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定制产品 > 技术中心
关于交变湿热试验设备

关于交变湿热试验设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随着湿热试验由恒定湿热向交变湿热发展,要求有较快的加湿反应能力,喷淋加湿已不能满足要求时,蒸汽加湿和浅水盘加湿方法开始大量被采用并得到发展。    水汽的饱和压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当水温高至沸点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时,水汽饱和压将超过100Kpa,这时一个特别加湿蒸汽锅炉会喷出蒸汽,向试验箱内加湿。这一加湿过程会很快完成。因此在交变湿热箱中被广泛运用。在很多情况下蒸汽的温度总是高于试验工况要求的温度,这时高湿的蒸汽和较低湿度的空气混和后,一部份水汽会凝结成水并放出汽化热,在箱内产生额外的热量,有时为了平衡这一部分热量往往要开启压缩机制冷。当制冷温度控制不当时可能会使蒸发器上结霜影响制冷效果,同时由于制冷的作用会产生除湿效果,使箱内湿度下降,为维持试验工况将增大加湿量,进一步增加箱内额外热量。甚至会出现不断地加湿,制冷又同时不断地除湿的现象。     采用蒸汽加湿具有加湿快,能适应交变湿热试验在升温段对要求加湿量大的需要。因此该方法被大量地采用。其主要缺点是向箱内引入了过热蒸汽,增加了箱内的热量。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过热蒸汽对系统带来的影响。     浅水盘加湿器具有蒸汽加湿和喷淋加湿两种方法的优点,浅水盘是在试验箱中设计了表面足够大的水盘,水盘中放置了加热器。水面的水汽压可通过扩散和对流质交换向空气中不断地补充水汽,而通过这种形式的加湿水汽不过热。但是由于水盘的面积不可做到很大,因此扩散和对流质交换并不十分剧烈。通过适当地加热水盘的水使其高于箱内的试验温度,这时水盘表面层随着温度升高,水汽压力升产高,与箱体中空气中水汽分压力之差增加,加剧了水汽扩散和对流质交换。在满足试验箱加湿要求的情况,水盘中的水温并不要求过高,这时水汽的过热量有明显下降。这一点较直接蒸汽加湿方法显得更优,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做低湿试验时由于水盘有扩散和对流质交换的存在,要获得低湿较难。采用制冷降低水温可使湿度有所下

原代细胞培养后过氧化物酶检测

原代细胞培养后过氧化物酶检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原代细胞培养后过氧化物酶检测 试剂和器材:  1. 过氧化物储存液:30mmol/L过氧化氢储存在T-牛血清白蛋白(Tris-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 2. 样品缓冲液:2体积的T-牛血清白蛋白溶液+1体积的2%(体积分数)Triton X-100; 3. 钛氧硫化物(2.25g/L)溶于1mol/L硫酸中; 4. T-牛血清白蛋白:20mmol/L的Tris-HCl(pH7.0),含1g/L牛血清白蛋白; 5. 微量离心机,带2.0ml微量离心管; 6. 分光光度计; 实验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后,所有操作都在2ml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进行,所有溶液也保持在冰浴环境下。 1. 新鲜制备待测混合物,将8.5ml过氧化物储存液用T-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稀释至100ml; 2. 向0.5ml测定混合物中加入1.0ml钛氧硫化物,在40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应该约为1.5.如果不是,就相应地调整过氧化氢的浓度; 3. 将10μl样品与30μl样品缓冲液相混合,反应对照液使用40μl样品缓冲液; 4. 所有管子中都加入0.5ml待测混合物,每批只操作6管; 5. 准确计时1min后,加入1.0ml的钛氧硫化合物,用微量离心机以13500g离心2min; 6. 所有管都在室温达到平衡后在405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空白样含有0.54ml T-牛血清白蛋白和1ml钛氧硫化合物;

