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技术中心
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介绍

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是梭状芽胞杆菌属的一群细菌,而不是一个生物学分类单位。多指厌氧芽胞杆菌,代表性菌株是致黑梭状芽胞杆菌,其他常见的还有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等。此类细菌的主要特征是将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多为有动力的革兰氏阳性菌,可形成芽胞,厌氧生长。 厌氧亚硫酸盐还原菌的孢子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通常出现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排泄物,废水和土壤中。与大肠杆菌和其它杆菌不同的是,由于它们的孢子比营养体对物理和化学因子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所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很大时间。因而,通常将他们作为长期污染或间断污染的指示菌。它们甚至可以抵抗正常水处理所用氯的工作浓度,因此,它们对判断是否已达到控制目的非常有用。 由于此类细菌抵抗力强,即使在经适当加工处理的加工食品中其芽胞仍会存活,条件适宜时又会生长繁殖,造成食品品质降低或腐败,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在食品的制备、贮存以及食品加工厂环境卫生控制上颇受重视,作为食品、矿泉水、加工设备卫生、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的评估指标,正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苯甲酮的制备方法

二苯甲酮的制备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在250mL四口烧瓶上,分别装置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及冷凝管。在冷凝管的上端装一个氯化钙干燥管,在干燥管的上端用橡皮管连接一个玻璃漏斗,后者放于盛水的烧杯中,使漏斗圆口距烧杯内水面lcm,以便吸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气体。 在四口烧瓶中放入39g(0.5mol)无水苯、14g(0.1mol)充分研碎的无水氯化铝。在滴液漏斗中放置14g(0.1mol)苯甲酰氯。在搅拌下缓缓滴加苯甲酰氯使之反应不过分剧烈。苯甲酰氯滴加完后,在水浴上加热至50℃,直至无氯化氢逸出为止。然后将反应物倒入。100mL冰水中,加l0mL浓盐酸使析出的沉淀溶解。分出苯层,先后用30mL水、30ml5%的氢氧化钠和30ml水洗涤。分出苯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常压蒸馏回收苯,减压蒸馏收集170~175℃/2kPa的馏分,得产品。 二苯甲酮的用途: 二苯甲酮是紫外线吸收剂、有机颜料、医药、香料、杀虫剂的中间体。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双环己哌啶、苯甲托品氢溴酸盐、苯海拉明盐酸盐等。本品本身也是苯乙烯聚合抑制剂和香料定香剂。能赋予香精以甜的气息,用在多种香水和皂用香精中。可用于调配杏仁、桃子、奶油、椰子等食用香精。在最终加香食品中的建议用量为0.5~2.4mg/kg。

常用的离子对试剂的介绍

常用的离子对试剂的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离子对试剂是高效液相色谱专用试剂,主要分析测试有机碱类离子化合物,代替离子交换法,具有可靠的分离效果,也可用于分析多肽和蛋白质,是制备抗静电聚脂纤维的中间体。 当使用液相色谱法分析电离能力比较强的样品时,样品在反相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很短或者根本不保留,这时要加入相应的离子对试剂。离子对试剂是由强亲水离子形成,其与分析物上的离子相结合,形成在柱子上可以保留的分子。也就是说,使用离子对试剂将被分析样品留住,是分析强极性有机酸和有机碱的好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学,和石油化工等领域。 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分离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常用的离子对试剂有磺酸盐类、烷基磺酸盐类、季铵盐类。其中磺酸盐类主要指包含C2-C30的磺酸盐,如1-戊烷磺酸钠、1-戊烷磺酸钾、1-己烷磺酸钠、1-庚烷磺酸钠、1-辛烷磺酸钠,该类离子对试剂的应用对象为强碱、弱碱、儿茶酚胺、鸦片碱、肽类。 烷基磺酸盐与磺酸盐的应用对象类似,但是选择性有所不同,常用的试剂有辛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等。 常用的季铵盐离子对试剂主要指包含C4-C30的季铵盐,如四丁基氢氧化铵(10%水溶液)、四丁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这类离子对试剂用于酸性化合物(磺酸、羟酸及盐类)。 在离子对试剂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是,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分离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离子对试剂种类的选择依赖于被分离样品的性质。另外,离子对试剂的疏水性和亲水性有显著差异,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离子对试剂浓度和有机溶剂浓度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

