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力反应釜的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磁力反应釜在一些方面弥补了以往采用机械密封反应釜泄漏的问题,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密封技术,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下磁力反应釜的使用注意事项: 1.反应釜应放置在室内。在装备多台反应釜时,应分开放置。每间操作室均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通道的出口,应保证设备地点通风良好。 2.在装实验室用磁力反应釜釜盖时,应防止反应釜釜体与反应釜釜盖之间密封面相互磕碰。将反应釜釜盖按固定位置小心地放在釜体上,拧紧主螺母时,必须按对角、对称地分多次逐步拧紧。用力要均匀,不允许反应釜釜盖向一边倾斜,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正反螺母联接处,只准旋动正反螺母,两圆弧密封面不得相对旋动,所有螺母纹联接件有装配时,应涂润滑油。针型阀系线密封,仅需轻轻转动阀针,压紧密封面,即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用手盘动高压磁力反应釜上的回转体,检查运转是否灵活。 4.控制器应平放于操作台上,其工作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小于85%,周围介质中不含有导电尘埃及腐蚀性气体。检查面板和后板上的可动部件和固定接点是否正常,抽开上盖,检查接插件接触是否松动,是否有因运输和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损坏或锈蚀。实验室反应釜控制器应可靠接地。连接好所有导线,包括电源线、控制器与反应釜间的电炉线、电机线及温度传感器和测速器导线。将面板上“电源”空气总开关合上,数显表应有显示。在数显表上设定好各种参数(如上限报警温度、工作温度等)然后,按下“加热”开关,电炉接通,同时“加热”开关上的指示灯亮。调节“调压”旋钮,即可调节电炉加热功率。(针对电加热高压磁力反应釜)按下“搅拌”开关,磁力搅拌电机通电,同时“搅拌”开关上的指示灯亮,缓慢旋动“调速”旋钮,使电机缓慢转动,观察电机是否为正转,无误时,停机挂上皮带,再重新启动。 5.操作结束后,可让实验室反应釜自然冷却、通水冷却或置于支架上空冷。待温降后,再放出反应釜内带压气体,使压力降至常压(压
-
哪些物品不能放入高低温试验箱中做试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高低温试验箱中放入某些物品做试验时可能会导致爆炸、发火、中毒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在使用前应仔细查看设备使用说明书,以防造成人身伤害及财务损失。禁止使用高低温试验箱做试验的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爆炸物: 1.硝化甘醇(乙二醇二硝酸酯)、硝化甘油(丙三醇三硝酸酯)、硝化纤维素及其它爆炸性的硝酸酯类。 2.三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及其它爆炸性的硝基化合物。 3.过乙酸、甲基乙基甲酮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以及其它有机过氧化物。 二、可燃物: 1.自燃物: 金属:"锂"、”钾”、"钠"、黄磷、硫化磷、红磷。 赛璐璐类:碳化钙(电石)、磷化石灰、镁粉、铝粉、亚硫酸氢钠。 2.氧化物性质类: a.氯酸钾、氯酸钠、氯酸铵以及其它的氯酸盐类。 b.过氧酸钾、过氧酸钠、过氧酸铵以及其它的过氧酸盐类。 c.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酸钡以及其它的无机过氧化物。 d.硝酸钾、硝酸钠以及其它的硝酸盐类。 e.次氯酸钾以及其它的次氯酸盐类。 f.亚氯酸钠以及其它的亚氯酸盐类。 三、易燃物: 1.乙醚、汽油、乙醛、氧化丙烯、二硫化碳及其它燃点不到-30℃的物质。 2.普通乙烷、氧化乙烯、丙酮、苯、甲基乙基甲酮及其它燃点在-30℃以上而小于0℃的物质。 3.甲醇、乙醇、二甲笨、酸醋戊酯及其它燃点在0℃以上低于30℃的物质。 4.煤油、轻油、松节油、异戊醇、酸醋及其它燃点在30℃以上低于65℃的物质。 四、可燃性气体:氢、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及其它在温度为15℃时1大气压情况下可能会燃烧的气体。 结合上述所说,以上所讲的可燃物、易燃物等如果放入高低温试验箱中进行高低温试验,无疑于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轻则是高低温试验箱的箱体发生爆炸,重则引起机毁人亡的事件发生。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化工企业和食品企业在高低温试验箱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以上几种气体。
-
