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苏木素和铁苏木素溶液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苏木素和伊红在组织学上被经常使用,与碘液不同,这是一种永久染色剂。其他常用的含有苏木素的染色剂有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剂,也就是磷钨酸与苏木素的混合物。 苏木素染色剂经常为组织的研究使用,明矾和三价铁盐常常被用作媒染剂,展示核和细胞质结构。 这些媒染剂的原理都是形成媒染剂-染料-组织复合体,从而显示颜色。 使用的盐不同颜色也不同: 当用铁盐呈现深蓝色颜色沉淀,用铝盐通常显示蓝白色。 下面分别介绍铝苏木素溶液和铁苏木素溶液。 铝苏木素溶液:能够把细胞核染成半透明的浅蓝色,在酸性环境下会迅速变成红色。作为媒染剂使用的钾铝硫酸盐在碱性溶液通常结合与氢氧根形成不能溶解的氢氧化铝。 在过量的酸中,氢氧化铝由于缺乏OH-离子而溶解,因此,铝苏木素溶液的酸性溶液变成红色。 在铝苏木素溶液染色时,被染色的部分通常转移到一种碱性溶液中,中和酸并释放氢氧根,形成一个不溶的蓝色铝苏木精复合物。 铁苏木素溶液:使用氯化铁铵作为媒染剂不能长期保存。铁苏木精溶液能够用于几乎所有的固定剂,而且如果用于媒染的过量的铁离子都被冲洗净的话,能够永久着色。在酒精中浸泡多年的组织往往不易着色,这时就可以选择铁苏木素染色,效果很好。铁苏木素溶液会把细胞核染成灰黑色,常常用于显微照相。
-
苏木素有哪些种类及苏木精染色能力下降原因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苏木素是一种天然染料,它的获得是从苏木素的树心提炼而成的,市售略带浅褐色结晶,易溶于酒精和甘油,较难溶于水,需加热才能溶解。苏木素产生于墨西哥的坎佩切,国内使用的几乎都为进口。 苏木素作为单一的染色是不行的,它染色力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具有强的染色力。一是产生有效成分苏木红,二是加入媒染剂。 苏木红的产生需经氧化才能获得,获得苏木红有两种方法, 一、天然成熟,苏木素与其它试剂混合好后,暴露于阳光或亮处,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慢慢地氧化成熟,但时间较长,一般需四周左右。 二、加入化学试剂促进成熟,加入黄氧化汞或碘酸钠促使苏木素成熟。快速成熟的苏木素溶液有的可马上使用如Mayer氏苏木素,有的则需隔天使用。 苏木素种类较多,有的用于常规染色,有的则用于特殊染色。 苏木素的种类有哪些: 明矾苏木素 Mayer苏木素 Ehrlich氏苏木素 Carazzi氏苏木素 Cole氏苏木素: Heidenhain氏铁苏木素 钨苏木素 铅苏木素 为什么苏木精染液染色能力下降过快。 苏木精染液染色能力下降的原因: (1)苏木精染液在使用过程中,因染液中的氧化苏木精浓度逐步降低导致的染色颜色变淡,此属正常现象。 (2)染液中的氧化苏木精进一步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过失去染色能力。 根据化学反应平衡原理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苏木精染液配制时,反应物浓度逐渐下降,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加,氧化反应达到了初步的平衡。但在反应体系中依旧存在低浓度未反应的氧化剂离子(Hg+、IO3-等),在染液使用过程中,染液中的氧化剂继续缓慢的进行氧化作用,使染液中的氧化苏木精苏木精进一步被氧化。 染色过程中将自来水带入苏木精染液也是形成过氧化物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自来水消毒剂常用Cl2 (1L水中通过0.002g Cl2)。Cl2 与水反应生成HClO,ClO-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将氧化苏木精继续氧化成过氧化苏木精,加速染液“变旧”。
-
氘代氯仿操作存储安全须知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氘代氯仿(CDCl3)是氯仿的氘代物,一种氘代溶剂。无色液体。核磁仪器用试剂。 使用原因是 1. 对样品有较好的溶解度; 2.残留的信号峰不会干扰样品的信号峰。氘代氯仿的残留质子信号位于7.26ppm;可能残留的水峰在1.56ppm。 氘代氯仿急救措施: 吸入: 如果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氘代氯仿消防须知: 灭火剂选择: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氘代氯仿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须知: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氘代氯仿泄露处理要求: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氘代氯仿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
-
化学实验室常用试剂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试剂种类较多,如按状态可分为固体试剂、液体试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专用试剂。按类别可分为无机试剂、有机试剂。按性能可分为危险试剂、非危险试剂等。 化学试剂又叫化学药品,简称试剂。化学试剂是指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要进行任何实验都离不了试剂,试剂不仅有各种状态,而且不同的试剂其性能差异很大。 有的常温非常安定、有的通常就很活泼,有的受高温也不变质、有的却易燃易爆:有的香气浓烈,有的则剧毒。 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危险试剂:危险性试剂或化学危险品,具有能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或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遇水或受潮、强光照射、高温、跟其他物质接触等外界因素影响时,能引起强烈的燃烧、爆炸、中毒、灼伤、致命等 2.非危险试剂: 3.基准试剂:基准试剂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也可用于标定其他非基准物质的标准溶液,实验室暂无储备时,一般可由优级纯试剂担当。 4.生化试剂:主要有电泳试剂、色谱试剂、离心分离试剂、免疫试剂、标记试剂、组织化学试剂、透变剂和致癌物质、杀虫剂、培养基、缓冲剂、电镜试剂、蛋白质和核酸沉淀剂、缩合剂、超滤膜、染色剂、抗氧化剂、防霉剂、去垢剂和表面活性剂、生化标准品试剂、生化质控品试剂、分离材料等等。 5.无机试剂:无机试剂一般包括水、液态二氧化碳、液氨、液态二氧化硫、亚硫酰(二)氯(氯化亚砜)、硫酰氯(氯代硫酰)、乙酸铅(铅糖)、氰化氢、水合肼、氟氯化硫酰、铜氨溶液、硫酸、硝酸、氟化氢、多聚磷酸、超强酸等。 6.有机试剂:有机试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油脂、蜡、树脂、橡胶、染料等)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
