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30分钟的精确定量-染料法荧光定量PCR

30分钟的精确定量-染料法荧光定量PCR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前情回顾】        【1】PCR试剂选择困难症?其实可以很简单!点击了解      【2】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预混Mix(PCR),用于基因筛查?点击了解      【3】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法SNP分析(PCR),就选TERMIPol-DNA聚合酶。点击了解      【4】分子诊断研发不用愁,看看一步法多重PCR试剂盒-(基于探针)!点击了解      【5】一步到位,常规PCR也可以做到多重(MultiPlex)扩增!点击了解      【6】RT-qPCR&IgM/IgG抗体检测,助你“擒拿”新型冠状病毒!点击了解      【7】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揭开核酸检测神秘面纱!点击了解      【8】提高PCR扩增特异性,BlazeTaq™ SYBR® PCR试剂盒了解一下!点击了解          聚合酶链式反应,又称为PCR,是众所周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可以说占据了整个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半壁江山。PCR技术除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外,随着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的应用,提高了疾病的正确诊断率,给各种疾病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本次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更是体现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体来说,PCR实验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的热循环步骤:变性、退火、延伸。对于不同的实验应用,PCR的设置可能做相应的调整,以获得一些特殊的实验结果,如产率提高,特异性增强或反应时间缩短等.          多年以来,PCR的基本原理一直未变,但随着DNA聚合酶和试剂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不断创新,PCR实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我们之前对一部分PCR类型做了相关文章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上方链接了解一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PCR家族的新成员——快速PCR。首先看一下快速PCR家族第一位成员:染料法荧光定量PCR          快速染料法qPCR (SolisFAST® SolisGreen® qPCR Mix)          这款mix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快,快,快,既精确又快!          SolisFAST® SolisGreen®

NK细胞在体内的日常作用

NK细胞在体内的日常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人体免疫分类中有一种叫做获得性免疫。如一旦患过某种疾病就不会再患第二次,这就是获得性免疫。这是由于身体记住了抗原的信息,这种抗原下次入侵体内的时候就会产生防御该抗原的抗体。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免疫系统。   身体有入侵(细菌、病毒等)时,NK细胞的作用?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曾经患过某种疾病,而是我们的身体具备将进入体内的物质击退的功能。这种功能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例如,细菌侵入体内的时候,由于感染细菌伤口会化脓,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这时,白细胞中有一种叫做嗜中性粒细胞的物质会在体内产生,它利用身体中的氧气抵御细菌的入侵,我们的身体天生有这样的防御机制。另外一种是被称为 nature killer cell的物质,翻译过来叫做“自然杀手细胞”,一般都将其简称为“NK细胞”。例如,体内出现癌细胞的时候,或者是病毒入侵体内的时候,这种细胞会对这些物质进行攻击,这种细胞承担了自然免疫力的主要作用,非常重要,请大家定记住它。   NK细胞从哪儿来?   只要NK细胞发挥它的作用,不用喝药,它也会帮助我们击退大部分的病毒。所以,如果这种细胞正常工作,稍微得了感冒的话好好睡一觉就可以痊愈了,发热的话也可以两三天就退热。   那么,这么厉害的NK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身体没有异常的情况下,这种细胞在淋巴结中积蓄能量,万一身体出现异常的话,它就会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打个比方,就像巡警在派出所待命一样。 NK细胞平时都在淋巴结中待命,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出动,出动的NK细胞量越多,跟病毒斗争的力量也就越大。并且,淋巴结中NK细胞的量与淋巴结中淋巴液里的白蛋白的浓度高低有关。白蛋白的浓度越高,NK细胞的量就越大。也就是说,我们体内的自然杀手细胞的含量依赖于淋巴液中白蛋白的浓度。     如何提高NK细胞数量   那么,应该怎样提升白蛋白的浓度呢?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最后得出结论