硫辛酸的作用介绍

硫辛酸的作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硫辛酸作为辅酶,在两个关键性的氧化脱羧反应中起作用,即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催化酰基的产生和转移。硫辛酸可以接受酰基与丙酮酸的乙酰基,形成一个硫酯键,然后将乙酰基转移到辅酶A分子的硫原子上。形成辅基的二氢硫辛酰胺可再经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需要NAD+)氧化,重新生成氧化型硫辛酰胺。 α-硫辛酸含有双硫五元环结构,电子密度很高,具有显著的亲电子性和与自由基反应的能力,因此它具有抗氧化性,具有极高的保健功能和医用价值。 硫辛酸的巯基很容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保护巯基酶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硫辛酸在自然界广泛分布,肝和酵母细胞中含量尤为丰富。在食物中硫辛酸常和维生素B1同时存在。人体可以合成。尚未发现人类有硫辛酸的缺乏症。

磷酸盐缓冲液介绍

磷酸盐缓冲液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磷酸盐是最常使用的缓冲溶液之一,由于它们是二级解离,有二个pKa值,所以用它们配制的缓冲液,pH范围最宽,加上磷酸本身就是细胞及许多生物液的成分之一,因此更能提供一种较“天然”的环境。 磷酸盐缓冲液的优点为: ①容易配制成各种浓度的缓冲液;②适用的pH范围宽;③pH受温度的影响小;④缓冲液稀释后pH变化小,如稀释十倍后pH的变化小于0.1。 缺点为: ①易与常见的钙Ca2+离子、镁Mg2+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缔合生成沉淀;②会抑制某些生物化学过程,如对某些酶的催化作用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

阻止切片的霉菌染色介绍

阻止切片的霉菌染色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革兰染色切片内,念珠菌为蓝色(革兰阳性),曲霉菌和毛霉菌则为红色(革兰阴性),但毛霉菌着色较浅,结构不清。因系中性红对比染色,细胞核亦染为红色,与霉菌孢子鉴别有困难.放线菌及隐球菌均未着色。 PAS法染色:以淡绿作对比染色较苏木紫为佳,霉菌均显红-紫色菌丛中隔及孢子均明显可见。 Grialey氏醛品红-PAS法染色:霉菌丝及孢子均染成程度不同的红-紫红色。但背景亦为浅紫色,对比不鲜明,但霉菌着色深,镜下观察仍较常规紫色者为优。   Grocott-Gomori二氏乌洛托品硝酸银染色法:霉菌均染成黑色,当染色深浅适当时,切片中菌丝的壁,孢子的包膜及菌丝中隔均呈深黑色,菌丝内部显暗褐色,结构清楚,改用淡绿对比染色,较苏木紫伊红染色为鲜明,适合观察和摄影。  Mallory氏纤维蛋白改良法:霉菌染为蓝-深紫色,背景是苏木紫及伊红染色,因此近似常规染色,只是霉菌较深。 在常规染色中,霉菌的孢子及菌丝一般均染成浅蓝色,较细胞核为浅,因为是蓝色,有时孢子难以与细胞核或已破碎的细胞核鉴别,而菌丝也长不能和已挤压成丝状的细胞核鉴别。所以,常规染色和其他霉菌染色比较,发现常规染色存在以下问题:(1)每张切片中所见到霉菌的数量远不及其他霉菌染色多;(2)在常规染色中,有3例未找到霉菌的切片,做了霉菌染色即能证实有霉菌存在。

酶标板的使用方法介绍

酶标板的使用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加样品:将标本稀释液加到包被板内,将需要检测的血清用PBS或生理盐水按照1:20的比例稀释后取10ul加入到酶标板的反应孔内。 加对照:加入阴性对照3孔,阳性对照1孔,还有100ul的对照血清。 进行温育:将反应板震荡,使样品充分的混匀,置于37℃的温箱或者水浴反应20分钟的时间。 洗板:用蒸馏水将洗涤液15ml稀释至300ml的体积。手洗的时候应该将反应板孔内的容物倾出,将洗涤液注满反应孔的位置,然后放置30秒钟后用力甩去,这样的动作重复5次后开始拍干。机洗需要进行5次,每孔注入洗涤液200ul或者可以注满,然后停留30秒钟后吸尽拍干。 加酶标工作液:在每孔内加入100ul的酶标工作液,放置到37℃的温箱中,反应20分钟后洗板5次,洗板的操作和上述步骤4是相同的。 这是反应的最后一步,就是显色和终止反应:将底物50ul加到反应孔内,37℃条件下避光显色10分钟的时间。在每孔内加入终止液50ul混匀用以终止反应。 酶标板的使用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在酶标板使用之前和之后都要认真的进行消毒和清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酶标板在消毒之前需要认真的阅读说明书,看是否可以进行高温消毒。

