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中和抗体与疫苗研发常见的病毒学研究方式-中和抗体研究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每个人心中的童话是美好的,充满着希望和期待。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时,正是这样的希望支撑着大家不断地坚持和奋斗。7月份以来,科学家们通过自主研发、团体合作,中和抗体药物的开发以及疫苗II期临床实验获得进一步成功,让人们更加期待在后续实验中人类与病毒的抗争有个好的结果。 在此,我们将对中和抗体和疫苗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中和抗体研究的意义?新冠疫苗目前的成果?我们如何通过模式动物来验证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 中和抗体研究 当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病毒进行中和,减少病毒对机体的侵害,阻止病原微生物通过黏附靶细胞受体来入侵细胞。 一般来说,对于像新冠肺炎等甲类传染病的研究,需要在3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但在病毒学研究的进程中,研究者们发现,假病毒的应用在探究病毒中和性抗体药物以及疫苗的研究中大有用途,由于假病毒大多用于病毒展示没有传播能力等特质,使得对相应病毒研究的实验环境并不需要格外严格,只要在生物安全2级以上就可以操作。 对于冠状病毒假病毒中和抗体的研究,我们还得从SARS说起,早在2005年,SARS病毒突然爆发,搞得人们措手不及。虽然说SARS病毒来去匆匆,使得很多相关研究被搁浅,但仍然有很多项目被执行了下来,对我们应对今天的SARS-CoV-2不无借鉴意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05年英国伦敦大学Robin A. Weiss教授团队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的文献:Longitudinally Profiling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 Coronavirus with Pseudotypes。文中指出,SARS-CoV棘突蛋白S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通过构建逆转录病毒S相关假病毒,成功制备SARS-CoV的中和抗体,并发现该抗体对患者SARS-S蛋白具有中和反应。这项研究对于自然感染过程中的中和抗体效价及疫苗临床前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者在小鼠和仓鼠中进行的临床前研究发现中和抗体可明显抵御活病毒的攻击,这
-
获得FDA和EMA孤儿药资格-环孢素A脂质体L-CsA-i: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款有名的脂质体制剂,之所以说它有名气,因为它已获得FDA和EMA的孤儿药资格,相信有的小伙伴已经认识它了-环孢素A脂质体L-CsA-i。 L-CsA-i是由德国 BREATH THERAPEUTICS 公司开发的一款环孢素A脂质体吸入制剂,适用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L-CsA-i = Liposomal Cyclosporine A for Inhalation,已获得FDA和EMA的孤儿药资格。 BOS是一种致命性的呼吸道疾病,它影响了约65%的肺移植患者,且现如今尚无特效疗法/药物,病人缺少“救命药”。该病是细支气管损伤后的上皮炎症反应,损伤随后的自发修复导致气道壁、气腔或两者兼有的肉芽组织过度增生。 环孢素A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组成,属于强效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来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肾、肺部以及心脏移植的抗排异反应。因其水溶性差,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差异大、外用制剂则存在经皮转运困难等问题,加之环孢素A有较严重的肾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肝毒性、消化道反应等,其临床应用大大受限。L-CsA-i则可实现将高浓度的环孢素A直接输送进肺部的病变狭小气道中。 —— L-CsA-i粒子示意图 好的气雾剂药物离不开好的雾化装置 BREATH THERAPEUTICS 与德国PARI Pharma GmbH合作,借助PARI知名的气雾输送平台技术“eFlow”开发出专用的雾化装置,实现了L-CsA-i的简便、快速、高效给药。 脂质体吸入剂这一跨界品种不仅拓展了脂质体的应用方式及领域,也使得吸入途径给药的剂量、药物利用度、药效等大大提高,是脂质体发展新趋势之一,值得关注。 艾伟拓专注与脂质体,脂肪乳为代表的高端注射剂领域,后续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脂质体、脂肪乳相关行业动态,敬请期待!