原代细胞培养后,碘克沙醇梯度溶液分析主要细胞器

原代细胞培养后,碘克沙醇梯度溶液分析主要细胞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原代细胞培养后,碘克沙醇梯度溶液分析主要细胞器 试剂和器材:  1. OptiPrepTM(600g/L的碘克沙醇); 2. 匀浆介质:0.25mmol/L蔗糖溶液、1mmol/L乙二胺四乙酸、20mmol/L Hepes-NaOH,pH7.4; 3. OptiPrepTM稀释液:0.25mmol/L蔗糖、6mmol/L乙二胺四乙酸、120mmol/L Hepes-NaOH,pH7.4; 4. 碘克沙醇(500g/L)工作液(IWS):5体积OptiPrepTM +1体积OptiPrepTM稀释液; 5. 按要求向匀浆介质和OptiPrepTM稀释液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6. 使用匀浆介质制备好的轻线粒体组分; 7. Dounce匀浆器(宽松配制,Wheaton B型); 8. 两室梯度制备仪或Gradient MasterTM; 9. 5ml规格注射器(内径大约为0.8mm),带金属套管针; 10. 超速离心机,配有吊桶式转子(离心管容量为17ml); 11. 梯度收集器,用来首先收集低密度或高密度的梯度液; 实验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后,所有操作均在0—4℃下进行。 1. 使用匀浆介质稀释碘克沙醇工作液,获得碘克沙醇浓度为190g/L及270g/L的梯度溶液,将溶液置于冰上; 2. 使用宽松配制的Dounce匀浆器(用研杵研磨2—3次),在3.0ml的匀浆介质中重悬轻线粒体沉淀; 3. 使用碘克沙醇工作液将混悬液碘克沙醇浓度调整到300g/L; 4. 使用两室梯度制备仪或者Gradient MasterTM从两种梯度溶液中各取6ml来制备线性梯度,置于可在吊桶式转子中离心的管中; 5. 使用注射器和金属套管针在梯度溶液下铺入3—4ml在第3步制备的混悬液; 6. 在梯度溶液顶层铺1—2ml匀浆介质使得管中液面离顶部大约3mm,在适宜的吊桶式转子中以大约70000g离心1.5—2h; 7. 可以用密度高的介质来向上取代或者在凹液面上吸出来的方法先收集梯度溶液中1ml低密度部分。或者,通过管刺破或小心地用细的金属套管针探入管子的底部(与蠕动泵连接)来先收集密度高的组分;

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法(LSAB)

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法(LSAB)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法(LSAB)           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法(LSAB法)是标记的卵白素技术,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 基本试剂: ① 第一抗体; ② 生物素化第二抗体; ③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 实验方法: 1. 将固定后的标本用PBS漂洗; 2. 于室温下用1%H2O2或1%H2O2甲醇浸泡涂片10~20min,用来密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3. TBS漂洗3次,每次1min; 4. 在室温下用二抗的正常血清孵育20min; 5. 滴加一抗后在室温下放置1h或4℃冰箱内过夜; 6. TBS漂洗3次,每次1min; 7. 滴加二抗后于室温放置30min; 8. 将标本于生物素化的第二抗体在室温孵育10min; 9. TBS冲洗3次,每次1min; 10. 再与稀释的LSAB在室温孵育10min; 11. 重复步骤9; 12. 用DAB或AEC显色; 13. 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14. 用苏木精复染; 15. 封片;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的双PAP法检测微量抗原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的双PAP法检测微量抗原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的双PAP法检测微量抗原    在复合物体系中连接更多的PAP复合物,来进一步放大抗原,从而使灵敏度更为增强,适用于检测微量抗原。 实验方法: 1. 将固定后的标本用PBS漂洗; 2. 于室温下用1%H2O2或1%H2O2甲醇浸泡涂片10~20min,用来密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3. PBS漂洗2次,每次3min; 4. 在室温下用二抗的正常血清孵育20min; 5. 滴加一抗后在室温下放置1h或4℃冰箱内过夜; 6. PBS漂洗3次,每次3min; 7. 滴加二抗后于室温放置30min; 8. 重复步骤6; 9. 加PAP复合物,室温60min; 10. 重复步骤6; 11. 第二次滴加酶标二抗; 12. 用PBS液反复漂洗; 13. 第二次加PAP复合物; 14. 重复步骤12; 15. 将标本置于0.04%DAB+0.03%H2O2的溶液中显色5~10min; 16. 用苏木精复染后封片,镜检;

