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肿瘤免疫疗法面临的挑战及免疫逃逸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

肿瘤免疫疗法面临的挑战及免疫逃逸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本期AVT小编有幸邀请到近期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刊物,影响因子IF 30.849 ,《Engineering Chameleon Prodrug Nanovesicles to Increase Antigen Presentation and Inhibit PD-L1 Expression for Circumventing Immune Resistance of Cancer》的作者,就该文章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对肿瘤免疫**感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啊! 艾博士:首先,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文章作者,能就肿瘤免疫**这个热门课题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使得大家有机会窥伺到此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开始访谈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论文作者课题研究小组-上海药物所于海军课题组! 上海药物所于海军课题组主要研究大分子抗肿瘤药物及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比较新颖的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以此构建纳米递送系统,从而实现药物的肿瘤靶向递送或时空响应性递送,实现精准**肿瘤的理念。课题组在Sci Immunol,Cancer Cell, 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IF>10共40余篇,论文他引8000余次。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5项(授权8项)。     艾博士:肿瘤免疫疗法存在什么挑战呢? 高晶:目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不足和免疫检查点过表达,会导致机体先天和获得性免疫耐受,造成免疫逃逸,严重影响肿瘤免疫**效果,这也是肿瘤免疫**亟需解决的问题。   艾博士:针对您说的挑战,其背后的原因机理是什么? 高晶:肿瘤细胞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HC-I)在其表面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然后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CTLs)而促使CTLs发挥肿瘤杀伤功能。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通过自噬途径将MHC-I运输到溶酶体并降解,导致肿瘤细胞无法充分表达MHC-I。同时,肿瘤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肿瘤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PD-L1与CTLs表面的程序性死亡1(PD-1)结合,会导致CTLs失活并诱导免疫耐受。   艾博

UHPLC-QTOF-MS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技术介绍与应用

UHPLC-QTOF-MS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技术介绍与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通过液质联用(LC-MS)方法检测生物体受外界刺激前后体内大多数小分子代谢物的动态变化,重点寻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变化的代谢物,进而研究这些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关关系,其研究对象大都是分子量1500Da以内的小分子物质。 技术优势 • 较高的灵敏度、分辨率 • 较宽的动态范围 • 适合于生物样本中复杂代谢产物的检测和潜在标志物的鉴定 • 适合对标本中未知代谢物的探索研究 • 定性准:6D质控体系 技术路线 技术参数 样本要求 血清、血浆:200 μL/sample 尿液:1 mL/sample 组织:200 mg/sample 粪便、肠道内容物:200 mg/sample 细胞、微生物:1X 107 cells/sample 培养液:200 μL/sample 生物学重复 样本数量:植物和微生物n≥6,动物样本n≥10,临床样本n≥30,所有重复样本独立分析 其他种类的样品在收集之前请联系我司销售工程师 检测平台 UHPLC-QTOF-MS(Agilent 1290 UHPLC-Agilent 6550/SCIEX 6600) 常规项目周期 45个自然日,含基础数据分析(从收到客户预付款并收到样品之日起) 应用方向 • 表型和生理功能研究 • 疾病病理研究 • 临床诊断及** • 药物研究 • 中医理论研究 • 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研究 • 畜牧与农林业研究 • 环境毒理研究 案例分析 标题:膳食胆固醇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驱动脂肪肝相关肝癌 研究对象: 小鼠 期刊: Gut 影响因子: 19.819 时间: 2020年 研究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日趋普遍的慢性肝病。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 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在上海、北京、广州和香港等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约在30% 左右。NAFLD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NAFLD相关肝癌的发病率在 过去10年增加了4倍,相应的医疗保健费用也在逐步增加。 研究结果 发现了长期的高胆固醇饮食,会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诱导小鼠NAFLD-HCC形成和发展。胆固醇通过肠道菌群的变化使TCA升高、IPA降低,促进脂质积累和肝细胞增

