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核酸定量常用方法如下: 光吸收法:核酸中碱基共轭结构在近紫外光波长260nm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强度与核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于核酸定量。 定P法:核酸中P含量约为9.5%,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有机P量来进行核酸定量。 核糖含量测定法:包括RNA的地衣酚法及DNA的二苯胺法。 定量PCR法:定量PCR技术是指以外参或内参为标准,通过对PCR终产物的分析或PCR过程的监测,进行PCR起始模板量的定量。 核酸杂交半定量法:通过探针与核酸在膜上杂交显色,与标准品显色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半定量。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
吡啶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测定法: 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应小于供试品吸收带的半宽度,否则测得的吸收度会偏低;狭缝宽度的选择,应以减小狭缝宽度时供试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大为准,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测定供试品的吸光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或由仪器自动扣除空白读数后再计算含量。当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可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pH值调成一致。
-
免疫荧光法简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按照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步聚,免疫荧光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直接法: 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检查出相应的抗原成分。 间接法: 先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特异性抗体(间接荧光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一特异性抗体一间接荧光抗体的复合物。在此复合物上带有比直接法更多的荧光抗体,所以,此法较直接法灵敏。 补体法: 用特异性的抗体和补体的混合液与标本上的抗原反应,补体就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再用抗补体的荧光抗体与之相结合,就形成了抗原一抗体一补体一抗补体荧光抗体的复合物。荧光显微镜下所见到的发出荧光的部分即是抗原所在的部位。补体法具有敏感性强的优势,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种属来源的特异性抗体的标记显示,在各种不同种属动物抗体的检测上为最常用的技术方法。
-
工业合成苯甲酸的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工业常用甲苯、邻二甲苯或萘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原料可从煤焦油或石油中获得。也可、由甲苯生产苯甲醛时可副产苯甲酸。 苯甲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有甲苯氯化法、邻苯二甲酸脱、羧法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次苄基三氯水解法及苯酐脱羧法。用邻苯二甲酸酐脱羧法所得最终产品不易精制,而且生产成本高,只在批量不大的医药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采用。甲苯氯化法的产品不适于应用于食品。 苯甲酸有工业用、食品用、医药用等不同规格。
-
戊二醛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戊二醛杀灭微生物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自由醛基与细胞表面或内部蛋白质或酶的氨基结合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戊二醛与蛋白质和酶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溶液的酸碱度,在pH4~9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戊二醛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溶液(pH7.2~8.5)作用5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作用10min可杀灭各类病毒,作用30min可杀灭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杀灭细菌芽孢需要3h。但干燥细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明显高于悬液中的细菌,戊二醛也不例外。对干燥枯草杆菌芽孢,2%碱性戊二醛在20℃时达到灭菌需要10h。2%强化酸性戊二醛溶液和2%中性戊二醛也都具有可靠的杀芽孢作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口腔镜7min可使其上的HBsAg 破坏,2%中性戊二醛复方消毒剂作用10min 可使HBsAg破坏。
-
使用液体石蜡保藏菌种的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可在母种试管灌入无菌液体石蜡,注入量以浸没斜面上方1厘米左右为宜,使菌丝与空气隔绝,降低活力容。然后棉塞处包扎薄膜,棉塞向上直立放于干燥器中(室温)或4℃的冰箱中保藏,一般可以保藏1~2年。 化学纯的液体石蜡:在121℃下高温灭菌30分钟,再将液体石蜡在160℃烘箱中保温1~2小时,蒸发掉液体石蜡中的水分。或将高压灭菌后的液体石蜡放置在40~60℃温箱中,使灭菌后的液体石蜡层由乳白色变成无色透明。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除水的液体石蜡用无菌吸管罐到长满菌丝的斜面试管中,液体石蜡要高出斜面顶端1.0厘米左右,然后用无菌硅胶塞塞好,直立地放在试管架上或罐头瓶中,置于冰箱或室温中保藏。液体石蜡灌注过多,移种时不方便;过少则容易干涸。在保藏中,如液体石蜡减少,斜面露出时,应及时以无菌操作方式补充液体石蜡。 从液蜡保藏中移出菌种时,可不必倒出液蜡,只需用接种铲从斜面上铲取一小块菌丝块,取出的菌丝块因沾有液蜡,菌丝生长势弱,需再移转新试管1~2次后,才能恢复正常生长。移接时应避免与火焰接触,以免液蜡燃烧。移接后,原保藏菌种仍可重新封口保藏。
-
羟乙基纤维素的溶解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羟乙基纤维素不溶于丙二醇和丙三醇,只能缓慢溶解于水。 先把羟乙基纤维素在高速搅拌的醇类中分散,然后再加入到高速搅拌的冷水中,逐渐升温就可以了。所有水溶性纤维素在水溶性有机溶剂里预分散再加入到水里能极快的增加它的溶解速度。目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比如丙二醇的纤维素。 羟乙基纤维素先用乙醇分散成悬浊液后,加入到高速搅拌的冷水中不会抱团的。加入抱团有两种可能,第一,乙醇纯度不够,含水;第二,加入的水溶液温度较高,需要直接加入冷水中而不是温水;第三,搅拌速度不够,搅拌机至少要保持1000rpm以上,可以在水中形成涡流,不能用双叶浆像街头冷饮机那样缓慢搅拌,三叶或者四叶最佳,必须保证乙醇溶液进入水中时就开始分散。 加入水抱团就证明羟乙基纤维素根本没有分散开。
-