追踪鱼类的好方法

追踪鱼类的好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减轻渔业危机的新希望 ——MlT小组报道发现了沙炜追踪鱼类的好方法     长期以来,全世界的渔业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颇为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问题:海洋中还剩下多少鱼?     2006年2月初,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声呐技术来“照亮”海洋中的鱼群以获得相关信息。该技术所能研究的海域面积和鱼的数量是之前测量技术的上百万倍。直到现在,在漆黑的深海中,科学家们也只能用有限的波段来追踪鱼类,提供不完整的快照。这些快照常被作为政府严格限制捕鱼的依据,因而招致渔民的强烈批评。     尼古拉斯·马科里斯是麻省理工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学副教授,也是这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该技术报导的主要作者。马科里斯说他常常梦想着能够在漆黑的深海中看清所有的东西;而这技术正是如此神奇。     马科里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能够持续地追踪观察庞大的鱼群,其中一些鱼群长达数十海里,在海水表面以下面积可达6000平方海里,相当于整个康涅狄格州(美国东北部-州。1788年它被接受为美国最初的十三个独立殖民地之一。1614年后,荷兰的航海家最先到达康涅狄格的海岸线,1635年来自马萨诸塞湾的殖民者开始在康涅狄格河谷定居)的大小。虽然这技术不能探查到单独的鱼只,并且声呐也无法鉴别鱼的种类,但是该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精确地估计某一海域中所有鱼的数量并了解它们的行为。2006年,他们将在马萨诸塞州的乔治浅滩对这一新技术进行试验,那里是一个重要渔场。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质疑渔民所笃信并采用的鱼类数量计算方法是有缺陷的,在那种计算方法所统计的鱼类中,有许多种,比如鳕鱼和比目鱼,由于过去的过量捕捞,并且至今种群数量仍末恢复,而导致政府对这些种类的捕捞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有些在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了。而渔民们,却对科学家和他们的方法也早已经变得不信任,所以即使该实验成功了,该地区的渔民可能依然对这一新技术怀有戒心。     由于科学家提

正常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培养

正常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培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正常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培养                实验材料: 1. 新生大鼠或小鼠; 2. 不含Ca2+和Mg2+的1×PBS,添加200000IU/L青霉素、200mg/L链霉素,pH7.2; 3. 培养用液:含10%的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补加5μg/ml牛胰岛素、2%葡萄糖及抗生素; 4. CFS-Ⅰ刺激因子:小胶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般不分裂,加入星形胶质细胞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或单核巨噬细胞系体外存活、增值和分化特异的某些生长因子如CFS后可在体外增值; 5. 培养器具:眼科剪、眼科镊等; 实验方法: 1. 切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等灰质组织,经剪碎、胰蛋白酶消化,制成分离的细胞悬液,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两周左右。制备混合的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物; 2. 37℃恒温摇床上以150r/min摇动处理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物2h; 3. 收集培养瓶中摇晃下来的细胞悬液,将其种植到未用生长基质成分包被的塑料培养皿内进行短期培养; 4. 弃去未贴壁的漂浮细胞及悬液。已在培养皿上贴壁的细胞即为小胶质细胞; 5. 将所获得的小胶质细胞调制成细胞密度为2×105个/ml的细胞悬液; 6. 将细胞悬液种植到培养瓶、皿内,继续培养。届时在培养液中加入10%粗制CFS或者25U/ml的纯CFS。一周换液两次;

