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茁彩生物通用的样本处理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茁彩生物通用的样本处理方法 土壤: 称取1g土壤,加入9g的pH7.2-7.4左右的PBS,用手工将标本充分混匀。2-8℃条件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 粪便: 称取1g粪便,加入9g的pH7.2-7.4左右的PBS,用手工将标本充分混匀。2-8℃条件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 咽拭子: 加入2g的pH7.2-7.4左右的PBS,溶解咽拭子头部,摇匀,用镊子取出咽拭子并挤干液体,2-8℃条件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如果是测分泌蛋白,直接取上清检测,测试细胞内蛋白,要破碎细胞。 植物标本(精提): 1、 称取0.1g(误差±3%以内)新鲜植物组织样本,在液氮中充分研磨; 2、 加入1ml的提取液(80%甲醇), 置于-20度过夜; 3、 于4度,80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清; 4、 上清液过C-18固相萃取柱。具体步骤是: 80%甲醇(1ml)平衡柱→上样→收集样品→移开样品后用100%甲醇(5ml)洗柱→100%yi mi(5ml)洗柱→100%甲醇(5ml)洗柱→循环。过柱后的样本真空干燥或氮气吹干,保存备用; 5、 上样前加入pH7.4 PBS缓冲液(1ml定容)。混匀后室温放置30分钟,然后4度离心(8000rpm,15分钟),取上清并暂时保存于4度待用。 植物标本(推荐): 用预冷的 PBS (0.01mol/L, pH=7.2-7.4)冲洗组织,去除残留物质(匀浆中裂解的红细胞会影响测量结果),称重后将组织剪碎。将剪碎的组织与对应体积的 PBS(一般按 1:9 的重量体积比,比如 1g 的组织样品对应 9mL 的 PBS,具体体积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调整,并做好记录。推荐在 PBS 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加入玻璃匀浆器中,于冰上充分研磨。为了进一步裂解组织细胞,可以对匀浆液进行超声破碎,或反复冻融。后将匀浆液于 5000×g 离心 5~10 分钟,取上清检测。 牛奶: 用无菌管收集,2-8℃条件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
-
M199 培养基SH30253.01现货供应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各位知道细胞实验中用量多的试剂是什么嘛? 没错~就是 细胞培养基! 但培养基配方百百种, 如果没有师兄师姐告诉您该用哪一种, 您知道您的细胞要用哪一种嘛? 就让文韧生物 来告诉您吧! 天然 VS 合成培养基 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实验中,可使用天然培养基(Natural medium)或是合成培养基(Synthetic/Artificial medium) (表1)。 ● 天然培养基(Natural medium) 源于动物体液或组织分离提取,营养成分丰富且各项条件与体内环境相似,所以培养效果佳,但成分复杂、批间差较大及各国法规等问题影响,天然培养基已逐渐被合成培养基所取代。 ●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Artificial medium) 由高纯度化学成分(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含碳物质等)与纯化水配制而成,所有成分都可知其确切含量;合成培养基可依实验目的可分为以下三种。 短时间保存细胞活性 即各类平衡盐溶液,具有特定的pH和渗透压;能维持细胞离开生物体后几小时内的活性。 延长细胞存活时间 即基础培养基,在平衡盐溶液中添加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或血清配方,配合适当的实验操作条件,可将细胞培养至多代。 特殊功能 根据实验目的(分化、增殖等),将基础培养基额外添加各类因子的特殊培养基。 市面上合成培养基种类多样且便利,已成为目前Gang泛使用的标准化商品。 培养基里到底含些什么成分呢? 培养基一般含有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含碳物质和其他营养素,每种成分对于细胞存活、代谢等功能都有不同影响,不同细胞系需要的成分量也不同,使市面上产生各类培养基配方 干粉 VS 液态培养基 除了购买各类原料自行配置,市面上提供各类形式的培养基产品,可依据储存空间或预算需求做选择
-
3M1296快速生物测试包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产品名称:3M标准生物测试包(快速)型 号:1296包装:25包/箱,标配25支1292型生物指示剂作为对照使用。批准文号:卫消进字(2007)第0016号有效期 :自生产之日起24个月3M快速生物测试包使用方法:根据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将快速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内不同位置;灭菌完成后,将测试包取出,打开包装,取出测试包内的生物指示剂;挤破指示剂内的安瓿管,与包装内配套的同一批号且未经灭菌的生物指示剂作为对照管一起放于60℃培养锅内培养,3小时后,通过快速生物阅读器阅读结果。 产品说明:测试包内含有1292型快速生物指示剂,在与快速生物阅读器390配合使用时,能够检测压力蒸汽灭菌过程的生物监测结果,3小时即可阅读结果。注意事项灭菌完成后,3M快速生物测试包1296很热并且有一定压力,需将该测试包至少冷却10min以上,否则可能引起塑料管内的安瓿破裂,飞溅的碎片可能导致损伤,因此建议在从灭菌器内取出生物测试包时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物指示剂的包裹很热并有一定压力,需至少冷却10分钟以上,否则可能引起塑料管内的安瓿破裂,飞溅的碎片可能导致损伤,因此建议在从灭菌器内取出生物测试包时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上产品介绍可能不会及时更新,请联系我们索取该产品说明书。