归纳总结WB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归纳总结WB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前言 Western Blot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简称:WB),是基于蛋白质SDS-PAGE电泳分离和特异性抗体识别蛋白的特性,通过显色达到检测目标蛋白的一种技术。Western blot 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蛋白研究方向的一种主要技术,但由于其实验步骤和关键点多,耗时长,每个步骤可能都会影响最终结果,所以实验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最终的结果“五花八门”,也让众多“新手”抓狂! 关于WB实验的常见问题,有过不少网络文献做过总结和分析,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经验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给出解决方法,建议收藏! Western Blot 实验流程 首先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回顾一下WB的实验流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Western Blot 实验流程)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杂交试验步骤多,包含多个影响实验结果因素,如 SDS-PAGE 胶浓度、转膜缓冲液、封闭液、一抗抗体及其特异性,二抗孵育及漂洗等。 常见问题 本文将现象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类,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为大家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法。 1. 膜上无信号或无目标条带 (实验结果无目标条带,因抗体选用不当)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建议 操作问题 洗膜过度 洗膜时间不宜过长,加入的去垢剂不宜过强或过多,减少洗膜次数,洗膜时间和温度 蛋白未转到膜上 转膜结束后,用总蛋白染色剂染胶来确定转膜效率;转膜过程中胶与膜完全接触;转印夹层排布正确;按照膜的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润湿膜;转印部件在电印迹过程中未过热;使用正对照和/或分子量 Marker;可以用丽春红染膜并结合染胶(考马斯亮蓝)后确定条带是否转至膜上或转移过头;适当调整转膜的时间和电流优化转印时间和电流。 蛋白未完全结合到膜上 低分子量的抗原可能会穿过转印膜,需使用小孔径的膜进行。 过度封闭 减少封闭时间,试用不同的封闭液 底物孵育时间太短 延长底物孵育的时间。 抗体问题 一抗、二抗不匹配 选择与一抗相匹配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原理及注意事项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原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是指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Lymphocyte)、单核细胞(Monocyte)、树突状细胞(DC)和其他少量细胞。PBMC可通过健康人或动物供体的外周血,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IPHASE/汇智和源),磁珠分选等步骤获得。 Ficoll是蔗糖的多聚体,中性,平均分子量400,000,当密度为1.2g/mL,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也不穿过生物膜。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吸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就可从外周血中分离到单个核细胞。     人PBMC中不同细胞类型的比例 PBMC中大部分都是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其中CD3 T细胞又占了淋巴细胞中绝大部分(45-70%)。这些T细胞都处于初始(naive)状态,即已经成熟了但没有受到抗原刺激。 在正常人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初始T细胞会因抗原识别而被激活。同样的B细胞也都处于初始状态。相对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在10-30%,收到刺激之后会发育成树突状细胞(DC)或巨噬细胞。干细胞的比例非常低,只有0.1-0.2%,因此很难从全血样本中分离到。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方法 1.设备与试剂 全血 (以10ml为例) 无菌PBS溶液(pH7.4) 或者生理盐水 蔗糖溶液(Ficoll Pague PLUS) RPMI 1640培养基 胎牛血清(FBS) 双抗P/S (Penicillin/ Streptomycin) 二甲亚砜(DMSO) 预先装好异丙醇的冻存盒   2.方法/步骤 配制所需的溶液: a. 细胞培养基:RPMI 1640+10% FBS+1% P/S; b. 细胞冻存液:FBS中加入10%DMSO; (1)将10ml全血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 PBS溶液稀释,轻轻混匀; (2)取两支15ml离心管,先加入5ml Ficoll溶液。然后将稀释的血液轻轻加到两支离心管的ficoll上层,一定要轻柔,避免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每只离心管各10ml稀释血液; (3)2,000rpm,2