-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保存方法 一、准备工具及材料: 捕虫网(扫网、捕网)、镊子、剪刀、注射器、笔、昆虫采集记录本、昆虫针、三角纸包、展翅板、毒瓶等、标本盒、昆虫标签、防虫丸、干燥剂、还软器、白乳胶等。 以下配置仅供参考:如图1 图1 二、野外采集 昆虫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天山飞的、树上爬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等等,捕捉起来比较困难。常要借助一些工具。 专门用来采集蝶、蛾、蜂、蜻蜓等在空中飞翔的昆虫的网叫捕虫网(如图2)。采集时把网口迎着飞来或静止的昆虫猛一兜,立即把网身翻折上来遮住网口,以免昆虫从网口飞出。专门用来采集杂草、树叶下隐藏的昆虫的网叫扫网。使用时,手握扫网柄,在草丛中作“8”字形扫荡。专门用来吸取隐居在树皮、墙缝、石块中的小昆虫的工具称吸虫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只要将要采集的昆虫吸入管中。水里的昆虫可用水网来捕捉。 图2 三、麻醉杀死 要想制作形体完美、色彩和形态都漂亮的标本,通常要将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毒瓶(如图3),也可用咖啡罐、罐头瓶、广口瓶等气密性好、空间合适的瓶子代替。麻醉药品可选用乙酸乙酯,乙醚,酒精等,对于大型昆虫可直接用注射器注入95%的酒精。 图3 四、去内脏 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 解剖时,可用解剖工具(如图4)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接着用脱脂棉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图4 五、临时保存 昆虫被毒气杀死后,应尽早将其从毒瓶中取出,放进三角袋(如图5)临时存放 保存期不宜过长,应在1~2天内,注意及时将包打开,让其通气干燥,不使变质。 图5 六、还软 野外采集的昆虫,有的死了很长时间,虫体硬脆,制作成标本时容易损坏,必须经
-
热点课题研究之慢病毒载体的使用与技术展望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很多小伙伴们应该都涉及到基因功能的研究。在基因功能研究过程中,我们少不了要去给这个基因进行过表达、敲除或者敲低的操作。这样我们就需要构建表达载体(过表达,敲除或者敲低),并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染至我们的细胞或者实验动物内,进而便可研究我们的基因在细胞或者生物体内所执行的功能和扮演的角色。 可在构建表达载体的时候 ,我们要如何选择合适自己实验需要的载体呢?载体可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又分为慢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和腺相关病毒载体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病毒载体中的慢病毒载体。 一、慢病毒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是一种RNA病毒,在复制时需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将RNA转变为cDNA, 再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蛋白酶作用下扩增。主要包括RNA肿瘤病毒、慢病毒及泡沫病毒等三种亚科。 慢病毒(Lentivirus):属于逆转录病毒科,名称源自该种病毒长达数年的潜伏期。 最经典的慢病毒是由HIV病毒改造而来,而且HIV-1/HIV-2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HIV病毒系统以外,后续还有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载体系统、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s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IV)载体系统、绵羊梅迪-维斯纳病毒(MMV)载体系统和马传染性贫血(EIA)载体系统等。 慢病毒结构: 2个调节基因: (1)tat基因:反式激活因子,对HIV基因起正调控作用。 (2)rev基因: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增加gag和env基因对结构蛋白的表达。 4个辅助蛋白(附属)基因: (1)vif和vpu调节感染性病毒颗粒的产生; (2)vpr和nef参与疾病的表现。 慢病毒的优势: 1.慢病毒携带的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使宿主细胞长时间稳定表达外源基因; 2.可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细胞;
-