又秃又强的抗癌战士-裸鼠

又秃又强的抗癌战士-裸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除了毛茸茸的小鼠,实验室还有这样一种小鼠,它们“没有毛发”、没有胸腺、皮肤褶皱,外表略显沧桑——这种小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裸鼠(nude mice)。实际上它并不是彻底的秃子,只是发量很少。那么好好的小鼠怎么就秃了呢?秃了的小鼠变强了吗?变“强”的小鼠如何成为抗癌战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裸鼠变秃变“强”的血泪史。   好好的小鼠怎么就秃了呢?   外观上看,裸鼠似乎是无毛的。但实际上它在出生时就包含正常的毛囊,只是大部分毛干在漏斗部盘绕并且无法穿透表皮,因此就产生了肉眼可见的秃。换句话说就是,裸鼠并不是彻底的秃子,如果人家长出稀疏的毛发也是正常现象。   究竟是什么阻拦了毛干穿透表皮,使裸鼠变秃呢?这是由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oxn1(forkhead box N1)突变(这种突变被称为Foxn1nu)导致编码的蛋白提前终止而形成截短的无功能蛋白所致。杂合突变小鼠看上去和野生型小鼠一样,毛茸茸的(图1)。 图1. 纯合和杂合突变小鼠的比较。(a)纯和突变雌性裸鼠(nu/nu);(b)杂和突变雌性裸鼠(nu/+)(均在7周龄左右)。[1]   秃了的小鼠变强了吗?   琦玉老师说过:“我变秃了,也变强了!”但对于裸鼠来说,让它变秃的基因突变,反而使它变弱了:   裸鼠:终究是我一只鼠扛下了所有,我变秃了,还变弱了!但是对于你们来说,我变强了,因为我更适合移植肿瘤了。图片来源:赛业生物。   01 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   特定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负责破坏受感染的细胞(例如,被病毒感染)或恶性细胞,还负责宿主与移植物的反应(所谓的HVGR),这是移植物(异源或异源)被宿主排斥的主要原因。裸鼠由于nu/nu隐性突变而导致Foxn1蛋白缺失,胸腺上皮细胞(TECs)和T淋巴细胞祖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均存在缺陷,而TECs在T淋巴细胞成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oxn1蛋白还可影响T细胞的其他功能,包括胸腺的血管形成、T细胞祖细胞的定居及其分化。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无胸腺裸鼠

纯化工艺的原材料管理之层析填料的安全供货

纯化工艺的原材料管理之层析填料的安全供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如何保证供应商对于产品的安全供货,是制药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已上市产品的原材料稳定供货至关重要。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后,欧美疫情趋向严重的情况下,货物供应更提升到了第一优先级。   如何来保证安全供货呢?强有力的品牌是第一选择,大的品牌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完善的供货体系,从而确保供货稳健性。   有着350年历史的默克公司,通过建立领先的稳健供货体系及管控策略,来确保层析填料的安全供货。   保持领先的稳健供货及控制策略   由于生产层析填料的工艺过程的验证时间长且成本高,通常由单一供应商提供。因此,供货安全对于我们的客户和默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提高默克层析填料的供货的可靠性和保证持续稳定的产品质量,我们已经在实施稳健的控制策略,包括: 1 原料选择和表征 统一质量控制和供应商管理   在选择填料基架和表面修饰物的过程中,默克确保同样的质量和数量,就如同和您工艺放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一样来进行: ●工艺开发过程中的详细原材料表征; ●在不同的填料生产基地,统一化管理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商。 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   白皮书1                     白皮书2     2 整合填料基架的生产 控制关键物料的物流和质量   ▲基架的生产是层析填料生产的关键步骤   生产Eshmuno® 和 ProSep®基架的工厂拥有先进的专用生产设施,并和Fractogel®基架及其他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了强有力的供应和质量协议,从而保障日益增加的层析填料需求,确保填料的批次一致性以及稳健的变更控制和预先通知我们的客户。   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    白 皮 书      3 全球多个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化的统一标准 确保不同生产基地的一致高质量标准   基于健全的全球化工业用填料质量体系,灵活的设备及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我们的制造工厂可生产多种填料。全球化工业用填料质量体系,通过应用工业/ ISO标准和实施标准的全球质量手册,确保了层析填料在全球各地执行同一个质量

