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葡萄糖氧化酶是从霉菌和蜂蜜中发现的一种酶。该酶对葡萄糖具有特异性。能催化葡萄糖通过消耗空气中的氧而氧化。因此,该酶可用来除去葡萄糖或氧气。由于能定量地生成H2O2,所以作为D-葡萄糖的定量试剂而广泛被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 葡萄糖氧化酶在蛋奶粉生产过程中可以避免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同时,葡萄糖氧化酶用于肉和蛋白质食品有助于金黄色泽的产生。葡萄糖氧化酶还可以从密封系统中除去氧气抑制脂肪氧化,和天然色素的降解。葡萄糖氧化酶对食品有多种作用,作为在食品保鲜及包装中最大的作用是除氧,延长食品的保鲜保质期。此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过程不仅能使葡萄糖氧化变性,还能在反映中消耗多个氧分子,因此,可作为脱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 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期从事生化试剂耗材生产和销售的厂家。备有大量现货产品,其中包括生化试剂类产品葡萄糖氧化酶,货号为G77210,常卖规格为10KU。作为科研实验用试剂类产品,此标准品用于相关分析实验。常用诊断用酶。血浆中葡萄糖测定。用于生化研究, 用于葡萄糖的分析,制备尿糖和血糖试纸等。
-
如何配置溴酚蓝指示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溴酚蓝即3,3′,5,5′-四溴苯酚磺酞,是一种浅黄色到棕黄色粉末;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溶于甲醇、乙醇和苯,微溶于水(约0.4g/100ml);最大吸收波长422nm。溴酚蓝是pH 指示剂,在pH 3.0-4.6范围,颜色由黄变蓝。常用做电泳指示染料,凝胶中电泳迁移速度在小分子核酸或蛋白质区域。 配置溴酚蓝指示剂方法: 配置western blot用的2*SDS上样缓冲液需要用到0.1%的溴酚蓝,2-DE中溴酚蓝一般也是配成0.1%母液。实际上,溴酚蓝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直接将0.1g溴酚蓝溶于100ml水是有困难的。下面是其较合适的配制方法: 0.05%的溴酚蓝配制方法: 取溴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0ml使其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pH2.8~4.6(黄→蓝绿)。 1%溴酚蓝配制方法: 将1g水溶性钠型溴酚蓝于100ml水中,搅拌或涡旋混合直到完全溶解。溴酚蓝其钠盐易溶解在水里。 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期从事生化试剂耗材生产和销售的厂家。备有大量现货产品,其中包括蛋白电泳染色用试剂溴酚蓝,货号为B82250,常卖规格为5g和10g两种规格。作为科研实验用产品,溴酚蓝可用作pH指示剂,pH=3.0时呈黄色,pH=4.6时呈蓝紫色。酸碱指示剂;非水滴定用指示剂,蛋白电泳染色;病毒化验等。
-
牛血清的储存及蛋白提取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而形成的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血清中含有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 胎牛血清应取自剖腹产的胎牛;新牛血清取自出生24小时之内的新生牛;小牛血清取自出生10-30天的小牛。因为胎牛还未接触外界,血清中所含的抗体、补体等对细胞有害的成分最少,所以胎牛血清是品质最高的。 储存条件: 血清一般储存于-20℃,同时应避免反复冻融。购买大包装的血清后,首先要灭活处理,然后分装成小包装,储存于-20℃,使用前融化。融化时**现置于4℃。融化后的血清在4℃不宜长时间存放,应尽快使用。 牛血清蛋白热乙醇法提取工艺: 1、分离血浆、取新鲜牛血放入制冷功能离心机中,加入血量的10%的浓度为3.8%的枸橼酸钠、离心温度2°C以下,分离血浆、血球、收集血浆、血球另用。 2、将血浆放入夹层反应罐内、夹层内加热水,边加热水边加入牛血清容积的0.2-0.3%的辛酸钠、缓慢搅拌、温度在55°C-65°C,溶解后调PH值、加入浓度为1摩尔的盐酸、将PH调至4.6.5然后加入血清总量的5.5%的浓度为95%的乙醇、过滤滤渣去掉。 3、脱盐和浓缩、将滤液用20000分子量以下的超滤器洗脱盐类及其它小分子杂志同时进行浓缩。 4、冻干、将浓缩液按冻干即将浓缩液迅速冷冻至-40°C、持续1小时左右,升到-25°C、持续10-20小时再缓慢升温到0°C再持续1-4小时升温保存温度20°C为成品。
-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及操作流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流程 准备干净的配胶板和电泳槽琼脂糖凝胶电泳液水平电泳 注意DNA酶污染的仪器可能会降解DNA,造成条带信号弱、模糊甚至缺失的现象。 电泳方法 一般的核酸检测只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就可以;如果需要分辨率高的电泳,特别是只有几个BP的差别应该选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普通电泳不合适的巨大DNA链应该使用脉冲凝胶电泳。注意巨大的DNA链用普通电泳可能跑不出胶孔导致缺带。 1.对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浓度通常在0.5~2%之间,低浓度的用来进行大片段核酸的电泳,高浓度的用来进行小片段分析。低浓度胶易碎,小心操作和使用质量好的琼脂糖是解决办法。注意高浓度的胶可能使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造成条带缺失现象
-