细胞体外暴露染毒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一、简介: 不断进行的工业发展和新技术改进应用(例如,纳米技术),都导致了空气污染的不断增加,导致了肺部疾病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大的增加。新的产品(例如,纳米粒子的喷雾剂)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工业,日常消费和医疗应用等等特别是喷雾或粉末形式应用的产品,对人体健康被认为是特别有害的。由于增加了有害物质的释放,如,当使用纳米喷雾剂的鞋护理,清洁剂,抗菌喷雾剂,或在塑料等产品的技术加工过程,也就明显增加肺部暴露机会。然而,对可吸入物质的毒性及基本病理机制的研究却了解甚少。自2006以来,欧盟化学品监管规定(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化学品,欧共体1907 / 2006),要求对现有的以及新推出的化学品进行毒性风险评估,包括鉴定其潜在的吸入毒性危害。人体内的毒理学数据是罕见的,因为人类中毒通常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控制的。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实验标本数据是非常困难的。此外,社会道德的原因,在人体内开展肺毒性的研究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毒理学数据通常在动物实验中产生。然而,动物模型也具有其局限性,例如种间差异。此外,立法需要考虑“3R”原则(减少,优化,和替代)及其发展,即需建立和验证可替代目前动物试验的方法。因此,一种以体外实验为基础的体外暴露染毒技术,进行肺毒理性评价研究是必须的。 二、细胞体外暴露染毒技术 1. 浸没式体外暴露染毒 各种体外培养模型已经被用来进行空气中气溶胶的急性毒性评价与研究。传统浸没式体外暴露染毒技术,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体外暴露染毒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实验室正在使用。该方法首先是把细胞进行浸没式培养,然后把需要暴露的气溶胶物质需溶于培养液后到达细胞表面,通过细胞与培养液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进行染毒实验(如图1所示)。 图1 浸没式体外暴露染毒模式图 但是,对于肺内上皮细胞,这种方式有别于真实的气液界面暴露环境:1、暴露在浸没条件下进行,导致气溶胶特性存在潜在改变的可能;2、对于
-
如何用离心机进行两虫的检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贾第鞭毛虫与隐孢子虫(简称“两虫”)是两种严重危害饮用水水质安全的病原微生物。“两虫”具有个体微小,致病量低、感染途径和方式简单,流行分布广泛的特点。2006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增加了“两虫”检测,规定每10L小于1个孢囊或卵囊。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如何用蜀科两虫检测专用离心机来进行两虫的检测。 首先要进行接种和样品的淘洗和浓缩,然后开始离心。 a. 蜀科两虫检测专用离心机应放在牢固的工作台或地板上,尽量减少晃动。 b. 平衡对称的离心管,和适配器、离心桶一起平衡,重量差别不超过0.5g, 尽量减少摆动。注意:如果离心管不被平衡则会产生额外的震动,影响到目标物的沉淀。 c. 设置离心机参数2000g,15min。样品在离心机中自然惯性停止,不可使用刹车系统急停。 d.用真空泵或蠕动泵吸取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在进口处装一个移液器以减少进口的真空力度。最终留取5-8ml(可预先在管上做好标记)。流速控制在200±20ml/min。注意把移液管放到液面中心,接近液面处上吸取上清液,以减少沉淀的损失。 e. 将离心管中的剩余的浓缩液在涡旋混合器上混匀20秒。 f. 用缓冲液润洗移液器将所有液体转移至L型试管中。(注意:移液器需要用缓冲液润洗下,是为了避免移液管壁因干燥而将两虫挂壁。) g. 使用纯水清洗两次移液管(如剩余体积为7ml,则每次1.5ml),并将清洗 液移入同一个L型试管中,每次冲洗后都要停留20秒再移出液体。 两虫检测专用离心机离心和移液结束后,再进行两虫的捕获和染色,最后分析免疫荧光检验的结果就可以判断两虫的情况了。
-
实验室离心机轴承维护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轴承是离心机的重要部件,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必要的保养。蜀科仪器结合多年的技术和售后服务经验,为您提供几点实验室离心机轴承的维护建议,希望对广大客户有帮助。 首先离心机使用中绝对不能过载,如果分析物质过多重量过甚,会使轴承出现发热的现象,甚至进一步引发事故,引起轴承的断裂。 其次,摩擦产生热,离心机运转过程中离心机转轴旋转摩擦会产生温度,如果温度过甚,也会带来离心机轴承的损坏。因此离心机必须配备一个散热风扇,这个是降温的秘密武器。 除了上面两点,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的维护。好比自行车的车链需要定期上润滑油,离心机的轴承也一样,定期的润滑是保护转轴的有效方式之一。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润滑油种类。市场上离心机转轴的润滑油特别多,转轴的材质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广大客户要根据离心机转轴的材质来选择润滑油的材质,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您不是很清楚的话,可以跟蜀科仪器的售后联系询问。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日常的检查。开汽车的人都知道,今天要开车出门,肯定在上车之前就要绕着汽车检查一遍,检查什么?车轮!那么离心机也是一样,如果今天你要使用离心机,那么请你在使用之前检查下离心机的轴承。