美国术后镇痛的普遍之选-布比卡因

美国术后镇痛的普遍之选-布比卡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布比卡因,作为局麻药已经应用多年,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麻类药物,早已经开发出了已被研究证明毒性比布比卡因低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为什么美国人还这么热衷于研发布比卡因相关的新型制剂,并且临床应用布比卡因还是非常广泛呢?       1805年本杰明拉什 (Benjamin Rush) 有过一个梦想 “A medicine would be discovered which should suspend sensibility altogether and leave irritability or powers of motion unimpaired.”(这个药物能阻断感觉然而并不使运动受到影响)。          虽然,这个药物至今还不存在,但超低浓度局麻药也就是布比卡因注射液和脂溶性a片类药物的合用,已经和这个梦想走的很近。          在选择一种药的时候,第一考虑是毒性,美国FDA要求的第一期临床实验就是这个要求,其次是有效性的问题,zui后是性价比的问题。         局麻药都有心脏、神经毒性,也都有可能死人。产科的特点是:1)麻醉医生24小时在岗;2)产科麻醉强调有备无患,也称为“预见性医疗”(Preemptive Approach),气道、静脉通道、心肺复苏药物、20%脂肪乳剂一应俱全地到位;3)局麻药物的(超)低浓度;4)采用各种技术减少血管内置管的可能,包括加强型硬膜外软管、盐水法(避免空气法)、侧卧位、恰当的置管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布比卡因毒性大是个事实,在超低浓度布比卡因情况下,又有常规的试验剂量,如此缓慢微泵注入,加之脂肪乳剂等一系列预见性医疗措施,在和罗哌卡因等一些所谓心脏毒性较小的局麻药比较中,这种差别到了微乎其微的,少到一般的研究无法得出结论的程度,更换成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的举措。        另外,在有效性与毒性对比情况下,对布比卡因的认识是:布比卡因在相同药效时,心脏和神经毒性并不比罗哌卡因高,但衡量药物实际有效性的 MLAC(Minimum Local Anesthetic Concentration) 研究

如何科学正确地建立实验室细胞库

如何科学正确地建立实验室细胞库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研究人员在进行细胞实验时,哪些原因会导致科研数据的波动与差错? 1. 细胞微生物污染(如:支原体,细菌,真菌,病毒等) 2. 细胞交叉污染 3. 细胞基因突变 4. 细胞衰老 5. 人为操作失误   平时,研究人员细胞的来源有三种,一种是直接从商业化公司(如ATCC、DSMZ、中科院细胞所)购买,另一种为自己从原代组织分离,还有一种是从其他实验室或科研人员处获取。 既然如此方便,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建立细胞库呢?有何意义? 细胞库可以有效保持贮存细胞的生物学效用和功能,为科研实验提供检定合格、质量稳定、可持续获得的细胞。 1. 节省实验室空间、时间、经费 2. 若实验失败,还有重来的机会 3. 确保实验重复的一致性 4. 确保未来实验的连贯性 因此实验室有必要建立一个安全、规范、稳定、可追溯的细胞库,我们需要从源头保证整个研究实验的规范性。 目前,世界上较权威的细胞库机构或者研究院都采用三级细胞库管理模式,即:原始细胞库(PCB,Primary Cell Bank),主细胞库(MCB,Master Cell Bank),工作细胞库(WCB,Working Cell Bank)。 1. 原始细胞库(PCB,Primary Cell Bank) 原始细胞库(PCB,Primary Cell Bank),又名细胞种子(Cell Seed)或初级细胞库(Pre-master Cell Bank),由一个原始细胞群体发展成为传代稳定的细胞群体,或者经过克隆培养形成的均一细胞群体,经检定证明合格。将一定数量、成分均一的细胞悬液定量装于细胞冻存管,与液氮或-130℃以下冻存,即为原始细胞库,供建立主细胞库使用。 2. 主细胞库(MCB,Master Cell Bank) 主细胞库(MCB,Master Cell Bank)指的是,原始细胞库细胞传代增殖后均匀混合成一批,定量分装,保存于液氮或-130℃以下。这些细胞经检定合格后,即为主细胞库,供建立工作细胞库使用。 3. 工作细胞库(WCB,Working Cell Bank) 工作细胞库(WCB,Working Cell Bank)是经过主细胞库传代增殖,达到一定代次水平的细胞,混合后制成一批均质细胞悬液,定