柠檬酸钠的制作与储存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 别名枸橼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外观为白色到无色晶体。无臭, 有清凉咸辣味。常温及空气中稳定, 在湿空气中微有溶解性, 在热空气中产生风化现象。加热至150℃失去结晶水。易溶于水、可溶于甘油、难溶于醇类及其他有机溶剂,过热分解,在潮湿的环境中微有潮解,在热空气中微有风化,其溶液 pH 值约为8。 根据生产原料不同,柠檬酸钠制作方法有一下几种 1.最早的生产工艺。将柠檬酸溶于水,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 经过滤浓缩结晶干燥等工序处理得到成品。本法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好;缺点是生产成品高。现仅用于制备实验室用品。 2.中和法改良工艺, 作为原料的纯碱易采购好保存并且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是目前各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 3.针对纯碱法产品不适用医药业而改进的制备方法。本法采用高品质的小苏打, 按计算量溶于水后与柠檬酸中和, 经浓缩结晶等工序处理, 制备药品级柠檬酸钠。其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 产品质量好, 工艺操作性好。目前本法主要在部分药剂厂使用。 4.利用柠檬酸钙与纯碱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 滤除不溶物而获取柠檬酸钠的。产品纯度差且操作流程长。前些年有报道通过调整混合条件pH 值, 从而简化了该工艺流程, 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品质较好产品。 5.采用树脂交换法生产柠檬酸钠。将发酵清液经过离子树脂交换, 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洗脱吸附的柠檬酸, 所得钠盐溶液经浓缩结晶等获得柠檬酸钠产品。此法无污染, 成本低, 是柠檬酸发酵厂家应开发之路 储存 柠檬酸钠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二水柠檬酸钠,因为五水柠檬酸钠在空气中会有缓慢的轻微脱水,因此二水柠檬酸钠更容易运输及保存。 二水柠檬酸钠 常温保存 五水柠檬酸钠 常温密闭保存
-
什么是去离子水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的杂质后的水。 因为水是一种万能的溶剂,在自然界的水中会溶解有很多种类的盐类,而这些盐类在水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电离从而产生很多种类的阴阳离子。 溶解了盐类物质的水是可以导电的。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可以简单地用水的电导率来表示。一般而言,江河湖泊的淡水,电导率约为100-300us/cm;而地下水的电导率较高,约在700us/cm左右。 采用离子交换来制取,原理、水中含有的盐类如Ca(HCO3)2、Mgso4等,流经交换树脂时,阳离子Co2+、Mg2+等被阳树脂的活性基团置换,阴离子HCo3-、So42-等被阴树脂的活性基团置换,从而水就得到纯化。 原水中的重碳酸盐含量较高,应在阴阳离子交换柱中间设脱氧塔,除去CO2气体,减轻阴床的负荷、一般复床(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出水其电导率可达10µs/cm以下,若水源水质较好其产水电导率可达5µs/cm以下,混合离子交换柱一般作为后处理放置于复床后或反渗透系统后可使产水电导率达到18m.Ωcm的高纯水。 去离子水、根据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不同,其电导率一般在几十us/cm至0.055uS/cm之间。 通常去离子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将水中离子除去一大部分,使水净化,这种去离子水电导率通常200-10μs 2.去离子水电导率1-10μs、食品级。 3.去离子水电导率0.1-0.9μs、精细工业级 4.其离子水电导率0.07以上、电子级 去离子水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取得去离子水 2.预处理(即沙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混床工艺 3.采用两级反渗透方式 4.预处理(即沙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采用EDI连续盐膜快代替不使用酸碱再生树脂,使用电再生。 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至力生化试剂与生命科学领域、产品研发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试剂公司。
-
什么是dapi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DAPI即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是一种能够与DNA中大部分A,T碱基相互结合的荧光染料﹐常用于荧光显微镜观测。因为DAPI可以透过完整的细胞膜﹐它可以用于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DAPI染剂是利用紫外光波长的光线激发。当DAPI与双股DNA结合时,最大吸收波长为358nm,最大发射波长为461nm,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含盖了蓝色至青绿色。DAPI也可以和RNA结合,但产生的荧光强度不及与DNA结合的结果,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约在400nm左右。 DAPI能快速进入活细胞中与DNA结合,因此DAPI对生物体而言,也被视为一种毒性物质与致癌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操作与抛弃的处理程序。 