离心机轴承有时候会有噪音产生,这一般就是松动导致的跟别的部位产生的摩擦声。这是轴承磨损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你就要更换轴承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IKA恒温摇床的微生物培养方案--KS 4000 ic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在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改造、培养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恒温摇床进行微生物培养,之后再进行放大生产。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需氧量和最佳培养温度不同。 那使用恒温摇床进行培养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需氧量大、代谢快的微生物,需要适当提高转速,使氧气更充分溶解,并且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得到混匀,以防止代谢产物过多抑制微生物生长。 转速并非越高越好,有的培养由于培养基和代谢产物会造成起泡,此时则该调低转速。 有些情况下需要保护菌丝,或者菌体处在敏感状态,则需要在低转速保持稳定运转。 对于一些温度敏感,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温度的情况时,连接外置温度探头实现更准确的温度控制 最后,由于每次的培养受到接种量、培养基配比、菌种质量不同,培养达到对数期的时间也会产生差异,应该选择透明盖子的摇床以便实时观察到培养瓶中的培养状态。 受益于IKA多年的温控技术以及稳定的马达电机,KS 4000 ic可以给您提供稳定可靠的培养条件: 强力稳定的马达提供10-500rpm转速范围,低转速下依然可靠 马达散热少,低温恒温亦不受影响 标配外置温度探头,更准确的温度控制 透明上盖,方便实时观察培养状态 关键参数指标: 运行方式 圆周 周转直径 20 mm 允许震荡承重量(含夹具) 20 kg 允许连续运转时间 100 % 最小转速 (可调节) 10 rpm 速度范围 10 - 500 rpm 转速显示 LED 时间设置范围 1 - 59940 min 运行方式 定时,连续运转 温度显示 是 介质温度稳定性 (0,2l H2O; RT 25°C, T=37°C) 0.1 ±K DIN EN 60529 保护方式 IP 30 RS 232接口 是 关于 IKA (www.ika.cn) 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 量热分析, 混合分散工业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磁力搅拌器, 顶置式搅拌器, 分散均质机, 混匀器, 恒温摇床, 研磨机, 旋转蒸发仪, 加热板,恒温循环系统, 量热仪, 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实验室分析的产品线, 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 分散乳化设备, 捏合设备, 以及从
-
在胃癌患者中研究SⅡ、NLR、PLR、PNI等临床病理指标与CTC检测结果的关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医生首次在胃癌患者中发现SⅡ、NLR、PLR、PNI等临床病理指标与CTC检测结果相关 导语: 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宿主的炎症效应指标是两种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探讨CTC检测结果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背景介绍: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范围内第四大癌症,其致死率排名第二。淋巴结转移和器官侵犯是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因素。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和分期的差异对胃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段。胃癌患者的预后状况与分期强烈相关,同时早期诊断可以有效的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许多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数量是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前/**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靶向**、预后评估等。一些临床病理指标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SⅡ(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NLR(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PLR(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NI(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等。