细胞培养基的分类与选择技术总结

细胞培养基的分类与选择技术总结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培养基是用来供给细胞营养,促使细胞增殖的,也是细胞赖以生长的环境。细胞培养实验中用量最多的就是细胞培养基,虽然细胞培养试验基本技术大同小异,但是每种细胞的培养条件却相差甚远。若偏离某种细胞所需的培养条件,则会导致细胞表达不同的表型。 培养基种类 按照来源分类: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实验中,可使用天然培养基(Natural Medium)或是合成培养基(Synthetic/Artificial Medium)。 天然培养基:源于动物体液或组织分离提取,营养成分丰富且各项条件与体内环境相似,所以培养效果佳,但是由于来源于动物,成分复杂,且批间差较大。 合成培养基:是由高纯度化学成分(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含碳物质等)与纯水配置而成,所有成分都是确定,且可知其确切含量的。 合成培养基根据实验目的又可分为三种: ★ 短时间保存细胞活性 即各类平衡盐溶液,具有特定的pH和渗透压;能维持细胞离开生物体后几小时内的活性。 ★ 延长细胞存活时间 即基础培养基,在平衡盐溶液中添加各种有机化合物或血清,配合适当的实验操作条件,可将细胞培养至多代。 ★ 特殊功能 即特殊培养基,根据实验目的-诱导分化、增殖等要求,将基础培养基额外添加各类因子的特殊培养基。 目前市面上合成培养基种类繁多且使用便利,因此合成培养基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 合成培养基成分与功能 培养基一般含有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含碳物质和其他营养元素,每种成分对于细胞存活、代谢等功能都有不同影响,不同细胞系需要的成分含量也不同,因此市面上会存在各类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形式不同,储存体积、价格、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 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的选择影响着细胞培养实验的成功与否,不同细胞有着不同的特异性生长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文献阅读及实验确定细胞最适合的培养基;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表格决定自己需要使用哪种培养基。 ▼ 常见细胞系推荐培养基   因培养基种类繁多,因此,我们简单列举了几种

II型糖尿病造模实验技巧与指导

II型糖尿病造模实验技巧与指导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奉旨宅家三个多月的你,过的还好吗?重启倒计时,席卷全国的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吃睡N久的你,蓦然发现一身膘已贴身上。你知道吗。肥胖除了让外在变得更丑外,更是导致II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成了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分型体系的90%。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II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呢?不要急,和小编往下看。   1.什么是II型糖尿病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分型体系,按照病因将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T2DM发病范围最广,对健康危害更大。   2.饮食诱导模型 高能饮食,主要是脂肪和( 或)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研究表明,高能饮食可使动物脂肪细胞过度增殖,因此产生的肥胖又能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高能饮食诱导建立的II型糖尿病模型具有类似人类II型糖尿病发病病因的优势,既能较好的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发病症状,又不会因化学试剂诱导而导致体内重要器官受损,被广泛用于多种病因病理,特别是因营养过剩导致的II型糖尿病相关的研究工作中[1]。    实验1: 6周龄的BDF1小鼠([C57BL/6N × DBA/2N]:F1)使用高脂饲料(HFD)喂食,在第8周时开始出现高血糖症状;喂食14周时,平均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达到335±24 mg/dL[2]。 结论:BDF1小鼠是C57BL/6和DBA/2的F1杂合子,可以产生HFD诱导的肥胖依赖性糖尿病。喂食HFD的BDF1小鼠体重迅速增加,并在3-4个月内出现了以高血糖,糖尿和血红蛋白A1C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严重II型糖尿病。   3.药物+饮食诱导模型 高脂饲料(HFD)+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显著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并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 *常用模型: 大鼠II型糖尿病模型:先喂养4-8周高脂(高糖)饲料,可用35-50 mg/kg一次性给药。 小鼠II型