黄曲霉毒素B对人危害以及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B1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以热带和亚热带等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 黄曲霉毒素耐热,280℃才可裂解,一般蒸煮加工的温度下难以破坏。 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肾脏、脾脏和肾上腺也会有所分布,一般不会存在于肌肉中。 黄曲霉毒素B1对人体的危害 (1)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2)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3)具有致癌性,可导致人类肝癌和食道癌(黄曲霉毒素)。 检测方法 薄层色谱法(TLC)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是中国测定食品及饲料中AFT黄曲霉素B1(AFB1)的标准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针对不同的样品,用适宜的提取溶剂将AFB1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经溶剂萃取纯化,再在薄层板上层析展开,分离,利用AFB1的荧光特性,根据荧光斑点的大小和强弱,比较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 TLC有单项展开法和双向展开法,TLC法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普及,所以国内外仍在使用,但由于该法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因而在展开时影响斑点的荧光强度,而双向展开虽避免了杂质干扰,增加了灵敏度,但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时间。 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分别进行定量分析。其主要是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在适宜的流动相条件下,采用反相C18柱,使多种黄曲霉毒素同时分离。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HPLC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可以特效地将黄曲霉
-
氨水的注意事项及制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主要成分为NH3·H2O,是氨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熔点-77℃,沸点36℃,密度0.91g/cm³。氨气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氨水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氨气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3 氨水危害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接触氨水紧急处理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消防须知: 氨水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接触下列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邻—氯代硝基苯、铂、二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铯、卤代硼、汞、碘、溴、次氯酸盐、氯漂、有机酸酐、异氰酸酯、乙酸乙烯酯、烯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醛类。腐蚀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胶。腐蚀铜、铝、铁、锡、锌及其合金。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紧急处理须知: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
-
六氟硅酸铵安全危害及预防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六氟硅酸铵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毒!,有α和β两种类型,α型为等轴晶系密度2.011/cm3。β型为三斜晶 系,密度2.152g/cm3。溶于醇和水,不溶于丙酮。空气中稳定。长时间加热后β型会发生破坏,转变为α型。 溶解情况:溶于醇和水,不溶于丙酮。 六氟硅酸铵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六氟硅酸铵与酸反应,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六氟硅酸铵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六氟硅酸铵误服或吸入会中毒。 六氟硅酸铵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六氟硅酸铵吸入可致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六氟硅酸铵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面具,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需要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容器能要倒空可能残留有害物。 六氟硅酸铵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需要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六氟硅酸铵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存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毒害品。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