正常大鼠施旺细胞的培养

正常大鼠施旺细胞的培养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正常大鼠施旺细胞的培养             实验材料: 1. 生后2d大鼠的坐骨神经; 2. 不含Ca2+和Mg2+的1×PBS,添加200000IU/L青霉素、200mg/L链霉素,pH7.2; 3. 消化液:0.25%胰蛋白酶和0.03%胶原酶的混合消化液; 4. 培养液a:DMEM培养液,加入0.02—0.025mol/L HEPES,pH7.2; 5. 培养液b:DMEM,添加10%FBS; 6. 培养器具:眼科剪、眼科镊、网眼孔径为60μm的尼龙滤网; 实验方法: 1. 用70%乙醇消毒动物,断头处死,取坐骨神经,放入预冷的培养液a中; 2. 将坐骨神经移入混合消化液中,在37℃水浴中振荡消化15min; 3. 换新鲜消化液,再次消化15min; 4. 吸去消化液,用培养液b清洗2次,再加入新鲜培养液b,然后用吸管反复吹打。用孔径为60μm的尼龙滤网,收集滤液,以2000r/min离心10min; 5. 吸去上清液,用培养液b混悬沉淀细胞,将细胞种植于培养瓶或培养皿中,静置培养24h; 6. 加入10-5mol/L阿糖胞苷,继续培养48—72h。当细胞生长形成单层时,进行传代;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之边缘检测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之边缘检测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图象的边缘信息对人或对机器视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边缘具有能勾画区域的形状,且能被局部定义以及能传递大部分图象信息等许多优点,因此,边缘检测可看作是处理许多复杂问题的关键,是图象分析和理解的第一步,检测出边缘的图象就可以进行特征提取和形状分析。 由于边缘是灰度值不连续的结果,这种不连续常可以利用求导数方便的检测到,一般选择一阶和二阶导数来检测边缘。在机器视觉检测中,常常借助空域微分算子(实际上是微分算子的差分近似)利用卷积来实现。常用的微分算子有梯度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 边缘检测可以借助空域微分算子通过卷积完成。实际上数字图像处理中求导数是利用差分近似微分来进行的。常用的微分算子有梯度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 边缘检测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滤波:边缘检测算法主要是基于图象强度的一阶和二阶导数,但导数的计算对噪声很敏感,因此必须使用滤波器来改善与噪声有关的边缘检测器的性能。 2、增强:增强边缘的基础是确定图象各点邻域强度的变化值。增强算法可以将邻域(或局部)强度值有显著变化的点突显出来。 3、检测:在图象中有许多点的梯度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所以应该用某种方法来确定哪些点是边缘点。常采用梯度幅值Ill值判据。 4、定位:如果某一应用场合要求确定边缘位置,则边缘的位置可在子象素分辨率上来估计,边缘的方位也可以被估计出来。 在用机器视觉进行尺寸测量时,这四步必不可少,尤其必须指出边缘的精确位置和方位。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以其强大的性能优势,使得产品质量标准化,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可靠、稳定,并且可以长时间检测,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

简化肽图分析结果的确证过程:基于 UNIFI 的沃特世生物制药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项基本功能

简化肽图分析结果的确证过程:基于 UNIFI 的沃特世生物制药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项基本功能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简化肽图分析结果的确证过程: 基于 UNIFI 的沃特世生物制药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项基本功能       目的     展示 UNIFI ™ 科学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如何帮助用户查看和审核 UPLC®/MS 或 UPLC/MSE 肽图分析实验获得的 LC/MS 原始数据。       背景     肽图分析是药物蛋白鉴定的基本工具,可监测蛋白药物结构新变体,并对已知变体的变化程度进行监测。利用高分辨质谱检测进行肽图分析可得到非常丰富的蛋白药物数据信息,从中获得关键数据结果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专为 UPLC/MS 肽图分析设计的软件工作流程,如基于 MassLynx ™ 软件的 BiopharmaLynx ™和基于 UNIFI 的沃特世生物制药系统解决方案中的 UPLC/MS 肽图流程,可大大缩短数据处理时间,且不需要人工查看数据组。       然而,分析工作者在得到软件处理后的数据结果后,还往往需要重新查看色谱、质谱的原始数据,以便对重的数据结果进行验证,有时这也是实验室 SOPs 的要求。       UNIFI 科学信息系统可满足管理生物制药工作流程的需要,具有更强大的功能来支持用户的验证流程。       简化了结果的验证过程、将实验室操作流程标准化, 缩短了从数据采集到产品决策的时间。 图 1. UNIFI中的Review功能选项可以查看处理后的UPLC/MSE肽图分析数据结果中某个肽段的信息。 图 2. UNIFI中的Investigate功能选项允许查看UPLC/MSE原始数据中的每个肽段的信息,还可以进行开放式分析。     解决方案     采集蛋白质烯醇酶I(来自S. cerevisiae)的UPLC/MSE肽图数据(120分钟,梯度洗脱)。利用UNIFI UPLC/MS肽图工作流程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典型参数设置(