-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服务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 三、实验仪器 日立S34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 2.仪器的基本操作 1)开启稳压器及水循环系统; 2)开启扫描电镜及能谱仪控制系统; 3)样品室放气,将已处理好的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支架上; 4)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后,在一定的加速电压下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 五、观察结果
-
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 本领、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的总体工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 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着镜体光轴穿越聚光镜,通过聚光镜将之会聚成一束尖细、明亮而又 均匀的光斑,照射在样品室内的样品上;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样品内致密处透过的电子量少,稀疏处透过的电子量多;经过物镜的会聚调焦和初级放大后, 电子束进入下级的中间透镜和第1、第2投影镜进行综合放大成像,终被放大了的电子影 像投射在观察室内的荧光屏板上;荧光屏将电子影像转化为可见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观察。 三、透射电镜的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三大部分组成: 1、电子光学系统(镜体):照明源(电子枪聚光镜)、 成像系统(样品镜、物镜、中间镜、投影镜)、观察记录系统。2、真空系统。3、电源与控 制系统 四、超薄切片制备技术步骤 透射电镜的成像是由一定强度的电子束透过标本而成像。由于电子射线的穿透能力比较低,电镜又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因此, 电镜标本需要厚度在0.03~0.05μm的超薄切片,以获得高分辨的超微结构图像。 超薄切片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渗透、包埋、聚合、切片和染色等几个环节。 (一)取材 取材是超薄切片技术的关键环节。由于生物组织离体后,细胞将会立即释放出各种水解酶引起细胞自溶,使细饱内部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为尽可能避免产生人工假像,取材时有以下要求: 1. 取材要快,一般要求在1min内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 2. 组织块要小,一般切成0.5~1.0mm。 3. 所用固定液及容器须预冷,以降低离体细胞内水解酶的活性,尽可能减少细胞自溶。 4. 由于电镜观察视野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选择部位要准确可靠。 5. 切割组织的刀、剪必须
-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样本制备步骤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透射电镜制备注意事项(细胞)1、细胞数量: > 1*10的6次方;2、消化细胞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及时用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3、终止消化后,预冷的PBS (pH 7.4 )洗细胞1-2次离心(1500rpm, 5min)弃上清(细胞收集在1.5ml的EP管中) ;4、加入1mL 2.5%戊二醛溶液(需用PBS配制该溶液),可用吸管轻轻吹散细胞,使细胞悬浮于固定液中; 5、4度固定过夜后寄出 (寄送时加冰袋,并用2.5%戊二醛溶液将EP管中剩余空间充满)。 肾脏组织样本制备步骤:1、迅速取材;2、PBS漂洗2次,切成小块(米粒大小);3、快速放入2.5%戊二醛固定液中,4度固定过夜;4、固定液将整个容器里面的空间都充满,封口膜封口;5、多加冰袋运输。
-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 三、实验仪器 日立S34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 2.仪器的基本操作 1)开启稳压器及水循环系统; 2)开启扫描电镜及能谱仪控制系统; 3)样品室放气,将已处理好的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支架上; 4)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后,在一定的加速电压下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 五、观察结果
-
