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gG,IgM,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产品介绍】:
日常生活中,有点小毛小病去医院,都会进行化验。经常会遇到IgG,IgM,这些指标。那到底IgG,IgM是什么呢? IgG,是免疫球蛋白G的英文缩写,immunoglobulin 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主成分,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正常值为9.5~12.5mg/ml。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分子量约为150000道尔顿。免疫球蛋白可分为膜型(membrane immunoglobulin, mIg)即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和分泌型(secreted immunoglobulin, s Ig)即分泌进入体液,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IgG功能是: 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温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减少 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IgM是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缩写。IgM占 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1mg/ml。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面,构成 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IgM的功能是: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 体液免疫应答中*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 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 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 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原创作者:德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