从新版GMP对无菌药品的要求看无菌隔离器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从新版GMP对无菌药品的要求看无菌隔离器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从2011年3月1日开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MP)正式实施,新版GMP附录第一部分对无菌药品的生产要求较之以往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政府对无菌制剂及无菌原料药的质量管理愈加严格,这就要求相关药品生产厂商对生产环境必须施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在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方面进行改进。 在新版GMP附录第一部分第四章中,特别介绍了隔离操作技术: 高污染风险的操作宜在隔离操作器中完成。隔离操作器及其所处环境的设计,应当能够保证相应区域空气的质量达到设定标准。传输装置可设计成单门或双门,也可是同灭菌设备相连的全密封系统。 物品进出隔离操作器应当特别注意防止污染。 隔离技术实质上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的手套箱,当时主要是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处理,其实质是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免收放射性物质的伤害。而在战后,这种适用于核工业的隔离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医疗领域、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众多的行业。隔离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应用主要用于药品的无菌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生物学实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不仅满足了对产品质量改进的需要,而同时也能用于保护操作者免受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毒物质带来的伤害,降低了制药工业的运行成本。 随着21世纪生物医药技术、微电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洁净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洁净室(局部屏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无菌隔离器的应运变越加的普及。 无菌隔离技术是一种采用物理屏障的手段将受控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隔绝的技术,而无菌隔离器便是采用无菌隔离技术,突破传统的洁净技术,为用户带来一个高度洁净、持续有效的操作空间,它能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实现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的无菌控制。 制药行业利用隔离器技术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保护产品免遭来自环境的污染,包括来自操作人员在过滤和密封时带来的污染;另一个目的就是保护操作

超滤及超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及超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超滤及超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过程。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由于超滤膜的截留孔径极小,一般不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而用可通过膜孔的物质的分子量来表达。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一般为1,000,000到1,000。当被处理液体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物质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处理液体得到分离或纯化。       超滤是一种相对过滤,通常用于水处理技术的超滤装置有两大应用:前端处理去除水中的胶体、有机物和颗粒;后端处理去热源、内毒素及各种生物酶。       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需要对超滤装置的流道工艺进行设计并定期予以清洗以控制浓差极化现象。       水处理系统中的超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小、投资省、纯化效率高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中型水处理系统及小型纯水装置。

水质污染的常规分析指标

水质污染的常规分析指标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水体污染会引起水质的恶化。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是反映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价、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主要依据。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臭     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洁净的水是没有气味的,受到污染后会产生各种臭味。常见的水臭味有:霉烂臭味(主要来自生物体的腐烂)、粪便臭味、汽油臭味、臭蛋味(来自硫化氢)。化学品引起的臭味是多种多样的,如氯气味、药房气味(主要来自酚类的污染)等,饮用有臭味的水会引起厌恶感。在有臭味的水中生长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也可能有异味。游览区的河水和湖水有臭味会影响旅游。中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面水卫生标准》都规定水不得有异臭。      人对某些污染物臭味的辨别能力很高,不过人的嗅觉难以定量地反映出臭味的差别。现行的方法是用文字描述臭的种类,用强、弱等字样表示臭的强度。比较准确的臭的定量方法是嗅阈法,即用无臭水将待测水样稀释到接近无臭程度的稀释倍数表示臭的强度。水的臭味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在报告测定结果时要注明水温,常用的水温为40℃和60℃。水臭的测定结果会因检定者的年龄、性别、精神状态以及主观倾向等而不同,所以应以一群人的检定结果的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水温     温度是水体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日常监测中发现水温突然升高,表明水体可能受到新污染源的污染。热污染也可能引起生物繁殖增快而使水体产生生物性污染。卫生和农业用水都很重视水温这项指标。水温通常用刻度为0.l℃的温度计测定。深水可用倒置温度计。用热敏电阻温度计能快速而准确测定水温。水温要在现场测定。       浑浊度(NTU)     浑浊是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水的浑浊程度叫浑浊度。现行通用的计量方法是把ll水中含有相当于lmg标准硅藻土所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一个浑浊度单位,简称1度。浑浊度同胶体颗粒的物质种类、粒径大小、表面状态有关。计量浑浊度时应有浑浊度标准品作为对

