应用广泛,目前均质法常用的技术包括高压均质技术和微射流技术。均质过程总体来说也是一个能量转换使用的过程,能量转换核心是均值单元,粒径的细化也是在均值单元中完成。当样品被送到均值单元,利用液压,样品在狭窄的空间流道中高能碰撞、剪切,能量转化,产生压力差,样
-
光纤记录技术深度解析,揭开拓展实验研究的奥秘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光纤记录(Fiber photometry)通过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TCSPC)的光纤光学来测量荧光分子在大脑中发出的光信号。基于基本原理,使用直径较小的光纤探头就能实现传输并收集荧光信号,将采集到的发射信号通过二色镜进行光谱分离,并通过滤波器聚焦到探测器上,即可检测出荧光的实时动态变化。 所以光纤记录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 1. 植入的光纤探头体积小且柔韧性好,使得周围组织损伤较小; 2. 因为植入光纤体积小,方便同时记录多个大脑区域的信号; 3. 基于TCSPC的光纤是检测发射光的超灵敏工具,满足在低强度激发光下即可检测荧光,从而减少了光漂白的机会,并延长了记录时间。 目前光纤记录常用于检测钙信号及神经递质信号变化,背后原理是通过给实验动物注射基因编码型的荧光探针/生物传感器,随后通过光纤记录即可检测到对应神经信号的变化。基因编码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生物分子信号介质,它被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然后由细胞的分子机制产生。这些蛋白质结构可以被设计成在化学物质存在或细胞环境变化时改变构象,从而产生荧光信号。 常见的基因编码型的生物传感器根据应用场景主要分为: 1、膜去极化。一旦动作电位(AP)被激活,AP将沿轴突向下传播,并使突触前钮扣对应的膜去极化(从−65 mV到+40 mV或更大)。这种膜去极化作为神经元激活的分子特征,可以通过遗传编码的电压指示探针(GEVIs)检测; 2、电压门控Ca2+通道激活和输入。当膜去极化发生在突触前活跃区,电压门控Ca2+通道打开,导致Ca2+快速内流。这种升高的细胞质Ca2+浓度(从~100-~400nM)的变化可以持续约50-150毫秒,通过基因编码Ca2+指示剂(GECIs)即可检测; 3、膜泡融合/胞外分泌。胞质Ca2+水平升高触发易于释放的突触囊泡的胞外排泄,这些突触囊泡充满了神经递质。在胞外分泌过程中,当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时,细胞外介质(pH ~ 7.4)中和囊泡腔(pH ~ 5.5)的酸性pH值,这种中和作用可以通过pH值指标探针检测,如pHluorin; 4、神经递质传递。一
-
血清代谢组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和双酚关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文章标题:Perturbation of serum metabolome in relation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urinary levels of phthalate metabolites and bisphenols 发表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发表时间:2021年5月 影响因子:9.621 合作客户:南开大学 百趣提供服务:非靶标代谢组学 研究背景 新出现的证据证明了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和双酚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联系,但这些关联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代谢组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识别疾病和化学暴露导致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这可能揭示潜在的机制。然而,关于代谢在PAE和双酚暴露与T2DM相关性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研究过程及结果 1.人口特征 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和BMI分别为56±7 岁、25.0 ±2.7 kg/m2。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BMI、吸烟状况、运动状态和血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病例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参与者比例高于对照组。 2.尿液中mPAEs和双酚水平的检测 对于T2DM患者,mBP、mMP和miBP是尿液中主要的mPAEs。mBP、mMP、mCMHP、mEP是对照组中的主要mPAEs。2型糖尿病患者尿mPAEs显著高于对照组(p1,p
-
心脏纤维化与特定遗传背景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的激活相关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及心肌间质的改变,可造成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肌功能、代谢等异常,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主要病理表现。 研究表明心脏纤维化与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密切相关, CFbs在心脏损伤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遗传背景多样性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阻碍了CFbs对调节心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8年发表在顶级心血管杂志Circulation上的文献Genetic Regulation of Fibroblast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Cardiac Fibrosis,作者采用杂交小鼠多样性组(HMDP)来探究遗传多样性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及其在纤维化中的作用,揭示了遗传背景特异性会影响心功能障碍和病理性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并验证心肌成纤维化细胞的激活对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贡献,同时发现了心肌纤维化的潜在标记基因。 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ol, ISO)是一种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被广泛用于诱发小鼠心脏损伤、心肌肥大、纤维化等模型。之前的研究表明,异丙肾上腺素处理后的杂交小鼠多样性组各品系间的心脏病理生理学和纤维化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基于这种差异性,本文作者选择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小鼠品系:C57BL/6J、C3H/HeJ和KK/HIJ(它们分别在ISO处理后表现出轻度、中度和最严重的心肌纤维化(图1A))进行研究,通过腹腔植入缓释泵进行ISO慢性给药,ISO剂量30mg/kg /d,持续21天构建心肌纤维化模型。 RWD 植入式缓释泵 通过渗透泵释放ISO已是常用的造模手段,此方式构建的慢性心肌纤维化模型具备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模拟人类晚期心力衰竭的病理特征。 1、一次埋置操作,可实现最长4周持续给药 2、给药速率稳定,保证每日给药量一致 3、泵体体积小,减少对动物自由活动的影响 4、减少频繁处理动物带来的应激刺激 作者首先对这三种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进行ISO诱导后的心功能和纤维化的病理分析,心脏组织切片Masson三色染色显示,ISO处理后,C3H/HeJ和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