DAPI可用于固定细胞染色,但是因为活细胞染色对DAPI浓度有严格要求,它很少被用于活细胞染色。DAPI能快速进入活细胞中与DNA结合,因此DAPI对生物体而言,也被视为一种毒性物质与致癌物。然而在MSDS中它被标记为无毒。尽管DAPI没有显现出对E.colii的诱变性,它在机器制造商提供的信息上被认为是一种DNA诱变剂。由于DAPI可以掺入DNA螺旋中,它很有可能有底层的DNA诱变性,因此应小心配置和使用DAPI。 染色原理: DAPI 为一种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可以产生比DAPI自身强20多倍的荧光,和EB相比,对双链DNA的染色灵敏度要高很多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显蓝色荧光的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标记的效率高(几乎为100 %) ,且对活细胞无毒副作用。DAPI染色常用于细胞凋亡检测,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或流式细胞仪检测。DAPI也常用于普通的细胞核染色以及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双链DNA染色。细胞经热激处理后用DAPI染色3分钟,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到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1、 正常的烟草细胞核:核形完整,染色质均匀。 2、 染色质固缩,向外周聚集,形成周边化。 3、 染色质进一步固缩,形成很多颗粒物质。 4、 细胞核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 染色步骤: 在细胞移植前,
-
阿魏酸提取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阿魏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之中,其化学名称为4-羟基-甲氧基肉桂酸,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酚酸。由于阿魏酸大多从当归中提取,而且在川芎、木贼、升麻等多种中药中都含有阿魏酸,均是桂皮酸的衍生物之一。当然,阿魏酸在植物中 提取途径 植物提取 可通过三种途径从植物中获得阿魏酸:一是从阿魏酸与一些小分子的结合物中获得,二是从植物细胞壁中获得,三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中阿魏酸多通过酯键与多糖和木质素交联或自身酯化或醚化形成二阿魏酸,一般用碱法和酶法打断酯键释放阿魏酸,再采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1、碱解法 采用4%氢氧化钠在通氮气条件下常温反应24h,可释放出细胞壁中出的阿魏酸。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提取温度,并加入适合的保护剂,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将麦麸中大部分阿魏酸游离出来。采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适当的提取温度下能将麦麸中的大部分阿魏酸释放出来,提取过程中添加亚硫酸钠可增加阿魏酸的回收率。由于碱液成分复杂,特别是含有色素物质,目前,碱液中阿魏酸的分离方法主要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谷维素中含有阿魏酸的结构单元,以酯的形式存在,且易于分解,因此,可以先用碱水解谷维素,再用酸化的方法制备阿魏酸,其反应式水解谷维素制备阿魏酸的操作方便,收率高达85.7%,副产品为环木菠萝醇类。而且谷维素来源广、产量大,并且价格适中。 2、 阿魏酸酯酶法 阿魏酸酯酶是指能将阿魏酸甲酯、低聚糖阿魏酸酯和多糖阿魏酸之中阿魏酸游离出来的一种酶。真菌、细菌和酵母都能分泌阿魏酸酯酶。以黑曲霉作菌种,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制备出含有阿魏酸酯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的混合酶制剂,采用混合酶制剂作用于去淀粉的麦麸,发现通过3次降解后麦麸降解率达55.46%。 3、植物组织培养法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是获得阿魏酸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些研究表明,对某些植物组织培养能使之产生较高产量的阿魏酸衍生物。如对糖甜菜、玉米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能获得水溶性的阿魏酸葡萄糖酯、阿魏酸蔗糖
-
RNA抽取实验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RNA抽取主要使用TRIzoI抽提法,TRIzoI主要用于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得到释放。改进试剂盒抽屉方法,在样品加入裂解液后,通过高速离心总RNA在高离序盐状态下选着吸附于离心柱内硅基质膜上,通过一系列快速漂洗离心。去蛋白液和漂洗液将细胞代谢物、蛋白等杂质去除,最后低盐的RNase-freeH20将纯净RNA从硅基质膜上洗脱。 注意事项: RNA不稳定、容易被降解或污染,因此在进行RNA实验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RNA样品制备好应储存在-80℃,尽量避免反复冻融。使用RNA样品时、应在冰上操作。 预防RNase污染、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更换新手套,皮肤经常带有细菌、可能导致RNase污染。 2.使用无RNase的塑料制品避免交叉污染。 3.RNA在裂解液RL中时不时会被RNase降解。提取后继续处理过程中应该使用不含RNase的塑料盒玻璃器具。玻璃器具可在150℃烘烤4小时,塑料器具可在0.5M NaOH中浸泡10分钟,清水彻底洗净、灭菌可除去RNase。 4.配置溶液应使用RNase-Free ddH20(将水加入到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DEPC至浓度0.1%(V/V)混匀放置过夜、高压灭菌。)
