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英科生物河豚毒素试剂盒检测性能的实验数据
【产品介绍】:
武汉英科生物河豚毒素检测试剂盒技术水平国际一流 武汉英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河豚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限量达到2 ppb,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北欧等食品企业、政府检验机构广为应用,质量合格率达到100%误差1%左右,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河豚毒素检测试剂盒技术水平国际一流水平。 与LC-MS仪器对比试验,结果符合率100%批间差异小于0.1%<,试剂盒稳定高,抗干扰力强。 1.ELISA标准工作曲线 按照竞争性ELISA操作过程,对不同稀释度的河豚毒素标准液进行测定,以各孔平均OD值与对照组的OD值比值的logit函数为纵坐标,以不同浓度河豚毒素标准品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结果如图所示:线性回归方程为y=-1.9695x+3.3899,R²=0.9902;线性范围为5-500 ng/mL,最低检测限为5 ng/mL。 图1 ELISA标准工作曲线(纵坐标不是抵制率logit(B/B0)) 2.回收率实验 添加250 ng和500 ng的河豚毒素标准品的1 g河豚鱼鱼肉中,通过竞争性ELISA检测结果如表所示:添加250 ng标准品时,回收率为159%,添加500 ng标准品时,回收率为108%。产品回收率偏高,我们分析可能是由于洗板次数太多,导致少量的抗体抗原脱离,或者是由于实验时间偏长,抗体的效价减弱引起。产品回收率偏高,不影响检测灵敏度,由于产品检测限较低(5 ng/mL),所以该产品可以满足日常对河豚鱼的检测工作要求。 表2模拟样品回收率实验 样品 0 250ng 500ng 河豚鱼肉 ND 398ng 542.5ng 回收率% - 159% 108% CV% 3.7 4.3 6.2 3.稳定性实验 对浓度为10、50、100、150 ng/mL的标准品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10-150 ng/mL 4个标准品浓度变异系数为1.93-3.77%,平均变异系数为2.76%。 变异系数CV %=(标准偏差SD /平均值Mean)×100% 表3 稳定性 添加 河豚毒素 标准品理论浓度(ng/mL) 溶液中TT含量(ng/mL) 10 50 100 150 1 15.43 60.17 124.80 167.18 2 12.38 57.51 122.02 174.24 3 13.32 54.86 113.49 152.26 4 12.55 56.80 117.83 167.03 5 15.48 57.00 111.84 157.33 6 12.49 60.14 116.74 164.63 平均 13.61 57.75 117.79 163.78 CV(%) 1.93 3.77 2.38 2.97 4.样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表4 浙江与海南省河豚鱼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毒素分布情况 样品浓度X(μg/kg) 品种\部位 菊1# 雄 菊2# 雄 菊3# 雌 菊4# 雌 双5# 雄 双6# 雄 双7# 雌 双8# 雌 月腹刺鲀 雌 心 ND ND ND ND 60.56 ND 47.40 ND 293.83 肝 ND ND ND ND 1.33 30.09 0.57 ND 623.69 脾 ND ND ND ND 41.30 89.63 22.46 ND 1034.34 肺 ND ND ND ND 15.89 13.61 89.57 24.34 275.70 肾 ND ND ND ND 5.72 114.02 102.93 107.4 970.70 胆 ND ND 0.875 ND 5.56 43.91 52.83 ND 636.39 眼 ND ND ND ND 5.35 49.37 67.16 20.77 97.75 唇 ND ND ND ND 2.14 6.75 87.55 0.87 312.36 皮 ND ND ND ND 133.93 51.43 ND 20.73 176.74 肉 ND ND ND ND 11.57 81.78 50.19 35.67 254.21 鳍 ND ND ND ND 48.30 7.57 54.78 8.25 197.55 血 ND ND ND ND 2.56 ND 87.73 20.29 N 胃 ND ND ND ND ND 113.30 50.89 3 46.7 肠 ND ND ND ND ND 15.86 39.54 ND 45.75 脑 ND ND ND ND ND ND 20.09 20.09 59.27 性腺 ND 5.96 ND ND ND ND 32.58 12.5 399.82 方法依据: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 计算公式:X=C×D×V/m 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C:酶标板上测的河豚毒素含量,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D:样品稀释倍数 V:提取溶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检测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关于河豚鱼的毒性,一般分为4个毒力等级:毒性高于1000 MU/g为剧毒级;介于100 MU/g~1000 MU/g之间为强毒级;介于10 MU/g~100 MU/g之间为弱毒级;低于10 MU/g为无毒级(无毒级中使小鼠致死的情况可视为微毒级)。据张理对鼠单位的定义 (1 MU=0.22 μg)。 根据上述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并得出回归方程(y=a×x-b)。其中 a、b为系数,y为抑制率(A0-A /A0%),x为Log(100*河豚毒素浓度)。根据样品的OD490 (A)值计算抑制率,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河豚毒素的浓度。结果上表所示:河豚毒素在浙江与海南省常见河豚鱼的种类分布差异显著,菊黄东方鲀未检测出毒性,属于无毒级别;双斑东方鲀虽有检测出毒性但也属于无毒级别,其中雄性双斑东方鲀的脾脏和胃毒力高于雌性;野生月腹刺鲀的毒力明显高于养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