活细胞成像对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和传感器的要求

活细胞成像对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和传感器的要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在设计用于活细胞成像研究的光学显微镜系统时,主要考虑因素是检测器灵敏度(信噪比)、所需的图像采集速度和样本活力。在使用活细胞时,必须严格避免在记录固定细胞和组织的图像时通常使用的相对较高的光强度和较长的曝光时间(其中光漂白是主要考虑因素)。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活细胞显微镜都代表了实现较佳图像质量和保持细胞健康之间的折衷。 原则上,理想的活细胞图像采集系统应该足够灵敏,可以从弱荧光标本中采集优质图像,同时足够快以记录所有动态过程。此外,该系统将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来捕捉精细的样本细节和能够准确测量微小的强度差异的宽动态范围。但是,如果优化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以牺牲其他标准为代价的。因此,目前不可能设计出适合所有可能研究范围的通用活细胞成像系统。反而,研究人员必须通过确定较重要的优化参数来做出妥协,同时仍然试图限制那些被认为不太感兴趣的变量所做出的牺牲。较后,显微镜配置较终取决于成像模式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标本活力的必要性、标记协议的难度级别以及设备的可用性。 活细胞成像是在光学显微镜中使用广泛的对比度增强成像模式进行的。大多数研究涉及某种形式的荧光显微镜,通常与一种或多种透射光技术相结合。比如:荧光技术包括传统的宽场落射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旋转盘和扫场共聚焦、多光子、全内反射 ( TIRF )、荧光相关光谱、寿命成像 ( FLIM )、光活化和激光捕获。作为一个子集,它包含:光谱成像、多色成像、共定位、延时序列、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FLIP和FLAP)、共振能量转移 ( FRET )、散斑显微镜 ( FSM ) 和膜片钳通常与一种或多种主要成像模式耦合。荧光技术可以辅以传统的明场模式,包括微分干涉对比 ( DIC )、霍夫曼调制对比 ( HMC)) 和相位对比,作为荧光探针定位的确认。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每种显微镜配置都需要一些独特的考虑因素,这些因素必须实施才能成功进行活细胞成像。无论采用何种显微镜和数码相机系统对活细胞和组织进

单克隆抗体技术工艺及培养条件

单克隆抗体技术工艺及培养条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抗体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糖蛋白结构。当它们识别细菌、病毒或肿瘤细胞等异物时,它们能够识别或诱导中和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由 B 淋巴细胞响应抗原的存在而产生和分泌。目前,单克隆抗体技术(mAb) 主要是从这些细胞的培养中产生的。其需求的培养条件如下: 培养基的要求 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基必须含有复杂的成分,从氨基酸到微量元素。为了满足细胞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培养基在其成分中使用血清,然而,由于缺陷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出现,例如牛海绵状脑炎 (BSE),因此有很大的动机去除任何动物成分培养基成分,特别是如果培养基用于生物制药产品的工业生产。这导致了不含任何动物成分的培养基的出现,包括用于 CHO 和 NS0 的明确培养基,这是 mAb 生产中常用的两种细胞类型。由于开发合适的培养基成本较高好。所以,许多公司喜欢开发自己的生产培养基来维持生产批次之间的成分,并为将要使用的特定细胞类型开发合适的培养基成分,并实现对生产的更大控制。除此之外,开发满足高纯度产品要求的下游工艺和验证最终产品质量的测试会提高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药物的总体生产成本。尽管开发培养基很复杂,但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允许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更大的细胞生长并增加细胞保存时间,以促进目标分子的生长和生产 。 培养条件的要求 细胞生长条件可以直接影响感兴趣分子的细胞生长和生产水平。通常,用于 mAb 生产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非常明确:37 °C、pH 7.15 和30–60% 的溶解 O 2 (OD) 水平。二氧化碳2监测水平以模拟 31 至 54 mmHg 之间的生理标准。然而,细胞条件的变化已显示出改变细胞代谢向细胞生长或分子产生的巨大潜力,这可用于增加 mAb 的产生。生物过程可以设计为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优化细胞生长以达到一定的细胞密度。一旦达到这个密度,第二阶段就开始了,生物反应器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因此细胞继续以维持速率生长,并将新陈代谢引导向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一些 CHO 细胞株和杂交瘤细胞对温