因此,探讨CTC检测数量和阳性率与SⅡ、NLR、PLR、PNI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该研究采用ISET(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s)原理,使用芝友医疗自主研发的CTCBIOPSY®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对初诊为胃癌的60名患者在手术前进行CTC检测。同时检测患者体内SⅡ、NLR、PLR、PNI等临床病理指标的水平,并分析比较CTC检测结果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检测数量和肿瘤的入侵、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TC检测阳性率与T(原发灶)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外的神经纤维肿瘤入侵和TNM分期相关。SⅡ、NLR、PLR、PNI等临床病理指标和CTC检测数量及阳性率相关。 研究结论: ISET平台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方法结合,可以有效的对外周血中的CTC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到的CTC/CTM
-
光化学反应仪老化的原因及保养的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光化学反应仪等实验室仪器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发生老化和变色。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保养和管理来延缓仪器的老化进程,具体如何保养,首先我们要知道光化学反应仪老化的原因。 光化学反应仪原材料、配方和工艺对于PVC塑窗老化变色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调查中发现老化变色的现象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塑窗表面变灰,但有光泽。也有的出现不均匀的黑斑,据用户讲有的仅使用2年,也有的使用了3-4年。产品表现各异,这些都是表面变色,对其性能无大的影响。这些变灰现象我认为:⑴这些配方中使用的铅盐与空气中的硫化物产生硫化铅黑色物所造成的“铅污染”,另外也可以讲稳定剂分散不均造成型材表面出现黑色斑点。⑵为了追求型材“青白”效果,在配方中加入了群青(多硫化钠)也将会造成铅污染,普遍变灰。 ②塑窗表面老化变灰黄相,但光泽较差。使用3年,表面有些析出物粘附,但是用布擦洗不掉,只能擦去表面附着尘埃。这是正常的光氧化作用,PVC有降解,产生了共轭双键色团,使PVC型材呈现出变色。 光化学反应仪朝南、东、西方向的可视塑窗,由于新仪器购买时往往出于对仪器的保护而没有将仪器的保护膜揭掉,这是错误的,往往就是由于光化学反应器的可视塑窗上的保护膜没有揭掉,导致了保护膜老化,从而产生大量烃羰基和其他活性基团等化学反应,这就导致了PVC老化变色更快更深。 光化学反应器出厂保护膜并不是后期保养的工具,它只是在运输过程中起到防止仪器表面刮花的作用,当仪器启用时,应尽早的揭掉这些保护膜。 光化学反应器在同时安装,但相邻的塑窗变色程度却不相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变色浅的光化学反应器用户经常擦洗,及时清除了PVC型材表面析出物、附着物,这就大大减少表面污垢对仪器老化的促进作用。 光化学反应仪在使用管理上也与老化变色有一定的关系,合理使用和维护将延缓变色或减少变色的深度。由于使用的差异,也会导致变色
-
细胞培养相关问题及解答(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1.液体培养基的保存是冷藏好?还是冷冻好? 要冷藏!因为液体培养基经冷冻后再经溶化时,其溶液的PH值会发生改变,溶液往往变碱,某些成分溶解也会受到影响对细胞生长不利。故液体培养基一定要存放在冷藏箱中,通常液体培养基在冷藏条件下可存放6个月 ~ 一年。 2.液体培养基中谷氨酰胺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几乎所有的细胞对谷氨酰胺有较高的要求,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蛋白质,在缺少谷氨酰胺时,细胞生长不良而死亡。所以,各种培养液中都含有较大量的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应置-20 ◦C冰冻保存,用前加入培养基中。加有谷氨酰胺的液体培养基4 ◦C 冰箱储存两周以上时,应重新加入原来量的谷氨酰胺。 3.培养用液pH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细胞适宜pH为7.2~7.4,偏离此范围对细胞将产生有害的影响。各种细胞对pH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原代培养细胞一般对pH变动耐受差,无限细胞系耐受力强。 但总体来说,细胞耐酸性比耐碱性强一些,偏酸环境中更利于细胞生长。因此,我们在配制培养用液时,可把液体的pH稍微调得偏酸一些。液体在经过0.10um或0.22um滤膜过滤时,溶液的PH还会向上浮动0.2左右。 4.常用培养基及培养用液的渗透压范围 培养基名称 渗透压范围(mOSM) DMEM(高糖) 315 ~ 350 DMEM(低糖) 270 ~ 330 RPMI-1640 260 ~ 290 MEM-EBSS 280 ~ 310 MEM-NEAA 280 ~ 310 McCoy5a 280 ~ 310 MEM-a 280 ~ 310 M—199 275 ~ 305 IMDM 270 ~ 300 DMEM/F-12 280 ~ 310 F—10 270 ~ 300 F—12 275 ~ 300 培养基名称 渗透压范围(mOSM) L—15 280 ~ 320 D