重铬酸铵制备及安全注意事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1.重铬酸钠和氯化铵按理论量配比溶于重铬酸铵母液和洗液的混合液中,加热至沸,使反应溶液浓度达37~38°。经澄清分离不溶物后,冷却至常温。析出重铬酸铵结晶,经过滤分离出结晶与母液后,水洗除去氯化物。再经离心脱水、干燥,制得重铬酸铵成品。 2.三氧化铬溶于水。澄清后,倾出清溶液,冷却至8~10℃。不断搅拌下,分次少量加入氨水,直到溶液呈中性,维持在15℃以下。溶液冷却至10℃时,即有结晶析出,经吸滤,再用10~15mL冰水洗涤,于50℃干燥,得纯品重铬酸铵。 3.100g的三氧化铬CrO3水溶液中加入浓氨水(28.38%,比重0.9)60g(对氨来说约11g)。浓缩溶液直至开始析出结晶。冷却析出红色的结晶,夹于滤纸间,然后置于盛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收率70%。用三氧化铬时,往往含有硫酸铵,故可将所得的结晶再结晶一次,以除去硫酸铵。 4、由铬酸和氨水反应制得。 5、10份工业品重铬酸铵加到20份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根据工业品中氯化物的含量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搅拌均匀,使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加氨水至溶液pH值为12,以除Fe3+ 和 Al3+等金属离子。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中加铬酸酐(Cro3)至酸性,加热滤液至出现结晶膜,冷却结晶,甩干,于45℃干燥得成品。 6、将三氧化铬(无水铬酸)于40~45℃下溶解在水中,待澄清后,在冷却情况下(温度不超过150℃),慢慢加入氨水(密度为0.91),由于反应放热,要控制氨水的加入速度,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4~5(偏4)。 将所得溶液冷却至10℃,即有结晶析出,过滤后的结晶,用少量冰水洗涤后,于45~50℃下干燥,可得分析纯重铬酸铵。将母液于70℃蒸发浓缩至出现结晶膜,再冷却,干燥,还可得分析纯重铬酸铵。 重铬酸铵健康危害: 吸入: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 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 误食重铬酸铵、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
-
酒石酸的获得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酒石酸,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和罗望子﹐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最大的用途是饮料添加剂。也是药物工业原料。在制镜工业中,酒石酸是一个重要的助剂和还原剂,可以控制银镜的形成速度,获得非常均一的镀层。 酒石酸有四种异构体,用作酸味剂的主要是D和L型,D-酒石酸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稍有吸湿性,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其酸味较强,为柠檬酸的1.2-1.3倍,稍微有涩感,酸味爽口。 D-酒石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四碳有机手性源。随着国内外手性药物、手性添加剂、手性助剂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目前它主要运用于制药及食品行业作为手性合成的手性源及拆分剂使用。另外,D-酒石酸还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性食品添加剂及营养添加剂的合成与制备方面。如新型功能性营养添加剂L-肉碱及某些手性药物的拆分过程。酒石酸还可以用作螯合剂,抗氧化增效剂,增香剂,速效性蓬松剂。 酒石酸的获得方法: (1)抽提法:从制造葡萄酒获得的酒石中提炼得到酒石酸,这是最早生产酒石酸的方法,也是现在主要生产方法; (2)糖质发酵法: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能使葡萄糖变成 酒石酸,或直接发酵生产酒石酸,产酸14.7g/L,转化率为29%,或弱氧化葡萄糖杆菌在葡萄糖基质上能产生酒石酸,酒石酸的最高产率是投入葡萄糖的30%; (3)化学拆分法:用化学法合成消旋酒石酸,经拆分可各得50%的右旋和左旋酒石酸,但拆分工作比较因难,而且还有50%的左旋酒石酸市场尚未打开,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4)酶法合成:就是用化学合成的顺式环氧琥珀酸盐作为生产酒石酸的前体,在含有顺式环氧琥珀酸水解酶的微生物作用下,使前体水解为酒石酸盐,而不产生其它副产物。与其他方法相比,酶法合成酒石酸具有产品浓度高、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安全性好等特点,工业化应用价值最高。
-
乙酰水杨酸制备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本品为水杨酸的衍生物。水杨酸是白色针状晶体或毛状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微溶于水,在沸水中溶解。 水杨酸在常温下稳定,急剧加热分解为苯酚和二氧化碳,具有部分酸的通性。本品刺激皮肤、黏膜,因能与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有腐蚀作用。 能使角膜增殖后剥离。其毒性比苯酚弱,外观白色粉末,允许略带黄色和粉红色。 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
