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
【产品介绍】:
德尔塔:为寻找黄脊竹蝗大面积发生后的有效防治农药和方法,笔者从2007-2010年在本场毛竹林内对该虫的生活史、发生规律与习性进行观察,并利用多种农药、多种浓度、多种机械对该虫进行人工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发现77.8%敌敌畏混2%全铲和8%绿色威雷喷施防治均较为显著,施药24h后虫口密度下降可达90%以上。其中8%绿色威雷喷施对黄脊竹蝗成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和92.9%。论文关键词:黄脊竹蝗,生活史,规律与习性,药剂防治,防治时期 黄脊竹蝗(CeraeigkiangguTsai)属直翅目蝗科(Acrididae)。成虫和跳蝻咬食竹叶,咬断小枝,已成为毛竹产区竹林的一种主要食叶性害虫,常造成大面积毛竹叶被食殆尽,林分衰退,甚至部分立竹死亡。寄主植物有水稻、玉米、芦苇等禾本科植物。1997年,黄脊竹蝗在东善桥林场东坑分场的Ⅱ林班突发,因来势迅猛,导致80亩毛竹林分20%立竹死亡,林分衰退,后又多年未发生。自2003年度,该虫再度复发并连年大面积暴发,2006年东善分场430亩毛竹林也开始发生并危害严重,曾采取成虫期烟雾防治,跳蝻期地面喷雾防治,甚至一年内连续防治3—4次,都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虫体的抗药性加大,危害严重的林分生物量锐减,部分立竹死亡。为寻找合理的防治方法和有效的防治农药,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东坑毛竹林内进行了黄脊竹蝗生活周期及发生规律和习性的观察,小面积发生的东善毛竹林下放养草鸡觅食蝗虫的生物防治(成果已在2008年本刊3期发表)、大面积发生的东坑毛竹林多种农药防治和对照试验。现将观察、防治和对照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黄脊竹蝗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的观察 试验地点选择在东善桥林场东坑毛竹林内。观察时间为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跳蝻期(初孵若虫)的观察采取林内人工地毯式寻查;成虫交尾期及交尾后成活期的观察采取林内每24小时1次的定时观察、产卵期的观察采取林内罩控式观察(即在林内用1㎡口径、高50㎝纱罩罩住交尾的成虫,分别进行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观察)。 1.2黄脊竹蝗药剂防治试验 1.2.1药剂:77.5%敌敌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全铲(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氯氰菊酯(江苏华裕农化有限公司生产)、8%绿色威雷(红太阳集团生产,重庆中邦药业销售有限公司生产)。 1.2.2药械:机械:烟雾防治用6HYC—25侧背式烟雾机(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生产),成虫www.shxfbio.com elisa试剂盒,elisa kit,西安elisa实验代测,SOD试剂盒,IgG试剂盒,IgM试剂盒,WB实验代做,免疫组化实验代做,放免实验代测,GIBCO,AMRESCO-德尔塔 原创作者:德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