-
肌电测量两种测量电极的优缺点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肌电图是研究肌肉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最早是Piper(1912)用表面电极引导出了随意收缩时的肌电活动单位,其后Adrian和Bronk(1929)发展为用同心型针电极引出运动单位的活动电位,Buchthal等再进一步发展为多极电极。目前,用微电极引导单肌纤维的活动,今年来国内外都已广泛使用。电极分类:测量肌电信号采用的测量电极可以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分类。 针电极 针电极多用于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 优点 可以测量深层肌肉的肌电活动,而且针电极涉及的运动单元数目少,更具针对性,能清楚地导出单个运动电位或单个肌纤维的电位变化,能研究肌肉内深部某一束肌纤维的功能 缺点 1、所测试的区域小,不能反应整块肌肉的机能状态; 2、有创性,而且进针的位置、深浅及手法都十分关键,对操作者的要求很高; 3、无法测量运动时的肌电变化。 表面电极 表面肌电电极适用于浅表骨骼肌,可直接应用于运动训练中。表面电极用直径1cm以内的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引导电极,把电极固定在被测定肌肉的皮肤上(当肌肉收缩时,根据容积导体原理,动作电位可从肌纤维组织液的导电作用,反映到皮肤表面),一般放在肌腹处或放在肌肉运动点处。 安放电极前,需注意:该处皮肤用丙酮或酒精溶液擦拭,使皮肤阻抗在一定范围内;将电极沿肌纤维行走方向平行放置,间隔2~3cm,做双极导出。 容积导体原理 人和动物的机体存在着大量的体液,而体液可作为容积导体将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变化传至体表,因此,在机体任何部位安置引导电极,通过放大器都能引导到肌肉的电活动,所记录到的肌电变化曲线就是肌电图。 1、优点方便易行,不会造成损伤,容易被受试者接受; 2、所测得的肌电变化可以反应整块肌肉的机能变化; 3、适于测量运动时的肌电变化。 缺点 1、引导出的肌电是许多运动单位电位的综合电位,波形复杂,不便分析; 2、不能较细致地反映肌肉内部某部
-
【Esco科学贴士】生物安全柜中紫外灯应用浅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生物安全柜中紫外灯应用浅谈 紫外线灭菌作为生物安全柜中最常见的灭菌方式被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低及应用不当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现在就紫外灯应用的若干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 ,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二、紫外新灯管的辐照强度问题 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灯新灯管不小于100μw/cm2,70 uw/cm2者几乎占50_80%,对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合格率不足50%。一些使用单位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小于70uw/cm2.有的甚至小于40uw/cm2仍在使用.要知道,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紫外线杀灭剂量阀值.杀菌剂量(K)是照射强度(I)和照射时间(t)的乘积,K=It.从式中可以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照射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然而,若紫外线强度小于40u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灭菌效果,这中间存在着微生物的损伤修复问题,故意以提高照射强度为主。 三、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管表面的灰尘和油垢,会阻碍紫外线的穿透,使用中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管使用前,可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使用过程中一般每2周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保持灯管的洁净和透明,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及辐射强度。 2、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 ,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与激光共聚焦技术的比较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NMT和激光共聚焦技术的比较 什么是激光共聚焦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激光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生物样品三维数据、目前最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分析仪器。 