抗体验证的概念及其验证的工作流程简介

抗体验证的概念及其验证的工作流程简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抗体是生命科学研究、诊断和测试中常用的试剂之一。尽管它们被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标准指南来定义它们在使用前应如何进行验证。结果是许多商业抗体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和/或无法获得实验数据。 未验证的抗体验证导致了不可重复的结果,甚至项目被放弃,造成时间、金钱和样品的巨大损失 。因此,迫切需要验证抗体并为其创建通用标准。 什么是抗体验证? 抗体验证定义为以下几点:证明特异性(抗体区分不同抗原的能力),证明在将要使用的应用中的特异性,证明亲和力(抗体与表位结合的强度) ) 并最终证明可重复性。然而,虽然抗体验证的这种定义是实用的,但其广泛应用或标准化过程的实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 一些抗体销售公司验证了他们的产品,而其他公司根本不验证它们。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与药物不同,没有机构管理可以出售的物品。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质量声誉正在成为一些供应商商业计划的一部分,抗体验证现在被视为一种竞争优势。 验证抗体的责任在于供应商本身,无论他们是制造该抗体还是简单地分销它。但是,虽然供应商对其销售的试剂质量负责,但抗体性能可能会因超出其验证工作范围的原因而有所不同 。例如,抗体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者虽然验证可以在具有适当控制的生物相关系统中完成,但最终用户很可能会在他们自己的系统中使用它。因此,最终用户也有责任验证他们的抗体。不同的制造商已经提出了验证过程。 通过采取几个小步骤,研究人员可以在运行实验时降低风险,而无需对他们获得的抗体进行批判性思考。   抗体的验证工作流程 抗体的验证工作流程如下: 1.识别针对感兴趣蛋白质的所有商业抗体; 2.使用 PaxDB 来识别以相对高水平表达感兴趣蛋白质的细胞系并且很容易被 CRISPR/Cas9 修改; 3.生成 KO 细胞系并通过定量免疫印迹筛选抗体; 4.使用步骤 3 中确定的特异性抗体来筛选细胞系面板; 5.根据步骤 4 中的信息选择目标蛋白高表达的细胞系,可通过 CRISPR/Cas9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条带过多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条带过多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蛋白质免疫印迹是检测复杂混合物中蛋白质抗原的常用技术。通过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然后将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膜上。这些膜与特定于目标蛋白质的抗体一起孵育,该抗体与固定在膜上的蛋白质条带结合。然后使用检测系统对抗体进行可视化,该系统通常基于与 Ig 链结合的二级蛋白质,该蛋白质与显色反应相关。 与理论预测相反,检测到几个波段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抗体可能并不完全针对蛋白质,但其他因素可能是原因: 1. 抗原的蛋白水解分解。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如果样品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在起始组织均质化后分离蛋白质或膜。所有附加条带的表观分子量均低于全长蛋白质。特别易感的是突触蛋白和突触结合蛋白。应考虑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如 PMSF、胃蛋白酶抑制剂或亮抑酶肽。  2. 每条泳道蛋白质过多或检测系统过于敏感。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中,凝胶过载是“鬼带”的常见原因之一。固定的蛋白质可以提供一个集中的吸附表面,某些 IgG 可以非特异性地结合到该表面。类似地,当使用高度灵敏的检测系统(例如增强的化学发光)时,可能会发现这种非特异性结合。起始材料的一系列稀释通常会澄清哪些信号是人为的。 3.低效阻塞。 实验中会应用到多种不同的封闭剂,某些非离子去污剂或蛋白质等封闭剂容易产生低效阻塞的影响。如果改变阻塞条件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4. 抗原浓度过低。 SDS-PAGE 的分辨率一般限制在 50-100 个波段。如果抗原的相对浓度过低(小于总蛋白的 0.2%),则可能难以检测(例如,突触释放蛋白/VAMP 与细胞匀浆中的组蛋白共迁移,干扰其检测)。信号增强可能会导致人工带的出现。因此可以适当考虑通过分级分离或免疫沉淀富集抗原。