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 本领、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的总体工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 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着镜体光轴穿越聚光镜,通过聚光镜将之会聚成一束尖细、明亮而又 均匀的光斑,照射在样品室内的样品上;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样品内致密处透过的电子量少,稀疏处透过的电子量多;经过物镜的会聚调焦和初级放大后, 电子束进入下级的中间透镜和第1、第2投影镜进行综合放大成像,被放大了的电子影 像投射在观察室内的荧光屏板上;荧光屏将电子影像转化为可见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观察。 三、透射电镜的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三大部分组成: 1、电子光学系统(镜体):照明源(电子枪聚光镜)、 成像系统(样品镜、物镜、中间镜、投影镜)、观察记录系统。2、真空系统。3、电源与控 制系统 四、超薄切片制备技术步骤 透射电镜的成像是由一定强度的电子束透过标本而成像。由于电子射线的穿透能力比较低,电镜又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因此, 电镜标本需要厚度在0.03~0.05μm的超薄切片,以获得高分辨的超微结构图像。 超薄切片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渗透、包埋、聚合、切片和染色等几个环节。 (一)取材 取材是超薄切片技术的关键环节。由于生物组织离体后,细胞将会立即释放出各种水解酶引起细胞自溶,使细饱内部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为尽可能避免产生人工假像,取材时有以下要求: 1. 取材要快,一般要求在1min内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 2. 组织块要小,一般切成0.5~1.0mm。 3. 所用固定液及容器须预冷,以降低离体细胞内水解酶的活性,尽可能减少细胞自溶。 4. 由于电镜观察视野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选择部位要准确可靠。 5. 切割组织的刀、剪必须锋
-
揭示微丝细胞骨架在植物重力感知、信号传递中的功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揭示微丝细胞骨架在植物重力感知、信号传递中的功能已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微丝细胞骨架在植物响应重力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以往研究中所用的微丝抑制剂、研究材料、植物器官的不同,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有关微丝细胞骨架如何参与植物重力响应的精细机制。根据“淀粉体-平衡石”假说,植物感重细胞(如根尖小柱细胞和茎内皮层细胞)内的淀粉体在感知重力变化后发生沉降,可迅速将物理信号转化为生物化学信号。由于感重细胞内存在着复杂的亚细胞结构(如细胞骨架和内膜系统等),造成了淀粉体运动复杂的力学特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乐捷研究组应用流体力学微流变方法分析了拟南芥根尖感重细胞内淀粉体的运动特性,用此方法对植物根的重力研究之前未见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重力刺激(旋转90度)下野生型感重细胞内的淀粉体运动具有明显的“牢笼-逃逸(cage-escape)”和协同运动的力学效应。在ARP2/3微丝相关蛋白复合体突变体(dis1-1, dis2-1)的根尖感重细胞中,由于淀粉体被异常形成的粗微丝束所束缚和分离,缺少明显的淀粉体“牢笼-逃逸”和协同运动;而微丝解聚剂(Latrunculin B)预处理可以显著地打破微丝突变体中存在的淀粉体运动的“牢笼”效应。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ARP3/DIS1亚基不仅参与感重细胞内的重力感知,还参与了重要的重力信号——生长素的胞间传递。在dis1-1突变体中,多个生长素运输载体PIN家族蛋白(PIN2、PIN3、PIN7)在胞内的运转发生异常,影响了生长素在根上、下两侧细胞内不对称分布的迅速建立,造成根的向地弯曲生长延迟。该研究揭示了微丝细胞骨架在植物重力感知、信号传递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揭示植物发育和形态建成的调控机制,以及改良作物株型、抗倒伏等农艺性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该研究发表在《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相关研究结果于2015年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乐捷研究组助理研究员邹俊杰为2篇论文的一合作作
-