稳定、经济的灌流培养工艺控制策略要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有料回顾 | 稳定、经济的灌流培养工艺控制策略 By 赛多利斯生物工艺 赛多君@你 这一期非同反响的直播回顾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主讲嘉宾 夏忠武 赛多利斯上游产品应用专家 主要内容 ■ 目前常见增强培养工艺及其特点介绍 ■ 灌流工艺控制主要考量点分析 ■ 前沿稳健,经济的灌流培养工艺控制策略 Q1 请问有什么方案可缓解ATF柱体的堵塞情况? 答:对于缓解ATF柱堵塞,可尝试以下方法: 1.维持较高细胞活力。 2. 通过bleed控制细胞密度在合适水平。 3. 通过浓缩补料的方式降低换液速率。 Q2 灌流培养工艺蛋白质量与摇瓶工艺蛋白质量不一致如唾液酸等,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呢? 答:摇瓶培养因pH等参数均与反应器有较大区别,导致摇瓶中目标产物质量与反应器上有一定差别。传统方法一般在摇瓶阶段主要关注点在目标产物产量,在反应器中做工艺优化时通过相关工艺手段调控产物质量。也可以采用Ambr15等高通量反应器代替摇瓶,因pH等参数均可控,可获得与反应器相当质量的目标产物。 Q3 灌流培养如何控制一定的细胞密度? 答:传统方案可定期取样离线测培养体系中细胞密度,根据离线测得的值计算需要抽出细胞的量及需要补充培养基的量。但该方法受限于取样频率,可能会给培养体系带来较大波动。 较为前沿的方法是整合在线活细胞监测探头,该探头与细胞bleed泵及补料泵做反馈控制来调节细胞密度。该方法控制比较稳定。 Q4 消泡剂大概应该控制在多少,不会对下游影响,加了消泡剂D0会下降比较厉害,这是为什么? 答:在培养过程中,消泡剂尽量少加,一般控制在100PPM以内。具体加多少会对下游产生明显影响因培养基等不同也存在差异。 在培养过程中,泡沫的存在,能延长气体与液体接触时间,同时能增大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从而对DO的维持有促进作用。消泡剂的加入会消除这些促进作用,故而加消泡剂后会看到DO有一个明显下降。 赛多利斯研习社-有料直播间 聚集更专业、更科学、更实用的 生物工艺信息与你
-
PCR检测难点与解决方案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手把手教你攻克PCR困难模板 我太“南”了 PCR算是实验室最磨练耐心的实验之一了,好不容易完成了样品准备、核酸的提取,然而PCR之后没有产物,是漏加了试剂,还是酶失活?换上新试剂,格外小心,重来一次,没用啊!,依然P不出条带。内心无比凄凉,悲伤逆流成河。 本来做个PCR研究都够难了,现在还偏要碰到“困难模板”,小白不哭,没有条带不要着急,学姐总结经验,带你攻克各路PCR困难模板。 高GC含量模板 难点 DNA序列中,G-C之间的三对氢键通常需要较高能量解链,模板很难打开,易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DNA聚合酶难以推进。因此高GC含量(G+C>=60%)DNA序列在常规PCR条件下比较难扩增。 解决方案 选用专门针对GC-RICH PCR系统试剂盒: 包含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这类酶对DNA模板的亲和力较高,更适合扩增困难靶标 添加1~2M betaine: betaine在PCR混合液里可以保护DNA聚合酶免被高温变性伤害,还能促进DNA-蛋白质复合物的稳定,提高扩增效率。 添加2~5% DMSO: DMSO可以降低DNA的二级结构。但DMSO也会降低Taq polymerase的活性,因此DMSO的使用浓度需要优化。 产品推荐 货号 产品描述 12140306001 GC-RICH PCR System KK5702 2G Robust Hot Start Readymix B0300 Betaine solution D8418 DMSO for molecular biology 长片段模板 难点 长片段DNA序列在PCR过程中易损伤,使其断裂或脱嘌呤,导致长片段PCR无法进行。Taq酶具有一定的错配率,导致产物链3‘端出现错配碱基,链合成提前终止。非特异性扩增也会干扰长片段的延伸。 解决方案 使用专为长片段PCR设计的PCR系统试剂盒:包含兼具矫正功能的DNA酶和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这类酶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长片段。 设计较长的长片段PCR引物(21~34bp),提高反应特异性,减少错配率。 适当降低延伸温度,同时根据模板长度加长延伸反应时间(通常
-
盐酸布比卡因EXPAREL制备工艺工程详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随着布比卡因脂质体处方的公布,项目仿制的难点与关键更多落到了制备工艺上,尤其是工业化生产工艺。相信做脂质体研发的你们对它复杂的工艺流程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主要步骤大体为:一次乳化→二次乳化→去除溶剂→超滤/浓缩→调配浓度与灌装,如下方流程图所示: 五个步骤都有各自的关键过程控制点,如油水比、剪切强度、温度控制等,对粒径、粒径分布、包封率、稳定性等CQA起关键作用,需涉及大量工艺参数待研发人员去摸索、优化,质量和收率环环相扣。并且,参数是否最优还会影响批间差异、重复性等问题。具体每一步涉及哪些关键参数,会影响到哪些质量指标呢? 根据专利和文献调研,具体每一步工艺涉及的关键参数,以及会影响到的关键质量指标列出在下表。 AVT小编将其翻译整理如下: 可以看到,需要摸索的工艺参数很细致,剪切速度、强度、温度、油水比、气流速等都十分关键。 其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粒径分布。原研粒子大小在24~31μm间,小几微米或大几微米都将造成药物释放与参比的差异;即使粒径大小一致,24~31μm范围内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药物释放曲线与作用时间,最终影响生物等效性实验等。此外,去除有机溶剂环节涉及的通氮气流速、温度等,或喷雾干燥液滴大小、温度等参数直接影响膜厚度和产品收率。 因设备独特,整体生产线需定制放大,且为全程无菌控制,也对国内企业的要求较高。不过,一旦掌握EXPAREL产业化技术就等于建立了大半个DepoFoam技术平台,后续研发潜力巨大。 盐酸布比卡因EXPAREL的制备工艺就先介绍到这里,更多行业资讯敬请关注艾伟拓!