-
槲皮素的作用及提取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作用。 槲皮素在许多植物的花、叶、果实中多以甙的形式存在,如云香甙,斜皮甙,金丝甙等植物中含量较高。 槲皮素物理性质:分解温度(熔点)314℃,极微溶于乙醚,不溶于冷水,难溶于热水,溶于冰醋酸及碱性水溶液显黄色等。 槲皮素药理作用:有较好的去谈,止咳作用,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还有降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脂、扩张冠状脉血流量等作用,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有辅助资料作用。 提取方法步骤 槐米中含量最多的有效成分是芦丁(10%-28%)芦丁在酸的作用下可以水为槲皮素。 1.浸渍法:操作简单方便、得到率较低,水提易发霉、需添加防腐剂。 2.碱提酸沉法:提取率高、针对性强,操作复杂并且提取率略低。 3.回流法:提取率高,不适用于热不稳定的成分,消耗溶剂大。 4.超声提取法:时间短、得到率高、安全。可靠、无毒,局部作用、需将提取容器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否则无明显效果。 微波辅助提取法:绿色无害、提取率高、选择性高、省时、有效、低能耗,不适于热敏性物质的提取,成分变化、生物活性化。
-
尿素的用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尿素简称脲:是白色针状晶体,无嗅,味咸,熔点130摄氏度,当加热超过熔点后,两分子尿素可脱氨生成一分子缩二脲,同时放出氨气.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约排出30克尿素.因尿素最早从尿液中提取出来,故此得名.体内尿素可和食物中的草酸结合成草酸脲沉淀,是形成泌尿系统结石的成分之一.尿素在自然界也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气.尿素在工业上可用来合成塑料和药物,其本身也可直接药用,供药用的尿素注射液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磺胺脲可用于消炎。 尿素,为中性速效高含氮量化肥,缩二脲含量低,具有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易施用等特点,颗粒均匀,饱满圆润,粉尘少。 尿素,英文名称:UREA,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57-13-6 ,分子式:CON2H4或[CO(NH2)2],是一种白色结晶,含氮量46%左右,是目前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按含氮量计算:1公斤尿素相当于1.35公斤硝酸铵,2.2公斤硫酸铵,90~100公斤新鲜人尿.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对土壤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有吸湿性,吸湿后还能结块,因此储存时也应该防潮,放在干燥的地方。 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中性氮素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硬和板结。 据一位从事医学美容的专家称,尿素在医学上有使用,如人们熟知的尿素软膏,用于**某些特殊的皮肤病.但当记者告诉她成都某些爱美女性直接将化肥水溶液抹在脸上用于美容时,她大吃一惊.她说,尿素软膏中所含的尿素成分是经过提纯和非常复杂的后期加工制造出来的,尿素软膏中还有许多其他成分,并非“尿素软膏”全部是“尿素”.尿素成分本身虽然对软化角质有一定的作用,但直接用化肥溶液涂抹皮肤,其不是在美容,而是在毁容,因为尿素毕竟是化学合成的肥料,含有毒素.另外,尿素和其他化妆品混合使用,彼此间将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产生什么样的物质则更难说了。
-
多聚赖氨酸使用注意事项极其特性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多聚赖氨酸溶液是广泛应用的组织切片与玻片黏合剂,该多聚阳离子分子与组织切片上的阴离子相互作用会产生较强的黏合力。 多聚-L-赖氨酸 (Poly-L-Lysine) 分子量:一般常见的分子量有70,000~150,000,150,000~300,000和>300,000,分子量越大,黏附力越强,但相对完全溶解较困难。 溶液配制:常用的多聚赖氨酸包被可以用三蒸水,或者PBS,浓度一般为用0.1 mg/ml。 适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细胞涂片,原位杂交等使用的玻片的防脱片处理,以防实验操作过程中组织掉片。也可用于细胞培养,增加细胞贴壁能力。 操作步骤(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 1. 灭菌的ddH2O 1:10稀释该多聚赖氨酸溶液。 2. 用之前将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放在室内,使其温度到室温18-26℃ 3. 将玻片浸在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5分钟。注意增加时间不会提高包被效果。 4.在60℃烘箱1小时干燥,或室温18-26℃过夜干燥待用。 注意事项: 1. 每100mL已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包被的玻片40-90张, 超过90张片子将影响其黏合力。 2. 用之前的玻片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用含1% HCl的70%乙醇溶液来清洗。 4. 