基于SDHB突变自发PC/PG肿瘤的大鼠模型及肿瘤细胞的建立及意义

基于SDHB突变自发PC/PG肿瘤的大鼠模型及肿瘤细胞的建立及意义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PG)和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C)都是在自主神经系统中嗜铬细胞中发生的肿瘤。目前研究表明PG/PC遗传因素占40%,其中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SDHB造成的PC/PD的恶性程度是最高的,达到了38%-83%。然而目前对于恶性的PG/PC没有有效的**方法,并且,目前还没有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突变的PC/PG完善模型。近期,有研究人员新研发了两种基于SDHB突变自发PC/PG肿瘤的大鼠模型及相应的肿瘤细胞系,为PC/PG肿瘤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的动物模型。   背景介绍   PG和 PC都是在自主神经系统中嗜铬细胞中发生的肿瘤。从这个定义来看,副神经节瘤好像归属于嗜铬细胞瘤一样,但其实二者是并列关系,主要区别在于肿瘤起源的部位。嗜铬细胞瘤被定义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肿瘤,而副神经节瘤的起源则为肾上腺之外。PC多数情况下具有儿茶酚胺功能活性,而PG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由于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了肿瘤且有过量的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产生,因此这两种肿瘤的症状常常是共通的,如头痛、出汗、心率加快、焦虑、高血压、颤抖、反胃和体重降低等。虽然总体而言此类肿瘤患病率不算很高,大约为1/300000左右,也并非胰腺癌一样诊断即“死刑”的恶性肿瘤,但放任不管肯定会大大提高其转移和恶性化的风险,此外其症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对其研究和药物开发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研究表明PG/PC遗传因素占40%,并且和其他的肿瘤一样,年龄的增长也会使其发病率提高。很多基因的突变会与PG/PC产生联系,如琥珀酸脱氢酶(DH)亚基SDHB,SDHC 和SDHD ,它们的突变占据了家族性PG/PC的多数, 其中SDHB更是其中的“顶梁柱”,除了上述SDH基因外, 其他与PG/PC相关的基因还有RET、SDHAF2、VHL、NF1、TMEM127、MAX和 SLC25A11等。   图1. 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1]   SDHA、SDHB、SDHC和SDHD共同构成线粒体内膜呼吸链上的复合体2(Respiratory Complex II

当基因编辑遇上自动化工作站

当基因编辑遇上自动化工作站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例如片段插入、缺失,碱基定点编辑等,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修饰。 基因编辑工具 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主要有锌指核酸酶(ZFN)、转录因子激活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等技术。CRISPR/Cas系统由于其精准、简单、快速、成本低的特点,成为目前基因编辑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以CRISPR系统为例,在使用CRISPR/Cas系统进行基因编辑过程中,需要gRNA来引导Cas蛋白对基因组进行切割,然后再通过供体两端的同源片段进行同源重组,或利用生物体自身的非同源末端连接进行修复。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流程 无论使用哪种工具进行基因编辑,都需要构建载体,将基因编辑工具导入到细胞中,然后对细胞进行验证,筛选出被正确编辑的细胞。 以酵母细胞基因编辑为例: 构建载体过程包含了基因合成或扩增、基因组装、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质粒验证、测序等步骤。然后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入酵母细胞中,其中包含酵母转化、培养、克隆验证等步骤。 基因编辑流程长、步骤多、需要熟练的操作,耗费了科研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抬头看文献、低头做实验,实验虐我千百遍,我待实验如初恋。 如果可以将基因编辑使用的质粒像工业化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自动化生产,输入不同的基因片段,产出相应的质粒,然后再将其转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将极大的提高科研以及研发效率,并且可以使科研人员从实验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自动化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自动化流水线需要完成基因扩增、组装、大肠杆菌转化、克隆验证、质粒提取、质粒转染、宿主验证等多种实验操作,其中涉及多种仪器设备,如自动化液体工作站、酶标仪、克隆挑选机器人、培养箱、PCR仪、离心机、封膜机、撕膜机等。同时,需要一款强大的整合软件,进行仪器调度、资源分配、耗材统筹、数据管理,使实验过程更加的流畅。 Beckman Coulter自1