pcr扩增的原理和具体实验步骤

pcr扩增的原理和具体实验步骤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PCR实验是分子生物学中常见用的实验之一,在基因扩增、核酸检测、基因检测等方面广泛应用。pcr扩增的原理和步骤如下: 一、试剂准备: PCR常用的试剂主要包括 DNA 模板、引物、ddH 2 O、 DNA 聚合酶以及特定的反应缓冲液、dNTP、MgSO 4(可选)和 DMSO (可选)。  二、PCR实验前的准备 在开始PCR实验之前,必须准备好DNA模板(基因组DNA 或逆转录制备的cDNA)、特异性引物(自己设计或用软件设计),并选择合适的商业酶(选择符合您实验目的的酶)  1.DNA聚合酶。有许多商业 DNA 聚合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一般分为两类:高保真聚合酶和普通Taq 聚合酶。如果您想对没有任何突变的特定 DNA 片段进行 PCR,请选择高保真聚合酶。如果只是想检测特定序列的存在,就选择普通的 Taq 聚合酶。如果要对T-vector连接的片段进行PCR,要注意 ,因为大多数高保真聚合酶的产物都没有 A-tailing,所以应该选择普通的Taq聚合酶或在PCR 实验后添加 A-tailing。 2.引物的特异性影响 PCR 成功的概率,良好的引物设计对 PCR 扩增的成功至关重要。当您开始设计引物时,应仔细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引物的长度。PCR引物一般在18-22bp左右。这对于引物特异性和在退火温度下的结合来说是足够长的。 ②熔化温度(Tm)。Tm 定义为在此温度下,DNA 双链体的一半将解离成单链 DNA。52-58C 范围内的引物 Tm 是最佳的。 ③GC 含量。最佳 GC 含量应为 40-60%。 ④许多软件可用于引物设计,例如primer5和Oligo。这些软件推荐的引物通常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三、 pcr实验步骤: 根据PCR使用说明进行试剂混合预配,并设置 PCR 循环。 简而言之,pcr扩增的原理和步骤需要经过以下 循环: 1.初始化步骤。这仅对热启动 PCR 必不可少。此步骤将溶液加热至 94-98°C ,以激活 DNA 聚合酶。该步骤的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聚合酶。 2.变性步骤。DNA是双链分子,DNA扩增需要引物与单链 DNA模板相互作用。在此步骤中,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 94-98°C 并保持 20-30 秒,

WIC红外热成像技术方案-植物科学

WIC红外热成像技术方案-植物科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植物必须在吸收更多CO2以进行光合作用及降低因蒸腾作用而导致的水分消耗之间保持平衡,而气孔则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所在,以至于植物气孔及其行为深刻影响着全球CO2和水分通量。鉴于气孔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乃至水循环、及植物光合作用乃至生产力(农业中表现为作物产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植物气孔成为生物技术、遗传育种、基因组学与表型组学、及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目标。植物对各种环境胁迫因素的响应特别是干旱胁迫、热胁迫等都会引起气孔导度等行为变化,而气孔行为比如关闭或开放程度(气孔导度)的任何变化,都会表现为植物温度的变化,因此,植物叶片、冠层温度的时空变化成为科学家观测研究“诊断”植物生理生态、光合作用、遗传育种、WUE、植物胁迫与抗逆性等的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则成为最重要的研究工具。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提供全球最先进的植物红外热成像技术方案:   1)From Ground-based to UAV-based, from a leave to plant canopy to a landscape 2)每个像素点都具备多维数据: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和温度信息,可将每个像素的数据信息下载到excel表中 3)点、线、面可自由选择并显示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温度分布 4)具备实验室、野外大田地面观测及无人机红外热成像遥感全面解决方案 5)可与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组成集成技术方案,以全面成像测量分析植物光合效率与气孔导度及WUE的关系,并分析计算植物内源性水分利用效率。     技术指标: ◆ 解析度:640*512像素 ◆ 灵敏度:0.03℃(30mK) ◆ 温度范围:-25°C ... + 150°C /-40°C ... + 550°C /+1 500°C带过滤器 ◆ 准确性:±2°C或±2% ◆ 帧率:9Hz ◆ 光谱范围:7.5-13.5μm ◆ 可选镜头:7.5mm - 100mm ◆ 电源:通过USB3电缆或PoE(GigE型WIC) ◆ 通讯:USB3或GigE ◆ 模拟视频:PAL,NTSC(USB3型WIC) ◆ SDK:Windows,Linux x86,Linux ARM,Labview SDK,Matlab Simulink SDK,Dewesoft SDK