钯碳含量测定操作步骤介绍

钯碳含量测定操作步骤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取供试品约5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盐酸溶液(1∶1)煮沸10分钟清洗其表面。再用水煮沸洗涤三次。将表面处理好的供试品转移到称量瓶内,放入干燥箱,110℃干燥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取处理好的供试品1.0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稀王水,置于带调压器的电炉上加热至近沸,直至供试品全部溶解,再继续加热,使溶液体积浓缩至约5ml,然后分三次加入浓盐酸(每次4ml),分别蒸至近干,加入14ml 10%氯化钠溶液,蒸至近干,加入200ml 7%(V/V)盐酸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20ml 1%丁二酮肟乙醇溶液。待沉淀完全后,用已在110℃干燥至恒重的四号石英砂芯漏斗抽滤,用7%(V/V)盐酸溶液洗涤至滤液无色,再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将石英砂芯漏斗抽干后,置干燥箱内110℃干燥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0.5小时称重,直至恒重。

蔗糖化学性质介绍

蔗糖化学性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蔗糖及蔗糖溶液在热、酸、碱、酵母等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不仅直接造成蔗糖的损失,而且还会生成一些对制糖有害的物质。 结晶蔗糖加热至160℃,会热分解便熔化成为浓稠透明的液体,冷却时又重新结晶。加热时间延长,蔗糖即分解为葡萄糖及脱水果糖。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便脱水缩合成为焦糖。焦糖进一步加热则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醋酸及丙酮等产物。在潮湿的条件下,蔗糖于100℃时分解,释出水分,色泽变黑。蔗糖溶液在常压下经长时间加热沸腾,溶解的蔗糖会缓慢分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及果糖,即发生转化作用。蔗糖溶液若加热至108℃以上,则水解迅速,糖溶液浓度愈大,水解作用愈显著。煮沸容器所用的金属材料,对蔗糖转化速率也有影响。例如:蔗糖溶液在铜器中的转化作用,远比在银器中的大,玻璃容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黑曲霉麸皮培养方法介绍

黑曲霉麸皮培养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28℃左右,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曲霉菌丝是透明,有分枝和分隔,有分生孢子梗,能产生分生包子。曲霉素颜色多种,黑、黄、绿等。 黑曲霉素在斜面培养前期为白色絮状,是菌丝体、后期渐变为黑色、形成分生孢子。 黑曲霉素具有一般霉菌共同的特征,喜欢潮湿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大概20-30度左右。 黑曲霉素发酵产生柠檬酸、实验中需要大量活化的孢子,其制备是用麸皮培养基中保藏的黑曲霉孢子,在新的麸皮培养基上适当的温度下活化并大量繁殖、从而生产大量活化孢子。 1. 将麸皮用纱布袋装好,使用自来水将麸皮反复揉洗至洗液澄清,挤掉部分水分,有水感而水不滴。洗净的麸皮装入500ml干净的锥形瓶中,装入量为瓶体1/5的位置,盖上几层纱布,用牛皮纸包装好。 2. 装好麸皮的培养基以高压蒸汽灭菌。 3. 取保藏的黑霉菌种,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落装入含有玻璃球的三角瓶中,加20ml无菌水,盖好瓶盖震荡几分钟,可得到孢子悬浮液。 4. 吸取孢子悬浮液5ml接入麸曲培养基中,摊开纱布、扎好、在掌心轻轻拍三角瓶,使孢子和培养基充分混合,放在30-32度恒温培养1天,在次拍打,至于35度下培养,每隔12-24小时摇动瓶子一次,待孢子长出后停止摇动瓶子,继续培养3-4天可成种曲。