精准检测:分析型超速离心技术(AUC)表征抗体药物——AUC技术

精准检测:分析型超速离心技术(AUC)表征抗体药物——AUC技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分析型超速离心技术(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AUC)是表征生物大分子特性、研究生物分子理化性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用于分析样品异质性、聚集体的形成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瑞典科学家Theoder Svedberg在1925年发明这一技术,并于第二年制造出第一台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经过近百年的应用、验证和发展,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及高分子科学等研究领域。 贝克曼推出的Optima AUC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由主机、光学系统、转头以及样本池组件等构成,可以想象成是一台制备型超速离心机和光学检测系统的结合,但不同于制备型离心机,Optima AUC作为分析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样品沉降过程中溶质浓度随时间和距离的改变,从而计算得到分子特性。   分析型超速离心技术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沉降速率(Sedimentation Velocity)和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两种。 沉降速率是一项流体动力学技术。沉降速率实验中,样品被高速旋转,溶质分子向样品池底部移动,通过记录的数据来测定溶质分子运动的速率。运动速率用沉降系数表示,它取决于分子量、分子形状或构象。对于不同组分的样品,根据不同的沉降系数检测每个组分。 沉降平衡是一项热力学技术。沉降平衡试验在较低的转速下进行,当沉降作用与扩散作用达到平衡时测定分子平衡浓度的分布。在平衡状态下,浓度的分布只决定于质量而与分子的形状无关。离心开始时,分子颗粒发生沉降,一段时间以后,沉降的结果造成了浓度梯度,因而产生了蛋白质分子反向扩散运动,当反向扩散与离心沉降达到平衡时,浓度分布固定不变。 扫描得到沉降数据后,通过后续软件分析可得到样品表征结果,目前普遍应用SEDFIT/SEDPHAT分析软件。下图为沉降速率数据分析拟合后得到的c(S)分布图,根据分析结果可精准检测生物大分子聚集状态以及聚集体准确百分比含量。   揭开了AUC的神秘面纱,我们已经了解到分析超速离心技术在蛋白药物聚集体检测方面有其

重新定义离心机的升降速过程——UHT技术

重新定义离心机的升降速过程——UHT技术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UHT (Ultra Harmonic Technology) 超平稳离心技术,重新定义了离心机的升降速过程,从细节上优化整个离心过程,提高离心实验的工作效率和样品的回收效率。UHT技术赋予离心机独特的升降速程序,在高转速状态下降速很快,为操作人员节约了更多的时间,使离心机的使用更加高效。低转速状态下更加平稳,最大程度减少样品损失,节约了实验材料。   Ultra:UHT是在超速离心机上广泛应用的技术(例如贝克曼Optima XPN系列),超速离心机运行起来转速非常高,如果使用常规的降速方式,从制动到机器完全停止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减少操作人员的等待时间以及提升离心机的使用效率,UHT技术应运而生。为了优化各个步骤的离心细节,现在有些台式离心机也内置UHT技术(例如贝克曼Avanti J-15系列)。 Harmonic:超平稳,更温柔。在离心过程的起始和结束时,离心力较小,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转头会出现短时间内的不平稳,这会使样品的分离效果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样品飞溅,离心失败。内置UHT技术的离心机则完美的克服了传统离心过程中的不平稳现象,充分保护样品,使回收效率最大化。 Technology:新技术革命。传统的离心技术发展无非是从离心力和样品量两个角度进行改良:1.提高离心机的转速,提供更大的离心力,分离更小的样品;2.提高离心机的容量,分离更多的样品。但近些年来,离心机的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期,鲜有显著突破。UHT技术的出现,源自于贝克曼70年来离心技术的积累,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从样品保护和时间节约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为离心机行业开拓了新的视野,也是离心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内容 * 深入了解UHT技术 *下载Avanti J-15R产品简介  *本文涉及的内容与产品仅用于科研和工业,不用于临床诊断。  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信息

JIP-test荧光数据及其它生理生态数据主成分综合分析(PCA)的应用解析

JIP-test荧光数据及其它生理生态数据主成分综合分析(PCA)的应用解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欢迎关注「汉莎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及其数据分析方法JIP-test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ussottiF, et al., 2020; KalajiH M, et al., 2017; Pontes. D, 2019; Tsimilli-michael M, 2020)。OJIP曲线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出差异,JIP-test则提供丰富的参数,由于其测定方便简单,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们研究光合作用原初光化学反应的有力工具。 在植物科学实验中,测定的实验数据非常多,比如光合作用参数、植物生长指标、各种酶活性以及分子实验数据等,再加上JIP-test本身提供的几十种参数,丰富实验数据的同时,也会给后期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因此,采用准确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尤其重要。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降维算法。所谓降维,就是把具有相关性的变量数目减少,用较少的变量来取代原先变量。在植物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中,各种参数相互之间会有影响,通过PCA分析处理后,会得到有限的几个主成分,由其代表实验参数就可以说明实验问题了,也就是所谓的降维(KalajiH M, et al., 2018;Goltsev V, et al., 2012)。   JIP-test提供丰富的参数,PCA进行数据降维处理,两者结合,能够快速处理并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i)揭示影响实验的主要参数,并可(ii)聚类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也可用于(iii)大数据分析并预测植物生长变化。下面通过三篇文章来详细介绍二者的结合应用。 1. 解析参数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可禁用词汇解释问题的参数(Jurczyk B,2015)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短期内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并且随着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秋冬季降水量的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会更加频繁。研究结果表明,淹水温度是影响植物对该胁迫反应的重要因素。该试验研究了耐寒性不同的四种高羊茅在低温下对土壤水分过剩的光合机构响应,旨在验证Rubisco活性改变引起的叶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变化是否会影响土壤水分过剩条件下的光适应。 通过研究低温淹

