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硝酸钠水溶液(1%)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12
名称:亚硝酸钠水溶液(1%) 规格:500ml 用途:常规溶液,亦可以用于酸性磷酸酶染色 备注:主要由亚硝酸钠、去离子水组成。 贮存条件:室温,避光,12个月 备注:库存情况可能有所变动,请与我们销售人员确认为准,价格情况请直接联系我们销售人员。
-
亚硝酸钠水溶液(4%)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12
名称:亚硝酸钠水溶液(4%) 规格:100ml 用途:常规溶液,亦可以用于酸性磷酸酶染色 备注:主要由亚硝酸钠、去离子水组成。 贮存条件:室温,避光,12个月 备注:库存情况可能有所变动,请与我们销售人员确认为准,价格情况请直接联系我们销售人员。
-
离心机中、英文参数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是实验精密仪器,离心机的种类也有很多种,怎么样才可以区分离心机的种类,怎么样才可以购买到适合自己的离心机,怎么样才能测评出离心机的技术发展等等,需要知道这些我们就必须用到离心机的参数,离心机的参数如同尺子量人的身高,可以很客观的得到直观的数据。哪些才是测评离心机的参数呢?下面是离心机的中英文参数的对照。 最高转速--Max speed 最大相对离心力--Max RCF 角转子--Angel Rotor 水平转子--Swingbucket Rotor 温控范围--Temp Range 转速控制精度--Speed Accuracy 温控精度--Temp Accuracy 定时范围--Timer 电机功率--Motor Power 电机--Motor 噪音--Noise 等这些都是的相关参数,不管哪种离心机他们的分类、测评等都是参数的不同,而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同时我们客户在购买的时候也大多是在找到对应自己参数的情况下才去询问。 来源:
-
溶解氧相关知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溶解氧 英文名称: dissolved oxygen;DO 定义1: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氧的含量。 所属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金属(二级学科) 定义2: 溶解于溶液中的氧。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二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一般名词(三级学科) 定义3: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与水温、氧分压、盐度、水生生物的活动和耗氧有机物浓度有关。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4: 单位水体中溶解的氧的数量。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5: 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 所属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应用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
-
影响蠕动泵泵管性能的十个因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泵管是蠕动泵的重要部件之一,而最终用户却经常错选管材,致使其不适于所需应用场合。有些用户甚至用普通管道来代替蠕动泵管,以致造成灾难性后果。随着市场上泵管种类的日益增多,也使泵管挑选难度增大。 因其无污染泵送特性及所需较少维护而日趋普及。然而,当设计或购买蠕动泵系统时,不少工程师却常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部件----蠕动泵的泵管。 一、化学相容性 管材须与需泵送流体具有化学相容性,才能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及安全性能。随着市场上管材的日益增多----有些蠕动泵机型的可用管材多达15种----所以用户总能找到一种合适的管材与特定流体具有化学相容性。 许多供应商会提供化学相容性表。但工程师们须注意,应使用专为泵管制定的化学相容性表,而不是为普通管道制定的化学相容性表。因为普通管道与化学物质只有一般性接触,而蠕动泵泵管是在压力条件下与化学流体接触,所以,普通管道的化学相容性级别与蠕动泵泵管的化学相容性级别不能等同。因此,应只参考泵管,而不是一般管道与相关物质的化学相容性级别,否则会使泵管失效或破损裂渗漏,以致造成泵的损坏或危险性事故。 最终用户在参阅化学相容性表时应将溶液的每一种成分,而不仅是主要成分拿来与欲使用的管材进行相容性核查。某些酸液或溶剂在与泵管接触数小时或数日后,哪怕只是微量,也会对泵管造成足够的破坏。最终用户应核查溶液中的每一种化学物质,以确保其都能与所选择的泵管相容。 另请牢记:泵管的抗化学能力随着温度增高而降低。有些化学物质虽然在室温下对泵管不构成影响,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泵管造成损害。在化学相容性表中一定要注明特定的环境条件限定,特别是温度限定,才可用来确定化学相容性。 如果某一化学物质未被列入化学相容性表中,或如果某工厂的运行环境条件与表中规定的条件差别太大,可采用浸泡试验来获得更可靠的信息。在确定化学兼容性时,若没有其它信息可参考,则可采用此法。 浸泡试验
-
