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培养操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6     作者:德尔塔   分享到:
【产品介绍】:
ATCC菌种材料: 菌种、沙保氏培养基、平皿、载玻片、盖玻片。 方法: 1、ATCC菌种一般培养:分别将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接种于沙保氏培养基,于22℃-28℃下培养(深部真菌可培养于37℃环境),一周后观察菌落特征。真菌菌落在形态上可分为三大类: 酵母型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圆形、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类酵母型菌落:同酵母型菌落,圆形、较大、白色,但菌落根部有假菌丝长入培养基内。 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有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菌落呈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菌落中央有皱折,外围有放射状沟。其正面和背景又可显示各种不同颜色。 2、小培养(玻片法):在无菌平皿中先倾注10-15ml沙保葡萄糖琼脂,待凝固后,无菌操作将琼脂切成约0.5cm的方块,再将琼脂块移放在灭菌的载玻片上,然后在小块培养基四边接种已分纯的真菌菌种,盖上无菌盖玻片,移入有一定湿度的无菌平皿内,置22℃-28℃孵育。动态观察生长过程,ATCC菌种根据菌丝和孢子的特点鉴定真菌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