橙皮苷的制备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橙皮苷存在于柠檬、柑桔、代代花等果皮中。在柑桔属中,中果皮(白色海绵状组织)发达系统者多含柑桔甙,中果皮较薄系统者多含橙皮甙。本品系由干燥,成熟的橙皮中提取。 将干橙皮粗碎,加3-6倍量水浸泡约0.5h,使之松软。再加入4-10%量的石灰及7-12倍量的水,搅拌均匀,检查pH值。要求pH值达11.5-12,否则应补加石灰或氢氧化钠。浸泡1.5-2h后,离心过滤,滤渣再加5-7倍量水并再用适量石灰调pH至11.5-12,继续浸泡后离心过滤。至滤液澄明后,加稀盐酸调pH至5,静置后,收集沉淀,用水洗至接近中性,即得粗品。 将粗品用1%氢氧化钠及50%乙醇的混合溶游人部量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盐酸调pH至5,静置一夜,收集沉淀物,先用50%乙醇洗涤1次,再用水洗至接近中性,在70℃干燥,粉碎过筛,即得橙皮甙。对橙皮粉的总收率为0.6-1.8%。
-
碘化钾在水溶液中作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适量的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增加碘溶解度的机理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 作为助溶剂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使形成KI,能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使溶液稳定。为了使配制时药物溶解速度快,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
正戊烷和异戊烷和新戊烷的区别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的物理性质差别并不大,化学性质因其结构差异有所差异。 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和新戊烷,“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 正戊烷,化学式为C5H12,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正戊烷的沸点为36.1℃。 异戊烷,又称2-甲基丁烷,化学式为C5H12。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沸点为28°C。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也作溶剂。 新戊烷,别称2,2-二甲基丙烷、季戊烷,化学式为C5H12,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产品,沸点为10°C。 戊烷可由天然气或石油催化裂解、热分解过程中获得。由于精制程度不同,常含有C5烃的异构体、甲基环戊烷等沸点相近的烃类以及不饱和化合物、水分、含硫化合物等杂质。精制时,不饱和化合物用硫酸洗涤除去,可用氯化钙、无水硫酸钠、五氧化二磷或金属钠等脱水剂脱水,再进行蒸馏。也可用分子筛脱水。
-
无水三氯化铁和六水三氯化铁有什么区别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用途上的区别: 无水三氯化铁用途:有机合成催化剂。分析铜、硒和砷,测定酚、胆固醇和胆碱时作指示剂;用于污水处理、线路板蚀刻、不锈钢腐蚀以及媒染剂,是固体三氯化铁的良好替代品,其中HPFCS高纯型用于电子行业高要求的清洗及蚀刻;是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 六水三氯化铁:广泛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催化剂,同时用于染料、医药工业。三氯化铁溶液广泛应用于蚀刻。用作净水剂、刻蚀剂、防水剂,制造其他铁盐和墨水。还用作媒染剂、催化剂、氧化剂、氯化 剂、着色剂,凝聚剂。 化学式的区别: 无水三氯化铁:化学式是FeCl3,相对分子质量:六水合物是270.21,无水物是162.21。熔点306℃、沸点315℃。 六水三氯化铁:分子式是H12Cl3FeO6,熔点37℃,沸点280-285℃。 含义上的区别: 无水三氯化铁: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又名三氯化铁,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由六水三氯化铁失去六个结晶水制得。 六水三氯化铁是化学物质:溶于水、醇、丙酮,醚和甘油等。水溶液呈酸性,能使蛋白质凝固。
-
氯化锂遇水是否会立即溶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氯化锂遇水不会立即溶解。虽然氯化锂易溶于水,但是全部溶解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氯化锂是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溶解度67g/100ml水。如果氯化锂已经达到饱和了,就再在溶液里面放氯化锂,会有晶体析出。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形成溶剂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蔗糖等。 固体溶质进入溶液后,首先发生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接着是形成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水合过程。这里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严格说都是物理-化学过程。其实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溶解和电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离子的扩散就是电离。不过对于弱电解质说来,首先是扩散成分子,然后在水分子作用下,化学键被破坏而电离成为自由离子。
-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贴壁细胞: 1、被检细胞接种于无菌的6孔细胞培养板中,接种密度为1-2×104。接种正常无支原体感染的同种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2、5天后,先吸去培养液,再加入1ml的固定液,静置20min, 3、吸去固定液,晾干。 4、于每孔中,加入1ml的Hoechst33258工作液(Hoechst 33258工作液须覆盖全部被检细胞),37℃避光放置15-20min或室温静置20~30min。 5、吸去Hoechst 33258工作液,加入2ml灭菌超纯水洗涤三次,直接风干。风干后加入一滴封片液,并以盖玻片覆盖。 6、荧光显微镜观察。用紫外激发光激发,观察细胞周围是否有蓝色荧光小点或串珠状荧光小点。 悬浮细胞: 1、收集需检测的细胞,1500rpm,5min。 2、将收集的细胞涂片于载玻片上,再加1ml的固定液,静置20min。 3、吸去固定液,晾干。 4、于每孔中,加入1ml的Hoechst33258工作液(Hoechst 33258工作液须覆盖全部被检细胞),37℃避光放置15~20min或室温静置20~30min。 5、吸去Hoechst 33258工作液,用无菌水洗涤玻片3次,直接风干。风干后加入一滴封固液,并以盖玻片覆盖。 6.荧光显微镜观察。用紫外激发光激发,观察细胞周围是否有蓝色荧光小点或串珠状荧光小点。
-
草酸,丙二酸,丁二酸鉴别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化学反应法: 草酸强还原性,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二酸即热放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丁二酸受热后不发生脱羧作用,而发生失水,形成稳定的五元环。 元素分析法: 原理:草酸,丙二酸,丁二酸,三者的碳氢比是不同的。 操作:分别取一定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浓硫酸和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推算出原来物质的碳氢比就可以区分出三种物质。 金属钠反应。 原理介绍: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含有的羧基数不同。 操作方法:准确称量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后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产生氢气最多的是草酸,产生氢气最少的是丁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