-
植物组织提取高质量的DNA五大方法详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蛋白质纯化是旨在从细胞,组织或整个生物体中分离出一种或几种蛋白质。蛋白质纯化对于表征目的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蛋白质分离与提取是生命科学研究基础中的基础。植物细胞由于存在细胞壁的结构,因此比动物细胞蛋白的提取相对复杂。 提取植物中的DNA对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生理、病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植物的核酸结合蛋白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DNA降解,同时多糖的污染也会影响植物DNA纯度。因此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植物组织中分离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难度较大。一般常用方法如下: 一,CTAB 法 CTAB法即十六烷基三乙基澳化按法,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低盐溶液中会因溶解度的降低而沉淀,而在高盐溶液中可解离,从而使DNA和多糖分开,再用乙醇沉淀DNA除去CTAB。在该法中使用的聚维酮 (PVP)与多酚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可有效避免多酚类化合物影响DNA降解。 二,SDS 法 相比于CTAB,SDS法更加方便简单。近年来科研者们提出了利用SDSTris-Cl-EDTA直接裂解细胞使其释放出DNA的方法,后续的DNA纯化过程中通常采用酚/氯仿处理,但对于植物DNA纯化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酚的使用可降低DNA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实验证明,若采用较大的离心力和较长的离心时间,然后用氯仿一异戊醇代替酚来去除变性蛋白质,可以克服由于酚的掺入及残留对以后酶切带来的困难。 三,氯化节法 氯化节法的提取获得率较高。原因可能为氯化节不仅与植物细胞壁上的多糖经基反应生成醚,而且与细胞液中多糖物质反应破坏糖链,有利于DNA的释放和提纯。 四,高盐低pH法 高盐低pH法是指以无机盐和异丙烯为提纯试剂提取DNA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无机盐为低pH的醋酸钾,用来沉淀蛋白质。该方法方便省时,所需
-
微波合成化学技术三代进化简史详解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多模微波→驻波单模→环形聚焦单模 有机合成的反应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关键不取决于控制目标性反应准确结果,保证分子链准确结合是合成技术的关键,精确高效的耦合能提高转化率。CEM第三代微波化学技术其高精度和定量耦合完美的能量谐振效果,是微波动力的重大突破,大大领先驻波形单模微波技术。Discover 2.0其高效安全精确的动力同步冷却体系,可在数分钟内驱动极为困难的化学合成,提高转化率,防止高能量产生的热破坏性。辅助冷却阻止后一反应的出现,降低副反应,实现真正的目标绿色化学。 一、第一代多模微波为何不适用于药物合成 技术上,同一微波装置不能同时实现多模和单模两种发射模式,多模微波基于家用微波炉技术,具备功率大,腔体大50-60L的优点,缺点是能量分布模式不均匀和不确定性(图1),控制精度低±15-25w,所以需要不停进行腔内转动。多模反应不能保证反应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市场上,多模微波普遍只用于破坏分子键的消解反应。对小样量药物筛选合成,目前使用的是单模微波。难以想象将2mL的小样品置于60L多模腔体中进行合成,如何保证反应重复性和一致性。市场上,有多模仪器冒充单模的欺骗用户。 二、第二代30mL驻波单模受制于空间限制 驻波单模技术,采用单通道单向耦合(图2),驻波微波受制于波长和反射角限制,其谐振腔体积无法改变和扩展,单模截面直径只为2.5cm,30mL腔体只能放入10-15mL容器,大于20mL易导致耦合位置排斥,影响单模反应的一致性。而且,单模调节精度 ±3-9w,会随功率提高迅速降低,只能使用小功率磁控管,因高密度小体积会产生瞬间强量热破坏性耦合,极易造成研究失败。从而小腔体无法进行扩大反应、加气反应、机械搅拌、循环回流、连续流动和低温反应能力,限制了发展的要求。 三、第三代300mL环形聚焦单模大体积 高精度和高转化率 CEM第三代微波技术,它使单模体积从30mL扩展到300mL,反应物体积尺寸和极性提高10倍,而稳定性不受影响。Auto-
-