实验室废液抽吸系统三段式防倒吸的结构和作用

实验室废液抽吸系统三段式防倒吸的结构和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防倒吸保护是实验室细胞房废液抽吸系统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如果集液瓶内的液体液位过高未及时倾倒处理,容易造成废液倒吸进入泵内,损坏机器内部零部件。所以有效的防倒吸保护对于保护废液抽吸系统不会出现倒吸引发的故障,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上许多实验室用户也会自行对吸液泵的主机采取一些防倒吸保护的简易措施,例如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在主机和废液瓶之间安装缓冲瓶。但是缓冲瓶的防倒吸效果会有一定的局限,首先如果缓冲瓶内部的进口和出口设计不合理,没有高低错位、没有反向口的设计、或是接管时接错方向也都会造成液体的倒吸,而且会加重倒吸现象的发生。此外也会有一些客户在真空泵进口端安装针式过滤器来防倒吸,但是针式过滤器是用于液体过滤的,所以其根本无法阻挡液体,液体会顺利通过内部的滤膜,也无法达到防倒吸的目的。这也是为何很多客户在返修吸液泵时,明明做了防倒吸保护,但是从售后得到的故障原因反馈仍然是液体倒吸,这就是防倒吸保护效率低下,没有其他作用造成的。 圣斯特Sciencetool品牌今年全新推出了一款VS204P4E实验室细胞房废液抽吸系统产品,并为其了设计了一组三段式的防倒吸保护套件组。三段式意思是指防倒吸套件分成三个部分,并且是逐一递进式的保护,可以从不同角度来防倒吸,下面我们来介绍三段式每个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第一阶段——逆止阀:逆止阀是装在废液瓶吸气接口的一组浮球阀,它有支架和浮子两个部分组成。支架作为遮挡物,可以遮挡少量的液体随气流飘入吸气口;而浮子作用是当瓶内液体上升,会推动浮球上移关闭吸气口,防止大量的液体涌出。 ●第二阶段——阻水保护器:是一个内置滤芯的过滤器,但是不同于针式过滤器的是,其内置的滤芯是疏水性过滤膜,即空气可以通过但液体无法通过。所以当逆止阀关闭时,用户仍然吸液导致有液体吸出时,会进入阻水保护器被阻挡在疏水性滤膜的前端,其保护比逆止阀更彻底。 ●第三阶段——缓冲杯和PP滤芯套件:前两组的

共聚焦原理解析(十):无标记荧光寿命成像

共聚焦原理解析(十):无标记荧光寿命成像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生理学条件下的显微镜成像 很多生物样品都会产生自发荧光。它的光谱往往很宽,会干扰荧光标记。本应用指南论述了自发荧光如何作为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FLIM)中的内在对比度,从而产生多色图像。此外还概述了如何将光谱成像与荧光寿命信息相结合,以区分进而识别生物样品中的不同荧光组分。   显微镜遇见自发荧光 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自发荧光通常被视为很多生物样品固有的瑕疵。它往往与内源性荧光信号的光谱相重叠,且有时会掩盖其信号。它可能会导致光谱拆分和荧光强度比率分析定量的困难。自发荧光通常具有极宽的发射光谱,这使它在普通的光谱成像中拆分起来非常困难。 但自发荧光本身也有其优点。它是一种内在的荧光信号,完全自然无需标记。本应用指南旨在通过荧光寿命成像(FLIM)识别几种自发荧光成分,并阐述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注:有关FLIM技术的基本原理,请参阅应用指南《FRET with Flim - Quantitative in-vivo Biochemistry》   自发荧光遇见生命科学 大多数生物样品含有可引起自发荧光的生化成分。例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反映在其NAD(P)H和flavins的浓度上。前者更适合用IR光源激发,后者也可以用405 nm激发。很多结构蛋白(例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纤原蛋白)都可以得到其荧光寿命图像。 植物细胞尤其富含大量自发荧光分子。极为常见的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多酚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化合物不仅可以提供无标记自发荧光,还可以提供有关细胞或组织中代谢状态或病理状态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FLIM和自发荧光结合得出有关细胞功能的结论。   无标记反差 为了说明自发荧光在生物样品中的作用,我们将分别考察动物界和植物界的示例。 我们先来看介壳虫。收集并立即制作这种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使用10倍物镜记录激发波长为470 nm处自发荧光的概览图像(图1)。荧光强度图像FLIM数据创建,充分呈现了样品的结构。此处的强度是每个像素的光子计数,而非标准强度图像。荧光强度无法区分任