果胶的提取与储存介绍

果胶的提取与储存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果胶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的物质。一般是以粉末状态存在、颜色为淡黄色、稍微有些酸酸的味道,水溶性较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纺织等行业。 果胶提取介绍: 1、选取如柑桔、柚子、柠檬、苹果、梨、山楂等水果的,果皮果芯以及榨汁后的果渣。 2、原料中含的果糖甙、芳香物质、色素、酸类和盐类等成分在提取果胶前需要漂洗干净,以免影响果胶品质及胶凝力。柑桔类果皮首先提取精油,然后经搅碎、再用95℃--98℃蒸汽加热10分钟。以破坏果胶、避免果胶水解降低胶凝力。这种处理可与回收残余精油同时进行。  3、果胶的抽提包括原果胶的水解与果胶的溶出两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时间和温度。温度高、则需时较短,温度低、则需要时间长。需要较高的温度或者多次抽取才能提净果胶。 提取时,将搅碎的原料倒入抽提锅内,加4倍水、加亚硫酸调节PH值至1.8~2.7,、通入蒸汽,边搅拌边加热到95℃,保持45~60分钟、即可抽取大部分果胶。 果胶液的浓缩与储存: 将过滤清的果胶液送入真空浓缩锅中,保持真空667毫米汞柱以上,沸点50℃左右,浓缩至总固体达到7%~9%为止。浓缩毕,即将果胶液加热至70℃,装入玻璃瓶中,加盖密封,置于70℃热水中加热30分钟杀菌,冷却、送入仓库,或将果胶液装入木桶中,加0.2%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密封储存。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介绍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纳米氧化锌应用介绍: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纳米氧化锌在纺织、涂料等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制备磷酸三钾方法步骤介绍

制备磷酸三钾方法步骤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1.取五氧化二磷浓度为15%的湿法磷酸,通过分析其中的硫 酸根的含量,并向其中加入磷矿粉,磷矿粉的加入量为与硫酸根的含 量的质量比为1:1,待其反应3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氨水或者通入氨 气,调节pH值为3,过滤,得料浆和滤渣; 2.取氢氧化钾,将氢氧化钾加入到料浆中,控制氢氧化钾的加入量与湿法磷酸中五氧化二磷的量的摩尔比为6:1,待其投料完成后,控制负压压力为0MPa,采用温度为85℃蒸发结晶,待溶液中出 现大量晶体,停止蒸发,冷却到室温,过滤,得母液和初成品;初成 品洗涤,获得磷酸三钾。

组织蛋白提取方法步骤介绍

组织蛋白提取方法步骤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第一步:取适量组织样本剪碎,加冷PBS,用组织匀浆器匀浆至无明显肉眼可见固体(或用液氮研磨),冰上静置5分钟,小心将上清吸入另一预冷的干净离心管。 第二步:在4℃,500×g条件下离心2-3分钟,弃上清。 第三步:每20ul细胞压积中加入200μl冷的Buffer A,2ul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高速涡旋振荡15秒,置冰上10分钟。 第四步:再次高速涡旋振荡5秒,然后在4℃,16000×g条件下离心5分钟。 第五步:快速将上清吸入另一预冷的干净离心管,即可得到胞浆蛋白,请置于冰上或-80℃冰箱保存备用。 第六步:在沉淀中加入200μl冷的Buffer B,2ul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高速涡旋振荡15秒。 第七步:置冰上40分钟,每隔10分钟高速涡旋振荡15秒。 第八步:在4℃,16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 第九步:快速将上清吸入另一预冷的干净离心管,即可得到核蛋白。 蛋白提取物请分装后于-80℃冰箱保存备用。 吉至试剂核蛋白提取试剂盒操作简单、方便,从培养细胞或新鲜组织中提核蛋白、整个过程只需60分钟即可将核蛋白和浆蛋白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甜菜碱的作用介绍

甜菜碱的作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甜菜碱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对于植物增强抗逆性,比如抗盐碱,耐旱均十分重要。甜菜碱是一种碱性物质,吸潮的鳞状或棱状结晶,热至310°左右分解,味甜。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溶于乙醇,难溶于乙醚。经浓氢氧化钾溶液的分解反应,能生成三甲胺,并释放出三甲胺。耐高温。 甜菜碱的作用: 维持细胞渗透压:  当植物细胞受盐碱或水分胁迫时,细胞质中积累大量有机渗透调节剂如甜菜碱,将细胞质中的无机渗透调节剂挤向液泡,使胞质与细胞内液泡外环境维持渗透平衡,这样避免了细胞质高浓度无机离子对酶和代谢的毒害。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甜菜碱的积累是一种有利于植物在胁迫下生长的重要生理现象,其含量与植物耐盐性呈正相关。 对酶的保护作用:  甜菜碱的溶解度很高,不带静电荷,其高浓度对许多酶及其他生物大分子没有影响,甚至有保护作用。甜菜碱可以保护甜菜根细胞膜,防止热伤害,提高酶热变性所需的温度;可以保护菠菜类囊体膜抵御冰冻胁迫;解除高浓度盐对酶活性的毒害;防止脱水诱导的蛋白质热动力学干扰;对有氧呼吸和能量代谢过程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