纯水技术——水质纯化方法

纯水技术——水质纯化方法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以圆球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原水,水中的离子会与固定在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常见的两种离子交换方法分别是硬水软化和去离子法。硬水软化主要是用在反渗透(RO)处理之前,先将水质硬度降低的一种前处理程序。软化机里面的球状树脂,以两个钠离子交换一个钙离子或镁离子的方式来软化水质。      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交换阳离子,而以氢氧根离子交换阴离子;以包含磺酸根的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制成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阳离子(例如Na+、Ca2+、Al3+)。同样的,以包含季铵盐的苯乙烯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氧根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阴离子(如Cl-)。从阳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离子与从阴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氧根离子相结合后生成纯水。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被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离子交换床中,分成所谓的阴离子交换床和阳离子交换床。也可以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在一起,置于同一个离子交换床中。不论是那一种形式,当树脂与水中带电荷的杂质交换完树脂上的氢离子及(或)氢氧根离子,就必须进行“再生”。再生的程序恰与纯化的程序相反,利用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进行再生,交换附着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杂质。      若将离子交换法与其他纯化水质方法(例如反渗透法、过滤法和活性碳吸附法)组合应用时,则离子交换法在整个纯化系统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离子交换法能有效的去除离子,却无法有效的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或微生物。而微生物可附着在树脂上,并以树脂作为培养基,使得微生物可快速生长并产生热源。因此,需配合其他的纯化方法设计使用。   活性碳吸附法      有机物可能是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性的物质,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原水中一些可溶性的有机酸和有机碱(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有些非离子性的有机物却会被树脂包覆,这过程称为树脂的“污染阻塞”现象,不但会减少树脂的寿命,而且降低其交换能力。为保护离子交换树脂,可将活性碳过滤器安

放射线概述

放射线概述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5-04

一、放射线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一切的活动,以及生物生命的运转均需要一种力量,即所谓“能”(energy)。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能可说是百分之九十九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只有极少部份是近代人所发现的核能(nulear energy)。实在说,太阳所产生的能亦为一种“辐射”能,包括了光与热。我们利用这种太阳辐射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包括:“热”可以维持四周环境的温度,使我们正常生活,其次,可使水份蒸发至大气,遇冷成雨,除供生活所需之水外,并产生位能供灌溉发电等。此外,“光”可以照亮四周的黑暗,使我们能以自由的活动。另一种方式则是间接的,植物的叶子,内含叶绿素,这种叶绿素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将水和CO2变成葡萄糖而将能量储存起来。这种储存的能在生物体内(包括动物和植物)经呼吸作用将糖分解而将能释放以供生物体内一切活动所用。未用完的能则以其他方式储存在体内,包括脂油等。动物无法行光合作用,只能以植物为食物,间接的利用太阳辐射能。至于今日一切工业、交通等所使用的燃料(石油与煤碳)均为上古时动物(石油)与植物(煤碳)的遗体,它也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因此可知,地球上若没有太阳提供的辐射能源,则一切的活动立刻停止。      虽然我们了解到,世界上所使用的能源均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但是在廿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却有一重要的发现。此发现是说,一切的物质中,其本身内部就蕴藏着大量的能。因此构成物质的原子,若将其内部能量释放,其数值实非我们所能想像。而且他认为物质就是能量所构成,同时质能可以互换。并利一公式来表示质能之间的关系,即:    E=MC2    E:energy,M:质量,C:光速    当一原子被撞击而产生分裂,除产生大量的能量外,并产生某一些放射线。亦即我们所谓的“核能”。   二、放射线的发现       提到放射线的发现,应回溯到十九世纪的末期,那时科学家对电已经有相当的认识。在德国有一位电磁学家名叫栾琴(Rontgen)。在一次实验中,偶