鞘内多细胞增生和IgG合成与多发性硬化症早期轴索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鞘内多细胞增生和IgG合成与多发性硬化症早期轴索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导读 神经系统疾病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特定的蛋白质(如NfL、Aβ40、Tau、GFAP)会被释放进入脑脊液(CSF)中,成为临床辅助诊断阿尔兹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多发性硬化病(MS)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然而,抽取CSF会伴随巨大的痛苦和较低的患者依从度。从外周血中检测又面临新的困难,这些蛋白质会在外周血中被不同程度地清除,丰度降低数百倍,造成ELISA等常规技术很难在外周血中实现检测。 Simoa(Single molecular Array)平台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超高灵敏度单分子蛋白质检测技术,其灵敏度为ELISA技术的1000倍以上,检测下限达到fg/mL,为血清/血浆中实时监控神经系统疾病标志物提供技术支撑,改变了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方式。 来自德国约翰内斯谷登堡大学和的研究人员基于Simoa技术检测112例新确诊并未经**的孤立综合征(CIS)和早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患者和62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神经丝轻链(sNfL)蛋白水平,探讨sNfL蛋白水平与脑脊液(CSF)中各项参数的关系。最终在活动期的多发性硬化症(MS)研究中证实:sNfL水平与鞘内多细胞增生和IgG合成相关,轴突损伤与急性和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相关。    First published February 4, 2020, 研究背景 经丝轻链蛋白(NfL)亚基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被释放到CSF中,在轴突损伤之后,会有一少部分被释放到外周血中。Simoa技术利用其超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外周血中NfL浓度的微小变化。近期研究表明,血清和CSF中的NfL水平高度相关,利用Simoa技术,sNfL已成为一种易于检测的神经轴突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发表期刊: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IF=7.5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019769 样本 收集112名受试者成对的血清和CSF样本。受试者被纳入的主要标准为:(1)新诊断为CIS或RRMS;(2)有大脑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数据; (3)标本采集前患者未经过免疫

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三大改善方法

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三大改善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难溶性药物由于颗粒大小或者加入的赋型剂的不同,会导致口服剂量相同,但是疗效却有很大的差异。在固体制剂研发中,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从而促进药物在人体的吸收,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是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比较常见的工作可以从原料微粉化、增加表面活性剂、固体分散体3个环节逐步开展。 原料微粉化 由于固体的溶解速率与其溶出介质接触表面积成正比,因此减小粒径以增大表面积是目前增大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中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固体制剂研发中,原料药的粉碎是片剂制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原料药微粉化是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大颗粒相比,微粉化后的药物的溶解速率更快、溶解度更高、附着性更强,并且能够以更快的速率分散到血液里。 如有研究者建立了头孢地尼颗粒溶出度试验的方法,并分别考察原料药微粉化前后的头孢地尼颗粒的溶出情况[1]。研究者采用溶出度试验二法--桨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别在盐酸溶液、纯水、pH7.2磷酸盐缓冲液三种溶出介质下,转速50r/min,体积为900mL,比较原料药微粉化前后头孢地尼颗粒的溶出行为。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可以用于头孢地尼颗粒制剂溶出度的测定,且实验证明通过微粉化技术能够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 在固体制剂研发中,溶出度试验是药品质量的重要控制项目之一,也是评价制剂处方和生产工艺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评定固体制剂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美迪西拥有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剂、乳膏剂、喷雾剂、凝胶剂、糖浆剂、酊剂、口服液体制剂等制剂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常用的设备和仪器,以及口服固体制剂GMP中试车间,还具有开发缓控释制剂、纳米制剂、脂肪乳剂等新技术研发能力。 增加助溶剂或表面活性剂 使用助溶剂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分子复合物等可以达到助溶剂的增溶作用,合适的助溶剂可以使药物发挥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