酶消化法从Wharton胶中分离干细胞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酶消化法从Wharton胶中分离干细胞 试剂和材料: 1. 培养基:完全LG-DMEM:含2mmol/L的左旋谷氨酰胺的低糖DMEM,添加10%热灭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 2. PBSA; 3. 胰蛋白酶,2.5%; 4. 胶原酶A,0.1%用PBSA配制; 5. 培养瓶; 6. 圆锥形离心管,50ml; 7. 剪刀; 8. 镊子; 实验方法: 1. 脐带取材后,可在PBSA中保存1-24h; 2. 除去血管,将Wharton胶剪成大约0.5cm的小组织块; 3. 将剪碎的组织块转移到50ml离心管,用无血清DMEM洗,室温250g离心5min; 4. 倒掉上清液,将离心后的沉淀物拍散,浸泡在0.1%胶原酶(大约是沉淀物体积的3倍)中,37℃消化16-18h; 5. 加入适当体积的PBSA(消化液体积的2倍),室温250g离心5min; 6. 倒掉上清液,加2.5%胰蛋白酶(大约是沉淀物体积的2倍)37℃处理30min,轻轻搅动; 7. 加入适当体积的FBS(消化酶体积的10%)中止胰蛋白酶作用; 8. 用培养基洗; 9. 用培养基重悬分离得到的细胞,按大约1×103个细胞/cm2密度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
-
从脐静脉分离干细胞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从脐静脉分离干细胞 试剂和材料: 1. 培养基:完全LG-DMEM:含2mmol/L的左旋谷氨酰胺的低糖DMEM,添加10%热灭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 2. PBSA; 3. 胰蛋白酶,0.05%,含EDTA; 4. 胶原酶A,0.1%用PBSA配制; 5. 培养瓶; 6. 导管; 实验方法: 1. 在正常分娩后6-12h内收集和处理脐带; 2. 在脐静脉内插入导管,用PBSA完全地洗2次; 3. 夹住远端脐带; 4. 用0.1%胶原酶溶液充满静脉; 5. 夹住近端脐带; 6. 将脐带在37℃孵育20min; 7. 轻轻按摩脐带,收集含有内皮和内皮下层细胞的悬浮液,600g离心10min; 8. 用培养基重悬细胞; 9. 计数后,按1×103个细胞/cm2的密度将细胞接种到75cm2的培养瓶中; 10. 3天后更换培养基,除去未贴壁细胞,保留贴壁的细胞继续生长,每3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至大约2周后可见成纤维样细胞生长; 11. 在这种情况下,用0.25%胰蛋白酶/EDTA收集细胞,传代到新培养瓶中继续扩增;
-
DNA测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上)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一、我们将如何应对海量的基因信息 新一代测序技术带给人们大量遗传信息的同时,却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障碍。 198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与美国生物化学家Walter Gilbert建立了DNA测序技术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DNA测序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进入市场的循环阵 列测序平台采用的是与Sanger生物化学测序方法完全不同的原理。在过去几年,应用极为广泛的毛细管电泳测序法采用的则是多线并行阵列格式,它运用尖端 的荧光成像技术进行碱基识别。上述各类新技术为生物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使实验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界对开发这类新技术的兴趣持续高涨,与此同时,人们却发现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量信息数据的产生限制了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并降低了其市场价值。 过去,研究人员使用Applied Biosystems(ABI)公司的3730XL毛细管电泳测序仪进行基因分析,每年至多能完成六千万碱基的测序量。随着测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在2005年刚刚开始进行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发时,Roche公司和454公司联合开发的焦磷酸测序仪的分析速度就已经达到了上述提及的ABI仪器速度的50倍之上。也就是从那时起,因基因数据过多而产生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其他制造商开发出更多更快的测序仪而愈加严重。举个例子,ABI的新一代测序平台SOLiD(supported oligonucleotide ligation and detection)单次运行,便可以分析6Gb的碱基序列;而Roche/454测序仪单次运行可以将上述结果转换成12-15个千兆字节 (gigabytes)的数据信息;Illumina Genome Analyzer(GAII)测序系统仅在两个小时的运行时间里,就得到10兆兆字节(terabytes)的信息。尽管对于像Applied Biosystems这样的制造商而言,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达11.25TB的存储量,但对于多数实验室所具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说,规模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就好像是迎面而来的洪水,让人感