松香酸的制备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松香酸是 一种三环二萜类含氧化合物,是最重要的树脂酸之一。 不溶于水,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溶于醇、苯、氯仿、丙酮、醚和二硫化碳。工业用的松香酸是黄色玻璃状固体,熔点有时可低至85℃。 1.脂松香 直接用活松树的含油松脂作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脱去松节油而得。这是我国目前松香的主要生产方法。 2.浮油松香(又称妥尔油松香) 以亚硫酸盐法制木浆所产生的废液表面上的粗浮油作原料,经洗涤、酸解、油水分离、干燥脱水、预热、真空分馏等工序而制得。 3.木松香(wood rosin) 以松树桩、松根明子、松木碎片等为J黟魁.缝蘸照妞威查苎,算选,再用溶剂(汽油等)萃取浸提、沉饕、脱色、蒸发回收溶剂,分馏而得产品。
-
氧化锌几种的制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氧化锌是锌的一种氧化物。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强碱。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此外,微颗粒的氧化锌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开始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直接法: 1、由碳酸锌煅烧而得。 2、由氢氧化锌煅烧分解而得。 3、由粗氧化锌冶炼成锌,再经高温空气氧化而成。 4、由熔融锌氧化而得。 5、采用的方法有经锌锭为原料的间接法,以锌矿石为原料的直接法和湿法三种。 1.间接法:将电解法制得的锌锭加热至600~700℃熔融后,置于耐高温坩埚内,使之1250~1300℃高温下熔融气化,导入热空气进行氧化,生成的氧化锌经冷却、旋风分离,将细粒子用布袋捕集,即制得氧化锌成品。 2.直接法:将焙烧锌矿粉(或含锌物料)与无烟煤(或焦炭悄)、石灰石按1:0.5:0.05比例配制成球。在1300℃经还原冶炼,矿粉中氧化锌被还原成锌蒸气,再通入空气进行氧化,生成的氧化锌经捕集,制得氧化锌成品。 3、湿法:用锌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再将其分别与碳酸钠和氨水反应,以制得的碳酸锌和氢氧化锌为原料制氧化锌。 4.以碳酸锌为原料,经水洗、干燥、煅烧、粉碎制得产品氧化锌。5.以氢氧化锌为原料,经水洗沉淀、干燥、煅烧、冷却、粉碎制得产品氧化锌。
-
维生素A的检测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热、酸、碱稳定,易被氧化,紫外线可促进其氧化破坏。维生素A包括A1及A2,A1即视黄醇。维生素A2即3-脱氢视黄醇,其生理活性为维生素A1的40% 常用的检测维生素A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是基于维生素A能和各种酸反应,生成蓝紫色到桃红色的有色化合物,其中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三氯甲烷溶液(或三氟醋酸-三氯甲烷溶液)生成的蓝色化合物在620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是应用较早的一种灵敏的方法。 随着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的发展,该方法已很少用于定量检测,仅用于定性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根据维生素A在325或32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进行定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法则基于维生素A在1721和1872nm波长处有两个较稳定的特征吸收峰。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是基于维生素A在紫外区的特征吸收以及维生素A的天然荧光特性。
-
磷酸三辛酯的主要合成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磷酸三辛酯作为一种阻燃剂、增塑剂、萃取剂,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地使用,其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过氧化氢生产。磷酸三辛酯作为氢蒽醌溶剂,具有氢蒽醌溶解度高、过氧化氢在水与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高、沸点高、燃点高等条件。 磷酸三辛酯的合成,通常可以通过磷酸,三氯氧磷,五氧化二磷与2-乙基已醇(即辛醇)反应而制得。 三氯氧磷和辛醇反应合成磷酸三辛酯,因其成本核算最经济而多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磷酸三辛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醇钠法和减压法: 1.醇钠法是醇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碱金属的醇化物,然后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磷酸三辛酯。 2.减压法是在减压条件下,醇与三氯氧磷直接反应,减压排出生成的氯化氢溶液得到磷酸三辛酯。
-
1-乙烯基-2-吡咯烷酮接触防护措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1-乙烯基-2-吡咯烷酮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C6H9NO。无色液体。易聚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能与水、乙醇、乙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易与其他乙烯化合物共聚。 由2-吡咯烷酮和乙炔在高压下作用而制得。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用于有机合成。 造纸造纸或纸板中使用的UB和EB固化涂料,一般要求较低的黏度和高的反应活性。NVP通过改善流动性和测量水准而满足这些标准,并且维持好的固化特性。 操作时防护措施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眼/面保护: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身体保护: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