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结构及特定分子、离子的生物学变化,定量分析,以及实时定量测定等。其不仅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荧光图像,进行多重荧光标记的定位和定量分析,还具有图像三维重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谱测定,甚至膜电位测定等功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 激光共聚焦的局限 随着激光共聚焦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在研究中的局限性也逐渐突显。 激光共聚焦技术主要采集的是生物样品内部的离子分子信息,这些离子分子信息的改变既可能源于样品内部离子/分子源的变化,也可能源于样品内外的离子/分子交换。这两种离子/分子变化过程是由完全不同的生命机制引发的。 这要求研究者必须通过其它实验结果,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若单纯用激光共聚焦数据作为检测或诊断标准,往往面临较大的假阳性风险。 NMT对比激光共聚焦 共同点 实时 动态 数据可视化 测定游离的离子 差异 激光共聚焦技术 非损伤微测技术 使用染料和激光光源 使用电极或者传感器 需要标记 无需标记 荧光易发生淬灭 电极或者传感器稳定 测量时间短 测量时间可短,可长 半活体(有损伤) 近似活体或者完全活体(测定无损伤) 检测内部的离子浓度变化 检测跨膜的离子流速以及外部的离子浓度 测定种类较少,依赖于染料 测定种类多,可测Na+,K+,NO3-,O2等 测量材料不能太大,以细胞为主 测量材料不限,从细胞到整体都可以测量 只能同时测定一种离子 可以同时测定两种离子 NMT可测样品种类繁多 NMT可以同时测定两种离子 结合 将激光共聚焦技术与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的结合,可以克服单纯用激光共聚焦数据作为检测或诊断标准面临较大的假阳性风险,实现全面获得被测样品内
-
乐枫科普:浅谈超纯水TOC检测方法(一)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TOC(Total Organic Carbon)又称总有机碳,大家都知道,有机物是水中污染物的重要组份,总有机碳是指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各种有机污染物含碳的总量,它是快速衡量纯水水质的一个关键指标。 TOC的检测方法很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由于被测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别,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主要常见的有: 1. 湿法氧化(过硫酸盐)-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该方法是在氧化之前经磷酸处理待测样品,去除无机碳,而后测量TOC浓度。现代的TOC连续分析仪中,绝大部分都是湿法氧化。此法通常用于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测定,对于复杂水样氧化不充分,所以不适用TOC含量高的水样品,但对于常规水样如地表水是可以的。这种方法操作复杂,需样品前处理;而且会造成挥发性有机碳的损失;运行成本较高。 2. 高温催化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就是样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温燃烧,产生CO2。适用于污染较重的江河,海水以及工业废水等水体。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氧化温度难以控制;氧化不完全;由于加热炉污染物堆积以及红外试验台污染,需要每隔 2-3 天进行一次校正。 3. 紫外氧化 -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采用紫外光(185nm)进行照射的原理,在样品进入紫外反应器之前去除无机碳,得到精确结果。该法对于颗粒度有机物,蛋白质等高TOC含量是不适用的。 4. 紫外(UV)-湿法(过硫酸盐)氧化 - 非色散红外探测(NDIR) 是紫外氧化与湿法氧化两者协同作用的一种方法,氧化降解效果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可测量污染较重的水样。适用性广,可测范围广泛,普及度高,技术成熟。 5. 电阻法 近年来开始应用。其原理是在温度补偿前提下,测量样品在紫外线氧化前后电阻率的差值来实现的。该方法对水样的来源要求比较严格,只能用于相对洁净度高的工业用水和纯水,应用方向单一。 6. 紫外吸收光谱法 该方法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1972年,其原理主要是依靠254nm处紫外吸光度值(A)与水中TOC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快速,不接触
-