人CD3+T淋巴细胞阳性分选原理及注意事项

人CD3+T淋巴细胞阳性分选原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人CD3+T淋巴细胞阳性分选原理及注意事项 一、细胞分选方法概述   细胞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细胞的分离纯化,尤其是需要对某种特定的细胞进行功能研究,如对细胞培养上清液通过ELISA分析检测细胞因子、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功能等,都需要得到高纯度的目的细胞。因此,高效地分离所需要的目的细胞是进行细胞功能研究的先决条件。 细胞分选(cell sorting)是指根据细胞所具有的特性把某种特定的细胞亚群从混合的细胞样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技术,它是对某一特定细胞进行生化分析和功能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常用的细胞分选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细胞物理性质的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另一类是基于免疫识别特性的方法,包括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和磁性激活细胞分选法(Magnetic-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MACS)。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基于不同的细胞群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异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在一定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同种类的细胞会以各自不同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的区域上会形成区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此种方法分离所得到的细胞纯度较低,且细胞表面的标志不明确,特异性较差,目前使用较少。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细胞亚群的物理化学特性,根据这些物理化学特性精确分选细胞的新技术,FCM主要包括流式分析和流式分选两部分。FACS最初于1972年提出,是指荧光驱动的细胞分选新技术,即利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选标记有荧光素偶联抗体的细胞样品,通过荧光系统区分目的细胞和非目的细胞。流式细胞仪通过接受激光照射后液流内细胞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反映细胞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细胞的大小、颗粒度以及抗原分子的表达情况等,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流式细胞分选被认为是细胞分选的“金标

CAR-T细胞疗法简介及步骤

CAR-T细胞疗法简介及步骤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2021年6月22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又称阿基仑赛,代号:FKC876)已正式获得批准。2021年9月1日,药明巨诺靶向CD19的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Relma-cel,商品名:倍诺达)已正式获批。至此,我国已有2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   关于CAR-T疗法的“神奇”效果,也贴上了各种标签:“天价,120万一针”“只需要注射一次,癌细胞清零”,“2个月癌细胞清零”,“抗癌神药”,“可以治愈癌症”……   什么是CAR-T疗法呢? 在体内,T细胞是发挥免疫效应的主力,但T细胞受体 (TCR)一般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出现的情况下才能被激活,而肿瘤细胞有调低 MHC class I 分子表达的能力,从而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也能逃过TCR的识别,从而发生免疫逃逸,T细胞便不能发挥作用。机体便无法通过免疫反应去杀伤肿瘤。为了克服TCR的这一限制,嵌合抗原受体(CAR)应运而生。 CAR-T细胞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表达靶向特定抗原的嵌合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它能帮助T细胞识别、并消灭相应抗原的细胞。正常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多为靶细胞内部的肽段,而且识别必须是依赖靶细胞的MHC分子的展示。CAR-T细胞通过CAR识别靶细胞的表面抗原,包括细胞表面的受体、配体等蛋白,增加了靶点识别的广度,且这种识别不具有MHC的限制。 因此,可以减轻T细胞受体(TCR)诱导免疫的局限性。**时,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被提取出,经过改造后可表达出嵌合抗原受体,从而识别并攻击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及其他B细胞。简单来说CAR-T技术就如同给你的T细胞装上了“GPS导航系统”,能自动识别癌细胞,并进行杀伤,成为免疫军团中的“超级特战队”。   CAR-T细胞疗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前评估: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CAR-T细胞**(在其它**手段失效后); 2、T细胞的分离与富集:通过白细胞分离术收集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细胞),再分离出特定的T细胞亚群; 3、T细胞改造:T细胞在实验室内进

NCS土壤和肥料BIPEA标准物质的测定

NCS土壤和肥料BIPEA标准物质的测定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3

FlashSmart元素分析仪允许使用导热检测器(TCD)通过动态闪烧法(改进的Dumas法)测定氮、碳和硫。FlashSmart元素分析仪可在N2、CO2、H2O和SO2中完全转换所有类型的样品。BIPEA是一家位于法国的独立非盈利组织,为全球120个国家的近2500座实验室提供定期比对测试,评估不同实验室对同一均质样品的分析能力。赛默飞世尔欧洲技术中心定期参加该组织的评估以印证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FlashSmart采用NCS结构对本次样品进行测定,仪器结构如下图: 测定结果如下   土壤样品测定结果     矿物肥料   其中TOC测定结果为样品进行酸化加热处理后再次进行测定,与酸化前样品测定数据差减后得到的测定结果。   BIPEA标准品可接受范围     FlashSmart EA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通过分析土壤和肥料BIPEA(法国跨专业分析局)参考材料进行评估。通过使用凯氏定氮法和燃烧法的实验室比对试验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得结果与BIPEA相关报告中指出的可接受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lashSmart元素分析仪测定数据均在其要求范围内,测量结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