释过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放在2-8℃,至少在3个月内是稳定的。 5. 用过的稀释液要过滤,若出现浑浊或长菌要丢弃 特点: 1.抑菌谱广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霉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对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和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2.安全性能高 当人体食用后,可降解为L-赖氨酸这一人体必需氨基酸,进一步用于蛋白质合成或继续代谢,无任何毒性,并于2003年通过了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FDA)的许可,因此它被誉为“营养型防腐剂”。 3. 热稳定性好 在高温条件下很稳定,80℃60分钟及120℃20分钟加热,均保持其抑菌能力,它能承受一般食品加工过程的热处理,可随原料一同进行灭菌处理。 4. 水溶性极强
-
异硫氰酸胍合成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异硫氰酸胍合成注意事项 中文名称:异硫氰酸胍 英文名称:Guanidine thiocyanate 分子式:CH5N3.CHNS 分子量:118 Cas: 593-84-0 合成方法: 主要是由硫氰酸和胍合成而来 异硫氰酸胍是强用力的蛋白质变性剂,既能迅速溶解蛋白质,导致细胞结构破碎,核蛋白由于其二级结构的破坏消失而迅速与核酸分离,又对RNA酶有强烈的变性作用。因此,异硫氰酸胍可用于变性剂裂解细胞,使RNA与蛋白质分离,并将RNA释放到溶液中。然而,在异硫氰酸胍溶液的配制和使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异硫氰酸胍溶液是否需要现用现配? 提取试剂以异硫氰酸胍的终浓度为4M为例:先以42mM柠檬酸钠、0.83%N-lauryl sarcosine(十二烷基,N-甲基甘氨酸钠)、0.2mM β-巯基乙醇制得CSB缓冲液;异硫氰酸胍25g、CSB缓冲液33mL,混合直至完全溶解,可加热在65℃助溶,制得变性液,4℃保存备用。 所以,异硫氰酸胍溶液可以不必非要现用现配,而且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同浓度的溶液销售,但放置时间不易过长,否则会有沉淀析出,在使用前需要仔细检查;另外,如果一次性配制过多,建议进行分装。 异硫氰酸胍溶液配制好之后是否需要灭菌? 异硫氰酸胍溶液并没有必要灭菌,该溶液并不是非常稳定,而且配裂解液一般要用0.1%的DEPC水,水已经进行过灭菌。另外提取RNA的所有试剂在配制时都需要用DEPC水配制,而且试剂**为新开启并作为RNA专用。 虽然配制好的裂解液不需要灭菌,但要注意的是,实验中所用到的塑料制品,已经标明Rnase-Free的,如果没有开封使用过,可以直接使用,其他的都必须经过处理:在双蒸水中加入DEPC,使其终浓度为0.1%,将塑料制品浸泡其中,通风厨过夜,之后再用铝箔封住,高温高压灭菌至少30min,干燥备用。
-
内毒素如何检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内毒素(Endotoxin)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菌体死亡崩解后释放出来。它又称热原质,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对生物制品需要进行内毒素测定。 内毒素检测要用到一种鲎试剂。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包被硬质甲壳。鲎的血液是淡蓝色的,一遇到细菌就会凝固。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鲎试剂,即将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进行溶解,将溶解物制成的无菌冷冻干燥品。这里面含有能被微量内毒素激活的凝固酶原,从而产生浑浊效应。 常见内毒素方法有凝胶法、浊度法和显色法。浊度法是根据浊度变化而测定内毒素含量,显色法是利用凝固酶的特定底物显色来测定内毒素含量,这两种方法可以定量。凝胶法是根据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的凝集反应来定性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凝固酶能使凝固蛋白原产生凝胶,可肉眼观察,不用特殊的仪器设备。 检测时,要注意鲎试剂的灵敏度,不同鲎试剂的灵敏度不同。一般要采用标准品进行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确定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同时实验器具也都要保证已去除热原。 内毒素和外毒素区别 1、存在部位 外毒素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内毒素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 2、细菌种类 外毒素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内毒素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3、化学组成 外毒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内毒素主要成分为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A)。 4、稳定性 外毒素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内毒素耐热,60℃耐受数小时。 5、毒性作用 外毒素毒性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内毒素毒性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等。 6、抗原性 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