乐枫科普:浅谈超纯水TOC检测方法(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上一篇我们列举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TOC检测方法,而实验室纯水、超纯水行业,最常见的检测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紫外光氧化法。 紫外氧化方法过程如下: 进水水流流经第一个电导率传感,接着流过UV氧化反应器,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再次流经第二个电导率传感,两次电导率的变化即反映水中TOC的含量。 其原理是:水中的某些分子流经UV氧化反应器时,从UV辐射吸收能量后,其化学键断裂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是具有很高活性的物质,可以氧化有机分子。自由基使有机物电离,随后产生水的电导率变化。 更细一点区分,紫外氧化法又可分为全氧化法和部分氧化法二种。顾名思义,前者就是把被测水中的有机物100%氧化,直到电导率不再变化,测出TOC值。完全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对检测装置的要求极高,氧化时间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测的是氧化曲线,所以结果也更准确。而后者只是氧化了被测水中的部分有机物,从而推算水中的TOC值,检测的是点,氧化时间很短,几乎是即时显示结果。这种氧化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无法准确的反应实际TOC值。 目前的纯水器市场,部分高端水机具备TOC检测功能,那么,如何区分它采用的是全氧化法还是部分氧化法呢?这里介绍两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1.从结构上看,全氧化法检测的是氧化曲线,检测单元与紫外灯合为一体;部分氧化法检测的是点,检测单元与紫外灯互相独立。 2.从检测时间上看,全氧化法检测一个结果至少需要5分钟以上,甚至更多(为确保有机物100%转换),部分氧化法几乎是即时显示结果。 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复杂:小分子、大分子、蛋白质、微生物。各种有机物氧化需要消耗的能量不同,部分氧化法无法准确估算水中的各类有机物成分,所以,它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可以这样想象:部分氧化就是一个渔夫,用渔网捕鱼,来推测鱼池中有一共有多少鱼,全部氧化就是把鱼池抽干,所有鱼都清点一遍。都自称带有TOC检测的纯水系统,孰优孰劣,也就一目了然了。 乐枫
-
imOmics精华速递—渗透调节的非Na+方式和机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21
海洋原生生物破囊壶菌的渗透调节和对Na+的需求 破囊壶菌是低等的真菌,生长在大量的Na+环境中。Na+参与细胞渗透调节和细胞代谢。渗透调节通过从环境中吸收无机离子,或者改变细胞质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来完成。通过质膜的渗透调节在转运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海洋原生生物中如何通过质膜进行渗透调节还不清楚。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Shabala等人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揭示了海洋原生生物破囊壶菌渗透调节的离子机制。发现低渗引起了破囊壶菌显著的Na+、Cl-和K+的外流,胁迫初始的30min内完成了渗透调节。就这个细菌来说,Na+是主要的贡献者,在渗透调节中超过一半,Cl-是第二个贡献者。K+ 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小。Ca2+和H+流速的变化主要归功于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过生长实验整理了离子流的数据,即使当生长在一个没有Na+的环境中,只要维持合适的渗透势,即通过甘露醇调节到和海水一样的渗透势时,破囊壶菌细胞也能正常生长。这说明Na+对破囊壶菌的生长不是必需的,因为Na+主要参与细胞代谢。 这项工作为细菌如何进行渗透调节提供了证据,发现破囊壶菌细胞在没有Na+的环境中也能够正常生长,证明了细胞的渗透/膨压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节以及调节的机制。 图注:A. H+流速对低渗反应的动力学; B. 不同浓度的NaCl引起了H+流速的不同反应。 关键词:非损伤微测技术(MIFE); H+ flux; Na+ flux; K+ flux; Cl- flux; 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d). 参考文献:Shabala L., et a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9,11: 1835–1843.(NISC文献编号:F2009-012 ) 下载地址:http://cn.xbi.org/index.php?option=com_rsfiles&layout=download&path=2-NMT-SCIwenxian%2F2-NMT+International%2FF2009-012.pdf&Itemid=303&lang=cn 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包括:SIET、SVET、SPET、SERIS、SERP、SERE、SRET、MIF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