脂多糖研究的三因素-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链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1.脂多糖的结构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链三部分组成。核心寡糖在中间连接位于外层具有亲水结构的O-特异性链和位于内层具有疏水性的类脂A。其中核心寡糖是由9~10个糖基组成的分枝寡糖链,又可被进一步划分为内核心寡糖与外核心寡糖。内核心寡糖通过酸不稳定的酮苷键将核心寡糖附着于脂质A。外核心寡糖主要由中性和碱性己糖组成,与O-特异性链连接,其在不同菌株中存在单糖组成和构型上的差异,是决定LPS核心型的基础。 脂质A是LPS生物活性中心和主要的毒性成分,是先天性免疫应答的有效刺激物,它由2个葡萄胺、磷酸盐和一定量的脂肪酸构成,高度保守,同一菌种的类脂A结构基本保持一致。O-特异性链多决定LPS的抗原性,也称为O-抗原,保护细菌免受抗生素的危害和抵抗补体系统的溶解作用,是由一定长度的寡糖单位首尾相连而行成的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结构不稳定。根据脂多糖中是否含有O-抗原,可将脂多糖分为含有一定数量O-抗原的光滑型脂多糖(Smooth-LPS,S-LPS)和缺乏O-抗原仅由类脂A与核心寡糖组成的粗糙型脂多糖(Rough-LPS,R-LPS)。 2.脂多糖的作用机制 当细菌侵入人体后,会释放其表面LPS,LPS首先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结合,LBP将LPS运送到免疫细胞的膜表面,与膜表面的蛋白质CD14相结合。随后CD14将LPS转运至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及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形成蛋白复合体。 MD2是一种特殊的外分泌蛋白,能帮助TLR4识别LPS。3种蛋白质(CD14、TLR4和MD2)的不同组合决定了TLR4对不同结构LPS的识别能力,其中跨膜蛋白TLR4起关键作用。当LPS与TLR4膜外基团结合时,其膜内基团发生构象变化,将信号转到免疫细胞内部。在细胞内部,激活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
-
原料药物API与制剂有效期稳定性评估标准-加速试验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迄今为止,确保原料药物API或制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仍然是制药业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一种药物或制剂的“稳定性”如何更多是指其降解产物累积到给临床**可能带来风险,或者带来“显著性变化”的程度的时间跨度,基于这个时间来确定产品的有效期(保质期)。 在制药及相关领域,加速条件试验通常用来预估药物及制剂的有效期,较高的温湿度会促进药物及制剂的降解作用,并借助于Arrhenius公式进行外推获得结果。加速试验是正式的稳定性研究的一部分,通过使用超常的贮藏条件来加速原料药或制剂的化学降解或物理变化。从这些研究中得到的数据也可以评估在非加速条件下更长时间内的化学变化以及评价在短期偏离标签上所注明的储存条件,如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时的影响。 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公式)是基于范特霍夫方程(Vant Hoff 公式)基础上推导出来描述化学反应动力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由公式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条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活化能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速率则加快。有一个大体上的数量关系,是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一倍。据此可以进行加速试验,缩短反应时间。 此外,在制药领域,湿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Arrhenius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正,明确考虑了相对湿度(R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就是相对湿度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以评估不同储存条件和包装配置下的货架期。 不同温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在根据ICHQ1E进行推测有效期的时候,不管进行推算的数据来自加速试验还是长期留样试验,都必须根据图表确定样品的反应动力学类型(零级,一级,二级……);然后,根据不同气候区温度(21℃、31℃和41℃,某些情况下4℃)推算主药的含量,在由此得出的原料药物主药API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上,沿平行X轴方向在主药含量90%处作一条直线,曲线和直线的交叉处即是不同气候区药品的推算有效期。 不
-