化学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化学工业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化学工业、煤炭化学工业、酸碱工业、化肥工业、塑料工业、制药工业、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排出的生产废水。 化工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首先应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必须外排的废水,其处理程度应根据水质和要求选择。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体物、浮油或重油等。可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和隔油等方法。 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体物,减少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学需氧量,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经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还残存相当数量的COD,有时有较高的色、嗅、味,或因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则需采用三级处理方法进一步净化。 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性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采用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等。各种化学工业废水可根据不同的水质、水量和处理后外排水质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如何正确检测无菌室洁净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如何正确检测无菌室洁净度 怎么判断无菌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通常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常有沉降菌和浮游菌测定方法。 (1)沉降菌检测方法及标准: 以无菌方式将3个营养琼脂平板带入无菌操作室,在操作区台面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平板盖,在空气中暴露30min后将平板盖好,置36℃士1℃培养48h,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小于1个。 (2)浮游菌检测方法及标准: 用专门的采样器,宜采用撞击法机制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并配有流量计和定时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并定时校检,采样器和培养皿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药典认可的其他培养基。使用时,先开动真空泵抽气,时间不少于5min,调节流量、转盘、转速。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采样器盖子后调节缝隙高度。置采样口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置36℃士1℃培养48h,取出检查,浮游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5个/m3。 每批培养基应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还应定期检测其悬浮粒子,应达到100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并根据无菌状况必要时置换过滤器。 定期更换新的紫外灯管、更换净化系统的初效、中效、高效头: 定期(至少每年1次)更换新的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管灭菌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至少2年1次,或按无菌室验证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初效、中效、高效头。以确保净化系统的功能持续有效,并同时在使用登记本上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归档保存。 定期进行洁净度再验证: 定期(每季度、半年、1年)或当无菌室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时,要按国家标准GB/T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再验证,以确保洁净度符合规定,保存验证原始记录
-
EDTA操作说明书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产品简介: EDTA 是一种相对较好的螯合脱钙剂,对组织结构影响小,可以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某 些酶类,经 EDTA 脱钙后的组织可以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但是该法脱钙速度太慢, 一般脱需要数周至数月保存条件: 2~8°C 保存。 操作流程: 1、骨组织脱钙时,取材不易过厚,一般大约 5mm;2、组织固定后,用 PBS 清洗 3 次,每次 20min;3、组织用蒸馏水洗清洗 3 次,每次 20min; 4、组织转移至 20~30 倍体积的 EDTA 脱钙液中,脱钙 10~30 天或更长时间。如果想加快 脱钙速度,可以置于 37°C 进行脱钙。如果必要,更换新的 EDTA 脱钙液继续脱钙,多数组 织脱钙 2 周~3 个月即可,每周更换一次,直至终点; 5、用蒸馏水冲洗数次; 6、常规脱水、包埋。注意事项: 1、 厚度 5mm 的骨组织块脱钙时间一般脱钙 10~30 天即可。 2、 适当加温能加快脱钙的速度,一般不应超过 37~40°C,温度过高容易使骨组织造成松 散解体,尤其不可大于 60°C。 3、脱钙应彻底,防止脱钙不足或过度。脱钙程度应控制在不影响组织切片的同时尽量缩短 脱钙时间,以免脱钙过长引起组织损害。 4、 脱钙用具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尽量使用玻璃容器。5、 骨组织脱钙应先固定后脱钙或脱钙固定同时进行,不应先脱钙后固定,以便减少组织的 损伤程度。 6、 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脱钙程度,避免脱钙过度,脱钙过度会增加组织的损伤程度,影 响染色结果。
