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C菌种的临床应用
【产品介绍】:
ATCC菌种属多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但经皮肤黏膜不吸收,口服后血药浓度极低,临床上局部应用且疗效不理想。据文献报道,其新剂型制剂不仅提高了局部外用的效果,而且扩大了其用途。1制霉菌素脂质体注射剂由Aronex研制,目前处于Ⅲ期临床试验末期。**念珠菌感染109例念珠菌血症患者,其中91例每日剂量2mg/kg,另18例4mg/kg静脉给药,平均疗程10.6天。56例可评价患者中50例有效。临床免疫力低下的感染人群,对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感染中60%对本品敏感,静脉给药可使80%患者*。**曲霉感染应用本品**24例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或**无效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ATCC菌种每日静脉滴注4mg/kg,19例可评价患者中6例有效。**隐球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每日静脉使用本品4mg/kg的疗效与两性霉素B每日0.7mg/kg相仿。经验**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27例反复发热的粒细胞缺乏患者经本品**8天,其中10例(37%)获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钾(25%)、肾功能损害(每日剂量>6mg/kg时可能发生)。快速静滴可能导致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偶有皮疹、肝功能损害,但通常不影响**,无需停药。每片含制霉菌素10万U,**单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20例,年龄20~50岁,连续1周使用本品,2片/d,用药前使用2%~4%碳酸氢钠清洗外阴,以达克宁栓作对照,结果总有效率93.3%,与达克宁组差异无显著性。制霉菌素甘油涂布剂**新生儿鹅口疮患者为男性新生儿,15天,因肺炎使用抗生素**后,口腔黏膜、舌面出现片状白色奶块状物,口服制霉菌素片和制霉菌素水混悬液15天,症状时轻时重。改用制霉菌素10万U/ml甘油涂布患处,3次/d,2天后*,再未复发。姜氏报道使用本品**69例小儿患者,zui小42天,zui大9个月,总有效率70%,显著优于使用珠黄散的对照组。**霉菌性口腔炎本组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zui大者76岁,zui小者4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覆盖白色假膜,重者两颊、硬腭、齿龈及舌面均可布满。**方法:先用2%~4%碳酸氢钠液清洗口腔,再将制霉菌素甘油涂布于患处,3~4次/d,轻者4~5天,重者10天均可治愈。制霉菌素糊剂**霉菌性阴道炎,将ATCC菌种研成细粉末,与小儿护肤霜调匀制成糊剂,先用5%碳酸氢钠液清洗患处,用棉签拭取糊剂涂敷其上,厚度1mm,每天1次,3~7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