致癌物-石棉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一、石棉简介 石棉是天然纤维状硅酸盐矿物质的总称,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硅、氧、氢、钠、镁、钙和铁等元素。石棉纤维具有低导电性、耐火性、抗拉强度高、耐酸碱腐蚀、吸声、吸热等多种优秀的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消防、建筑、汽车、造船、密封材料等领域。但是石棉纤维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石棉纤维会引起石棉肺、肺癌等疾病,石棉是国际认定的一类致癌物。 二、主要检测方法介绍 由于石棉纤维对人体伤害极大,因此对石棉制品的检测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不同尺寸以及不同来源的石棉检测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等。对于石棉制品中石棉的检测分析,现行国家标准是利用X射线衍射与偏光显微镜联合进行石棉定性以及定量分析。 1.X射线衍射法(XRD) 依据是每种矿物都具有特定的X射线衍射数据和图谱,且衍射峰强度与含量成正比,可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石棉矿物并测定其含量。 X射线衍射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用量少、快速有效等特点,可鉴定石棉种类,并进行定量分析。 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 θ为入射角、d为晶面间距、n为衍射级数、λ为入 射线波长,2θ为衍射角。 2.光学显微镜法 a. 相差显微镜法 b. 偏光显微镜法 每种矿物都有特定矿物光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观测矿物晶体形态、颜色、干涉色、以及折光率等物理特性,可以判断是否含有石棉并鉴定石棉种类和数量。 3.电子显微镜法 a. 扫描电镜法(SEM) b. 透射电镜法( TEM) 不仅可以对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而且利用其装备的能谱分析仪( EDXA) 对石棉纤维中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但是SEM、TEM 价格比较高,对制样要求高。 三、石棉检测——光学显微镜法 Leica可以提供偏光显微镜检测石棉的解决方案,在专业偏光显微镜上通过配置相差物镜以及分散染色物镜实现石棉纤维计数以及石棉种类分析。相差显微镜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以提高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提高检测
-
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cas9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关于Crisp/cas9,这个是目前研究的一个大热门,相关的文章和技术解析层出不穷,大家对什么是Crisp/cas9应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相关的产品吧。不过首先,我们还是再过一遍Crisp/cas9的相关概念吧。 一、 相关概念 (1)CRISPR/Cas是什么?CRISPR是细菌中成簇存在的具有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是细菌和古细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可用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及外源DNA。cas 的全称是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它是一种通过crRNA引导的DNA内切酶,如果DNA底物与引导RNA互补,Cas就会裂解入侵的外源DNA。 (2)CRISPR和Cas9共同组成了一套系统 ,CRISPR识别外源入侵的DNA,cas9负责剪切。是细菌或者古细菌的天然防御系统。而现今,被人类利用进行基因组编辑、转录扰乱、基因敲除、表观遗传调控等。 (3)CRISPR-Cas系统的高效基因组编辑功能已被应用于多种生物,包括斑马鱼、小鼠、大鼠、秀丽隐杆线虫、植物及细菌。多个科研小组的研究都显示,与锌指核酸酶(ZFNs)和转录激活样效应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TALEN)相比较,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组靶向实验在细胞或斑马鱼中具有相似甚至更高的效率。 图1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1e7bff7d5830 二 、作用机理 II型CRISPR系统中,CRISPR RNA(crRNA)与转录激活crRNA(Trans-activating crRNA, tracrRNA)退火形成的复合物能特异识别基因组序列,引导Cas9核酸内切酶在目的片段生成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这个识别复合体可以通过融合crRNA与tracrRNA序列形成sgRNA(single-guided RNA)进行简化。基因组的靶序列中有长约20bp的片段与crRNA或sgRNA互补配对;靶序列末端的三核苷酸区域PAM(5’-NGG-3’)为Cas9识别位点,是实现剪切功能的关键。而通过人工设计这两种RNA,可以改造形成具有引导作用的gRNA (guide RNA) 足以
-