-
大孔吸附树脂的原理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大孔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由于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大孔吸附树脂主要以苯乙烯、а-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加入一定量致孔剂二乙烯苯聚合而成,多为球状颗粒,直径一般在0.3~1.25mm之间,通常分为非极性、弱极性和中极性,在溶剂中可溶胀,室温下对稀酸、稀碱稳定。从显微结构上看,大孔吸附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的网状孔穴结构,颗粒的总表面积很大,具有一定的极性基团,使大孔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网状孔穴的孔径有一定的范围,使得它们对通过孔径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液氮罐中的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处理对策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如果冻存的细胞受到支原体污染,感觉整个液氮罐又受到污染了,是否有针对液氮罐的处理方法,可有良策? 图:冻存细胞常用液氮罐。 以前有人遇到过如上的问题。 我们提供的有效方案是: 将液氮罐儿内的液氮全部倒掉,用德国Minerva Biolabs的MycoplasmaTM支原体喷雾剂或MycoplasmaTM支原体祛除湿巾处理液氮罐内部,即可。反应几分钟后,重新可以使用。 传统方法,可以用甲醛熏蒸,亦可解决。 据报道,液氮罐用过一段时间后,不仅会有支原体污染,也会有细菌和真菌污染(检测方法是用拭子涂抹取样培养鉴定)。 液氮罐常规保养,也是多一年就要消毒、清洗一次。因液氮用久了,杂质较多,液氮挥发后,有些会依附在内胆上,使内胆受到污染,以致腐蚀。 因此,常规清洗消毒是必要的。有介绍先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刷净,再用30度清水冲洗。充分干燥内胆后再可充装氮液,当然,也建议后用MB的mycoplasma offTM支原体祛除剂再清洗一下。 另外要注意:要将冻存细胞放在液氮罐的气相,而非液相,这样有助于减少交叉污染。因为如果在液相,如果存在微生物污染,它可能随液氮流入冻存管内。 感谢缔一生物提供相关内容
-
分析新型显微镜及它的功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01
分析新型显微镜及它的功能 近,由韩国首尔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分子光谱与动力学中心的Choi Wonshik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深组织光学成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可以通过完整的小鼠头骨成像,并在不损失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获取脑组织中神经网络的显微图。 这种新型显微镜被称为“反射矩阵显微镜”,它结合了硬件和计算自适应光学(AO)的功能,该技术初是为地面天文学开发的,用于校正光学像差。传统的共聚焦显微镜仅在照明的焦点处测量反射信号并丢弃所有聚焦光,而反射矩阵显微镜则在焦点以外的位置记录所有散射的光子。然后,该团队于2017年开发了一种新的AO算法,称为单散射闭环累积(CLASS),对散射光子进行了计算校正。该算法利用所有散射光有选择地提取弹道光并纠正严重的光学像差。与大多数传统的AO显微镜系统相比,天文学类似在天文学中使用AO那样,需要像亮点一样的反射镜或荧光物体作为引导星,反射矩阵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不带有任何荧光标记,并且不依赖于目标的结构。此外,可以校正的像差模式数量是传统AO系统的10倍以上。 诸如光学相干显微镜和双光子显微镜的非侵入性显微镜技术通常用于活体组织的体内成像。当光穿过诸如生物组织之类的混浊物质时,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光:弹道光子和倍增散射光子。弹道光子直接穿过物体而不会发生任何偏转,因此被用于重建物体图像。另一方面,当光穿过材料时,通过随机偏转产生多重散射光子,并在重建图像中显示为斑点噪声。随着光传播通过越来越远的距离,多重散射光子和弹道光子之间的比率急剧增加,从而模糊了图像信息。 骨组织尤其具有许多复杂的内部结构,这会导致严重的多重光散射和复杂的光学像差。当通过完整的头骨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学成像时,由于强烈的斑点噪声和图像失真,很难看到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这在神经科学研究中是有问题的,其中鼠标被广泛用作模型生物。由于当前使用的成像技术的局限性,必须将颅骨切除或变薄以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