-
DNA测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中)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2. 用于处理新一代测序技术数据的软件和标准 各种新一代测序仪的飞速发展面临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物信息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序列质量评分(sequence quality scoring)问题、序列比对问题、序列组装问题、数据发布问题等。下面将逐个进行讨论。 2.1 序列质量问题 目前,序列质量评分问题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新一代测序仪的测序质量都不高,而且不同的序列情况都有各自的误差率。随着新一代测序仪产品的不断成熟,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的测序质量也就变得重要起来,而且我们也需要对各个测序仪的测序质量有一个清晰的、可靠的评价标准。由于这个问题还只是刚刚出现,所以我们有机会设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对目前现有的以及将来即将出现的测序仪进行评价。我们希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过去几个芯片厂家之间进行数据比较的尴尬局面。对于测序仪的应用范围进行标准化的质量评价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评价从头测序的质量、评价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的相似度、评价测序仪发现突变以及多态性的能力以及对测序仪在进行大规模测序项目研究时的质量可靠性进行评价等。表7列出了几项应该被重点评价的项目。 这些质量数据都应该以一种简单、标准化的方式包含在测序结果中。现在所有的测序仪器生产商也都在他们的测序报告中加入了测序质量信息,消费者可以借此对数据进行交叉比较,甚至还有可能各取所长,将不同测序仪的测序结果整合起来,获得最佳的测序结果。目前,旨在从短片段测序结果中发现多态性以及突变位点的重测序项目经常会依靠“主要投票机制(majority voting scheme)”。该方法易于操作,但是容易出错,假阴性率较高。诸如Brockman小组和Quinlan小组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用于发现单核苷酸多态 性的方法是将误差率与单个碱基信号联系起来,即误差率与测序质量和序列内容相关,这样就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我们估计,像phred样质量值之类
-
DNA测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2.1.3 剪切后的短片段作图软件包 要将RNA的逆转录片段cDNA重新定位到基因组当中需要更加复杂的专业化算法。要将不同外显子经过剪切拼接之后生成的RNA短片段重新定位到基因组中和将一个外显子生成的RNA短片段重新定位到基因组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图14)。 在RNA逆转录产物cDNA的定位操作中用到的诸如ERANGE(http://woldlab.caltech.edu/rnaseq)这类软件 包都会用到已知基因的外显子位置和内含子位置信息作为参考。这样,ERANGE软件包就能“横跨”多个外显子构建新的参考序列,然后再调用Maq程序或者 Bowtie程序将剪切后的RNA片段定位到参考序列中了。因为这种方法不能发现新的(人们未知的)剪切模式,所以有些科研人员就使用了一种“机器学习法 ”(machine learning method)来预测新的剪切模式。该方法借助现有的参考序列注释信息在统计模型(statistical model)上进行过演练。与此相反,TopHat软件包(http://tophat.cbcb.umd.edu)则不需要借助任何注释信息,它使用的 是Bowtie软件来发现包含有短片段的外显子,然后再将余下的短片段定位到前面发现的各种外显子连接体当中。还有一款程序G-Mo.R-Se(http://s.fr/externe/gmorse)使用的也是这种策略,不过它是借助RNA测序数据而不是 通过Bowtie软件来发现外显子的。 2.2 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用于短片段作图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比如,Maq和Bowtie软件在处理插入或缺失片段时就几乎不起作用。 有些软件,例如SHRiMP(http://compbio.cs.toronto.edu/shrimp,图15)就能支持ABI公司的“彩色空 隙(color space)”测序结果,但大部分软件都是不支持该结果的。剪切后短片段作图软件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而且它们还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例如,基于注释信息的软件当然最多只能获得和注释信息相当的结果,但很多物种的全基因组注释信息都仅仅只是同源预测信息或计算机预测信息。如果“机器学习方法”受到错误的注释信息“操练”的话,也不会得出好结果。 因此,对于短
-