盘点医药中间体的生产的三大特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原料药制成之间的各种产物为医药中间体,药品的合成对中间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医药中间体是生产原料药的重要原料,属于化工产品范畴,生产厂无需GMP认证。而其生产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厂区选址、布局规划以及厂房设计方面还需严格遵循GMP相关要求。与一般化工生产过程不同,医药中间体生产过程具有小型化、单批次间歇化和多功能化的特点。 1、小型化 医药中间体生产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小型化的特点就是反应釜小,原料少且要求精准,尤其是反应过程中流加的液体物料,需要量很小,并且需要控制。如医药中间体生产中常见的加氢反应过程就是小规模的间歇反应,主要包括加料过程、置换过程、反应过程、反应后的泄压过程和出料过程。氢气、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都是加氢反应工艺物料,一般的工艺过程是先加入固体和液体物料,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加入氢气进行反应,在加料过程中,需要对氢气外的固体和液体物料的加入进行控制,这也是一个精细的化工过程。 目前,大型制药企业更专注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注重药物的研发和销售,为了缩短新药研发的周期,降低新药的研发费用,常将中间体外包定制生产,一些公司提供中间体定制合成服务。美迪西提供中间体定制合成服务,可以为客户合成参考化合物,中间体,候选药物、杂质以及代谢物等各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其规模可从毫克级到千克级(包括GMP质量)。其团队精通新路线设计和路线优化,凭借解决问题的熟练技能和项目的较高成功率。 2、单批次间歇化 一般的化工生产过程大多为连续化生产,与其不同的是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过程大多是单批次间歇化的,通常为频繁的单批次生产,需要反复的进行前处理和后处理,并且这些过程需要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在连续过程中,原料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组专门设备,每台设备处于稳态操作并且只执行一个特定的加工任务,产品已连续流动的方式输出。而间歇化生产指的是原料按规定的加工顺序和操作条件进行加工,产品以有限量方式输出
-
等温扩增时出现假阳性的应对策略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4-15
等温扩增技术作为一种核酸分子诊断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也少不了质疑,甚至摒弃。引起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的原因在于等温扩增技术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而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建立方法或者实际样本检测的过程中,等温扩增技术引起假阳性结果的概率相对较高,使得其实际应用范围变窄,未能真正显示出其检测优势。因此,推出这经验篇来回答“当等温扩增出现假阳性时应该如何应对?”。 01假阳性现象 假阳性是指检测阴性材料得到阳性结果。如果一次实验中的几个阴性对照中出现一个或几个阳性结果,提示本次实验中其它标本的检测结果可能有假阳性。实验中设立的阴性对照可提示有无假阳性结果出现。 02 造成假阳性的原因 1. 样品间交叉污染:样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样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样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样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样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吸样*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 2. 扩增产物污染:这是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因为扩增产物拷贝量大,所以极微量的产物污染,就可形成假阳性。 3. 气溶胶污染:在空气与液体面摩 擦时就可形成气溶胶,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开盖时、吸样时及污染进样*的反复吸样都可形成气溶胶而污染。据计算一个气溶胶颗粒可含48000拷贝,因而由其造成的污染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4. 实验室中克隆质粒的污染:由于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含量相当高,另外在纯化过程中需用较多的用具及试剂,而且在活细胞内的质粒,由于活细胞的生长繁殖的简便性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污染可能性也很大。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某些用克隆质粒做阳性对照的检验室,这个问题比较常见。 03 假阳性问题的试验控制 在扩增检测时,可设立阴性对照样品和阳性对照样品。阴性对照样品检测为阴性时,表明试验全部过程的试剂没有受到污染;阳性对照样品检测为阳性时,表明DNA提取(RNA提取、RNA反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