从CB-MNCs中分离CD34+细胞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从CB-MNCs中分离CD34+细胞 试剂和材料: 1. 培养基; 2. 过柱缓冲液:pH7.2的PBSA,添加0.5%牛血清白蛋白和2mmol/L EDTA或0.6%枸橼酸葡萄糖A方(ACD-A)。用真空装置除去缓冲液中的气体; 3. FcR阻断剂; 4. CD34微球; 5. 柱子(MS+/RS+或LS+/VS+); 6. 磁珠细胞分离仪(如MiniMACS); 7. 尼龙过滤网,30μm; 实验方法: 1. 准备过柱缓冲液,用抽真空装置去除气体; 2. 每108个CB-MNCs用终体积300μl缓冲液重悬; 3. 每108个CB-MNCs悬液加100μlFcR阻断剂,抑制CD34微珠非特异性结合或通过Fc受体介导与非靶细胞的结合; 4. 每108个CB-MNCs悬液加100μlCD34微球进行细胞标记,充分混匀后在6-12℃冰箱放置30min; 5. 加PBSA洗,室温200g离心100min;加适量的缓冲液重选细胞; 6. 根据CB-MNCs的细胞总数选择合适的柱子类型(MS+/RS+或LS+/VS+),将柱子放入MACs分离仪的磁场中,加入缓冲液润洗柱子(MS+/RS+:500μl;LS+/VS:3ml); 7. 用30μm尼龙过滤网过滤细胞,去除细胞团。使用前,用缓冲液湿润柱子; 8. 将细胞悬液加入柱子,使未结合的细胞通过柱子; 9. 用缓冲液将未结合的细胞洗去(MS+/RS+:3×500μl;LS+/VS:3×3ml); 10. 洗脱结合的细胞; (1) 将柱子从分离仪中移出; (2) 置于合适的管中; (3) 将柱子加满缓冲液(MS+/RS+:1ml;LS+/VS:5ml); (4) 用柱子随带的内塞,加压将结合的细胞冲洗出来; 11. 加PBSA将CD34+细胞洗一遍,室温200g离心10min。用适当的培养基重悬细胞;
-
BrdU标记法检测原代细胞增殖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BrdU标记法检测原代细胞增殖 1.细胞以1.5×105/ml细胞接于直径35ml培养皿中(内放置盖玻片),培养1天,用含0.4% FCS培养液同步化3天,使绝数细胞处于G0期 2.终止细胞培养,加入BrdU(终浓度30μg/L),37℃,孵育40min。 3.弃培养液,玻片用PBS洗涤3次。 4.甲醇/醋酸固定10min。 5.经固定的玻片空气干燥,0.3%H2O2-甲醇30min灭活内源性氧化酶。 6.5%正常兔血清封闭。 7.甲酰胺100℃,5min变性核酸。 8.冰浴冷却后PBS洗涤,加1抗即抗小鼠BrdU单抗(工作浓度1:50),阴性对照加PBS或血清。 9.按ABC法进行检测,苏木素或伊红衬染,在显微镜下随机计数10高倍视野中细胞总数及BrdU阳性细胞数,计算标记指数(LI)。
-
用于PCR的植物基因组DNA快速制备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一种用于PCR的植物基因组DNA快速制备方法 来源:方统科技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PCR的植物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只需将少量(4~6mg)植物叶片、适量(200μl) TE缓冲液、和一粒钨合金珠放入离心管,在组织细胞研磨器中振动5min破碎组织后,直接取1μl DNA溶液作为PCR的模板。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扩增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基因型检测。 王兰1, 2 龙云铭2 刘耀光2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2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教育厅植物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PCR的植物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只需将少量(4~6mg)植物叶片、适量(200μl) TE缓冲液、和一粒钨合金珠放入离心管,在组织细胞研磨器中振动5min破碎组织后,直接取1μl DNA溶液作为PCR的模板。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扩增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基因型检测。 关键词: 水稻,DNA制备,PCR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的各个领域,如种子纯度鉴定、亲缘关系的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定位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等。在大规模的基于PCR的基因型检测作业中,高效快速的模板DNA制备显得非常重要。自Marmur 1961年建立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氯仿从生物细胞中分离提取DNA样品的经典方法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对DNA抽提方法的探讨,并先后报道了一些关于DNA抽提的方法(Dellaporta et al., 1983; 宣朴等,1998;汪秀峰等,2002;周淑芬等,2004)。但这些方法仍然烦琐费时。本研究对作为PCR模板的植物基因组DNA制备方法作了简化,只需将少量叶片、适量TE缓冲液、和一粒钨合金珠放入离心管,在组织细胞研磨器中振荡约5min破碎组织后,直接取1μl DNA溶液作为PCR的模板。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扩增效果好等优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